繼續教育的范式變革及其實現路徑

時間:2022-01-24 11:28:20

導語:繼續教育的范式變革及其實現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繼續教育的范式變革及其實現路徑

[摘要]以范式變革為編輯繼續教育改革創新的突破口,從培訓范式走向發展范式,以實現我國編輯繼續教育的高質量發展。為實現編輯繼續教育的范式變革,應重構我國編輯繼續教育的體系和機制,實現價值取向、發展目標、培訓理念、政策制定、培訓模式、培訓實務等路徑的多維轉換。

[關鍵詞]編輯繼續教育;編輯培訓;培訓范式;發展范式;范式變革

2010年11月頒布并于2011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暫行規定》,是我國關于編輯繼續教育[1]的第一部專項政策法規,由此拉開了我國編輯隊伍全員繼續教育的序幕。經過十多年的實踐探索,我國初步建立了編輯繼續教育的國家、省(自治區、直轄市)兩級管理體系,形成了編輯繼續教育的良性運行機制,編輯繼續教育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呈現大規模、常態化特征,對于加強我國編輯隊伍建設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我國的編輯繼續教育工作根植于中國出版事業,服務于中國編輯隊伍,形成了中國特色,制度化地使每一位出版專業技術人員享有參加繼續教育的權利和接受繼續教育的義務。2020年9月,國家新聞出版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印發《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規定》,自2021年1月1日起實施。在《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規定》啟動實施的背景下,分析當前編輯繼續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短板,探索我國編輯繼續教育的范式變革及其實現路徑,對編輯繼續教育的未來發展進行總體規劃,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編輯繼續教育改革創新的問題緣起

1.1時代呼喚:適應新時代加強編輯隊伍建設的需要新時代出版業強起來首先需要人才隊伍強起來,建設出版強國必須牢固樹立人才興業、人才強業意識[2]。沒有一支高素質的編輯隊伍,就沒有出版業的高質量發展。編輯隊伍整體素質提升幅度的大小,與編輯繼續教育的質量緊密相關。因此,應樹立編輯繼續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責任意識和使命意識,改革創新編輯繼續教育工作,適應新時代加強編輯隊伍建設的需要。1.2政策引領:落實黨和國家相關政策的需要近年來,黨和國家在完善編輯繼續教育制度體系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不斷加強編輯繼續教育工作的頂層設計和指導。2018年12月,中宣部印發《圖書出版單位社會效益評價考核試行辦法》,將“建立并有效執行員工教育培訓制度”納入圖書出版單位社會效益評價考核體系。2019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頒布《關于加強和改進出版工作的意見》,提出“聚焦問題短板,拓展渠道方式,提高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的總體要求。2020年9月頒布的《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規定》,特別增加了“注重質量”“注重實效”的繼續教育原則。2021年12月印發的《出版業“十四五”時期發展規劃》提出了“健全完善繼續教育培訓和職稱評定的長效機制”。黨和國家這一系列的政策文件,要求出版業依照注重質量和實效的政策導向,在系統研究的基礎上提出政策實施的行動方案,推動編輯繼續教育真正確立“基礎性戰略性”地位。1.3現實需求:解決編輯繼續教育問題短板的需要我國編輯繼續教育雖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整體培訓效果不佳,針對性和實效性不強,存在許多制約發展的問題短板。一項關于編輯職業培訓現狀的調研發現,編輯職業培訓的效果不太理想,其中認為“非常有收獲”的僅占10.82%[3]。這就要求我們要堅持問題導向,著力改革創新,探索解決編輯繼續教育問題短板的突破口,規劃出切實可行的發展路線圖,以推動我國編輯繼續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

2我國編輯繼續教育的范式變革

為了從整體上把握編輯繼續教育發展的邏輯線索,揭示我國編輯繼續教育發展的內在規律和應然走向,我們應該建構一個上位的理論框架,從范式的視角去審視我國編輯繼續教育的改革創新問題,探索提高繼續教育針對性和實效性的有效路徑。編輯繼續教育要進行改革創新,就應該以范式變革為改革創新的突破口,從培訓范式走向發展范式,以實現編輯繼續教育的高質量發展。范式概念源自美國科學哲學家庫恩的科學哲學研究。庫恩選擇這個術語,“意欲提示出某些實際科學實踐的公認范例—它們包括定律、理論、應用和儀器在一起—為特定的連貫的科學研究的傳統提供模型”[4]。范式概念后來被運用到科學哲學以外的廣泛領域。目前,“范式”通常被理解為人們看待與處理特定領域內的一種現象或一系列問題的基本原理,有時被理解為某一研究群體公認的“理論模型”或“理論框架”。2.1培訓范式下的編輯繼續教育:注重數量規模增長,強調“補償性”培訓培訓范式是以行為主義心理學為理論基礎,強調通過繼續教育形成編輯的某些特定的知識、技巧或能力,并進行反復演練和強化,以達成外顯的行為。這一范式假設編輯在現實的出版工作中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缺陷或不足,編輯繼續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彌補這些缺陷或不足。因此,編輯繼續教育的性質是“補償性培訓”,強調外部的培訓和學習機會。培訓范式下的編輯繼續教育主要是一種被動的專業化,即運用外部推動的強制性培訓來促使編輯水平的提高,強調采用統一規范的培訓內容和形式,要求編輯學習和掌握培訓者提供的知識、技巧或能力,最終導致編輯處于被動的專業發展狀態。由此形成培訓范式下編輯繼續教育的問題短板。2.1.1培訓觀念相對陳舊培訓觀念是在隱性發揮作用的,對于編輯培訓效果的影響卻是至關重要的。當前,編輯培訓觀念相對陳舊、落后,培訓僅被定位于縮短或消滅編輯實際業務水平與國家政策總體要求之間的差距,培訓的性質是“補償性培訓”,明顯滯后于新時代出版業高質量發展的需求。2.1.2培訓動力不足由于編輯的學習需求沒有被精準挖掘,指定的學習內容無法激發他們的學習意愿,大多數編輯參加培訓的內在動力不足,在培訓中處于被動地位,一般是為了培訓而培訓,“要我學”的狀況比較普遍,與“我要學”的主動學習狀態有較大的距離。如果沒有激發編輯本人學習的內在動力,任何制度化的外部強制要求,很難真正喚起編輯參加培訓的熱情和積極性,難以持久地實現培訓的遷移和轉化。2.1.3培訓模式比較單一“專家講授+集中培訓”是當前編輯繼續教育的主流模式,培訓方式比較單一,以知識傳遞為主,參訓編輯大多是被動地接受專家講授的內容。這種培訓模式的實際效果并不明顯,甚至令人質疑和詬病。2.1.4培訓機制不完善培訓范式下的機制運行整體上是由政府主導推動的,自上而下地在發揮作用,整個培訓機制的啟動點和推動力都來自出版行政主管部門,尚未建立自下而上的運行機制,缺乏配套的出版單位支持系統和編輯學習動力激勵機制,而且編輯隊伍職前培養與職后培訓的一體化發展缺乏銜接。2.1.5培訓實效較差培訓范式下編輯繼續教育實效性較差,參訓的編輯很難做到學以致用,無法實現遷移和轉化,從而造成編輯繼續教育預期目標無法實現的尷尬。“聽起來感動,想起來激動,回去后一動不動”,正是這一范式下培訓實效的生動寫照。在培訓范式主導下,我國編輯繼續教育陷入了脫離編輯專業生活的現實環境和過分偏重知識傳遞的誤區,因而使得培訓內容很難實現在實際出版工作中的遷移和轉化。原因在于培訓范式忽視了編輯的學習特征和成長規律,沒有發揮編輯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沒有考慮編輯自身的動機、困難和處境。因此,培訓范式不足以保證編輯專業素質的提升以及學以致用的效果,無法滿足編輯繼續教育針對性、實效性的要求。在編輯繼續教育處于夯實基礎的初級階段時,培訓范式注重規模數量的增長,發揮了大規模、成體系的普及推廣作用,不失為一種適合我國編輯繼續教育發展初期實際情況的合理選擇。但是,從編輯繼續教育的成效及未來發展的趨勢看,培訓范式存在明顯的局限性,面臨無法解決編輯繼續教育問題短板的困境。有研究者認為,編輯繼續教育的基本原則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未能被嚴格地執行,某些問題已被提出多年,但至今仍未見明顯改觀,似乎已成“痼疾”[5]。這樣的事實不能不令人懷疑:培訓范式的基本假設是否符合我國編輯繼續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需30期年第第卷PUBLISHINGJOURNAL要?在肯定編輯專業化進程中的外部培訓的同時,是否更應該強調專業素質的提升和學以致用的效果?2.2發展范式下的編輯繼續教育:注重質量實效提升,強調產生遷移和轉化2.2.1基于柯氏評估模型的分析國際著名學者柯克帕特里克于1959年提出培訓效果四層次模型,簡稱“柯氏評估模型”。柯氏評估模型是全世界培訓行業應用最廣、認同度最高、最有影響的培訓評估工具之一,這一模型將培訓效果分為四級,分別是:第一級,反應;第二級,學習;第三級,行為;第四級,結果[7]。基于柯氏評估模型進行分析,培訓范式下的編輯繼續教育的總體效果僅僅滿足于對培訓項目的主觀感受度、滿意程度以及在知識、技能和態度方面的收獲,即處于反應層和學習層,未能達到金字塔上部的行為層和成果層。為了能使編輯繼續教育實現學以致用、對個人與出版單位績效產生積極影響,即成效達到行為層和成果層,就必須建構發展范式的編輯繼續教育體系和機制2.2.2編輯繼續教育發展范式的意蘊與形成隨著我國出版業的迅速發展,將編輯視為一種專門職業,將編輯專業化作為編輯繼續教育的基本理念,在業內已經呼聲漸起,逐漸成為業內的主流共識。編輯專業化是指編輯在其職業生涯中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持續發展,達到專業成熟的過程。編輯專業化的目標從對外在條件的追求逐漸轉向內在素質的提高,這一轉變使得以促進編輯專業發展為目標追求的價值取向逐漸清晰,要求編輯繼續教育的價值取向、運行機制、模式與方法等要素發生全方位的變革,更強調編輯專業素質的提升,更強調產生遷移和轉化,由此形成編輯繼續教育的發展范式。發展范式以認知心理學為理論基礎,關注編輯的認知發展和思維發展。這一范式認為,編輯專業發展的目的不在于外在的技術性知識的獲得,而在于促成編輯對自己的專業活動進行深入理解,以發現其中的意義。這一范式假設,當編輯面對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時,學習是最有效的,決定編輯工作的不是外在的理論知識,而是內隱于編輯出版實踐之中的很難表達的緘默知識。這種緘默知識無法通過外部培訓獲得,而是通過編輯個人反思或合作探究獲得的。因此,將問題解決作為編輯專業發展的基礎,認為問題解決的過程就是學習發展的過程。與培訓范式相比,發展范式不僅要依靠外部培訓,更強調編輯開展經驗學習,即對自己經驗的探究反思,從自己豐富的經驗中提取新的意義,使編輯處于“學習—反思—實踐—再學習—再反思—再實踐”的循環往復過程之中,以實現有效促進編輯專業發展的目標。發展范式的形成有三個重要前提:一是在培訓范式的框架內,編輯繼續教育的問題短板無法得到解決;二是注重質量和實效的編輯繼續教育政策導向愈發清晰;三是編輯自身專業發展的內生需求已經蓄勢待發。隨著《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規定》的實施,我國編輯繼續教育發展范式形成的三個前提已經基本具備,從培訓范式向發展范式的變革時機已經基本成熟,因此,我國編輯繼續教育工作的重點應該由注重編輯出版知識的培訓轉向促進編輯專業綜合素質的提升。雖然目前我國編輯繼續教育的發展范式還處于萌芽狀態,是稚嫩的、不完備的,卻能為我國編輯繼續教育的改革創新提供一個有價值的、可資借鑒的理論框架。近年來,以參與—分享、問題探究、行動研究等為特征的編輯繼續教育模式與方法的研究成果相繼見諸文獻,便是這一范式變革的體現。比較有代表性的成果有:“強調根據編輯的職業發展需要來進行培訓的系統安排”的“職業生涯導向”編輯崗位培訓模式[7];“以編輯成長階段為基礎,以能力診斷為依據,根據編輯年度發展和周期性發展需求,進行遞進式設計”的編輯培訓模式[8];基于行動研究的學者型編輯專業成長模式[9];主旨發言與工作坊相結合的編輯繼續教育新模式[10]。一些出版單位和協會進行了基于發展范式的創新繼續教育模式與方法的實踐探索,比如,陜西新華出版傳媒集團通過實施重大項目培訓和發現優秀人才,推行編輯導師制,重視定向培養[11];山西省圖書編輯工作者協會組織開展了編輯手記的征集活動,成為提高編輯素養的一個重要環節。由此可見,從培訓范式走向發展范式,我國編輯繼續教育的范式變革方興未艾。2.2.3編輯繼續教育培訓范式與發展范式的比較,培訓范式與發展范式在知識觀、學習觀、評價觀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因此,我國編輯繼續教育從培訓范式到發展范式的變革,既不是簡單的概念替換,也不是對培訓范式的全面否定,而是對培訓范式的融合與超越,是從注重數量規模增長的培30期年第第卷PUBLISHINGJOURNAL訓1.0版本向注重質量實效提升的培訓2.0版本的升級換代和戰略轉型。具體而言,這一范式變革是從以“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的轉變,是從知識補償向問題解決的轉變,是從關注社會外在要求向注重編輯內在需求的轉變。

3基于范式變革的編輯繼續教育的實現路徑

為實現編輯繼續教育的范式變革,應基于發展范式的主旨要求,重構我國編輯繼續教育的體系和機制,在價值取向、發展目標、培訓理念、政策制定、培訓模式、培訓實務等多條路徑上實現多維轉換,進而將發展范式落實到行動層面。3.1價值取向:從工具價值走向多種價值融合價值取向合理是編輯繼續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前提和基礎。當前,我國編輯繼續教育工作存在過于追求工具價值而忽視本體價值的取向,過于強調編輯繼續教育促進出版業改革發展的社會功能,忽視了編輯在繼續教育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為實現從培訓到發展的范式轉型,編輯繼續教育的價值取向不僅應強調促進出版事業改革發展和編輯人才隊伍建設,也應強調實現編輯個體的專業發展,追求“以人為本”“質量提升”的價值內涵,兼顧國家、出版單位、編輯個人的三方利益,兼顧工具價值與本體價值的統一性特征,促進國家宏觀要求、出版單位發展需要、編輯個人需求的相互協同和融合,從工具價值走向多種價值融合。3.2發展目標:從關注數量規模增長走向注重質量效益提升編輯繼續教育的發展具有階段性的特征,應按照先易后難的順序循序漸進,逐步解決發展過程中的普及、公平、結構、質量、效益問題。在編輯繼續教育的普及、公平問題得到解決之后,應著手解決繼續教育的結構、質量與效益問題,將質量和效益提升放在編輯繼續教育工作的首位。隨著編輯繼續教育的范式變革,編輯繼續教育的發展目標應該從關注數量規模增長轉向注重質量效益提升。質量效益提升既是新時代編輯繼續教育的戰略使命,也是編輯繼續教育的永恒主題。按照黨和國家關于編輯繼續教育一系列政策的指示精神,我國編輯繼續教育工作肩負著提質增效的時代重任,面臨著以提高針對性和實效性為質量提升目標的現實挑戰。無論是理論工作者還是實踐工作者,無論是培訓機構還是編輯個人,都需要以一種新的姿態主動迎接這一挑戰。3.3培訓理念:從知識傳遞走向問題解決在培訓范式下,我國編輯繼續教育以單一的知識灌輸為主,忽視編輯的成人學習特征,陷入了偏重知識傳遞的誤區。美國成人教育家諾爾斯指出,成人對學習的看法由兒童對知識的延滯應用變成立即應用,從而他們的學習導向由以學科為中心變成以問題為中心[12]。編輯屬于成人學習者,不同于處于職前教育階段的毫無工作經驗的學生,具有作為成人學習者的學習特征。編輯參加培訓都是有備而來,他們參加培訓的目的在于通過培訓解決出版工作中的現實問題,問題解決是編輯參加培訓的普遍訴求。因此,發展范式下的培訓理念應從知識傳遞向問題解決轉變。在問題解決的培訓理念指引下,有效的編輯繼續教育別無捷徑,唯有遵循成人學習的特有規律,選擇編輯專業素質的實踐建構路徑,尋求開展具有自主性和創造性的主動研修,才能引領編輯繼續教育走上行之有效的質量提升之路。為此,要積極創新編輯培訓方式,引領編輯開展基于實踐經驗的反思,發展自身的實踐智慧,創造性地解決出版工作中存在的復雜多樣的實際問題。這樣,才可以激發編輯參加培訓的內驅力,突出編輯學習自主性、創造性的特征,從“要我學”轉向“我要學”,從被動培訓走向主動研修。3.4政策制定:從微觀管理走向宏觀指導當前,政府主管部門是編輯繼續教育政策制定與實施的主體,在決策過程中擁有絕對的權威和主導權,對繼續教育的政策、法規的執行情況具有監督和檢查的職能,其行為帶有明顯的行政干預色彩。隨著編輯繼續教育范式的轉型,政府仍然把握宏觀決策權,但是應從目前的政策制定者、培訓實施者逐漸轉變為宏觀的管理者和指導者,將微觀權力下放給培訓機構、出版單位乃至編輯個人,調動有關各方力量參與繼續教育的積極性,構建“政府主管部門—培訓機構—出版單位—編輯個人”的整體協同配合模式。在發展范式下,編輯繼續教育的政策制定應重點做好三項工作。第一,推進標準建設。專業化的標準引領是編輯繼續教育實現專業化的重要路徑,為此,要組織研制編輯培訓標準體系,使用一套規范與實施標準以及實效檢測手段,從培訓目標、能力診斷、課程內容、實施要求、考核評價等方面進行系統設計,從而解決當前編輯培訓無標準可依的瓶頸問題。第二,構建“自下而上”的研修機制。編輯的成長是從編輯自身的需求與經驗引發的一種變革,因此應建立基于出版單位特點的編輯研修機制,調動出版單位組織培訓以及編輯個人參加培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解決不同出版單位存在的個性化需求問題。第三,建立培訓質量監測評估制度。要加強對全國各地編輯培訓的動態監測,定期開展培訓質量評估,發布年度發展報告。3.5培訓模式:從單一的講授模式走向模式的優化創新《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暫行規定》實施十多年來,講授模式一直是編輯繼續教育的主流模式。從針對性和實效性出發,單一的講授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當前多元化的編輯繼續教育需求。為實現從培訓范式向發展范式的轉型,應從單一的講授模式走向模式的優化創新。在發展范式下,應不斷更新培訓觀念,結合編輯培訓實踐,認真總結經驗,創新凸顯實效性的培訓模式,采取案例式、探究式、參與式、情境式、討論式、任務驅動式等多種模式開展培訓,以體現適用原則和優化原則。其中,適用原則強調從實際出發,滿足不同地區、不同發展階段、不同專業領域編輯的發展需求,提高培訓的實效性。優化原則需要在理論與實踐的循環往復中不斷修正、補充和完善,逐步形成一種相對穩定的培訓操作程序與方法。3.6培訓實務:從事務性管理走向專業化建設為實現從培訓范式向發展范式的轉型,應該確立編輯培訓專業化的觀念,全面推進編輯培訓的專業化建設,編輯培訓實務應從事務性管理走向專業化建設。為此,應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加強編輯培訓者隊伍建設,提升培訓者的專業化培訓能力,打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編輯培訓師隊伍;二是重視編輯繼續教育的理論研究,探尋支撐編輯繼續教育的基礎理論,比如編輯專業發展理論、成人教育理論、學習設計理論等,認識和把握編輯繼續教育的規律,比如教育教學規律、成人學習規律、編輯發展規律等;三是重視編輯培訓項目設計的研究,注重開發在需求分析、項目設計、學習指導、資源開發、績效評估等編輯繼續教育過程中的核心技術,編輯隱性經驗顯性化的萃取技術等。

4結語

基于范式變革的我國編輯繼續教育的改革創新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有關各方堅持不懈地努力,切實提高編輯繼續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讓每一位中國編輯真正享受到繼續教育的紅利,辦好廣大編輯滿意的繼續教育,著力向編輯繼續教育的高質量發展目標邁進。

作者:張恰 單位: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