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觀新發展論文
時間:2022-09-18 07:33:00
導語:科學發展觀新發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側重于強調生產關系的調整,第二階段側重于追求生產力的增長,都沒能夠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辯證聯系中發展先進的生產力和先進的生產關系。第三階段科學發展觀的提出,是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唯物史觀方法論的新發展。
關鍵詞:生產力;生產關系;科學發展觀
新中國成立以后,黨中央領導集體從來沒有停止過對如何在社會主義制度下進行經濟建設的探索。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對于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指導地位,盡管個別經濟學家試圖以西方經濟學取而代之,但從中央決策層領導經濟建設的實踐看,沒有過絲毫的動搖。這一點,可以從黨中央領導集體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研究方法——唯物史觀方法論認識的不斷深化中尋找到最有力的依據。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從縱向來看,實際上就是對唯物史觀方法論認識的螺旋式上升過程。
一、建國以后到改革開放前側重于強調生產關系的調整
建國初期尤其是上世紀50年代,城市完成了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農村實行農業合作化、建立,變資本主義私人所有制和農業個人所有制為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1949年到1952年,國家允許有利于國計民生的資本主義工商業繼續存在。國家利用其補充社會主義工業生產的不足,供應部分消費品和生產資料;利用其維持和吸收職工就業;利用其利潤增長,通過稅收和價格政策,部分轉變為國家積累。同時,國家通過勞動保護、價格、稅收政策,對原料、市場、貨源的控制和國家資本主義形式的企業利潤分配等,把資本主義的剝削、無政府狀況和投機活動限制在一定范圍內。然而,利用和限制并不能改變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也不能解決國營企業與私營企業、生產無政府狀態與國民經濟有計劃發展、生產的社會性與占有的私人性、資本家與工人階級間的矛盾。始于1953年的城市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就是要變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制為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至1956年底,全國私營工業的99%、私營商業的82,2%實現了公私合營,城市已基本消滅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制度。1953年春,全國基本完成,實行了農業合作化。其目的是通過各種互助合作形式,把以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基礎的個體農業經濟改造成社會主義集體所有制為基礎的農業合作經濟,從生產資料占有形式上消滅貧富兩極分化的基礎。農業合作化經過了換工聯合勞動的生產互助組、半社會主義性質的初級農業合作社、完全社會主義性質的高級農業合作社三個階段。是在高級農業合作社基礎上聯合起來組成的由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經濟組織,生產資料實行單一的公社所有制,在分配上實行工資制和供給制相結合,并取消自留地。
然而,私人或個人所有制向全民和集體所有制轉變的歷史動因不是當時城市或農村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而是在傳統社會主義理念支配下,追求“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主觀選擇。以農業合作化運動為例,其首要動因不是源于增加糧食生產、發展農業生產的客觀要求,而是為避免農村貧富兩極分化及雇傭勞動、高利貸等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復辟。指出:“對于農村的陣地,社會主義如果不去占領,資本主義就必然會去占領”。建國后,中國農業“走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建立蘇聯式集體農莊”,在黨內早已達成共識。使黨更相信變革生產關系的巨大作用,以為公有化程度愈高就愈能促進生產力的發展。由此,農業合作化“提前”開展,在極短期內由初級社變為高級社乃至。超越生產力的發展階段,追求大而全的公有制,生產關系走到生產力的前頭,會造成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不相適應。“生產關系比生產力更先進”與“生產關系成為生產力的桎梏”一樣會阻礙生產力的發展。仍以農業合作化運動為例,它導致億萬農民失去經營自主權和身份自由,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導致農業生產的停滯和農村消費市場的萎縮。20世紀60年代初,由于農業無法為工業提供充足的農產品,國家不得不一再調整工業生產規模,降低基本建設投資,精簡職工和城市人口。1953年到1978年,中國“農業總產值年均增長率為2.7%,農民的家庭人均純收入從1952年的57元增加到1978年的133.6元,平均每年增長不到3元”。到改革開放前,“中國仍有2.5億農村人口沒有解決溫飽問題。”
二、從十一屆三中全會到十六屆三中全會前側重于追求生產力發展
1978年,為反對“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傾向,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執政方針,從而實現近30年經濟的高速發展。改革開放以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迅速提高了我國的經濟總量,為今后工業反哺農業、關注民生問題及解決分配領域的矛盾打下了物質基礎。然而,如果單純追求生產力增長,把GDP等同于生產力,把它作為經濟活動的唯一目標是片面和短視的,是不可持續的,會帶來一系列問題,諸如:
第一,分配不公。在生產力的三要素勞動力、勞動對象和勞動工具中,勞動力是最活躍的要素。勞動力運用勞動工具作用于勞動對象從事生產勞動。以GDP數字和利潤最大化為生產目的的生產方式側重于追求經濟效率,把勞動力的經濟利益限制在滿足勞動力再生產的最低需求上,直接導致生產的無限擴大與勞工階層有限的購買力之間持續加劇的矛盾,導致買賣脫節由商品經濟條件下的可能性轉化為必然性,導致生產資料與生活資料尤其是與生活必需品的再生產比例遭到破壞。資本積累、生產擴大和增長速度建立在貧富兩極分化的基礎上,生產無限擴大的沖動與勞動階層有限的購買力相對立,經濟增長最終依靠頻繁爆發的周期性生產過剩危機得以為繼。這種生產過剩不是相對于全社會消費需要的絕對過剩,而是由勞動階層購買力不足導致的相對過剩。這種現象在資本主義國家普遍存在,在我國也有一定程度的表現。
第二,低附加值。一國競爭力不只用經濟總量的規模來評價,更要用經濟結構的質量來評價。成品裝配加工和低端產品制造業是當前我國經濟的主要增長點,這一增長模式積累了嚴重的結構性矛盾。首先,在產業利潤分配中,知識產權開發和品牌銷售創造較高的附加值,加工裝配環節靠的是低成本和價格競爭。在技術和質量均質化條件下產品無差異,價格競爭的最后結果是沒有利潤。跨國公司轉移到中國的加工制造業在全球產業分工中處于低附加值的鏈條,生產利潤實際上大部分被外國資本和擁有專利技術的跨國公司拿走。其次,中國以高投資形成的產出,在內需有限的背景下,只能通過大量出口予以消化,一旦國外需求大幅下滑,勢必造成產能過剩。如果遇到國內生產成本上升、跨國公司國際戰略改變,工業生產更為脆弱,企業盈利可能大幅下降,導致大量生產線乃至企業關閉,失業增加,甚至經濟衰退。第三,高消耗。中國已成為全球加工制造大國,但卻以資源和能源的大量消耗為代價。為使產品長期保持低成本優勢,生產企業在環境治理、節約資源、安全保護、產品和技術研發等方面投入不足,只強調從自然稟賦中索取,而忽略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忽略了人的經濟活動是必須在自然生態系統中進行的。早在19世紀中葉,馬克思已認識到片面追求經濟數量的增長模式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性影響:“資本主義生產……破壞著人和土地之間的物質變換,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費掉的土地的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從而破壞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條件。”
三、科學發展觀的提出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新發展
2003年10月,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了科學發展觀,并把它的基本內涵概括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堅持“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科學發展觀緊密圍繞兩條主線:其一,努力實現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協調,實現社會公平。堅持以人為本,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其二,努力保持人與自然的協調,把人的發展同資源的消耗、環境的改善等聯系在一起。人與自然的關系本質上反映了人與人的關系,自然資源的有限性與人類需求間的缺口非常大,導致人類對自然資源的競爭性使用。
“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可理解為在科學調整人與自然和人與人關系的過程中推動生產力的發展。人與自然的關系本身包含在生產力的內容中。“勞動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間的過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動來引起、調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的過程。”“勞動過程的簡單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動或勞動本身,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土地(在經濟學上也包括水)最初以食物,現成的生活資料供給人類,它未經人的協助,就作為人類勞動的一般對象而存在。”“勞動過程……是為了人類的需要而占有自然物,是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的一般條件,是人類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條件,因此,它不以人類生活的任何形式為轉移,倒不如說,它是人類生活的一切社會形式所共有的。”在一定條件下,人與人的關系即生產關系對生產力具有決定性推動作用。這一點由斯大林在《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中首先提出。“新生產關系是這樣一種主要的和有決定性的力量,正是它決定生產力進一步的而且是強大的發展,沒有這種新的生產關系,生產力就注定要萎縮下去”。“生產關系從生產力阻礙者的作用發展到生產力主要推進者的作用,以及從生產力主要推進者的作用發展到生產力阻礙者的作用,這樣一種發展的特性是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的主要要素之一。”這一點可在以往的歷史和現實中找到若干證據。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對封建生產關系的替代,使束縛在土地上的勞動者成為獲得人身自由的勞動力。人的自由使人的積極性獲得巨大釋放,從而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正如《共產黨宣言》指出的,“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農村包產到戶和國有企業承包制、股份制改革,是對生產關系實現形式的調整,極大調動了個體的積極性,滿足個人的經濟利益,這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巨大經濟成就的根本原因。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經歷的前兩個探索階段,在唯物史觀方法論應用上共同的缺欠是割裂了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聯系。第一階段強調生產關系的調整,第二階段追求生產力的增長,都沒能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辯證聯系中發展先進的生產力和先進的生產關系。科學發展觀的提出,是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唯物史觀方法論的新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唯物史觀方法論的基本問題實際上就是如何理解“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辯證關系。以往的政治經濟學教科書中往往把“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關系比作物理學上“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關系,強調生產力對生產關系的決定作用和生產關系對生產力的能動反作用。生產關系對生產力的關系就好像鞋子對腳的關系,鞋子的大小要隨著腳的長大而不斷調整。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可以是共同促進、同方向發生作用的。先進的生產力要求生產關系由落后調整為先進,先進的生產關系對生產力的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它們的作用方向是一致的。生產關系對生產力的作用不應當理解為被動適應,而應是主動改造的。因為生產關系調整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而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生產關系的適時調整能夠釋放和調動人的積極性,從而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科學發展觀的實施,有利于我們處理好生產關系調整與生產力發展兩者之間的辯證關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 上一篇:非營利組織科層政治經濟學論文
- 下一篇:政治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功能論文
精品范文
10科學課學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