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農業發展前景分析論文
時間:2022-02-04 09:48:00
導語:我國農業發展前景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首先,在經濟增長過程中,農業與非農業部門之間的資源競爭日趨激烈,農業資源外流對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產生不利影響。這一點在土地上表現的最為明顯。在目前的土地管理制度下,地方政府具有非常強烈的動機,借助于行政力量從農民那里廉價征用耕地后將其轉用于各種非農業開發項目,從中獲取各種形式的收益。這導致大量耕地被合法甚至非法占用,直到近年中央采取嚴厲控制措施后才在一定程度上扭轉了這一局面。這一情況與國家為保護環境而實行的退耕還林計劃和農民在市場機制驅動下擴大蔬菜等園藝作物種植結合在一起,導致大宗農作物播種面積減少,進而影響到總產量的增長。
第二,我國經濟增長主要導致食品消費結構的升級,需求總量的增加則主要體現在農業部門提供的工業原料上。受食品消費結構調整的影響,盡管從2000年以來我國的人均糧食占有量顯著低于1996年創造的414公斤的歷史最高水平,但是國內市場上并沒有顯現出糧食短缺的明顯跡象。實際上除了2004年外,我國在谷物貿易上一直保持凈出口地位。與此成對照的是大豆、植物油和棉花進口規模急劇增加,成為導致我國農產品貿易由盈余轉為赤字的主導因素。然而,我國大量進口大豆是由于國內榨油能力急劇擴容引起對原料需求的增加,而榨油業擴大加工能力則是由于國內外企業預見到國內市場對植物油和餅粕的需求增加而大量投資所致,這一過程在入世前已經啟動,入世后放寬對大豆進口的限制只不過是為這一發展增添了額外的活力而已。統計數據表明,入世后我國的大豆生產并沒有下跌,而是維持增長,即進口增加只影響到大豆生產的增長幅度。類似情況也出現在棉花上。我國棉花進口急劇增加發生在2003年之后,在很大程度上這是由于紡織業界面臨紡織品貿易于2005年進入所謂的“無配額”時代而產生樂觀預期,進而擴大紡織品加工能力所致。雖然2002和2003年我國的棉花產量低于入世前2001年的水平,但隨后兩年產量大幅度增加,2004年更創造出新的歷史紀錄。
第三,非價格因素日益成為影響農產品國內消費和出口的關鍵。國際經驗表明,隨著發展水平的提高,消費者會更為關注食品衛生安全、環境保護、勞工福利等問題,從而導致相關標準的提高。正是由于這一點,發達國家實施的標準普遍高于發展中國家,并且越來越嚴格,日本和歐盟于2006年開始實行的新食品安全法規就反映出這一趨勢。恰恰在這些方面,我國的農業生產和經營體系存在諸多的薄弱環節。例如,近年來我國食品安全公害頻繁發生,面臨這一形勢,政府監管機構表現出嚴重的能力缺失或不作為。由于這種情況,我國具有很強價格競爭力的畜禽肉類產品并沒有能夠如一些人預期的那樣大量出口海外,進口產品卻顯著增加,使我國在這些產品上也成為凈進口方。雖然我國的園藝產品和水產品出口保持了較好的勢頭,但也多次受到進口方限制措施的打擊。然而,我國也有一些企業成功地突破了進口國設置的“綠色壁壘”,例如山東省龍大食品集團有限公司針對日本加強食品安全管制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通過主動改善產品質量和調整生產結構,把別人失去的市場轉變為自己擴大出口的新機會。
第四,只有不斷擴大農民在非農業的就業機會才能夠持續地提高農村居民收入。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資料,在2001-2005年期間,以當年價格計算的農民人均農業純收入增長了30%,同期農產品生產價格提高了約20%,消除價格因素后,農民農業經營純收入年均僅增長2%左右。鑒于在開放的貿易環境下農產品價格不可能持續上升,即使政府繼續增大對農業的支持力度,單純靠發展農業顯然不足以保證農民收入持續提高,更不要談實現縮小城鄉收入差距的目標了。另一方面,入世后農村勞動力向非農業的轉移加快,第一產業勞動力占社會勞動力的比例由2001年的的50%下降到2005年的44.8%,由非農業經營活動得到的收入成為農民收入增長的主要推動力量。然而,考慮到第一產業GDP占全部GDP的比例已經下降到12.6%,進一步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勢在必行,非此不足以消除城鄉收入的巨大差距。
最后,加入WTO對我國政府實施支農政策的空間構成嚴格限制。入世后,我國政府采取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逐步加大對農業的財政支持,這些惠農政策是導致農業增產、農民增長的重要因素。然而,政府可以選擇的手段和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我國入世承諾的約束。這種情況在大豆產業上表現得最為突出。加入WTO時,我國完全開放了大豆和豆粕市場,大豆進口關稅率為3%,豆粕為5%,進口數量不受任何限制;對豆油進口實行關稅配額制度管理,配額內進口關稅由2001年的13%立即下調到9%,配額外進口關稅由2001年的121.6%逐步下調,到2006年過渡期結束時改為9%的單一關稅。入世之初,我國利用制定轉基因產品管制辦法的機會限制了2002年的大豆進口,但2003年后大豆進口量急劇增加,2006年上升2658萬噸,是2001年進口量的將近2倍;豆油進口量更由2001年的7萬噸上升到2004年最高時的252萬噸。面臨這一局面,我國政府只能通過“大豆振興計劃”等間接措施支持大豆生產,對進口數量卻無法有效實施調控。此外,很多符合WTO綠箱標準的政策在我國現行農業經營模式下面臨操作成本過高的限制而難以實施,而價格補貼和口岸保護等操作成本較低的政策則受到WTO規則的約束,只能在有限程度上使用,這使得政府在制定農村發展政策上面臨困難的選擇。
總結我國入世后的農業發展實踐,可以概括出以下幾點認識:
第一,開放農產品市場對農業生產和農產品貿易格局演變有重要的影響,但起決定性作用的是國內因素,特別是國民經濟發展對農產品供給和需求的影響。
第二,我國農民和涉農企業對市場變化有相當強的適應能力,能夠對市場信號做出及時和靈敏的反應,但在市場體系不健全、政府治理能力薄弱的條件下,農戶和企業也會理性地利用市場信息不對稱帶來的機會謀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即使其行為有時會損害到公眾利益。例如,我國很多食品公害事件完全是人為造成的,而不是由于缺乏技術能力。
第三,我國尚未形成適合參與國際競爭的農產品產業鏈和有效的質量監管體系。一方面,農戶與涉農企業之間普遍未能形成利益共贏機制,在缺乏社會征信保障制度的條件下,各方出于自身利益的機會主義行為常常導致產業鏈的斷裂,出現“市場失靈”;另一方面,政府治理能力的缺失和不當作為常常不僅未能解決“市場失靈”問題,而且造成“政府失靈”。這種情況加大了市場交易成本,損害了我國農產品在國內外消費者心目中的信譽。
第四,國內政策比口岸干預政策更有助于實現國內社會經濟發展目標。入世后,我國政府在擴大農產品市場開放的同時采取了一系列惠農政策,在鼓勵農業生產和提高農民收入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這是我國得以避免入世前預期的農業生產和農民收入增長停滯甚至下降局面的重要因素。
盡管我國順利地實現了向WTO貿易體制的過渡,但今后的農業發展仍面臨嚴峻的挑戰,能否成功應對挑戰決定了我國農業和農產品貿易的發展前景。
最近商務部了關于農產品出口的五年規劃,提出了放低出口增長速度、加強質量效益、側重于提高農產品競爭力的方針。根據規劃,2010年的農產品出口額將達到380億美元,年均增長7%,其中深加工產品的比重達到50%以上。這一規劃體現了將提高農產品非價格競爭力放在首位的思路。
在日益開放的國際市場競爭環境中,非價格競爭力要比價格競爭力更為重要,對貿易發展起的作用也更為持久。這是由于價格競爭力主要來源于可以廉價使用的資源,在我國,這主要是通過降低勞動成本和環境標準實現的,從根本上說這種模式與社會發展要求并不一致,并且也非常容易受到進口方利用動植物檢疫措施、技術標準、環境標準、勞工標準、反傾銷措施等合法限制措施的打擊。此外,我國農產品的價格競爭力也將受到人民幣升值造成的不利影響。只有改善非價格競爭力,我國才有可能建立起一種可持續的農產品貿易發展模式。而改善非價格競爭力不僅需要加強農產品生產和加工技術的開發應用,更需要在制度上創新,建立起產業鏈各參與主體之間的利益協調機制,提高政府公共服務效率,健全產品質量監管體系,以降低交易成本,并從根本上解決農產品質量安全這一制約競爭力的“瓶頸”。可以說,在將小農戶與國內外大市場有效連接進而在農產品市場日益開放的環境下實現促進農業發展和提高農民收入的目標上,我國還面臨很多有待探索的問題,特別是政策問題和制度問題,決不能由于過去幾年平穩實現過渡的經驗而盲目地感到樂觀。
未來我國農業發展面臨的國際市場環境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其中突出的是WTO多邊貿易體制改革和雙邊貿易開放安排。當前的農產品國際市場仍存在嚴重扭曲,發達國家的農業政策是導致扭曲的主要因素。WTO多哈回合談判就是試圖通過修改完善烏拉圭回合制定的農業貿易規則,消除主要的扭曲因素。然而這一輪談判舉步維艱,進展遠遠落后于當初確定的目標,目前已經中止談判。近年來,我國在建立雙邊自由貿易區方面采取了積極的行動,迄今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中國-智利自由貿易區的建設已經啟動,我國與巴基斯坦剛剛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與澳大利亞、新西蘭等一些國家的談判正在進行之中。這些方面的進展會影響到未來農產品國際市場的發展變化,對我國而言都是機會和挑戰并存,需要受到高度關注。我國政府應努力通過談判為我國爭取有利的外部市場環境。在這方面,通過多哈回合談判完善WTO多邊貿易規則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在對外開放方面,需要受到關注的一個新情況是如何監管跨國公司在我國市場上的競爭行為,這一方面涉及到提高經濟效率,另一方面涉及到保障產業安全,制定企業競爭規范已經成為一個迫切的任務,特別是考慮到我國已經進入過渡期結束后的全面開放商品和服務貿易的階段。
摘要:從各方面情況看,入世后我國農業和農產品貿易的發展變化要比預想好得多,這種局面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造成的結果。然而,雖然入世后的實際情況與入世前有關研究做出的判斷存在較大差距,但這些研究所強調的一些長期趨勢性因素仍然是有效的,并且將決定我國今后農業生產和農產品貿易格局的演變前景。
關鍵詞:WTO,入世,農業發展,農產品,農業生產,農產品貿易
- 上一篇:企業戰略執行分析論文
- 下一篇:社會與經濟發展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