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與法治感恩教育論文
時間:2022-04-09 10:44:07
導語:道德與法治感恩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中華泱泱大國,自古以來就有“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的千古佳話,我們這個偉大的民族是一個禮儀之邦。感恩,一直是我國人民的優良傳統,也是基本道德準則。
一、課堂是教育的主陣地,要通過課堂活動實施感恩教育
1.通過深度挖掘教材,尋找感恩源泉。在小學階段的《道德與法治》課程中,感恩題材的文章比比皆是,翻開教材,從文章題目上就能感受到祖國之恩、養育之恩、自然之恩......教師要深度挖掘教材,引領學生讀通文本,從教材中找尋感恩的源泉,比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孩子們就會感受到為人父母的不易,進而也會在家庭中學會承擔責任。這些具有教育意義的文章以及鮮活的案例都會激發學生感受濃濃的“恩”,深深的“愛”。2.通過觸動心靈的教育,培養感恩意識。教育家夏丐尊先生曾說:“沒有情感,就沒有教育。”《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最大特點就是通過文本中鮮活的案例,觸動學生心靈中最柔軟的那塊心田,通過情感教育,培養他們感恩意識,增強情感體驗,由此產生共鳴。比如《師德教育篇》學習的時候,我就激勵他們說說身邊的老師,孩子們一說到老師在他們成長過程中給予的關愛,點點滴滴的付出,就都滔滔不絕,當《長達后我就成了你》的歌聲響起的時候,他們心中滿滿的對老師感激之情,也知道老師像園丁、如紅燭、似春蠶的為了學生默默付出,由此他們知道怎么回報老師,尊師之情溢于言表。3.就地取材,實施感恩行動。感恩教育中培養學生知道感恩只是一個層次的教育,教師著眼點重在就地取材,引領學生把感恩落實到行動中,所以我們要充分整合教材和身邊的資源,抓住一切契機用行動說話。比如在學習《美麗的校園》一課,我帶領學生漫步校園,邊看邊講,讓他們感受校園的溫馨、校園的美麗、校園濃郁的書香、校園的整潔....之后,課間地面一片紙,有學生跑過來撿起;一片樹葉飛落在稚嫩的小手上;墻角的備品有人悄悄收拾好;花園內的椅子有人擦過了.....激勵學生用實際行動感恩老師,感恩學校,“學校是我家,美麗靠大家!”不再停留在口號上。
二、生活中處處有感恩,以生活為源泉,實施感恩教育
1.著眼生活,享受點點恩澤。生活中處處有感恩,我們要發掘孩子生活中的點滴,讓他們感受生活中令人感動的一切事物,當看到春暖花開,感謝大自然賦予人類以生命;秋天碩果累累,感謝上蒼給予人類收獲與成功;課堂上老師的諄諄教誨,感謝恩師給予的精神食糧;看到餐桌上的豐盛食物,感謝父母的辛勤勞作......通過身邊的一切事物,激發他們感受到感恩是一種享受,一種幸福,引領他們走進生活,細細品味。2.通過多媒體再現感人場景,鼓勵感恩行動。科技現代化使得多媒體以其獨特的優勢縱橫在課堂上,成為師生的寵兒,當需要感受先烈的壯舉,就播放《飛奪瀘定橋》視頻,用血肉之軀搏來今天的幸福生活,怎能不珍惜;教學《想想他們的難處》,可以運用多媒體再現智障的舟舟、身患盧伽雷病的霍金,同情與尊敬之情油然而生,他們的堅強引領學生不斷進步;類似這樣感人的場景,能激勵學生人格完善,把感恩落實到言行中。3.通過游戲活動,親歷情感體驗,實施感恩行動。《道德與法治》課標中明確指出:“要注意引導學生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多種感官去觀察、體驗、感悟社會,獲得對世界的真實感受,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究,在探究中發現和解決問題,要及時鼓勵學生的各種嘗試和有創造性的思考,引導學生得出有價值的觀點或結論。”由此可見,通過游戲活動,使得學生親歷情感體驗,實施感恩行動。
三、緊緊抓住一切實踐契機,實施感恩教育
1.師生以及家長共同攜手收集資料,共享感恩故事。為了豐富教材內容,教師可以發動家長力量,整合一切資源,由課內向課外延伸,鼓勵家長和孩子通過閱讀資料、觀影、上網等多種形式共同收集資料,了解古今中外感恩故事,也可以收集身邊的感人事例,使學生從多種角度、全方位立體地感知生活中處處有感恩。加強實踐活動,加深對感恩的體驗。教師可以適時給學生搭建展示的平臺,共享感恩故事,比如開展感恩故事大賽、詩朗誦、演一演感恩故事、還可以通過出感恩小報、畫黑板報、寫一寫身邊感人的人或事等多種形式,全方位的實施感恩教育。2.拓寬教學空間,實施感恩教育活動。首先要充分利用傳統節日開展感恩活動。比如在“三八婦女節”“清明節”“教師節”“國慶節”等節日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激發學生情感,學會感恩,享受幸福。其次,召開關于感恩的主題班隊會,形式可以多樣,可以放手讓學生自主開展活動,適時進行感恩教育。第三,抓住契機給學生布置“感恩”作業,作業形式可以豐富多彩,可以是寫出來,畫出來,演講出來,也可以師生合作、生生合作、親子合作等,要通過一切活動,培養學生健全人格,點燃感恩之火。
總之,感恩是需要通過教育實施的,通過教育可以激發學生感恩意識,促進感恩行動的實施。通過教育,可以讓孩子們了解身邊的親人、老師、同學、大自然等給予的愛和恩情,激勵他們學會理解,感受恩情,享受幸福,懂得回報。
參考文獻:
[1]成尚榮.《小學德育案例解讀》.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年8月出版.
[2]成尚榮.《構建生活的課堂》.江蘇教育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
[3]國家教育部.《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2002年頒發.
[4]中小學管理雜志社.《中小學管理》.2009年11月出版.
[5]《中國德育》雜志社.《中國德育2009年合刊》.2009年12月出版.
作者:侯玉娟 單位:遼寧省瓦房店市元臺鎮中心小學
- 上一篇:高職有效課堂管理論文
- 下一篇:幼兒園感恩教育探索
精品范文
1道德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