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分析
時間:2022-10-24 10:53:11
導語: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驗收監測報告是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的技術依據,是各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項目驗收的重要依據。結合日常工作實踐,該文對報告編制中應注意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辦法。
關鍵詞:建設項目;驗收監測報告;注意的問題;解決辦法
1概述
驗收監測報告是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的技術依據,是落實環評和“三同時”制度的重要手段,驗收監測報告質量直接影響建設項目的竣工環境保護驗收。驗收監測報告要充分反映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運行和措施落實的效果、各項污染物達標排放情況、建設項目對周圍環境的影響、環境管理的全面檢查結果等情況,所以編制過程中應根據實際情況注意以下問題。
2常見問題與解決辦法
2.1報告內容與實際不一致。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與建設項目實際建設現狀不一致,主要表現為生產工藝不一致、主要產品不符、污染處理工藝不一致、主要生產設備或建筑物不符。2.1.1生產工藝不一致。部分報告編制人員照搬環境影響報告表(書)上所列的生產工藝,實際上有的企業因為市場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建設相應的生產工藝。如有的企業因為受環評審批影響,高污染工藝難以通過環評審批,從而把企業深加工一起報批才能通過,實際上這種企業只有前段高污染工藝才能賺取利潤,深加工利潤較低,實際建設時往往未建設深加工工段。有的是因為環保原因如環境影響報告表(書)有高污染工藝,企業為了減少或降低污染不建設前段污染工段,直接從外面購買原料。例如農藥生產企業,有很多企業直接把前段原料生產不建設直接購買原料。2.1.2主要產品不符。環境影響報告表(書)所列的產品與實際生產的產品不一致,因為市場或國家政策變化,有的產品缺乏市場競爭力,改為效益好或利潤高的產品。實際生產工藝與環評工藝大同小異,而中間部分環節所需原料卻不一樣。2.1.3污染處理設施不符。實際建設的污染處理設施與環境影響報告表(書)不符,一是整個主要處理工藝與環評不一致,如有的企業生活污水環評寫的是MBR工藝,實際建設的是化糞池或者接觸氧化,有的污水處理寫的是氧化溝工藝,實際建設了接觸氧化和RO工藝;廢氣處理環評寫的是水膜噴淋工藝,實際是布袋除塵。二是在環評提出的污染處理工藝上減少了某一個工藝,如某企業環評寫的是旋風+布袋+噴淋,而實際是旋風+布袋,缺少了噴淋工藝。三是有的是比環評多了工藝,如某企業環評寫的是旋風+布袋,而實際是旋風+布袋+噴淋。2.1.4主要生產設備或建筑物不符。環境影響報告表(書)所列的主要生產設備或建筑物與實際不符,這種類型比較多見,特別一些行業設備更新換代較快,環評時所列的設備已經被新設備所替代,如燃煤鍋爐被燃氣鍋爐替代。建筑物不符,如有的多建了辦公樓和職工宿舍、倉庫等,有的將建設項目分期建設、分期投入生產。2.2驗收評價標準有誤或不全。在監測報告里面引用的標準主要是用來評價企業污染物排放達標情況或者周邊環境狀況,部分報告編制人員照搬環境影響報告表(書)或環評批復中所列的標準,沒有仔細去核實標準引用是否正確。一般情況引用環境影響報告表(書)或環評批復中所列的標準不會出錯,但是在特殊情況下可能會出錯,一是在環評審批后國家了新的標準或行業標準,比如2017年10月的新的《地下水質量標準》。二是標準執行時段不一樣,比如2017年7月的《四川省固定污染源大氣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標準》分區域、分五個時段執行不同的排放標準,2018年1月1日起至2018年6月30日,2018年1月1日起至2018年12月31止,2018年7月1日起,2018年1月1日起新建企業,2019年1月1日起。例如一家2017年9月以前審批的涉及有機物排放的企業可能涉及到幾個標準限值。三是由于重新規劃或其他原因,企業所在地不再執行原來的排放標準。四是新建工業污水處理廠,企業外排廢水進入工業污水處理廠,不再執行原環評審批的標準而執行納管標準。五是有可能原來環評選擇標準錯誤。驗收監測評價時,既要評價排污標準中規定的排放濃度指標和總量控制指標,也要對其他如初步設計中污染防治設計指標和環評報告中有關指標加以考核和評價。對一些參照標準一般不作為竣工驗收依據的環節,也要引起重視,為環保部門監督管理和企業污染防治整改提供判定標準。在評價大氣污染物排放時,既要考核排氣筒高度,也要考核最高允許排放速率。必要時還要考核企業內部的環境管理指標。解決辦法:按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復的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意見來確定驗收標準[1]。有以下情形的,需要請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使用標準進行調整或明確:a.建設項目通過環評審批后,國家或地方頒布了新標準且在實施時段范圍內的;b.環評中綜合排放標準和行業排放標準混用的,環評審批沒有明確的;c.建設項目是綜合性工程,由不同行業項目組成,污水混合排放的排污口,環評審批沒有明確的。注意標準中的具體實施情況,如煙囪高度不足1.5米時,按無組織排放進行評價,煙囪高度不在標準所列具體值時,使用內插法或外延法進行計算后所得值進行評價[2]。2.3建議不合理。一些監測報告的建議照搬環境影響報告表(書)的建議或者其他監測報告,沒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沒有針對企業存在的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合理化的建議。例如:健全完善環境保護管理制度,并按制度執行;建立健全環保機構,加強環境保護管理;加大環保設施投入,確保良好的工作環境;嚴格按照該廠制定的《環保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有關規定,做到安全生產,杜絕污染事故發生;加強環保設施維護和管理,做好環保設施運行臺賬,確保達標排放;加強廠內綠化建設和環境衛生管理;規范化整治廢水排放口,設立標識牌;完善雨污分流措施;加強固體廢物的管理,及時清運;加強對職工的環保宣傳教育,提高環境保護意識等等。解決辦法:報告編制人員或項目負責人深入企業調查摸清楚企業的實際情況,發現存在的問題,通過多種途徑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把這些有效的建議綜合進行分析,提煉出高質量的建議。建議主要是針對在環境管理檢查和監測時發現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措施,也有的是環評和批復提出的環保措施未落實的且必須執行的措施再次提出。建議必須具有可行、可操作性、有針對性,能夠做到的措施,對于虛的、空頭的、無法落實的措施盡可能不提或少提。對存在的問題必須提出相對應的措施,比如廢水超標排放,要提出能夠實現達標排放的具體工藝或措施,不能單獨提一句深度治理。切記對在環境管理檢查或監測中發現的問題沒有相應措施。建議要用精煉的語言進行敘述,言簡意賅,避免嗦重復,顛三倒四,毫無頭緒,甚至產生歧義。2.4監測數據統計分析錯誤。在監測數據統計時統計方法或評價采用數據錯誤,沒有按照規定進行評價。廢水排放標準中,最高允許排放濃度按日均值評述;pH均按單次測定值評述,不能取均值;同時也要考慮極端值。有組織排放廢氣是按小時最大值評價。無組織排放廢氣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氟化物是監控點與參照點濃度差值評價;碳黑塵和染料塵顆粒物周界外濃度最高點進行評價,其他顆粒物是監控點與參照點濃度差值評價;其他監測因子是周界外濃度最高點進行評價。2.5監測數據不合理和出現邏輯性錯誤。建設項目竣工環保驗收監測是對環評要求落實情況的整體檢驗,監測項目多、數據量大,匯總分析驗收監測數據時一定要注意數據的合理性和邏輯性[3]。如生活污水排放口化學需氧量濃度過低,處理設施排放口濃度過高、過低等;驗收監測報告中項目之間的關聯性出現邏輯性錯誤,五日生化需氧量數據大于化學需氧量,總氮數據小于氨氮,石油類數據大于總油等。解決辦法:驗收監測企業環保設施進出口濃度時須同步監測企業生產水平、生產狀況、工藝流程等情況,注重生產中物料核算和平衡問題,監測數據須與企業整體物料平衡一致。同時,還要注重監測數據的可比性,治理設施的處理效率須與環評報告、初步設計的條件相同時,得出的結果才具有可比性,否則,即使監測結果達到甚至好于設計指標也不真實。2.6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措施缺失。驗收報告中羅列了一堆質量控制措施如平行雙樣、全程序空白、標準物質、密碼樣、加標回收等,但是驗收報告中沒有質量控制結果,無法評價或判斷監測結果是否正確。解決辦法:應嚴格按照驗收監測方案、環境監測技術規范和質量保證手冊的內容和要求開展驗收監測工作,現場監測期間隨時掌握建設單位生產工況,確保監測數據的代表性、客觀性和公正性,堅決杜絕弄虛作假現象的發生。要特別重視生產負荷的確定,只有在工況穩定、處理設施正常運行、生產負荷達到設計生產能力75%以上(或國家、地方排放標準規定的生產負荷)情況下得到的監測數據,才能作為項目驗收的依據。此外,還應重視采樣過程的誤差,采取有效的質量控制手段,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對異常數據應分析情況,必要時重新監測,確保數據的代表性。2.7監測布點不規范。監測布點不規范,要么缺少點位,要么就位置設置不合理。如在廢水處理設計方案中有處理效率的工藝未在處理工藝前后布設點位,無法評價該工藝處理效果;廢水監測沒有監測進口。廢氣未按照《固定源廢氣監測技術規范》進行布點,為了方便隨便開監測孔,不符合技術規范,監測結果無代表性。2.8圖片不合理。驗收報告中的圖片不能充分反映企業污染治理設施情況和監測點位布設情況、企業環境保護措施落實情況。報告中附了一些與驗收監測關系不大的圖片。2.9文字表述不清楚、不準確。驗收報告主要是用來核實環評措施和初步設計提出的環保措施是否落實,是否達到設計要求,需要給出明確的結論,供環境管理部門作為管理依據。很多報告對環保措施寫得含糊其辭,出現很多“大約、左右、大概、可能、也許”等模糊不清的詞語。在驗收報告中沒有把企業落實環境保護政策(“三同時”政策)情況敘述清楚,特別存在多次環評或環評變更的項目,或者是經過多次整改落實環評措施情況。結束語隨著環境管理的深化和加強,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工作中還會不斷涌現出新問題,在實際工作中,需要我們不斷補充新知識,掌握新標準和管理規定,提高驗收監測報告的質量,為環境管理提供技術支持。
參考文獻
[1]環發[2000]38號《關于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監測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Z]北京:國家環保總局2001.
[2]劉美麗.編寫建設項目竣工環保驗收監測報告的幾點思考[J].科技論文與案例交流,2013:96-110.
[3]臺明青,唐紅雨,趙紅改.廢水治理工程驗收監測的若干問題[J].環境監測管理與技術,1997,9(3):6-7.
作者:楊曉東 徐成容 單位:1.宜賓市環境監測中心站 2.四川中環立新環保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 上一篇:淺析法蘭鍛件工藝研究
- 下一篇:淺談錐栗露加工工藝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