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感恩教育有效策略

時間:2022-07-22 03:52:07

導語:小學生感恩教育有效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生感恩教育有效策略

一、校園文化中的感恩教育

通過走廊文化,利用重大節日,組織學生動手動腦,制作各種賀卡,通過征文、詩歌等形式表達出學生們節日的喜悅。讓無聲的墻壁頓顯生機,展示魅力,與同學們共同成長。走廊文化直觀醒目、形式豐富多樣、色彩濃厚,極具感染力和教育意義。通過展示,使學生直觀感受感恩教育的魅力以及由于感恩帶來的快樂。每次活動結束時,學校都及時與家長、老師溝通,正確地評價每一名學生的點滴進步,將這點滴進步匯集成冊,裝訂存檔,學生記錄自己成長中的每一滴進步取得的成績。這點滴進步足以使學生成為繼續前進的動力,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督促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培養良好品行和健全人格的基礎,感恩日記是最好的方法。督促自己每周做2至3件好事,把具體的時間地點詳細記錄在感恩日記中,將自己成長過程中的點滴進步記錄下來,每一周在感恩日記上留下父母的評價或老師的評價,久而久之,看到了老師和家長的表揚和鼓勵,學生們會繼續努力,樂此不疲。因此,堅持記感恩日記也是學生學習和生活中鞭策自己的一種方法。在班級可以設立各種具有競爭意識的活動項目,參照小學生行為規范,小學生守則的要求,每月一大評。每周一小評,并將評選結果上報學校,學校統一頒獎并向家長發放喜報,同時回收喜報和家長評價,真正達到家校合作的教育目的。各項活動的開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爭做文明人的積極性。大力加強校園紅領巾記者站、紅領巾廣播站、德育報編輯部的組織建設。利用午播時間,播送喜聞樂見的小節目,注意捕捉校園中出現的好人好事,并及時報道、表揚。在班級中,要經常開展道德行為儲蓄活動,由學生自己組成道德行為儲蓄評價小組,由道德評價小組來評價每一個人的日常表現,督促學生爭做文明人。

二、家校協同中的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需要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緊密結合,才能收到良好效果。現在很多家長在孩子對物資的要求上總是盡其所能,給予滿足,過度的、不加限制地滿足孩子的欲望,結果只能是增長孩子的自私與貪欲,自私的孩子怎么懂得感恩,自私的孩子怎么懂得體諒他人。感恩教育是一種情感活動,是使感恩教育要做到以情動情,以情感人,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感。“感受他人恩惠和欲求報恩是一個人道德行為發生的重要情感基礎”,在學校活動中,可與家長緊密聯系,關注學生的每一點滴進步,通過學校的親子互動、家校快遞、感恩演講、感恩征文、感恩畫廊、倡議書、發放喜報等形式與家長溝通、交流,促進家校協同開展系列活動,引發學生產生共鳴,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激發學生的感恩情感,促進人際關系的和諧,促進整個社會的和諧與文明。在感恩系列教育活動中,還要十分注重突出道德實踐環節,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同時,親身實踐,增強自我體驗,產生情感共鳴,升華道德境界,從而使感恩教育的道德要求真正深入學生心靈,走向學生生活。

三、社會實踐活動中的感恩教育

通過社會實踐活動讓小學生在活動中體會感恩信息,用感恩之心,融化自私心、冷漠心和自卑心,培養與人為善、與人為樂、助人為樂的品質,注重社會實踐活動的創新性,主要體現在德育基地的各項社會實踐活動中。利用每年兩次的社會實踐活動日及節日開展系列以感恩為主題的實踐活動,帶領小學生走出校門,走進社區、街道,走進部隊、公安,走向敬老院,在社會實踐中進行感恩社會、感恩自然、感恩他人的教育,使學生能正視個人價值的同時,也能學會關心照顧別人,學會感恩、懂得感恩,使人更豁達,心胸更開闊,不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而生仇。通過活動切實體會到認識生活在集體中的,只有互相關心才是幸福的,在給別人帶來幸福的同時,也給自己帶來快樂。每年的節日只有幾天,但是,懷有感恩的心應該是時時、天天、月月、年年直到永遠,感恩應該是一種習慣、一種美德,在學生心中扎根。將感恩內化為孩子的一種天性品德。

作者:秦忠利工作單位:吉林省通榆縣八面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