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商業銀行改革

時間:2022-03-24 04:45:00

導語:我國商業銀行改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商業銀行改革

一、我國商業銀行當前的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國商業銀行大力加強并改進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創新金融產品與服務,經營效益實現了逐步提高。但是,商業銀行在體制和機制上矛盾和問題依然很多,改革任務還十分繁重和緊迫。總體來看,當前我國銀行業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大致有以下幾方面:

1.健全的產權制度和法人治理結構尚未建立。目前,國有商業銀行產權制度存在缺陷,國有商業銀行雖為國家所有,但沒有明確的所有者主體,也沒有明確的所有者權益要求,導致所有者與經營者之間道德風險(moralhazard)與“內部人控制”的存在。由于所有者主體的不明確,對經營者形成了多元化的目標,其業績評價、激勵約束機制均無明確界定。極大增加了商業銀行作為契約組織內部的協調交易成本。盡管商業銀行經過多年改革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產權制度與法人治理結構方面的缺陷,仍未能真正形成現代商業銀行經營機制。

2.商業銀行自身發展能力的下降。主要體現為3個方面。首先,資本充足率嚴重不足。資本充足率體現了銀行對負債的最后清償能力。由于體制原因,國有商業銀行正常經營所需要的資本金沒有穩定的補充渠道,并被大量不良貸款和無效投資嚴重侵蝕。2003年底,我國國有商業銀行平均資本充足率僅為5.11%;11家股份制銀行為7.31%。其次,銀行盈利能力差。銀行資本的主要來源是利潤留存,而20世紀90年代以來4大商業銀行贏利水平急劇下降,銀行風險程度明顯增大。目前4大商業銀行的人均利潤率僅相當于境內外資銀行的1/25(田國強,2004)。第三,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資產處置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截至2003年6月,4大國有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按5級分類已超過兩萬億元。

3.商業銀行運作管理效率的低下。首先,商業銀行內部管理粗放,決策與控制缺乏有效性。由于產權不明與資本“人格化”虛置原因,導致國有商業銀行管理中缺乏統一的內部控制制度,管理水平較低。銀行內部各業務部門在具體行使監控職能時,職責不明確,或者“齊抓共管”,或者“互相推諉”,不能形成一個有效的運作機制與制約機制,金融犯罪與管理瀆職行為時有發生。其次,從業人員素質有待提升。中國銀行業整體上存在的人員素質參差不齊,風險意識、創新意識、責任感等較差,缺少團隊精神等問題,嚴重制約了銀行業務的發展。第三,金融創新能力嚴重不足。我國商業銀行現階段的突出問題是業務范圍狹窄,盈利空間有限,缺乏產品創新能力。隨著證券市場的快速發展與外資金融機構的進入,在現有金融創新能力約束下,商業銀行的利潤來源將變得日趨不穩定。

二、加入WTO對中國商業銀行發展帶來的挑戰

本人認為,加入世貿組織的重要意義在于確立了中國銀行業改革的長期制度環境。根據中國在加入WTO時有關承諾,我國目前已正在人民幣業務經營地域與客戶等7個方面逐步放寬對外資銀行的準入。全面地看,加入WTO對中國銀行業改革帶來了促進競爭的積極效應,但更帶來了極大的挑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產權制度競爭的挑戰。就我國商業銀行的產權構成來看,占國內銀行業70~80%市場份額的是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其他新興商業銀行盡管是股份制形式,但其大股東仍然多數與國有成分有關。以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為代表的產權模式,決定了它經營目標的兩重性,既要以追求利潤為目標,同時又必須承擔一定的政策性業務,不可能完全按照經濟理性來運作,從而制約了自身競爭力的提升。而發達國家的商業銀行絕大多數都是產權明晰、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股權具有多元化和分散化的特點,這種產權模式決定了其經營目標只是追求利潤最大化。因此,國內商業銀行目前在產權制度競爭上面臨著不利格局。

2.銀行業務上的沖擊。外資銀行在資金實力、管理經驗與金融創新等方面處于明顯優勢,必將逐漸使國內商業銀行某些業務受到強烈沖擊。(1)儲蓄存款出現轉移。過去我國法規限制外資金融機構在中國吸收存款的規模和范圍。加入WTO后,中、外資銀行爭奪儲蓄的競爭加劇,居民部分儲蓄出現向外資銀行的轉移。(2)中國企業的國際化趨勢不斷發展,因此銀行國際結算業務大量增加,外資銀行憑借其操作規范、管理先進以及與跨國公司的長期合作關系,與中資銀行爭奪業務。(3)貸款業務有所流失。外資銀行重視以信貸為手段去爭奪市場,而優質企業往往也會選擇那些服務靈活、效率高的外資銀行。(4)個人消費信貸業務面臨激烈競爭。

3.在客戶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外資銀行大多實行混業經營,往往集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以及證券、保險于一身,與嚴格分業管理的中資銀行相比,可以為客戶提供更為全面的商業銀行服務,中資銀行在優質客戶發展和鞏固方面的競爭力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約。根據有關統計數據表明,銀行80%的利潤來自20%的優質客戶。外資金融機構能夠進一步利用其跨國網絡優勢、創新能力與國內金融機構爭奪優質客戶群。可能的結果是國內金融機構的一批優質客戶出現流失,而有風險、效益不好甚至虧損的客戶留在國內金融機構。

4.優秀金融人才的流失。廉價的人力資源是中資金融機構與外資金融機構競爭的一個優勢,但同時也是一個致命的劣勢。更多的外資銀行進入中國市場后,出于業務經營需要,會普遍采用人才本地化戰略,雇傭一批有豐富從業經驗的當地高層管理人員和熟練員工。外資銀行具有收入水平高、工作條件好與人才任用機制靈活等優點,會以高薪聘請、委以重用等優厚條件,以及科學的管理方式來挖掘“金融精英”,因此,國內商業銀行將面臨人才流失的嚴峻考驗。人才流失對我國金融業不僅意味著人力資源的劣化,更嚴重的是發生客戶、業務的轉移。

5.我國商業銀行有可能在競爭中被邊緣化。我國商業銀行競爭力的國際比較資本實力明顯不足。英國《銀行家》雜志2003年第7期公布了當年世界1000強銀行的最新排行榜,其中歐盟288家、美國199家、日本116家,我國大陸僅有9家銀行進入,并且這些銀行相比而言資本充足率也明顯偏低,資產質量低下。中資商業銀行的歷史包袱沉重,盈利能力低,在貸款規模、流向、結構等方面受到非市場因素的限制,而外資銀行以市場規律運作,其靈活性會對中資銀行形成較大壓力。

三、我國商業銀行改革與發展的路徑選擇

1.加快國有企業的改革進程,逐步減輕國企與銀行間的制度性依賴。商業銀行改革與國企改革是一個不可分離的過程,銀行不良債權大量累積、銀行體制改革步伐遲緩等問題都與國家對國有企業的政策性支持有關。因此,商業銀行改革與國企改革應當同時推進。在當前,加快國有企業改革進程,一個重要方面是加快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同時,要加大行業兼并與地區兼并的力度。政府應積極發揮結構調整過程中的協調作用,推動行業兼并與地區兼并,優化產業布局。另一方面,就當前最重要的任務而言,是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積極推進國有企業的股份制改造步伐,運用股份制推動企業改制工作。

2.改善商業銀行產權與內部治理結構,使其成為真正的獨立主體。要使國有商業銀行真正擺脫政府的束縛,就必須進行產權制度改革,使之成為真正獨立的產權主體,以此基礎,實現真正的獨立自主經營,形成硬化的風險約束機制。沒有多元化的股權結構,沒有以明晰產權為基礎的公司治理結構和激勵制度,國有銀行的經營績效提升只是一句空話。我國國有銀行產權制度改革,應當通過股份制改造和產權結構調整,建立起國有銀行的法人產權制度,從而實現銀行資本的終極所有權與法人所有權的分離。股份制改造有利于銀行成為真正的市場主體;有效加強所有者對經營者的監督和激勵,改善銀行治理結構,提高競爭力。當前,這項工作已經進入實質性謀劃和操作的層面。

3.建立嚴密的內部控制機制,加強內部管理運作能力。在推進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造的同時,圍繞治理結構建立嚴密的內部控制機制是保證銀行經營績效的重要條件。首先,銀行內部應建立科學有效的風險防范、監測與控制的組織架構,確保各機構間相互協調又相互制約。其次,商業銀行應建立有效的資本金持續補充機制,包括提高普通呆賬準備金的提取比例、建立專項和特別呆賬準備金等。第三,要健全內部管理人員行為規范,避免權力過于集中,防止人為造成的風險隱患。第四,要撤并業務量較小、管理不規范、長期虧損的分支機構,實現規模經濟。

4.在制度先行的基礎上開放中小民營銀行的行業準入,打破銀行業壟斷。要有效促進我國商業銀行的改革與發展,必須引入新的有活力的競爭力量。民營中小銀行的出現必將有助于打破行業壟斷,加快銀行業改革的步伐。與已有的國有銀行與股份制銀行相比,民營銀行產權清晰、責任明確,使其能建立起有實際意義的激勵機制。發展民營中小銀行會促進金融市場的公平競爭,促進國有銀行的改革,也有利于金融市場的發展。政府應當進一步解放思想,對中小金融機構的成立和運營給予一定程度的支持。同時,在開放準入之前,要下大力氣制定準則、監管和退出法規,建立完善的制度環境。

5.加大銀行業監管與調控力度,防范金融改革與開放中的風險。中央銀行應改變單純作為主管部門的觀念,監管重心也應及時從單純的常規性稽核監督向以防范風險為核心的審慎監管轉變,把防范金融風險作為金融監管的重心。一是構筑金融法規體系,用法律來規范金融秩序、金融監管和風險防范。金融立法應以防范金融風險為中心,吸納國際慣例和WTO的通行法則。二是建立金融審慎監管體系,包括審慎監管機關,審慎監管政策和審慎監督檢查。三是構筑金融安全網,逐步建立適合我國銀行業狀況的市場準入制、存款保險制、最后貸款人制度和市場退出托管制。

參考文獻:

1.劉偉,黃桂田.中國銀行業改革的側重點:產權結構還是市場結構.經濟研究,2002,(8).

2.林毅夫.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方向是什么?.中國:經濟轉型與經濟政策.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3.Lardy,Nicholas.China’sUnfinishedEconomicRevolution.Washington,DC:BrookingsInstitutionPress,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