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城鄉居民消費論文

時間:2022-04-28 09:44:23

導語:我國城鄉居民消費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城鄉居民消費論文

一、我國城鎮化過程中促進居民消費面臨困境

1、單純的推動土地城市化

我國土地城市化的推進大大快于人口城市化。許多地方政府采取城市城區擴張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來帶動地區經濟增長,獲得土地城市化帶來巨大的短期利益。為了可觀的土地財政,一些地方的城鎮化變成了“堂而皇之”的大拆大建的圈占土地運動,出現了違背農民意愿侵害農民利益的情況。農民被迫讓出耕地,承包經營權證被收回等,農民缺乏必要的知情權和參與權,農民“被自愿”、“被城市化”的現象存在,這些進城落戶的農民退出土地后,失去了擁有土地所帶來的一系列保障功能,卻又無法享受到與城市居民同等的社會保障待遇,反而可能使得他們進城后加速失業化。

2、忽視農村公共服務體系的覆蓋

城鄉二元結構深深的影響到了我國公共服務的分布,城鄉居民的社會福利保障有很大的差別。同時在政府主導的土地城市化過程中對農民權益保護力度不夠,低價征收農民土地,高價轉讓,剝奪了失地農民的土地資產性收益的同時,推高了房地產價格,加大了進城農民的生活負擔,對其消費起到一個抑制作用。因此,在城市化過程中,我們要保證農民的基本權益,加大對農村公共服務體系的建立,這樣才能保證城市化帶來的消費擴張作用不會因為農民的經濟權益受損而被擠出。

3、產業結構與人力資本的失調

我國的城市化發展由于過于注重投資,造成第二產業比重過大,服務業發展滯后,其產業結構并不是很合理。這就形成了企業“用工荒”和大中專畢業生就業難的結構性矛盾。顯然這一矛盾會制約著居民整體收入的增長,進而阻礙消費的增長。我國的產業結構還是以第二產業為主,主要在于制作加工業、重化工和能源企業。前者對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吸收有一定的幫助,但是其處于產業鏈的低端,行業工資比較低;而后者盡管工資比較高但是吸納就業能力較弱,要以資本密集型為主。在這種產業結構背景下高素質人口的就業受到一定的影響,進而影響其收入,影響消費的增長。

二、促進我國城鄉居民消費的對策

1、以公平公正的原則推進城鎮化

在推進城鎮化過程中,要防止把城鄉一體化作為圈地、剝奪農民的工具;要加快產業布局調整,推進勞動密集型產業、涉農工業和農產品加工業從城市向農村轉移,進一步加快城鄉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城鄉產業布局,強化城鄉產業之間的協作和聯系,鼓勵城市資金、人才等生產要素進入農村,改變資源從農村向城市單向流動的格局;同時,要以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導向,將城鄉結合部農民的失業、社保、養老、救助等統一納入城市社會保障體系,讓城鄉結合部原住民享有和其他城市居民一樣均等化的公共服務。

2.加強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居民消費環境

加快城鎮的基礎設施建設,一方面可以吸收進城農民的就業,同時可以加快城市化,為吸納農村人口創造良好的基礎條件;在農村基礎設施的投資,為廣大農村居民提供類似城市的消費環境促進農村居民消費。同時可以通過產品創新來引導城市居民消費升級,使其消費呈多樣化發展。在城市化的發展過程中,城市化的集聚性能夠刺激消費需求不斷擴張,導致消費的循環累積效應。伴隨著城市化的不斷推進,農村人口大量地向城市轉移后,他們的生活空間和消費環境發生了變化,即使在收入不變的情況下,農村人口流入城市后,消費需求也會比以前更為強烈。

3、優化產業結構,產業發展拉動消費

城市化進程歸根結底需要產業的拉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意味著越來越多的農村剩余勞動力進入城市,因此,打造城市化產業載體,制定與之相匹配的產業政策是促進城市化進程及刺激消費需求的必然選擇。從拉動消費的角度考慮,現代服務業對促進消費的貢獻力很大。與傳統一、二產業相比,第三產業在擴大就業和提高居民收入的同時還能為居民創造更好的消費前提,刺激居民消費需求;再次,通過現代服務行業如金融業、信息咨詢等行業的發展,改變居民的消費行為,提升居民消費意識。

4、完善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制度

當前城鄉經濟壁壘嚴重,應當積極推進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市流動。人口城市化的進程就是農民轉化為城市居民的過程,當前應當廢除地方政府一些在勞動就業和稅費方面對進城務工人員的不平等待遇,這種不平等待遇的存在給城鄉經濟發展構筑了壁壘,阻礙了勞動力的自由流動,阻礙了城市化進程,這樣保護主義與建立有效的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是背道而馳的,必須積極推進城市化進程,破除城鄉勞動力市場封閉的格局,為進城農民投資以平等待遇,為農民在城市創業提供便利,一方面增加了農民自身收入,同時能增加城市的就業機會,一定程度上促進城市經濟的有效發展。

作者:賈顯維單位:西安外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