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金融創新現狀分析論文
時間:2022-12-04 04:01:00
導語:我國金融創新現狀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金融創新是金融發展的動力,也是我國金融改革深化的必然選擇。本文分析我國金融創新的現狀和特點,深入探索金融創新發展的路徑,認為應在組織體系、管理制度、金融市場、金融產品和監管等方面進行創新,對進一步推動我國的金融創新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金融創新;現狀;發展路徑
一、金融創新的涵義和作用
金融創新的核心在于“創新”,只要出現在金融領域的新事物、新現象、新活動,都可以認為是金融創新。金融創新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金融創新僅指金融工具的創新。廣義的金融創新則包括金融工具、金融市場、金融業務、金融制度、金融機構、金融手段在內的整個金融系統的創新。
金融創新的出現并非偶然現象,從本質上說,它是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是金融市場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原有的金融系統難以適應新的需要,于是改革創新就被提上了議事日程。上世紀60年代西方國家的創新浪潮就是在經濟發展日新月異,金融行業競爭日趨激烈和科學技術飛速進步的背景下出現的。從金融創新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看到金融創新出現的原因主要是:
第一,為了規避風險,增強安全性。世界經濟的一體化和復雜化,使得引發商業銀行資金安全的風險因素逐漸增加,信用風險、利率風險、匯率風險以及通貨膨脹風險、政策風險等諸多因素使得資產價格波動不已,這就促使銀行等金融機構想盡辦法通過創新,開發新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業務規避各種風險,力求資金的安全性。
第二,為了滿足客戶和自身需要,增強流動性。對金融業來說面臨各種客戶,他們對資金和金融工具的需求存在很大差異,這就需要金融業研發許多創新理財產品和流動性不同的金融工具,在為客戶提供盈利的同時,又滿足客戶的資產流動性需要。
第三,為了適應競爭,增強收益性。金融機構間業務交叉越來越明顯,競爭日趨激烈.為了在競爭中獲勝,各金融企業必須重視節約成本,提高服務質量,爭奪市場。在這種環境下,為實現利潤增長,金融機構就必須進行金融創新,以求實現利潤最大化目標。
第四,為了逃避管制,增強靈活性。在金融管制和金融法律約束條件下,金融業經營范圍受到制約、收益受到影響,為擺脫困境金融業會通過創新業務和創新工具逃避管制,迫使管理當局放松管制。
第五,微機與通訊技術進步,推動了新技術新產品。20世紀80、90年代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尤其是以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為金融業的發展和金融創新提供了技術支持。技術的進步使得金融業進入無紙化操作的電子時代,從而為金融要素的重新組合提供了更多的空間,促進了創新的實現。
金融創新作為金融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對整個金融業乃至整個經濟體的運行都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一方面,金融創新促進了金融業的競爭和金融系統效率的提高。金融創新使得各種金融機構的業務突破了傳統的局限,相互之間的滲透越來越強,從而促進了金融業內的競爭。與此同時,金融創新創出了多功能、多樣化和高效率的金融產品與金融服務,滿足了不同類型消費者不同層次的需要,擴大了資金來源和運用的規模,增加了盈利的機會。而現代科學技術的運用,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強金融機構的活力和競爭能力,從而推動了整個金融業的發展。
另一方面,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創新對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也起到推動作用。通過金融創新使融資渠道多樣化,融資形式靈活化,從而更好地滿足了籌資者對融資的不同要求,為經濟發展提供更充足的資金支持。同時,通過金融創新增強金融業抗風險能力,為金融的穩定創造有利條件。而金融穩定是國民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和前提,有了穩定的資金融通和貨幣流通環境,才能有整個經濟的協調、持續和穩定的發展。
二、我國金融創新的現狀分析
我國的金融創新是從我國實行改革開放后逐步開始的,歷經20多年,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主要體現在:
在組織制度方面,建立了統一的中央銀行體制,完成了中央銀行大區行的機構建設框架,形成了以4家國有商業銀行和十多家股份制商業銀行為主體的銀行體系,城市信用社改組為城市商業銀行,建立了近百家證券經營機構、多家保險機構和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初步形成了多元所有制結構、多種金融機構并存的金融企業體系。同時,放寬了外資銀行分支機構和保險業市場進入條件,初步建立了外匯市場,加快了開放步伐。
在管理制度方面,中央銀行從純粹的計劃金融管制變為金融宏觀調控,調控方式由計劃性、行政性手段為主向經濟和法律手段為主轉變;放松了對金融機構業務管制,各專業銀行可開辦城鄉人民幣、外匯等多種業務,公平競爭;對信貸資金的管理從“統一計劃、分級管理、存貸掛鉤、差額包干”到“計劃指導,自求平衡,比例管理,間接調控”的不斷改革,商業銀行全面實行資產負債比率管理;外匯管理體制實現了匯率和人民幣經常項目下的自由兌換等等。
在金融市場方面,形成了多種類、多層次,初具規模的金融市場體系。建立了同業拆借,商業票據和短期政府債券為主的貨幣市場;建立了銀行與企業間外匯零售市場、銀行與銀行間外匯批發市場、中央銀行與外匯指定銀行間公開操作市場相結合的外匯統一市場;在資本市場方面,建立了以承銷商為主的一級市場,以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場內交易為核心、以城市證券交易中心為外圍、各地券商營業部為網絡的二級市場。
在金融業務方面,負債業務上出現了保值儲蓄存款、住房儲蓄存款、委托存款、信托存款等新品種;資產業務上出現了抵押貸款、質押貸款、按揭貸款等品種;中間業務上推出多樣化服務,開辦個人匯款、個人支票業務,擴大各種業務,開發多功能的信用卡等等。
在金融工具方面,主要有國庫券、商業票據、短期融資債券、回購協議、大額可轉讓存單和長期政府債券、企業債券、金融債券、股票、受益債券、股權證、封閉式基金、開放式基金等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金融工具。
在金融技術方面,金融機構電子化裝備水平不斷提高,電子信息技術在金融中廣泛應用。目前,我國已全面實現了金融機構資金匯劃電子化,證券交易電子化,信息管理電子化和辦公自動化,出現了電子貨幣“一卡通”、網上銀行、網上股票交易等新型電子與網絡金融業務,在金融技術上實現了與國際金融業的對接。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到,我國金融創新已經全方位展開。通過金融的改革創新,增強了我國金融業的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提高了金融企業的效率和服務質量,信貸資產質量有所好轉,盈利狀況逐步改善,從而極大地推動了金融業的發展,也為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但是,從總體上說,我國的金融創新仍處于一個較低的階段,主要表現在:第一,吸納性創新多,原創性創新少。以金融工具為例,改革開放以來,創新的金融工具達100多種,但是85%是從西方國家引進的。第二,數量擴張創新多,質量提高創新少。以銀行卡業務為例,近年來各商業銀行在銀行卡業務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發行的銀行卡數量已經相當可觀,但使用效益不高,形成了大量的睡眠卡和無效益卡,而且銀行間各自為政,造成銀行卡業務重疊、功能類似,這不僅造成了資源的浪費,還影響了銀行卡的快速、高效發展。第三,負債類業務創新多,資產類業務創新少。長期以來,存款等負債業務是各家金融機構競爭相對激烈的業務領域,金融機構推出的業務創新和工具創新也在這個領域最為豐富。而貸款長期以來一直都是金融機構壟斷的資源,因而創新明顯少于負債業務。第四,沿海城市創新多,內陸城市創新少。我國市場經濟發展從經濟特區和沿海城市發起,特區和沿海城市率先打破傳統體制的束縛,金融管制相對較松,金融市場比較活躍,這些都為金融創新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因此,我國的金融業務和金融工具創新通常首先在特區和沿海城市產生,然后再逐步向內地推廣,內陸城市的金融創新明顯落后于沿海城市。第五,外力推動創新多,內部驅動力創新少。我國的金融創新主要是由體制轉換和政策改革等外部因素推動的,中央銀行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的改革與創新已經成為金融機構微觀創新的主要外部推動力,而金融創新主體即金融機構的內在創新沖動明顯不足。第六,追求贏利的創新多,防范風險的創新少?,F在推出的許多創新產品更多的是為了贏利,除了外匯業務有期權、互換、遠期利率協議和部分商品期貨外,一些具有重要風險管理特征的金融工具,比如互換交易、期權交易等等在人民幣業務上基本沒有,其他防范金融風險的創新活動也基本上沒有成為金融機構所關注的基本創新活動。
三、我國金融創新發展路徑探析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指出,商業銀行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信托投資公司等要成為資本充足,內控嚴密、運行安全、服務和效益良好的現代金融企業。這就為金融企業的改革創新指明了方向?!稕Q定》并提出了“抓兩頭、帶中間”的戰略部署,即抓好國有商業銀行和農村信用社的改革,帶動其他金融企業的改革。依據《決定》的精神,我國金融創新必須貫徹的原則是:第一,金融創新必須同實體經濟運行緊密結合,為經濟發展服務;第二,金融創新必須引導與監管并重,確保金融創新的規范性和安全性;第三,金融創新必須實事求是,兼顧國際通用性和國情特殊性,既要有利于同國際金融業接軌,又不能脫離現實國情要求;第四,金融創新和金融改革要有機地結合起來,兩者互相促進共同推動金融業的發展;第五,重點抓好國有商業銀行和農村信用社的改革創新,帶動其他金融企業的改革創新。
金融創新的具體思路是:
組織體系方面。一是著力推進國有商業銀行的綜合改革,實現銀行產權主體的多元化,真正建立銀行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內在機制;二是大力發展股份制商業銀行,形成銀行全方位的市場競爭格局;三是大力支持和發展中小金融機構,穩步推進民營金融機構的發展,規范和完善民間信用;四是積極發展證券、保險、基金管理公司等非銀行金融機構,鼓勵證券公司兼并和資產重組,形成中國的投資銀行業。
管理制度方面。國有商業銀行進行金融創新的核心和關鍵在于管理制度創新。只有建立科學高效的管理制度,才能對商業銀行實施有效管理,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首先要調整機構設置,構建高效的組織機構,各級分行在內部機構設置上,應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變行政主導型模式為客戶主導型模式,按照決策參謀系統、市場拓展系統、服務保障系統和監督考評系統重新調整內部機構,壓縮管理層,充實一線部門;其次,要建立決策、執行和監督考評制衡互動的科學管理制度,以及金融創新的激勵約束制度;再次,要明確分支行創新權責劃分,充分調動基層創新的積極性。
金融市場方面。應建立“以客戶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目標”的經營理念,樹立優質服務觀念和科學的市場營銷觀念,面向客戶和市場,積極開拓,進行經營策略創新。重點發展以同業拆借、票據承兌貼現為主的貨幣市場;規范證券市場秩序,引導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在條件成熟時適時推出創業板市場;加快利率市場化改革過程,建立以中央銀行利率為基礎、以貨幣市場利率為中介、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由市場決定的市場利率體系及形成機制,中央銀行運用貨幣政策工具對市場利率進行間接調控。
金融業務和金融工具方面。各金融機構應樹立品牌觀念,立足于自身優勢、客戶需求和國際接軌的需要,借助先進手段,不斷開發研制出金融新業務、新品種、新工具。在保持常規金融業務品種外,要大力開發中間業務,表外業務,推行電話銀行、信用借記卡、代客理財等業務;繼續發展封閉式基金,積極推行開放式基金。要大力促進金融技術創新和服務創新,廣泛應用現代科學技術,加快高新技術在金融中的推廣和應用,以技術創新促進金融業務創新,實現金融生產力的提高。要把科技創新和金融工具創新、產品創新有機地結合起來,提高金融產品的檔次和質量。同時,金融服務要突破傳統銀行的柜面服務,實現金融服務技術電子化、信息化,金融服務形式的多樣化、全方位化。
金融監管方面。金融監管和金融創新都是金融體系安全、高效運行的重要條件,都是維護廣大投資人權益,都是為了增強中國金融業的國際競爭能力和生存能力,是相輔相成的關系。監管要為創新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提供應有的空間和平臺,又要確保金融創新的規范性和安全性。首先,要按照銀行業、保險業、證券業分業統一監管的要求,建立健全的分業監管體制和相應的制度規范,形成從市場準入、業務合規、風險控制到市場退出的全方位監管體系;其次,要改進監管方式和手段,實現由合規監管為主向合規監管與風險監管相結合的轉變,實現由“分割式”監管向法人整體風險監管的轉變,實現由“一次性”監管向持續性監管的轉變,實現監管重心從具體業務監管向法人治理結構和內控有效性監管的轉變,實現監管方式從定性監管為主向定性監管與定量監管相結合的轉變;三是,要健全金融風險監控預警與處理機制和建立對監管部門的監督機制;四是,要逐步與國際監管接軌,不斷提升我國的金融監管水平。
參考文獻:
[1]編寫組.“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決定”輔導讀本[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孫伯良.金融創新與經濟發展[M].上海:上海三聯書局,2005.
[3]邵宇.金融創新——證券設計與體系進化[M].北京:學林出版社,2005.
[4]何五星.金融可持續發展導論[M].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
[5]魏成龍.中國金融創新路徑[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
[6]李楊,王國剛,何德旭.中國金融理論前沿III[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 上一篇:學院中層干部擴大會議的講話
- 下一篇:農村金融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