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課課堂教學網絡化探索

時間:2022-06-28 11:04:33

導語:高校思政課課堂教學網絡化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思政課課堂教學網絡化探索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網絡化”,是指在教學理念上,學習借鑒網絡思維,“引導而不是取代”學生思考,構建“課堂治理”模式;在教學內容上,積極引入網絡內容,回應熱點話題,探索學生“點菜模式”;在教學方法上,積極利用網絡工具,課堂講授“思維導圖化”,師生討論“彈幕化”,實現系統化講授與大規模討論。通過對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三方面的改革,努力提升課堂教學親和力,提高課堂教育教學效果,是對傳統意義上的“網絡教學”的揚棄。

關鍵詞:網絡化;課堂治理;思維導圖;彈幕

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講話中明確提出:“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1]當今世界已經進入了一個高度信息化、網絡化的時代,以新技術新媒體為代表的網絡工具和方式,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每個人都成為“網絡化”的一部分。在此情形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課堂教學面臨巨大挑戰,其教學理念、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都必須做出相應改變,提升課堂教學的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實現理念、內容、方法的轉變創新,努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導性,實現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創新發展。”[2]

一、高校思政課課教學網絡化”的必要性

在高度信息化、網絡化的時代,伴隨著新技術和新媒體的發展,作為思政課教學的主渠道主陣地,傳統的課堂教學面臨極大挑戰。首先,在教學理念上嚴重滯后。教師未能及時借鑒最新的成果,特別是互聯網思維,開展課堂教學。其次,在教學內容上不能較好回應社會。部分教師照本宣科,只念課本不講其他,教學內容與學生的興趣點、話語體系都存在較大差距,不能很好回應現實、回應網絡。最后,在教學方法上缺乏創新。受限于課堂教學方式和時間,教師難以完整系統地講授知識點,師生互動往往流于形式。以上諸多因素,造成目前思政課課堂教學教學效果不佳,學生認同度不高;傳統的思政課課堂教學已經不是應不應該改革的問題,而是如何改革的問題。在思政課教學改革的浪潮中,如何應對信息化網絡化的沖擊,我們必須首先借鑒分析其他學者的建議和做法,特別是以慕課為代表的“網絡教學”的發展。李梁教授指出:“慕課在促進我們對于思政課課堂教學規律的認識、探索課堂教學模式和熟悉學生學習方式等方面無疑具有十分積極的現實意義。”[3]許多學者提出將慕課教學與課堂教學相結合,構建思政課混合式教學模式[4-6]。值得注意的是,在“混合式教學”中,以楊志超教授為代表的諸位學者,提出“多課堂教學模式”,即將傳統課堂與“在線課堂/網絡課堂”相結合[7-8]。或者利用微課、微博、微信手段輔助教學,例如譚雅穎的“微課體系+微課視頻+資源對接教學互動+微課平臺”[9],鄭銘的“微課+微信數字化互動教學”[10]等。伴隨著手機APP技術的發展,沈震教授提出將手機引入思政課課堂教學,遵循“回歸課堂”“教學并重”“精準教學”理念,利用手機APP開展課堂教學,實現全員互動[11]。雖然上述諸位學者主張利用網絡手段對思政課課堂教學進行創新,但是依舊存在如下不足:首先,慕課或“在線課堂/網絡課堂”等強烈依賴學生課后學習,對于課堂教學本身創新不足;其次,課堂教學方法創新較多,但教學理念和教學內容缺少新意;再次,手機APP、慕課、網絡課程等前期投入較大,制作成本較高,難以實現差異化教學。毫無疑問,利用網絡和信息技術開展課堂教學是大勢所趨,但是如何使其真正為課堂教學服務,而不是為了創新而創新,仍需要實踐的檢驗。“如果沒有課堂教學的真正改革,信息技術將可能成為累贅,淪為一種燒錢的行為。”[12]

二、課堂教學“網絡化”的內涵

與傳統的“網絡教學”不同,課堂教學“網絡化”并不是簡單的利用計算機和網絡工具開展教學,或者單純將教學內容搬到網上,而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主動借鑒網絡思維、積極引入網絡內容、多方位利用網絡工具開展教學;不僅著力于教學方法的改革,而且重視教學理念和教學內容的變革,是對傳統的“網絡化教學”和“網絡教學”的揚棄。概言之,在教學理念上,主動借鑒網絡思維,“引導而不是取代”學生思考,構建“課堂治理”模式;在教學內容上,積極引入網絡內容,回應熱點話題,探索學生“點菜模式”;在教學方法上,課堂講授“思維導圖化”,師生討論“彈幕化”,實現課堂教學講授系統化與討論規模化。(一)教學理念。“引導而不取代”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教師的教學理念對教學的開展有直接影響。在思政課教學理念上,存在諸多觀點,例如丁國浩博士的“基于問題意識的思政課教學理念”[13]曾立榮教授的“主體性教學理念指導下互動式課堂教學”[14]、李麗的“將OBE①引入思政課教學”[15]等。以上教學理念各有裨益,但是未能很好的反映互聯網時代特征。在“互聯網+”時代,人們一方面通過網絡獲取海量信息,另一方面又在制造信息豐富網絡,每個人都成為網絡的一部分;話語權日趨分散、傳播渠道日漸多元,去中心化成為新的現實表征。思政課教師“思維要新”,必須主動借鑒網絡化思維,“引導而不是取代”學生思考,發揮學生學習主動性。首先,思政課教學目的極為特殊,教師要“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引導學生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1]這一教學目的很難通過簡單的單向灌輸實現,也不是學生通過考試拿到高分就能證明的。如果教師依舊替代學生思考,學生只是單純的“死記硬背”,那么思政課“入腦入心”便成為空談。其次,隨著網絡的發展,普通人獲取信息日漸便利,年輕人可以更快的從網絡獲取信息,年長者反而落后時代變化。如果教師仍舊試圖以自己的思考代替學生的思考,既不現實,也毫無裨益。雖然學生可以獲取比教師更多的信息,但是學生對信息的解讀能力、分析能力欠缺,而這恰恰是教師的長處;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思考,培養學生正確的三觀,實現思政課教學目的。“引導”而不是“取代”學生思考,并不意味著教師權威性的完全喪失,反而是在尊重學生主體性的基礎上,發揮思政教師的引領作用。正如所指出,“要堅持灌輸性和啟發性相統一,注重啟發性教育,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思考問題,在不斷啟發中讓學生水到渠成得出結論。”[1](二)教學內容。“多樣而不多元”當前部分高校思政課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不佳,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在課堂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無疑是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思政課教學采用教育部統編教材,其內容較為理論化,與學生日常所見所聞有一定差距。有的學者提出將思政課教學內容“與地方歷史文化和社會發展中鮮活案例進行貫通與融合”[16],但是這種“地方化”難以回應最新熱點話題,具有一定的滯后性。所謂教學內容“網絡化”,即秉持“多樣不多元”的原則,在堅持馬克思主義一元化指導地位的基礎上,積極引入網絡熱點話題,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有效將“教材體系”轉化為學生樂于接受的“教學體系”。首先,直面各種錯誤觀點和思潮。在2019年2月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的第四十三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指出:截至2018年12月,我國網民8.29億,其中,學生群體占第一位,達到25.4%[17]。通過上述數據可以看出,互聯網對學生影響非常大,網絡信息深刻影響了學生群體。但是其中大量信息真偽難辨,部分熱點事件經過網絡傳播發酵,其多維視角與思政課馬克思主義一元化主導產生沖突。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能直面回應,便會產生事實上的“默認”效果,嚴重背離思政課教學目的,造成極其嚴重的消極影響。思政教師必須要對網絡熱點、社會現實問題做出有效回應,“要堅持建設性和批判性相統一,傳導主流意識形態,直面各種錯誤觀點和思潮。”[1]其次,探索開展“點菜模式”。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必須發揮學生主體性作用,由學生選擇自己關心的熱點話題。通過網絡調查問卷,教師了解學生的關注點,讓學生自主參與討論教學內容,將課程內容的選擇權部分交給學生;通過適度讓權,將“要我學”變成“我要學”,真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但是必須強調的是,這種“點菜模式”,必須以教師為主導,以教材體系為依托,不能一味迎合學生;教師需要在深刻理解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將教學內容基于教材而不囿于教材,密切聯系學生實際,更符合大學生的話語體系。“要堅持主導性和主體性相統一,思政課教學離不開教師的主導,同時要加大對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接受特點的研究,發揮學生主體性作用。”[1]總之,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適當引入網絡熱點,拉近與學生的話語權距離,通過探索“點菜”模式,實現“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的轉化;但是這種轉化必須以教材為主導,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的一元化地位,做好“一元”與“多樣”的結合。正如忻平教授所指出:“注意采集和提煉學生的問題并使之與相關的教學內容相銜接,在教學反饋中積極為學生釋疑解惑,回應解決學生的問題。”[18]“要堅持統一性和多樣性相統一,落實教學目標、課程設置、教材使用、教學管理等方面的統一要求,又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材施教。”[1](三)教學方法。“創新而不守舊”目前的課堂教學中,大多數教師仍舊是采取傳統的“講授-討論”的模式,但是受限于各種客觀條件,“講授”不充分,“討論”不均衡,教學效果不佳。提升思政課課堂教學效果,增強學生獲得感,必須探索將現代網絡技術應用于教學,探索實施教學方法網絡化。首先,講授“思維導圖化”。在課堂教學中,大多數教師借助PPT課件,通過上下翻頁實現內容切換,教學內容大多以“線性”方式體現。但是思政課教學內容往往具備發散性,知識體系經常以網絡結構呈現,如果僅以PPT方式進行授課,難以對教學內容進行系統化、體系化講授。針對上述困境,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利用思維導圖[19],通過圖像、線條、文字等工具,將復雜知識圖解并形成網狀結構,便于將知識系統化體現,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教學內容。其次,思政課教學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指導思想的一元化,容易使學生產生錯誤的逆反心理;如果學生不認同教師上課所講授的內容,又不能以合理的方式表達,那么其逆反心理會越來越重,嚴重影響教學目標的實現。如何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里,開展有效的教學討論,成為影響思政課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通過發送彈幕,學生可以隨時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想法;不僅有效促進課堂互動,而且可以實現話語權的平等,增強學生主體性。總之,在思政課課堂教學中,教學內容是根本,但是教學方法的創新同樣具有重要意義。各種教學軟件和工具都只是教學輔助,泛化使用固不可取,但是固步自封墨守成規,同樣不是正確的態度。

三、課堂教學“網絡化”的實踐

在課堂教學“網絡化”實踐中,必須結合學生實際,因地制宜。首先,在教學理念上,依據網絡“民主化原則”[20],適度“放手/放權”,通過“課程治理”模式,激發學生參與熱情,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其次,在教學內容上,直面網絡熱點,掌握學生興趣點,開展有針對性教學。再次,在教學方法上,通過“思維導圖”和“彈幕討論”,創新課堂教學方法,增強課程吸引力。(一)課程治理。由于各高校普遍實行的選課制度,任課教師往往需要面對來自不同專業的學生,班級組織松散,難以開展因材施教。在“課程治理”體系中,教師首先需要組建“課代表團”,課代表由學生自愿報名組成,人數規模視班級規模而定。每位課代表負責聯系專業和知識背景相近的學生,成為師生間溝通交流的橋梁和課堂教學中承上啟下的“網絡節點”。“課代表團”不僅有利于“下達”教師教學內容,減輕教師事務性負擔,而且有利于“上傳”學生所思所想,使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實際,有針對性開展課堂教學;既提高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又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在“課程治理”體系中,教師由原來的“管理者”變為“引導者”;學生由原來的“冷眼旁觀”變為“深度參與”,知識和能力得到明顯提升。(二)回應熱點。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聯系實際,積極回應社會,回應現實,回應網絡。例如當地時間2019年4月15日傍晚,法國巴黎圣母院主體建筑發生嚴重火災,有的網友幸災樂禍,甚至“叫好”之聲不絕于耳。對此,在思政課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及時加以引導,指出英法聯軍搶劫火燒圓明園后,譴責最深的反而是個法國人,即《巴黎圣母院》的作者雨果。正如圓明園官方微信公眾號所指出,“每件文物都是文化的象征,每座博物館都是人類文明的寶庫”,引導學生理性看待此次事件。(三)思維導圖。在思政課課堂教學中,由于教材體系理論性較強,內容相對枯燥,加之部分教師講述欠缺條理等因素,致使課堂教學體系相對混亂,嚴重影響教學開展和教學目標的實現。如果教師能夠借助思維導圖開展課堂教學,有利于學生更好的學習教學內容,以達到事半功倍的目的。例如,在講授“資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時,可以根據教材體系,將授課內容呈現為以下幾個層次:第一,“資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分為“軍事侵略”“政治控制”“經濟掠奪”“文化滲透”四部分;第二,“軍事侵略”表現為“發動戰爭”“侵占領土”“搶掠財富”,“文化滲透”表現為“披著宗教外衣進行侵略”和“為侵略中國制造輿論”;第三,“軍事侵略”是“有形的,首先和主要的”,“文化滲透”是“無形的,影響深遠的”。通過上述三個維度對課本內容加以呈現,將教材體系轉化為教學體系。通過上述案例我們可以看到,思維導圖不僅形式新穎,有利于提升教學吸引力,而且便于學生系統掌握教學體系,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導圖在提高教學吸引力、改善參與度、激發創造性、提升獲得感方面存在的優勢和表現出來的良好功能,確實讓我們看到了它加強與改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的可能性。”[21](四)彈幕討論。所謂“彈幕”(barrage),指的是在網絡上觀看視頻時彈出的評論性字幕,觀看者通過發送彈幕實時互動,參與討論。在課堂教學中,學生通過彈幕軟件發送彈幕,開展集體討論形成共識,促進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發揮集體理性的作用;對于錯誤觀點,教師可以及早發現問題,有針對性開展課堂教學。例如在講授“抗日戰爭”時,有的學生對“中國共產黨是抗戰的中流砥柱”這一論斷產生質疑,發送彈幕提出國民黨犧牲人數更多,地位更重要。對此教師需要及時調整課程內容,說明犧牲人數不等于地位。當然,學生發送的無關彈幕也會對教學產生干擾,教師需要事先說明彈幕禮儀,并根據實際情況控制彈幕開放時間、設置屏蔽詞、審核內容等。

四、結語

面對網絡時代的沖擊,傳統的思政課課堂教學必須“充分利用網絡優勢,增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吸引力和影響力”[22]。通過對教學理念、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強調理念革新、內容創新、方法更新,強化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使教學更“接地氣”,易于接受;重視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積極參與課程治理,提高學生對課程認同度,構建和諧、良性的師生關系。

作者:范江濤 單位:杭州電子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