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課堂校本德育滲透策略
時間:2022-01-18 09:58:47
導語:小學音樂課堂校本德育滲透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美是純潔道德、豐富精神的重要源泉”,美育與德育相輔相成,如何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結合本校實踐,有機整合校本德育中的美育內容,實現二者的有機滲透與相互融合?根據文件《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中工作原則——堅持正確方向的指引,尋求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音樂;美育;校本德育;有機滲透;策略
一、緣由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2020】36號,以下簡稱《意見》)中指出“美是純潔道德、豐富精神的重要源泉。”首句彰顯了美育與德育的內在關系,也確立了美育在實現立德樹人根本目標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意見》提出樹立學科融合的理念:“有機整合相關學科的美育內容,推進課程教學、社會實踐和校園文化建設深度融合,大力開展以美育為主題的跨學科教育教學和課外校外實踐活動。”主張與校本建設相融合開展以美育為主題的跨學科教學。《意見》進一步指出學校美育的正確方向為:“將學校美育作為立德樹人的重要載體,堅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靈,增強文化自信。”學校美育的前進方向得到了正確指引。如何將文件精神貫穿到小學音樂教學實踐中,推進美育與德育的深度融合,并結合本校實踐,有機整合校本德育中的美育內容?根據《意見》正確方向的指引,在小學音樂課堂中有機滲透校本德育,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展開。
二、策略
(一)歌曲學唱——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黨的十八大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已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從小抓起、從學校抓起。”我校根據方針指引,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小學教育全過程,學校德育工作組結合本校實際,有效利用音樂課堂發揮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陣地作用。精選《愛國歌》和《誠信歌》兩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歌曲,統一舞蹈動作,在全校6個年級,71個教學班的音樂課堂上組織開展為期兩周的歌曲學唱與學跳。在重要節慶日或全校性慶典活動等德育活動開展時,這兩首歌曲作為互動與聯結的紐帶,發揮傳播社會主流價值的獨特優勢,組織全校學生集體表演唱。該舉措進一步推動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音樂課堂、進學生頭腦,用美育點亮學生心靈,在他們心中播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種子,培養一代又一代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二)專題討論——強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
1.談談節日紀念日——強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教育作用音樂的課堂既是審美與情感體驗的課堂,也是滲透思想、塑造良好品德的課堂。在開放性的音樂課堂上開展與節日紀念日有關的專題討論,既能強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等德育內容的教育作用,又能深挖其蘊藏的美育資源。每學年,學校德育工作組會根據各類政治性節日、國際性節日、重大事件紀念日、重要人物紀念日等組織策劃相應的全校性慶祝和紀念的德育活動。以2021年為例,我校已開展與擬開展的節日紀念日德育活動有:“藝術花開賀新春祝福祖國更繁榮”——藝術節暨迎新活動、家庭春節風——為除夕備一首歌活動、慶“三八”活動、“弘揚雷鋒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學雷鋒月系列活動、“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祭英烈學黨史主題活動、“最是書香能致遠”——世界讀書日活動、“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黨、團、隊三旗傳遞儀式暨紅色故事會系列活動、“陽春布德澤勞動生光輝”五一國際勞動節綜合實踐活動、“五四”青年節——青年教師才藝展、慶祝“六一”周活動、“九三零”烈士紀念日活動、不忘師恩慶“教師節”活動、“9·20公民道德教育日”活動、慶“中秋”活動、唱響愛國歌曲——國慶節經典歌曲展演活動、“集結在紅色旗幟下,做新時代好隊員”少先隊大隊紀念建隊節活動、“世界廁所日”活動等。這些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強化了學生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質的教育,深化了學生對黨的歷史、革命文化、紅色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認識。在活動開展前后的音樂課堂開展相應的專題討論,是促進美育與校本德育有機滲透的有效手段之一。如何在音樂課堂上從美育的角度進一步深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教育作用?以我校2021年上半年開展的“‘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黨、團、隊三旗傳遞儀式暨紅色故事會系列活動”為例,在小學五年級某班音樂課堂上開展如下音樂活動:(1)課前準備:以小組為單位搜集與“黨、團、隊”有關的歌曲或音樂,在課堂中分享其內涵與意義。(2)課堂活動:紅歌“飛花令”——以小組為單位,以接龍的形式堅定自信、精神飽滿地唱出歌詞中帶有“黨”或“團”或“隊”的歌曲。(3)課后反思:通過本次學校德育活動與本節音樂課堂活動,用簡短的文字小結活動的感想。通過音樂課堂的深化,進一步引導青少年了解黨、團、隊一脈相承的關系,從小學先鋒、長大做先鋒,增強少先隊員的光榮感和歸屬感。同學們課前積極踴躍搜索各個歷史時期帶有“黨”“團”“隊”的歌曲,了解其歷史背景與文化淵源,課堂上通過演唱優美動聽的旋律和意義深刻的歌詞,以及激烈的“飛花令”活動,進一步激發了愛國主義精神、集體主義精神,對黨的歷史、革命文化、紅色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與認知,喚醒了學生對美好事物的向往與追求。課后的反思提升了本次德育活動與美育活動的意義與價值,陶冶了情操、凈化了心靈、提升了精神境界、提高了審美情趣。2.談談粵語童謠與粵劇——強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將我國各民族優秀的傳統音樂作為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2017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指出“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藝術體育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貫穿于啟蒙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各領域。”廣東省中小學教育為了傳播本土文化,做了大量工作,如開發本土藝術類教材《廣州音樂》《鄉土美術》等。花城出版社、廣東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音樂》一書中出現了多首粵語童謠改編的粵語歌曲,如《行花街》《落雨大》《落水天》《月光光》等。各區教育單位也非常重視粵語童謠的發展,越秀區從2013年開始就組織全區中小學每年開展“愛國愛家鄉,做文化越秀人——粵語童謠,粵唱粵流行”活動。這些創新性、改革性的廣府音樂文化救助實踐活動不斷進行,有力地推動了粵語童謠的發展。學校教育傳承對強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每年我校德育工作組精心組織全體學生參加區粵語童謠比賽并組織開展粵語童謠系列活動,進一步將粵語童謠的傳承與發展落實到日常音樂課堂教學實踐中。音樂課堂上老師引導學生開展對粵語童謠的認識、了解、教讀、教唱、創編等活動,與學生們一起深入挖掘粵語童謠的內涵與價值;邀請粵語童謠的創作者、演唱者、作曲家進音樂課堂開展視頻講座與“名師名家面對面”活動,深入講解粵語童謠的歷史、發展、革新,詳實介紹嶺南文化,廣府文化;布置開放性的課后作業:與家人聊一聊你所了解的粵語童謠等等。這些課堂活動的開展增進了學生對粵語童謠的深入了解與熱愛,促進了廣府文化、嶺南文化的繼承與傳播,對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起到了強有力的推動作用。2021年4月教育部頒發了《關于成立教育部中國書法教育指導委員會等三個教育指導委員會的通知》(教體藝函【2021】3號),提出教育部成立書法、武術、戲曲三個教育指導委員會,“進一步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拓展校園文化,推進中國書法、武術、戲曲進校園、進課堂。”針對該通知,學校德育工作組召開音樂學科全體教師會議,號召音樂學科組織開展粵劇進課堂活動。粵劇賞析、粵劇基本功招式表演教學、粵劇經典劇目學唱等內容的引入,豐富了音樂課堂的學習,在音樂老師與外請粵劇老師的帶領下科學引導學生體會粵曲的獨特表現方式、風格和文化內涵,培養學生對粵劇的興趣和粵劇藝術的審美能力,幫助學生涵養情趣,激發熱愛民族傳統文化之情,堅定中華文化自信。
(三)音樂賞析——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
在升旗儀式、開學典禮、一年級入隊儀式等德育活動中,國歌、校歌、隊歌是學生們的必唱曲目。國歌是一個國家的符號,是一個國家民族精神的象征,它強大的精神力量激勵著青少年兒童傳承中華民族的骨氣與血性,不忘歷史、勇于擔當、不斷奮進;校歌優美動聽的旋律背后,承載著一代代師生的共同記憶,更承載著學校的歷史、時代的使命理想,它既是一種音樂符號,也是校園音樂文化和社會音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歌詞“勤奮創新、文明健美、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飽含著學校對莘莘學子們的殷切期望——做新時代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隊歌朝氣蓬勃、振奮人心,歌曲訴說了青少年兒童對祖國最真摯的熱愛。這些歌曲對培養學生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起著積極地作用,每一位青少年兒童都應該唱好這些歌曲。《國歌法》第11條規定:“中小學應當將國歌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內容,組織學生學唱國歌,教育學生了解國歌的歷史和精神內涵、遵守國歌奏唱禮儀。”唱好歌曲的前提應該建立在充分理解歌詞、深入了解歌曲歷史背景和思想內涵的基礎上。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聲情并茂唱好歌曲?在小學音樂課堂上開展音樂賞析尤為重要,引導學生深刻領悟國歌、校歌、隊歌的內涵,了解歌曲的創作背景、歷史經過、后續影響,使學生的思想得到進一步洗禮,情感得到進一步升華。國歌的賞析可以促進學生了解國歌的紅色歷史,感悟國歌的精神,將愛國的信念深深植根于青少年兒童的內心,激勵他們凝聚起民族精神,接過歷史的接力棒,朝著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繼續前進;校歌的賞析可以發揮校史校風校訓校歌的明責、勵志、抒情、奮進的教育鼓舞作用,培養學生的集體感和歸屬感,形成巨大的向心的文化內聚力;隊歌的賞析可以激發少先隊員的時代榮譽感和歷史使命感,更加熱愛少先隊組織,積極參加少先隊活動,時刻嚴格規范自己的行為。伴隨著優美動聽、激昂奮進的歌聲把美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在音樂課堂中有效實現校本德育的有機滲透。
(四)課堂排練——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靈,增強文化自信
學校德育工作組組織策劃的“校級藝術節”是我校一年一度最為隆重的德育活動,校級藝術節要求每班建立班級藝術社團,以班級為單位,面向全體學生,全員參與,每個班級根據學校活動主題設計編排一個相應的班級節目先參加年級展演,年級展演中得分最高的節目參加最終的校級展演。6個年級,71個教學班,共6場年級展演,1場校級展演。校級藝術節前夕的音樂課堂異常熱鬧,精彩紛呈,在班主任、音樂老師、外請排練老師的共同努力下,課堂排練開展得如火如荼,各種節目形式層出不窮:合唱、舞蹈、朗誦、體操、武術、繪畫、器樂等;各種節目創意精妙絕倫:《童話的故鄉》《小小斗牛士》《俄羅斯風情展》《法國文學之旅》《維也納華爾茲之夢》等。在音樂課堂排練中,同學們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充分發揚集體主義精神和團隊合作精神,通過自己的親身實踐和協同合作,人人參與、個個精彩,充分感受藝術美,弘揚中華美育精神,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靈,增強文化自信。將音樂課堂與校本德育活動有機結合,推進校本德育活動的開展。
三、小結
小學音樂課堂的改革創新應該圍繞《意見》提出的“全面深化學校美育綜合改革,堅持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加強各學科有機融合,整合美育資源,補齊發展短板,強化實踐體驗,完善評價機制,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形成充滿活力、多方協作、開放高效的學校美育新格局。”本研究正是致力于整合德育中的美育資源與美育中的德育資源,深化美育課堂與校本德育活動的有機滲透與深度融合,根據《意見》所提出的工作原則——堅持正確方向的指引,開展歌曲學唱、專題討論、音樂賞析、課堂排練等音樂課堂活動,確保學校美育朝著《意見》提出的正確方向邁進,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作者:周營 單位:廣州市越秀區鐵一小學
- 上一篇:鄉村振興與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策略
- 下一篇:跨文化交際下旅游英語翻譯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