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產業發展對策思考
時間:2022-10-27 03:28:43
導語:旅游產業發展對策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溆浦,位于湖南省西部,自漢高祖五年置縣,至今已有2200余年,人文底蘊極為豐富,自然資源絢麗多彩,花瑤民俗風情獨特,素有革命老區縣、屈原文化城、抗戰決勝地、湘西烏克蘭、資源寶藏庫、理想創業園之美稱,然而,溆浦也是一個有著15.8萬貧困人口的省級貧困縣。多少年來,溆浦近百萬人民守著這個金寶盆,卻不能把它化為財富,給人民帶來切實利益。近年來,溆浦縣委縣政府把旅游作為產業來做,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許多問題,從基礎設施建設到資源整合開發,從群眾思想意識引領到融資渠道開拓都缺乏力度,特別在定位和整體規劃上缺乏高屋建瓴的謀略。有關部門需要進一步深挖資源,系統引領,多渠道籌資聯動開發,把溆浦旅游產業做大做強,化資源為財富,轉資源為效益,帶動群眾發家致富,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從而帶動十多萬貧困人口脫貧。
關鍵詞:旅游產業;發展;對策思考
一、基本情況
溆浦位于湖南省西部、雪峰山北麓、沅水中游,在懷化市的東北部。“溆浦”這個名字最早出現在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的《楚辭•涉江》中,“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溆浦具有歷史悠久、燦爛豐富的文化,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花瑤挑花、辰河目連戲,全縣共登記有不可移動文物194處,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18處。歷代以來人才輩出,如著名教育學、辭學家《辭海》主編舒新成,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向達,經濟學家武育干,民族英雄、鴉片戰爭期間史稱“定海三總兵”之一的鄭國鴻將軍,我黨創建時期重要領導人之一、中國婦女運動先驅向警予等。1927年1月溆浦創建了懷化地區第一個中共縣委。1935年,、任弼時率紅二、六軍團長征途經溆浦,2000多溆浦兒女參加了紅軍。1990年,湖南省人民政府批準溆浦為革命老根據地縣。溆浦龍潭是抗日戰爭最后一戰“湘西會戰”的主戰場。1945年4月,龍潭戰役的勝利為整個雪峰山會戰奠定了基礎,成為抗日戰爭的決勝之戰。龍潭抗日陣亡將士陵園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溆水盆地是沅水中上游地域最大的河谷盆地,這里盛產稻米,素有“湘西糧倉”之稱,“溆浦鵝”獲國家地理標志,進入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世界級品牌。溆浦早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即有“湘西烏克蘭”美稱,溆浦人多地廣、物華天寶,各種礦藏資源、旅游資源、水能資源都非常豐富,是“人人都有出彩機會,個個都能夢想成真”的投資創業樂園。溆浦山清水秀,自然景觀多。具丹霞風貌的思蒙山水,入選為湖南省新瀟湘八景;秀美壯觀的山背花瑤梯田,以其獨特的花瑤民俗風情、千年不旱的梯田灌溉系統,堪稱一絕;抗日戰爭最后一戰紀念地龍潭,以其厚重的抗戰文化和歷史遺存讓世人矚目;省級森林公園穿巖山,讓無數游客慕名而往;江口犁頭嘴古驛站,以其獨特的吊腳樓古韻而吸引更多的游人;被譽為湖南省“第二條金鞭溪”的米糧谷原始次森林是攝影探險愛好者們自駕云游的絕佳圣地;深子湖水利風景區、皇臨山宗教旅游區、龍泉山生態旅游區、圣人山自然旅游區、飛水洞風景區、陽雀坡古村落、兩江風情旅游區等等,都將是游人們夢寐神往的人間天堂。
二、發展現狀
近幾年來,溆浦已完成全省新興知名鄉村文化旅游目的地的階段性目標,把生態文化旅游業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戰略性措施來抓,取得了較好成效。一是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步伐,推進“四館一中心”建設項目正在落實;湘西會戰紀念園進行改擴建,完成了征地拆遷和部分基礎設施建設,現正繼續推進后續工程。山背花瑤梯田景區成功申報國家3A級旅游景區。山背花瑤梯田、穿巖山、陽雀坡古村落等重點景區總計完成投資1.8億多元。二是以發展雪峰山生態文化旅游為龍頭推動全域旅游。我縣被納入全省12個旅游功能區之一雪峰山旅游功能區、全省70個旅游資源重點縣、全省12條精品旅游線路中的第八條線路“神韻梅山”,并已下達了2016年~2017年的投資計劃;溆浦雪峰山文化旅游公司被納入全國扶貧示范項目;今年全縣共接待國內外游客363.86萬人次。三是突出特色打造品牌。雪峰旅游著力打造“山地原生態、深呼吸、活文化。”全縣樹立“水邊聽故事、屈原唱離騷”、“乘著高鐵看梯田”等品牌形象,扎實推動旅游產業發展。鄉村旅游扶貧“雪峰山模式”在第二屆全國鄉村旅游扶貧推進大會上列入了全國“公司+農戶”旅游扶貧示范項目;組建雪峰山花瑤文化團,并在北京首屆世界旅游發展大會及滬洽周旅游推薦會上作專題表演,受到國家旅游局和省旅游局高度肯定;打造了花瑤挑花、目連戲兩個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傳統文化演藝精品節目;成功舉辦了陽雀坡“臘八節親子嘉年華”、第三屆屈原文化傳統龍舟節等活動。
三、存在的問題
1.文化定位問題。溆浦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有豐富多彩的紅色文化、抗戰文化,有頗具特色飲食文化、禮儀文化,有分布全縣各地的優質生態資源,還有精彩紛呈的民間民俗文化。多年來,關于文化旅游發展戰略的決策,一直在文化定位上搖擺不定,想抓屈原文化卻兩手空空,思蒙旅游搞了多年也沒有大變化,且現在河道不暢、建筑不規范,已經嚴重影響今后的發展。從整體上看全縣旅游發展,缺乏清醒的戰略定位。溆浦全域旅游怎么發展,重點何在,未形成共識。2.缺乏總體規劃。雖然一直都在強調規劃,但一直缺乏一個科學的整體規劃,未能站在戰略高度進行科學規劃,鄉鎮一級和縣一級的銜接不夠,而且規劃多變,常常是主要領導換人,規劃也就跟著換,導致旅游產業發展缺乏持續性。3.投資融資渠道不暢,一直受到投入不足的限制,發展處于零打碎敲狀態,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溆浦縣財政緊張,只保工資,事業經費很少。社會力量投入文化建設的渠道還不是很通暢,需要采取更加優惠的政策,吸引社會資本進入文化市場。旅游發展環境也還存在一些問題。
一要進一步提高全民對發展文化旅游戰略地位的認識,堅持把旅游文化業作為引領縣域經濟快速健康發展的先導產業和重點產業來抓,突出項目帶動,充分利用國家扶持政策,積極爭取相關項目,加快文化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進程。二要科學謀劃,著力構建全域旅游新格局。全縣已經明確,要整合域內資源,打造兩條精品線路,即:在南部板塊,主要以北斗溪高鐵新鎮為集散中心著力打造民俗體驗旅游線路。在北部板塊,主要以婁懷高速為軸線著力打造文化休閑旅游線路。通過兩條精品旅游線路打造,全力構建溆浦鄉村旅游產業發展格局。為此,要完成編制溆浦縣旅游發展總體規劃(2017年~2026年)和重點旅游鎮的規劃編制,盡可能地完成思蒙景區的前期打造和穿巖山景區升4A以及三江鎮朱溪村申報3A等工作。要全力提升A級景區配套服務能力,啟動穿巖山景區創建4A級旅游景區工作;通過溆浦縣生態文化建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平臺,啟動思蒙景區等重點景區旅游項目建設。三要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為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利用好國家有關優惠政策,發動群眾的積極性,共同營造良好的旅游發展環境。還要考慮成立溆浦旅游導游服務中心,發展壯大溆浦地接導游隊伍;成立溆浦旅游服務質量監督所,提升全縣旅游市場管理水平。
作者:唐道顯 單位:中共溆浦縣委黨校
參考文獻:
[1]國家發改委.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2011-10.
[2]溆浦縣旅游外事僑務局.溆浦縣旅游產業發展現狀及未來發展思路,2011-11.
- 上一篇:高校財務管理雙語教學論文
- 下一篇:旅游產業發展金融支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