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一流背景外科學進展課程建設途徑
時間:2022-12-27 10:20:37
導語:雙一流背景外科學進展課程建設途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雙一流”建設是高等教育強國的必然選擇,一流學科的根本目的核心為培養一流人才。課程思政是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內容和重要手段,是對“三全育人”基本原則的落實,加強課程思政建設是“雙一流”建設進程中重要組成部分。結合長春中醫藥大學《外科學進展》研究生專業課程建設,通過在《外科學進展》課程中思政元素融入以及思政內容教學的進一步開展,培養學生的理想信念,提升責任感和使命感。以“雙一流”建設要求的內在聯系為切入點,探討《外科學進展》專業課程思政建設方向、案例設計、評價機制等,以期進一步促進《外科學進展》專業研究生培養的內涵式發展。培植學生的價值理念,鼓勵追求創新和實踐;培育學生的道德觀念,同時深化教學模式和方法的改革以及融入課程思政元素,全面提升課程質量,培養時代新人,這是建設一流專業和一流大學的必然途徑。
[關鍵詞]雙一流;課程思政;外科學進展
目前,如何加快一流大學建設和一流學科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是擺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務。“雙一流”建設主要是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質量,建設的根本是人才培養,在《關于高等學校加快“雙一流”建設的指導意見》特別強調: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課程思政建設一方面能夠提高學生的知識素養,另一方面能夠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也能推動“雙一流”建設目標的達成,受到高校的重視。研究生教育是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創新第一動力的重要結合點[1]。醫學高等教育目標是培養一批為人類健康保駕護航的醫學棟梁之材,具備良好的道德情操是醫學生成長為一名合格醫生的前提,更是成為一名優秀醫務工作者的必備條件[2]。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將課程思政運用到外科學進展教學中,是每一位導師需要思考的問題。
1課程思政在《外科學進展》課程中的必要性
《外科學進展》是臨床醫學類的專業必修課,外科的臨床工作中引用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反映目前外科學各系統疾病臨床診斷和治療的最新進展,對相關的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進行系統性、針對性的重點介紹,開設面向碩士研究生的臨床外科專業必修課程。課程思政是以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導向,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融入各專業、各學科教學過程中,以構建全員化、全程化、全方位化的高等教育育人格局,形成協同效應的綜合育人觀[3]。《外科學進展》課程教學“課程思政”的必要性是由外科學專業課程特點決定,將外科學專業課程、思政理論、人文素養相結合,明確研究生價值觀、人生觀,正確對待外科專業的特殊性,還引領學生的價值觀,立德樹人,以教學育人,幫助學生獲得全方位發展。《外科學進展》課程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臨床外科知識體系教育有機統一。只有在教學過程中首先將課程理念、教學大綱設計完成的基礎上,在教學過程中、臨床實習過程中認真執行,課程結束后進行教學評價與考核,使整個教學過程形成全閉環結構,才能促進專業課程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緊密融合。
2《外科學進展》學科特點及教學目標
《外科學進展》以外科學為載體,浸潤醫學人文教育,在學生本科專業基礎的情況下,進一步使其對醫學知識、自我發展、如何樹立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核心價值觀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對外科腫瘤手術治療、微創治療、術后快速康復等問題有深入的思考。教學目標修訂到每一章節,甚至每一個知識點都有可被挖掘的思想政治教育切入點,在課程建設中基礎和先導是思想政治工作,將道德倫理內容滲透其中,培養醫學生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成為德才兼備的義務工作者。外科學專業的內涵和外延的拓展,同時不斷加強理論研究,需要進一步明確思政的范圍,提煉思政元素,學生畢業后追蹤反饋思政情況,通過反饋不斷優化、完善、改進課程思政,建立良好的《外科學進展》教學體系框架,為醫學教育教學改革提供經驗。
3《外科學進展》課程思政的實施途徑
3.1在專業課程理念中強化思政意識:外科專業理念在于治療患者、醫學知識、基于實踐的學習和提高、人際和溝通技能、職業精神、基于體系的工作能力等六大核心能力。專業教學過程中解決醫學生思想困惑是課程思政體現,要以課程為思政的載體,在理論課授課過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從而提高醫學生的職業素養[4],才能做到醫者仁心,忠于職守,忠愛患者,始終把患者利益放在心上,將職業精神融合于醫者核心能力。3.2在專業課程教學大綱中融入思政內容和目標:課程思政要求高校教師在傳授課程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轉化為內在德行,轉化為自己精神系統的有機系統,轉化為自己的一個素質的一門課程,核心是立德、樹人[5],醫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過程中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所以外科研究生在開設《外科學進展》課程中教學大綱中思政目標要體現辯證思維、人文關懷與溝通技能等;教師團隊授課前深入挖掘,將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與專業學習有機融合,努力將“全程育人”的理念體現于課堂教學的方方面面[6]。課程教學大綱在撰寫過程中,搜集撰寫課程思政案例,充分提煉、挖掘思政元素,結合專業內容,在原先制定的教學大綱上,把兩者有機結合。3.3注重專業知識,在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融入思政:課程思政是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角度出發,在課程中不僅傳授專業知識,培養專業技能,還發揮價值引領作用[7]。教學過程中課程思政與專業內容學時分配合理,深入挖掘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和資源,制定適合本章節的教學方案,結合講授法、床旁教學、案例教學法等教學方法,如將課程內容和思政元素有機融合。合理采用PBL、CBL等情境化教學方式,通過教師引導,培養學生深入思考、獨立分析、靈活判斷的能力,將基礎知識和臨床實踐有機融合,剖析問題或案例中隱藏的知識。教師在網絡課程中融入慕課、超星等數字化教學資源,傳播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和大愛無疆的職業精神。培養學生良好價值觀,培養學生在專業上成才,在精神上成人,成為德育健全的高素質人才[8]。3.4在臨床工作中融入思政精神:在臨床工作中實施課程思政時,首先思想上高度重視、在行動上處處落在實處,要把課程思政當作一項系統工程來做,不斷挖掘臨床課程思政教育資源[9]。教師在臨床工作中自身做到誠實守信、嚴謹負責才能培養醫學生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醫學精神,在外科手術、搶救、基本技能培訓過程中形成團隊協作、甘心奉獻等行為意識。經過全面和系統地學習,牢固掌握外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同時也建立了臨床思維和評判性思維,增強作為白衣天使的職業情感、大醫精誠的人文理念與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因此,如何在新時代背景下結合課程特點,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磨煉人文精神,培養醫學情懷,成為擺在教師面前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10]。3.5在專業課程考核中融入思政要素:根據外科學專業課程特點,通過形成性評價,在專業知識和臨床技能考核的同時也要考查學生職業操守以及團隊合作精神等。把更多的思政要素融入專業課程的考核過程中。課程思政評價應以學生思想政治素養發展評價為圓心,漸次延展到課程思政課堂教學評價[11]。評價體系應從學生視角、教學視角和課程視角三個方面展開。學生評學,學生自評和互評反映課程思政對學生的思想啟迪和價值引領程度;任課教師每次教學進行評價(反思),也可對單次教學進行評價(教學觀察);課程的主講教師、課程思政專業(學科)專家、學校教學管理部門等組織第三方評價,形成綜合評價結果及優化建議。課程思政評價標準需要覆蓋課程思政的目標、具體材料(案例)、教學實施等維度,課程思政內容供給是否合理(符合學生需求),是否符合學情,是否符合專業課程思政群的要求(邏輯),課程思政元素挖掘與提煉的科學程度,教學組織形式實施方法與模式的科學性。評價標準涵蓋多個維度,評價標準便于評價者評價學生各個維度的發展情況,評價后及時反·2703·吉林醫學2021年12月第42卷第12期思,進一步優化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長效評價思政效果:醫學教學效果常需要長效評價,執行長效導師制的單位,可針對見習、實習和畢業后學生的德才表現(醫德醫風、醫患溝通、實踐操作、就業和工作表現等)進行階段性調查隨訪,考察長效課程思政效果。通過調查問卷追蹤學生在畢業3年內思想政治素養的發展,應用統計分析學生進步幅度,長效評價課程思政對學生思想政治素養遠期影響,以及教學改革成效、示范輻射等情況。“課程思政”作為高校構建時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途徑。在“雙一流”高等教育強國的背景下,醫學高等院校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以本為本”,以“四個服務”和“四個堅持不懈”為辦學導航,以“培養什么樣的學生、怎樣培養學生和為誰培養學生”這一根本問題為出發點,拓寬人才培養的新思路。醫學生作為未來衛生行業的一線工作者,需要兼顧專業知識與品行道德。外科學進展是臨床專業外科研究生必修課程,其基礎性、專業性、實踐性較強的綜合課程,是奠定臨床外科專業學生專業價值、職業素養的重要途徑,關注點不僅僅在于技能學習,應有利于學生的全方位發展。因此,外科學進展專業課程設計要進行教學改革,充分發揮道德育人的作用,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為課程思政建設目標,優化課程思政內容供給,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緊密融合是解決上述問題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張景斌 王詩洋 李明華 王志宏 單位:吉林省人民醫院 長春中醫藥大學
- 上一篇:材料測試技術課程思政建設研究
- 下一篇:海綿城市在市政道路設計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