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下社會主義新經濟的斷裂與融合
時間:2022-02-07 04:00:17
導語:經濟學下社會主義新經濟的斷裂與融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社會主義經濟學與現代經濟學的起源
沒有學說會憑空出現,經濟學的產生都依托于一定的歷史環境,通過對前人的經驗和成果進行整合而得出的,而社會主義經濟作為和我國政治高度結合的經濟制度,其來源除了我們熟知的馬克思主義外還有現代經濟學。
1.1社會主義經濟學的起源
社會主義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在中國的延伸,在發揚馬克思主義的同時結合了中國的特色,讓廣大的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們擁有了改變生活的武器。社會主義經濟是發展的經濟,他繼承了馬克思主義經濟中的精髓,隨著時代進步的同時也揭示了資產主義社會的不公平性,社會主義經濟更多的繼承了馬克思主義經濟的前沿性,所以在社會主義經濟中能看到更多勞動價值理論,甚至是商品的雙重性,也正是這兩類理論讓社會主義經濟和現代經濟完全的站在對立面。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主要是借鑒蘇聯的經驗,但是當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黨就將我國的主要力量集中到提高生產力上,所以我國實行的社會主義經濟是包含了發達國家市場經濟的社會主義經濟系統,但依舊以馬克斯主義為主導的政治體系服務,我國領導人認為,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并不沖突,蘇聯的解體就是因為太過于信仰計劃經濟,為了不走蘇聯的老路,我們將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統一協調并沒有問題。
1.2現代經濟學的起源
現代經濟學起源久遠,學派眾多,在發達國家存有大量此類的文獻及報告,本文涉及的經濟學是發達國家的主流經濟學,以私有制經濟為切入點,如宏觀及微觀經濟學原理,壟斷理論,包括關于此類的著作,如《國富論》《就業、利息和貨幣》《經濟學原理》,現代經濟學認為私有制才人類理想社會中最適宜的制度,亞當•斯密是世界上公認的現代經濟學之父,他通過對資本主義世界進行高度總結,并提出了一套新的微觀經濟學理論,微觀經濟主要目標就是實現市場的利益最大化,但是微觀經濟學并不能解釋日后的經濟危機,此時凱恩斯則提出政府干預市場,即宏觀調控和微觀經濟合二為一,這種混合的模式就是現代經濟學的特色,它雖然調和了各個經濟學派之間的矛盾,但是也另經濟上的滯漲問題只停留在表面。
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現代經濟學在中國的斷裂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和現代經濟學均起源于古典經濟學原理,但經過后人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卻成為了兩種差別巨大的研究成果,導致這些分裂的主要原因除了經濟政治文化外還和其立場及研究方向,理論來源等有關。
2.1階級立場及研究方向不同
政治關系和經濟關系一直緊密相連,馬克思主義經濟在研究資本主義社會時發現了社會中的根本矛盾,而西方社會因為擔心此類學說會影響到自己的未來,竭力打壓此類學說,并通過大量辯護,以證明自己才是最優的社會制度。可以這么說,馬克思主義經濟更在乎人的發展,而現代經濟學更注重資源分配。政治經濟研究的對象決定了此類學科的階級性,當人們的階級立場不同,那么經濟利益也不會相同,對社會的看法自然也會不同,所以不同的階級不可能用相同的經濟學,社會主義經濟學以資本主義經濟為參考,對其進行分析并得出了現代經濟是人類社會過渡的這一理論,從本質上揭示了資本主義經濟的弊端和其局限性,從這兩點看社會主義經濟學和現代經濟學完全對立。
2.2理論來源與理論基礎的不同
二者均起源于古典經濟學說,但是在后來的發展中二者分道揚鑣,各自開創一片天地,社會主義經濟更注重唯物主義辯證,而現代經濟學則試圖證明自身存在的合理性,是伴隨人類而生的社會環境。社會主義經濟代表的唯物主義是一個科學的世界觀,是唯物主義的最高級,是揭示人類世界運行一般規律的理論經濟,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而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的矛盾則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動力,這類理論是總結了資本主義經濟的內在矛盾以及國際工人運動的經驗而得出的,批判的接受了古典主義經濟學中的科學因素,其理論基礎也來自于上述原因。同時社會主義更注重社會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將生產這一行為賦予其獨有的地位,跟資源分配同等的地位。現代經濟學其理論來源自豐富的文獻,現代經濟學更偏向于向世界證明其合理性,未來性以及穩定性,西方學者們試圖利用大量的文獻資料來證明現代經濟學是人類唯一的發展路徑,而且他們將古代的封建制度和君主制度看成是不完整的資本主義制度,而將社會主義提倡的人性視為異端。現代經濟學的理論基礎多種多樣,多個學派之間研究側側重點也不盡相同,亞當•斯密一直致力于研究國家財富的積累,而馬歇爾則注意消費和需求,凱恩斯則將現代經濟由微觀經濟引向宏觀調控,在經濟研究者眼中經濟所研究的并不是個人而是如何分配資源。
2.3分析的研究的方法不同
社會主義經濟學中更多的談及整個人類社會,而現代經濟學更多的是在研究如何分配資源。從理論經濟學來講經濟學的某一部分并不具有社會階級意識形態,它是一切經濟學的基礎,但是將經濟學應用到現實生活中后就出現了分歧。這其中社會主義經濟是一個科學體系,唯物主義是社會主義經濟辯證的核心,馬克思主義經濟利用大量的分析數據建立起自己的基礎,從數量分析,案例分析,統計數據分析中得到數據,并根據宏觀經濟和微觀經濟進行經濟驗算。而現代經濟是哲學的類的科學,其以實證為基礎,更注重邏輯,以前人的經驗,邏輯為研究方法,現代經濟更加抽象,更注重某一領域的問題,西方的學者們不針對群體,而是注意個體的資源分配,現代現代經濟學主要是通過將亞當•斯密的理論分化,弱化,取其中的某一部分進行研究和分析,來建立現在的經濟模型。
2.4發達國家主義經濟在我國斷裂的原因
發達國家的經濟政策在我國斷裂最大的原因是我國對經濟學的理解暫時停留在表面,大部分只從表面上去理解,從而對現代經濟學產生排斥心理,同時在我國人們對經濟的理解超越了客觀,但是生產力卻沒有跟上人們的認知水平,人們對發達國家經濟制度極度排斥,對馬克思主義的信奉則造成了我國經濟短時間停滯,而改革開放后我國對發達國家經濟制度的重視也超越了我國現有的資本累計水平,這影響到了我國的經濟建設,盲目的推崇和盲目的排斥都不適于我國的經濟發展,這也是為何我國的學者要將馬克思主義經濟和發達國家經濟制度融合找出一套適合中國發展的經濟理論體系的原因。
三、社會主義經濟和現代經濟融合的原因
社會主義經濟和現代經濟學研究的根本均是事物的發展和運行,都試圖解釋規律和變化,同時二者的起源相同都是古典主義經濟學的發展,而社會主義經濟也是受到了現代經濟學的熏陶,辯證的繼承了其中的精髓。我國在提出改革開放后,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提高,尤其是我國提出了市場經濟后,我國對馬克思主義經濟進行了反思,開始將別國的經濟制度資源配比融入到社會主義經濟中去,及滿足人與物質需求,在滿足人與人的需求,這樣就相當于將二者有機的結合到了一起,這也說明,理論必須要與時俱進才能和不斷發揮作用與社會相適應。我國經濟連續多年高速增長,是世界上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但是,經濟的高增長沒有帶來高就業。一般而言,一定的經濟增長所帶來的就業增長也是一定的,然而我國的經濟增長對就業增長的貢獻卻不是很明顯,我們應將視野放寬,在立足國情的基礎上,充分借鑒現代經濟學中有關就業理論研究的成果,解決就業問題,對于中國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四、社會主義新經濟學的特點
我國的特色主義經濟是現代經濟學和馬克思經濟學的延伸,它具有發達國家的經濟特色,也有“社會主義”這一亮點,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跟我國的政治制度緊密相連,而為了發展這一特殊的經濟制度,在體現出社會主義經濟人性化光芒的同時,利用現代經濟制度帶動企業的活力,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所取得的經濟發展和現代經濟制度有千絲萬縷的關聯,但是我國近幾年所凸顯的弊端也和現代經濟學有關,真正的社會主義經濟,不僅僅是物質上的豐腴,也不僅是精神上的豐腴,不是要求民眾去信仰,而是讓民眾及使沒有信仰也能利用現有的資源讓自己過上富足的生活,是一個老有所養,幼有所教,耕者有其田,游子能歸家的大同社會。因此,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必然要融合馬克思主義經濟和現代經濟中的精華,讓這二者更好的去詮釋我們社會中未來可能出現的問題,馬克思主義經濟是一種注重研究總和的經濟,是以全體為標準來衡量價值的經濟理論,而發達國家的經濟則注重個人價值,機制調配,社會主義經濟則是將二者融合,利用馬克思主義經濟來分析社會的長期發展趨勢,而現代經濟制度則能成為成為分析工具,二者相輔相成,互補性十足。社會主義經濟其本質是一個對話類的文明,這也說明了社會主義文明是一種開放的經濟制度,它不是封閉類的,它將宏觀調控和微觀經濟有機的結合了起來,它不僅著眼于現在,它將人們的長遠利益和局部利益統籌兼顧,它更多的思考著全體人類,不是某個人,而是一個集體,它強調分配主義,堅持按勞分配,合理的拉開人們貧富差距,促進工作效率和產出,促進人們的共同富裕,和現代經濟制度一樣,中國所采用的社會主義經濟不僅僅是依靠著馬克思主義經濟,還有中國千年不斷的文明,中國是一個延綿千年的國家,而社會主義經濟則將中國文明從水火中救了出來,生生不息的經濟和延綿不斷的政治是我國最主要的經濟特色,唯有建設一個均富的國家才能促進我國的政治經濟不斷發展,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個體構成我國經濟建設的基本框架。
五、結語
社會主義經濟學不是自然科學,而是有階級性的社會科學,在發展新經濟的同時要注意現代經濟學中有價值的部分,對這部分進行分析批判和借鑒,一邊借鑒其來豐富我國的經濟,另一邊則吸取和借鑒現代經濟學曾出現過的錯誤,借鑒的本意是以史為鏡,是批判的接受,以此來以長取短,這樣才能正確的吸收現代經濟學中的精華,并以此來發展屬于我國的經濟理論,從現代經濟經濟的不足看到我國經濟的不足,避免我們發生同類錯誤。
作者:許巍 單位:中國石化集團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德)卡爾•馬克思(KarlMarx)原著,曾令先,卞彬,金永編譯.資本論[M].人民日報出版社,2006
[2]宋濤主編,王懷寧等修訂編寫.政治經濟學教程[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3](英)布勞格(Blaug,M.)著,黎明星等譯.經濟學方法論[M].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
[4]權賢佐.關于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與現代經濟學的比較研究[J].統計研究,2000(03)
- 上一篇:西方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 下一篇:高校經濟學課程教學思考
精品范文
10經濟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