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同發展下區域低碳物流競爭力研究

時間:2022-04-01 08:45:10

導語:協同發展下區域低碳物流競爭力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協同發展下區域低碳物流競爭力研究

自西部大開發政策實施以來,我國西部地區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其各在黨的提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及“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背景下,物流發展進入了多元化階段,同時對資源、環境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加快推進物流業供給側改革,在追求物流經濟發展的同時,必須要考慮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必須要突出生態優先的原則,大力發展低碳物流。姜彤彤、吳修國(2011)提出低碳物流是指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運用先進低碳物流技術開展低碳物流活動,在物流活動中通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能源消耗,從而實現物流活動過程中的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實現社會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協同。李麗(2013)采用模糊物元法,選取低碳物流環境、低碳物流實力、低碳物流潛力和物流低碳水平四個要素作為低碳物流評價的指標,對京津冀地區2004至2010年的數據進行實證分析。李玉民等(2015)則提出從低碳物流競爭環境、發展水平及服務能力三個方面來構建指標體系,運用投影尋蹤法對區域物流低碳競爭力指數以及各指標對區域物流低碳競爭力的影響力進行測度。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之上,本文著重從協同發展的視角出發,提出了低碳物流競爭力的相關指標,構建出評價指標體系,以廣西、浙江、江西等三個地區為例,運用主成分分析法比較這三個地區的低碳物流競爭力,旨在從中發現改善低碳物流競爭力的相關因素,為我國實現低碳物流發展尋求有力的途徑。

研究指標的選取

本文在已有相關文獻的基礎上,主要從低碳物流環境、低碳物流能力、低碳物流潛力和物流低碳水平四個方面來考慮,其中低碳物流環境是衡量低碳物流發展的外在因素,低碳物流能力反映了低碳物流業的競爭能力,是低碳物流業發展的內在因素,低碳物流潛力則是低碳物流發展的后續能力,物流低碳水平是區域物流低碳能力的一個主要評價指標,主要用物流業的碳排放強度衡量。具體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

區域低碳物流競爭力綜合評價的實證分析

(一)實證分析。根據2015年廣西、浙江、江西三個省份數據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對三個地區的低碳物流競爭力進行分析,結果如表2和表3所示。根據主成分分析法原理,主成分個數提取原則為主成分對應的特征值大于1的前m個主成分,從表2可知,應提取3個主成分,即m=3。從表3(初始因子載荷矩陣)可知人均GDP、人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人均進出口總額、人均物流業產值、固定資產投入增長率、物流從業人員增長率和物流業碳排放強度在第一主成分上載荷比較高,說明第一主成分基本反映了所對應指標的信息;公路長度、鐵路長度、物流就業人員比重和人均貨運量指標在第二主成分上有較高的載荷,說明第二主成分基本反映了公路長度、鐵路長度、物流就業人員比重和人均貨運量這些指標的信息。物流業產值增長率在在第三主成分上有較高得載荷,說明第三主成分基本反映了物流業產值增長率的信息。先把原數據標準化記為ZXi,標準化后數據如表4所示。取樣本的主成分如下:F1=0.37*ZX1+0.37*ZX2+0.36*ZX3+0.13*ZX4-0.24*ZX5+0.38*ZX6+0.14*ZX7-0.07*ZX8-0.3*ZX9+0.32*ZX10-0.17*ZX11+0.37*ZX12F2=0.09*ZX1+0.08*ZX2-0.17*ZX3-0.47*ZX4-0.29*ZX5+0.02*ZX6+0.43*ZX7+0.49*ZX8+0.32*ZX9+0.09*ZX10-0.32*ZX11-0.10*ZX12F3=0.16*ZX1+0.11*ZX2-0.02*ZX3+0.13*ZX4-0.48*ZX5+0.15*ZX6+0.32*ZX7-0.15*ZX8+0.07*ZX9-0.46*ZX10+0.57*ZX11-0.19*ZX12F=0.26*ZX1+0.25*ZX2+0.15*ZX3-0.07*ZX4-0.28*ZX5+0.24*ZX6+0.26*ZX7+0.11*ZX8-0.06*ZX9+0.16*ZX10-0.14*ZX11+0.15*ZX12根據主成分綜合模型即可計算綜合主成分值,并對其按綜合主成分值進行排序,即可對各地區進行綜合評價比較,結果見表5所示。(二)實證結果分析。由表5計算結果顯示,可以看到當前三個省份在三個主成分上的差異,以及三個主成分對該地區低碳物流競爭力的影響程度。人均GDP、人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人均進出口總額、人均物流業產值、固定資產投入增長率、物流從業人員增長率和物流業碳排放強度在第一主成分上有較高載荷,說明第一主成分基本反映了這些指標的信息;公路長度、鐵路長度、物流就業人員比重和人均貨運量指標在第二主成分上有較高載荷,說明第二主成分基本反映了公路長度、鐵路長度、物流就業人員比重和人均貨運量這些指標的信息。物流業產值增長率在在第三主成分上有較高載荷,說明第三主成分基本反映了物流業產值增長率這個指標的信息。從表3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包含的指標最多,對區域低碳物流競爭力的影響也最大,從表5可以看到,浙江的得分均大于0,也就是說浙江有關物流的經濟社會發展、物流發展潛力以及低碳物流水平要高于廣西和江西等落后地區。其次是第二主成分,由公路長度、鐵路長度、物流就業人員比重和人均貨運量等指標構成,在得分上廣西和浙江兩個地區均大于0,這說明這兩個地區的有關物流的軟硬件基礎要好于江西。第三主成分主要是物流業產值增長率,從得分上看,浙江和江西得分均大于0,這說明這兩個地區的物流產值增長潛力要好于廣西。最后從總得分上來看,浙江得分均大于0,這說明經濟總量大的省份一般低碳物流的競爭力都很強勁。

結論與對策

(一)實證分析結論。區域物流與區域經濟之間的關系非常密切,兩者相輔相成。文章從低碳物流環境、低碳物流能力、低碳物流潛力以及物流低碳水平等方面構建區域低碳物流競爭力的評價指標體系,運用主成分分析法,選取浙江、江西、廣西三個地區對低碳環境下區域物流競爭力進行比較,實證分析結果表明,江西、廣西作為中西部落后地區,區域物流系統與區域經濟系統沒有實現協同發展。隨著一系列政策的落實,物流需求在逐步上升,但相關的政策沒有跟上步伐,同時相關基礎設施還比較落后、物流人才匱乏、物流科技創新能力不足,這使得上述兩省區物流供給總體能力不強,還不能滿足當前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二)政策建議。黨的報告中提到,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創新驅動和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因此,本文從協同發展的角度,針對江西、廣西兩個地區的低碳物流競爭力的提升,提出以下政策建議:1.對區域物流體系進行合理規劃。從自身需要出發,與時俱進,重新修訂適合自身實際情況的區域物流發展規劃,合理規劃區域物流體系,促使區域物流與區域經濟協同創新與發展。對區域內交通網絡和各類物流節點進行合理配置,形成物流協同網絡。2.進一步完善區域物流基礎設施建設。要加快交通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步伐,在已有主干道路基礎上,擴大支干線交通網絡建設,構筑區域交通、物流一體化建設模式,通過整體交通系統規劃,提供安全、快捷、經濟的交通運輸體系,為區域物流發展保駕護航。3.全面提高區域物流信息技術水平。構建區域公共物流信息系統平臺,將供應鏈上的各企業串起來,實現供應鏈的所有節點的信息共享和集成,通過供應鏈協同創新,加快區域物流協同運作,縮短物流運作周期,降低區域物流系統整體運行成本。4.促使產業結構調整及協同發展。深化供給側改革,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努力培育和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特別是低碳物流的發展,努力提高第三產業的增加值,促使區域內產業結構更加趨于合理,經濟發展日趨低碳。同時,要積極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通過優勢互補,實現跨區域產業協同發展,進一步優化經濟結構。5.加大力度培養和開發物流人才。為促進區域物流與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應增加對物流教育的投入,采取多種形式,完善物流人才培養模式,加強物流人才的培養和開發力度,促進區域物流的綜合實力和現代化水平的提升,為區域經濟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作者:王學良 樂小兵 單位:梧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