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選課《行為經濟學》教學模式的探索

時間:2022-01-11 08:29:21

導語:高校公選課《行為經濟學》教學模式的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公選課《行為經濟學》教學模式的探索

【摘要】高校選課行為經濟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受眾對象因其成長大環境的影響,更要求這門課采用多元化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將案例教學模式、多媒體教學模式和仿真教學模式加以運用,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行為經濟學;公選課;案例教學模式;多媒體教學模式;

仿真教學模式行為經濟學是一門實用的經濟學,它將行為分析理論與經濟運行規律、心理學與經濟科學有機結合起來,以發現現今經濟學模型中的錯誤或遺漏,進而修正主流經濟學關于人的理性、自利、完全信息、效用最大化及偏好一致基本假設的不足。作為高校公選課,受眾對象大都未非經濟學專業學生,不具備良好的經濟學理論基礎,為了保證良好的教學效果,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就顯得尤為重要。

1高校公選課《行為經濟學》的特點

1.1課程的生動性

高校公選課不同于專業課,“公選課主旨在于滿足學生的興趣需求,促進學生個性發展、拓寬學生知識面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1]因此,公選課除了保證教學內容嚴格遵循教學大綱外,還必須保證課程的趣味性,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愛好,而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和黑板板書方式不能完全滿足這一要求。《行為經濟學》是集經濟學、心理學、行為理論為一體的課程,具有很強的互動性,也有很強的趣味性,更需要多元化的授課模式。比如“羊群效應”、“過度自信理論”等章節,都脫胎于身邊真實的案例,如果只是傳統的板書加單一方向傳授,學生會覺得乏味,甚至會出現厭學情緒,但如果采用仿真教學模式,學生有真實的內心反應,就會對相關理論感受深刻,并能靈活地運用這些理論,課堂上就會收獲良好的教學效果。

1.2受眾對象的特殊性

從受眾對象的專業背景來看,各專業的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可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公選課,因此,公選課的受眾對象專業背景不一,而且大都沒有系統學過經濟學理論知識,這就要求課程的設計不能太過側重理論,而是在于知識的廣而接受,要多結合具體的案例,深入淺出。從受眾對象的年齡來看,大都為95后,他們從小就開始接觸電腦和網絡,思維活躍,接受信息的途徑也多種多樣,微博、微信、論壇等,所以僅僅依靠傳統的黑板粉筆式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必須調用多媒體設備及其他教學手段,才能保證良好的教學效果。

2公選課《行為經濟學》多元化教學模式探索

2.1案例教學模式

公選課《行為經濟學》因其本身的特點和受眾對象的特點,純理論教學模式顯然不符合要求,必須結合具體案例教學,在案例中深入淺出講解,保證學生能理解課程精髓。根據選取案例的特點,可采用以下兩種案例教學法:

2.1.1經典案例教學

行為經濟學脫胎于真實的生活,有不少經典案例,所以,經典案例教學必不可少,例如《社會規范成本》章節,可采用“是否需要為了晚餐付費給你的父母”的經典案例,此案例有共性,不分年代不分文化背景,都適用;《相對論》章節,可采用同學聚會攀比的案例,既經典又貼近當今媒體的熱點話題,容易引發學生的共鳴。

2.1.2流行案例教學

前文討論過這門課受眾對象的特殊性,除了經典案例教學外,還要搭配一些流行案例,以激發他們的興趣,讓他們能更好的理解這門課程。例如《所有權的個性》章節,可選取《愛情公寓》中展博將珍藏的變形金剛送給婉瑜的故事作為教學案例,這部電視劇在90后的認可度很高,采用他們熟知的案例既能加深對這一理論的理解,又可以增強課堂的趣味性。

2.2多媒體教學模式

正如前文所述,該課程受眾對象具有特殊性,所以課堂必須豐富多彩,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備好一次課就相當于準備好一期節目。傳統課堂僅僅限于黑板板書,多媒體也僅僅停留在無設計的PPT上。事實上,多媒體的運用,不僅僅是靜態的PPT,還應該有聲音和視頻的配合使用。《行為經濟學》是融合了心理學的課程,所以在仿真式教學環節中,可以加入背景音樂,加強心理暗示的效果,例如,在《反射效應》章節,可以采用喜多郎的《革命家們》這首音樂,加強作抉擇的緊張氣氛;在《羊群效應》章節可加入日本海嘯后“搶鹽風波”的新聞視頻,視頻的展現比單純的口述更為生動。

2.3仿真式教學模式

行為經濟學中有個重要的理論叫“前景理論”,該理論中的”確定效應“、“損失規避”和”參考依賴“三點就可以設計一個連貫仿真游戲來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確定的收益和“賭一把”之間,多數人會選擇確定的好處。所謂“見好就收,落袋為安,稱之為“確定效應”;人們總是強烈傾向于規避損失:一定數額的損失所引起的心理感受,其強烈程度約相當于兩倍數額的獲益感受,這種心理感受稱之為“損失規避”;多數人對得失的判斷往往根據參照點決定,舉例來說,在“其他人一年掙6萬元你年收入7萬元”和“其他人年收入為9萬元你一年收入8萬”的選擇題中,大部分人會選擇前者。稱之為“參照依賴”[2]。該仿真游戲環節設計如下:(1)事先準備11塊德芙巧克力和一件高仿真冷門古董贗品,游戲環節老師提出需要11名參與者,選定10名參與者后,提出哪些人愿意得到現成的巧克力,放棄巧克力者有可能獲得更高的收益,這個收益可能超過巧克力價值的10倍。按照多次測試經驗,一般都會有9名同學選擇得到巧克力,剩下的1名將進入下一步游戲環節。如果這一輪10名同學都選擇獲得巧克力,那么可以在未參與聽課者中,再挑選一位敢于挑戰的同學。這一環節選擇巧克力和選擇不確定收益的人數比,可以充分證明“確定效應”的作用,讓學生記憶深刻。(2)第二個環節,老師拿出贗品,不告知學生這是贗品,并講述事先準備好的歷史故事,然后讓選擇參與挑戰的同學用他手邊價值最高的商品做交換,此時,注意觀察選擇巧克力的同學的表情和舉止。根據經驗,在實驗中,有同學愿意用最新款IPHONE作為交換,其他未能參與的同學懊悔不已。這一對比又證實了“參照依賴”效應。(3)第三個環節老師突然提出,剛才發下去的巧克力請交上來,這一個環節還需要用到,這時候注意觀察第一輪參與者的表情,他們會出現不舒服的表情。這時候可以提醒聽著者都注意看參與者的行位,并總結,從游戲開始到現在,參與者并沒有實際的損失,巧克力原本是免費發放,參與者并沒有支付實際成本,但他們這時出現了負效應,充分說明了“損失規避”的效應。(4)第四個環節,老師突然提出讓同學們注意看古董細節,提出幾個質疑點,最后肯定的論斷,這是一個贗品,此時注意觀察參與挑戰同學的表情,還有交回巧克力同學的表情。根據經驗,參與挑戰者會緊張冒汗,更甚者會臉色慘白,而交回巧克力者,原本還在)失落中,此時都長舒了口氣,慶幸自己未參與挑戰,繼而轉憂為喜。這一心理變化過程,充分論證了“參照依賴”效應。(5)前四個環節都是高仿真游戲,課堂終究是傳道授業為主,讓學生心領神會,達到目的后,將挑戰者的貴重物品退還給所有者,并獎勵1塊巧克力感謝參與。

3公選課《行為經濟學》多元化教學模式實驗總結

根據聽課者的特點,實驗多元化教學模式,有助于活躍課堂氣氛,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有助于學以致用,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兩年的教學實踐中,堅持采用多元化教學模式,課堂出勤率高達98%,還有很多未選課學生前來聽課,教學反響良好。

作者:劉炫 單位:江漢大學文理學院市場營銷系

【參考文獻】

[1]王玉瓊.對高校公選課教學管理的幾點思考[J].教師教育研究,2005,3:50.

[2]孫惟微.賭客信條[M].電子工業出版社,20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