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雙一流建設現狀研究

時間:2022-06-02 11:42:56

導語:高校雙一流建設現狀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雙一流建設現狀研究

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為充分挖掘學校的優勢學科,朝著建成“一流學科、一流大學”的目標看齊,各高校開展了各自的“雙一流建設工作。本文采用分層抽樣和非概率抽樣相結合的問卷調查方法對某高校的學生和教職工就其所在學校的“雙一流”建設情況進行調查。通過運用描述性分析、交叉列聯表分析法研究了收集到的相關數據,并根據分析結果給出了可行建議,對其他類似院校的“雙一流”建設工作有借鑒意義。

1研究背景和目的

2018年1月30日教育部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強調,“辦好我國高校,辦出世界一流大學,必須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這個核心點”。《國標》與“雙一流”建設總體方案緊密結合起來,是推動本科教學改革的關鍵所在。2017年9月,教育部正式公布了“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標志著“雙一流”建設工作的全面展開,也意味著我國高等教育開始進入新的歷史發展時期。“雙一流”建設高校由于師資力量雄厚、學科門類齊全、辦學積淀深厚等優勢,肩負著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歷史責任與使命。“雙一流”建設之路任重道遠,而全國很多高校正處于優勢學科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加強優勢學科的培育建設已刻不容緩;在“雙一流”建設方案實施的過程中會遇到諸多問題,找出關鍵問題所在已迫在眉睫。本次調查的目的是從學校各方面的現狀深入了解學校“雙一流”建設的推進情況,分析目前存在的問題與嚴峻挑戰,通過分析數據得出相關結論,為普通高等院校“雙一流”建設提供有效的建議。

2調查方案

2.1調查對象與方法

此次調查在自己所在的高校進行,以高校的學生及部分院系的老師為調查對象,問卷分配為學生50%,老師50%來分配調查問卷。本次調查均采用問卷調查方式。對學生的調查是通過下寢分發調查問卷的方式,而對老師的調查則通過網上發放問卷調查的方式,采用分層抽樣、簡單隨機抽樣相結合的方式,從而保證了所采集的數據具有代表性和有效性。下寢分發問卷:對每個學院的在校大學生進行分層抽樣,確定了抽樣結果后并了解每個年級、學院的大學生所在宿舍的具體位置,對宿舍里的學生進行隨機分發。網上分發問卷:由各院長轉發問卷鏈接到老師群里,讓本校校老師填寫問卷。

2.2調查數據分析方法

為了確定樣本量、設計及修改問卷,我們采用線上調查的方式進行了預調查。在分析數據方面,我們對調查問卷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頻數分析,直觀有效地反映被調查者的基本信息情況、被調查者對某高校的看法、“雙一流”建設的現狀;另外,我們對一些關聯性較強的問題進行交叉列聯表分析,以便能夠挖掘其中所蘊含的深度信息。

3調查總體情況

由圖1可以看到,對該校“雙一流”建設完全了解的占比為0.0%,一般了解的占比為39.7%,不太了解的占60.3%。由此,可以看出該校雙一流建設的宣傳力度不夠,大多數學生都不太了解“雙一流”建設,只有少部分學生一般了解,沒有學生完全了解該校的“雙一流”建設。因此,學校應加大對“雙一流”的宣傳力度。由圖2可知,在被調查的有效對象中,有26人職稱是正高,占比為15.57%,有52人職稱是副高,占比為31.14%,有59人職稱是中級,占比為35.33%,有20人職稱是初級,占比為11.98%,有10人職稱是其他,占比為5.99%。其中,職稱是正高、副高、中級、初級、其他的發明專利個數是0-2個的分別有13人、33人、49人、20人、10人;發明專利個數是3-5個的分別有6人、9人、6人、0人、0人;發明專利是6-8個的分別有4人、4人、2人、0人、0人;發明專利是9個以上的分別有3人、6人、2人、0人、0人。由圖3可知,在被調查的有效對象中有12.57%非常了解“雙一流”建設的內容、建設方法途徑和目標,57.49%一般了解“雙一流”建設的內容、建設方法途徑和目標,有29.94%的人不了解“雙一流”建設的內容、建設方法途徑和目標。因此,可以看出絕大部分老師并不是非常了解“雙一流”建設,少數老師不了解。學校應加大對“雙一流”建設的宣傳,才能更好的建設好雙一流。有效調查對象中,有65.30%的人認為“雙一流”建設中存在著師資力量的問題,有29.30%的人認為設備是個問題,有60.50%的人認為經費是“雙一流”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有51.50%的人認為“雙一流”建設中存在著管理體系的問題,有17.40%的人認為國際交流存在問題,有41.30%的認為人才培養存在問題,有4.20%的人認為“雙一流”建設中存在其他問題(見圖4)。由此可以發現,師資力量和經費是影響“雙一流”建設的主要問題,管理體系和人才培養是影響“雙一流”建設的次要問題,國際交流和其他問題是較次要的問題。

4深度分析

4.1因子分析

將167份有效數據導入SPSS軟件,對該校“雙一流”建設的存在問題,進行因子分析。由表1可知,KMO的值為0.861>0.8,并且Bartlett球形檢驗的P值為0.000>0.01,因此說明適合進行因子分析。用主成分分析和特征值大于1的原則提取公因子,共提取4個公因子,累積總方差解釋為74.143%。由表2可以看到,影響“雙一流”建設的因素可以提取四個公因子。公因子F1包括與外界交流少,難以吸收先進思想、學科體系尚未完善,目標發展不明確、師資隊伍力量薄弱、學校不夠重視、內部人員不夠團結,未能齊頭并進促進發展五個因素,取名為師資、制度問題;公因子F2包括設備問題、經費問題兩個因素,取名為設備、經費問題;公因子F3包括人才培養、管理體系、教育資源三個因素,取名為人才、管理、教育問題;公因子F4包括師生交流互動平臺、學術交流活動,取名為師生、學術交流問題。

4.2聚類分析

為進一步了解影響該校“雙一流”建設因素的分類特點,對因子分析中的四類公因子進行聚類分析。當距離為5-20時,四個公因子可分為3類:第一類為公因子F3、F4,第二類為公因子F2,第三類為公因子F1;當距離為20-25之間時,四個公因子可分為兩類:第一類為公因子F3、F4,第二類為公因子F2、F1。因此可以得出結論:影響該高校“雙一流”建設的因素可分為外在因素和內在因素。外在因素包括學術交流活動過少、師生交流平臺不夠、教育資源過少、管理體系不夠完善、人才培養不夠,內在因素為師資力量薄弱、學校不夠重視、內部人員不團結、設備問題與經費問題。

5實證分析結果

5.1教師身份與“雙一流”建設存在問題

在所調查的167人中,30.3%、25.8%的行政管理人員認為所在學院“雙一流”建設中主要存在的問題分別是師資力量、管理體系;專職教師當中,有25.2%、22%的人認為主要存在的問題分別是經費問題、師資力量;專職科研人員認為主要存在的問題是經費問題和人才培養,占比均為25%;其它的教師中,有32.1%、21.4%的人認為主要存在的問題分別是師資力量、管理體系。由此可見,不同身份的教師認為學院“雙一流”建設中主要存在的問題有差異,多數教師認為主要存在的問題是師資力量、經費問題、管理體系。

5.2學生年級與教學質量情況

卡方檢驗得,學生年級與學校教學質量情況之間存在顯著相關關系,即不同年級的學生對學校教學質量情況的看法不同。認為學校教學質量很好大部分是大一、大二的學生,占比分別為50.00%、41.70%;認為教學質量一般的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學生占比分別為25.70%、32.40%、22.10%、19.90%,相差不大;認為教學質量較差的學生大部分是大三、大四的學生,分別占比50.00%、25.00%。綜述表明學校在教學質量方面會使大一、大二的學生得到一定的滿足,而大三、大四的學生在經過兩、三年在校學習后,認為學校在教學質量方面沒有達到一定程度的標準。

5.3學生年級與學校學風情況

由卡方檢驗結果可見,學生年級與學校學風情況之間存在顯著相關關系。認為學校學風很好大部分是大一、大二的學生,比例分別為45.7%、42.90%;認為學風較差的大四、大三、大二的學生占比分別為25%、41.7%、25%;認為學風一般的學生大部分是大二、大一的,占比分別為31.4%、27.00%。綜述,不同年級的學生對學校學風情況的看法不同,認為學校學風很好、一般大部分是大一、大二的學生,認為學風較差大部分是大三、大二、大四的學生。

5.4學校教學質量與原因

卡方檢驗結果可知,學校教學質量與其原因之間存在顯著相關關系,即認為教學質量好或壞的原因不同。具體表現為:認為學校教學質量很好的原因是校園文化氛圍的學生占比最高為52.80%,其次36.1%的學生認為是學校管理上的問題;認為教學質量一般的原因是校園文化氛圍的學生占比最高為64.70%;認為教學質量較差的原因是學校管理上問題的學生占比最高為41.7%,其次33.30%的學生認為是教師的師德師風問題。由此可見,認為學校教學質量很好、一般的主要原因是校園文化氛圍、學校管理上的問題,而認為教學質量較差的主要原因是學校管理上的問題、教師的師德師風,因此應著重把校園文化氛圍、學校管理、教師的師德師風這三個方面列入提升教學質量圖4“雙一流”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圖表1KMO和巴特利特檢驗表2影響“雙一流”建設因素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學術研討的重點。

6結論與建議

6.1結論

大多數學生和教師不太了解“雙一流”建設。學校對“雙一流”建設的宣傳力度不夠,被調查的教師和學生中,只有少部分的教師完全了解“雙一流”建設,學生完全了解“雙一流”建設的概率為0,只有部分教師和學生一般了解“雙一流”建設,絕大數的教師和學生都不太了解“雙一流”建設。“雙一流”建設師資力量、科研經費是關鍵。深入分析可以發現,師資力量的問題主要體現在青年優秀學科帶頭人偏少、高水平創新團隊偏少、以及師資流失嚴重上;科研經費存在的問題是報銷過程復雜。由此,學校應著力解決這幾方面的問題,才能更有效的建設“雙一流”大學。科研成果的轉化率不高,科研成果較少,教學質量不高。通過描述分析,發現獲得5次以上教學質量評價優秀的老師較少,獲得11次及以上的幾乎沒有,同時發現大多數教師數不足10篇,發明專利是小于3。由此可以看出,該校教師的科研成果較少。該校在教學方面會使大一、大二的學生得到一定的滿足,而大三、大四的學生認為該校在教學質量方面沒有達到一定程度的標準的結論,側面反映出該校的教學質量不高。深入分析發現該校教學質量與校園文化氛圍以及學校管理上的問題和教師的師風師德有關。優勢學科與國際一流學科的交流不夠密切,大部分學科與學科之間交流并不密切。通過對學生的調查發現,有56.5%的學生認為本學院和其他學院的交流一般,32.1%的學生認為本學院和其他學院交流較少。。同時通過對教師的調查,可以看到大多數教師認為該校優勢學科與國際一流學科的交流不夠密切。因此,導致該校“雙一流”建設緩慢,學科交流不密切是重要因素。學校學風氛圍不夠濃厚。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大多數學生認為該校學風一般,只有少數學生認為該校學風很好。黃黎明曾在其論文中寫道“學風是整個學校的靈魂,學風建設不僅是校園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的永恒主題。優良的學風不僅有利于學生學習和成長,還有利于學校的建設與發展,它是保證教學質量提升的重要條件”。由此,該校的學風氛圍不夠濃厚。學風建設是該校“雙一流”建設中必不可少的。

6.2建議

我們將問卷中的建議運用python做成了詞云圖,詞云圖的形狀為學士帽。通過詞云圖的方式對排名靠前的高頻詞進行呈現,即詞的出現頻次越高,其字號就越大。由詞云圖顯示,“建設”、“教師”、“人才”、“加強”、“學校”等詞醒目。為此,提出以下幾點建議。首先,堅持以學科為基礎,鼓勵發展有特色的學科專業。應該允許非雙一流學科學院的教師也參與重大項目的申報,和成果的發表,并給予獎勵,因為都是學校的成果,而不只是某個學院的成果。但現有獎勵辦法限定學院時不恰當的。學校領導開會也要求全校參與雙一流學科建設,那么任何人出了重大成果和項目都應獎勵,不一定是本專業的成果,否則怎么會有交叉學科以及成果的出現。這樣做,才是全校共建雙一流學科,即使是非雙一流學科所在學院的教師也會積極參與到其中去,不僅擴大了研究隊伍,也提高了大家的積極性。其次,加大研究經費的投入,引進高層次人才,強化該校師資隊伍。由上述分析發現,該校教師科研成果較少,教學質量不高。因此,學校應加大研究經費的投入,簡化報賬手續,以此調動教師們的科研精神。同時加強科研成果的獎勵力度,鼓勵教師們,創造發明。學校應為青年教師提供基本的辦公條件和科研平臺,提高教師待遇與嚴格培養相結合,重點培育青年學科帶頭人;優化職稱評定要求,政策適當向青年優秀教師傾斜;加大教師外出進修的機會,多層次多渠道聘請優秀學者座談講座。其次,學校應加強高層次人才的培養與生活保障,進一步吸納人才,留住人才,扶植人才。最后,加大“雙一流”建設的宣傳力度,實施獎勵機制,嚴格管理學生們的學風,提高教與學的質量。學校應加大“雙一流”建設的宣傳力度,只有教師學生了解“雙一流”建設才能更好地建設“雙一流”大學。同時,學校應特別重視教學,重視教師的交流和培養,重視學生的培養,而不是搞一些特別多的學生活動,而這些活動卻是學校所贊賞和鼓勵的。學校應嚴抓考風考紀,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斷絕學生的僥幸心理。

作者:湯文菊 邵帥 孫文華 黃茜洋 周熒 王筠 單位:景德鎮陶瓷大學信息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