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服務業發展論文

時間:2022-01-10 09:28:00

導語:現代服務業發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現代服務業發展論文

現代服務業的界定

現代服務業是相對于傳統服務業而言,是在工業化高度發展階段產生的,主要依托電子信息高技術和現代管理理念而發展起來的服務業。服務業是非物質生產部門,本質上是一種帶寄生性的需求制約型產業。它的大規模發展必須以一、二產業和消費者的旺盛需求為前提。第一、二產業和廣大消費者既是服務業的服務對象,又是服務業發育成長的營養提供者。

與傳統服務業相比,現代服務業具有三大基本特性:高新技術性。現代服務業是高新技術應用的產物,科技含量高。如電子商務就是采用高科技的計算機網絡技術互聯網,通過電子銀行和物流服務系統而發展起來的一種現代服務業;知識經濟性。現代服務業是知識經濟時代的產物,為消費者提供知識的生產、傳播和使用服務,使知識在服務過程中實現增值,如教育業、科學研究業、文化業、會展業、電信服務業等;新興性。主要是指新業態,即由于高新技術作用和市場因素的影響,是現代興起的或從過去演變而來的新興服務業態。他們不僅是新的經濟增長點,而且對提高產業的素質和老百姓生活水平有很大的作用。如物流服務業是新興的和從傳統商業和運輸業中衍生而來的。

一般而言,現代服務業有廣義與狹義之分。狹義的現代服務業界定標準是同時具備上述三大特性;廣義的現代服務業只需要具備某一特性的寬泛標準。也有人認為現代服務業還包括應用新技術、新業態和新服務方式改造提升的傳統服務業。本文所討論的現代服務業屬于廣義的現代服務業。

中部地區現代服務業發展現狀

自20世紀90年代以后,特別是中央做出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的決定以來,我國服務業快速發展。據國家發改委提供的統計數據,2007年,全國服務業增加值達到9.6萬億元,比2006年增長11.4%,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23.7%提高到39.1%;全國服務業從業人員2.46億人,占全部從業人員的比重由1978年的12.2%提高到32.2%。但是,現代服務業增加值仍然偏低,現代服務業吸納的從業人員也不及傳統服務業。

從中部地區來看,《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若干意見》為中部崛起指明了發展方向。中部地區服務業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基礎(如表1所示),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并存。一方面,中部地區發展現代服務業的資源優勢明顯:中部地區是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現代裝備制造及高技術產業基地和綜合交通運輸樞紐;中部正在成為承接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產業梯度轉移和國際產業轉移的熱點地帶,東部沿海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爭相到湖南、湖北、安徽、河南、山西的各類開發區落戶;中部正在加快建設輻射力和帶動力強的城市圈、城市群和經濟帶,城市化程度的提高為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另一方面,中部地區對現代服務業的思想認識比較落后,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健全,農村服務業十分薄弱,公共服務不能滿足群眾需要;服務業市場化程度不高,創新能力不強,人才缺乏;由國際分工造成的國際背景與全球化的分工體系給我國中部發展服務業的空間較小;政府職能單一造成公共服務發展滯后。

據世界銀行統計,當前全球服務業產值比重平均已超過60%,發達國家超過70%。總體上看,我國服務業發展總體落后(如表2所示),服務業總量相對較小,產值比重仍在下降;服務業結構不合理,現代服務業發展滯后,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仍然偏低;服務業就業勞動力占社會勞動力的比重仍遠低于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水平。因此,在全球經濟呈現出“工業型經濟”向“服務型經濟”轉型的大趨勢下,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培植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成為中部崛起的科學選擇。

中部地區現代服務業發展的影響因素

(一)市場需求

國際經驗表明,人均GDP在1000美元—3000美元之間,服務業將進入一個高速增長的時期。當今的發達國家無一例外,都曾經過物質生產部門長期發展和國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的階段,正是高度發達的物質生產和高國民收入這“雙高”產生了對服務業的強勁需求,拉動了服務業的快速發展。特別是本土和海外兩個市場共同滋養了當今發達國家的服務業。例如,我國的上海始終作為“長三角”的經濟中心、廣州作為“珠三角”的經濟中心,助推了較為發達的現代服務業;中部地區經濟的滯后,尤其是大部分地區物質生產部門尚不發達,農村市場范圍廣,人均收入水平還比較低,對服務業(尤其是高端)發展的需求還不旺,拉動作用還比較小,服務業與制造業發展的關聯度還比較低,導致產業價值鏈短,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現代服務業的市場需求。

(二)產業布局

西方發達國家的服務業在GDP中的比重高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不斷將本土的物質生產部門向海外轉移。他們出于資源能源消耗、勞動成本、環保和爭奪未來全球經濟主導權等多重考慮,均通過國際產業分工的重新調整,加快其本土的產業結構高級化進程。例如日本在近20多年已陸續將鋼鐵、水泥、汽車、家電等部分制造業轉移到海外,特別是東南亞和我國;而中國香港則將80%一90%的制造業中勞動密集型及附加值較低的工序轉移到內地珠三角地區,使香港本土的第三產業比重上升到85%。應該說我國服務業占GDP的比重不升反降與“世界工廠”不無關系。同樣,我國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制造業的“中移”導致的中部地區產業布局變化也影響了其現代服務業的發展。

(三)服務業內部結構

在國外的服務業內部結構中,生產性服務(即生產者服務)比重較大,主要工業國達50%以上,而我國生產性服務比重僅占28%左右。我國沿海發達地區的金融、信息、通訊等高層次服務業已開始出現“服務外包”的明顯趨勢。中部地區的服務業中傳統服務業比重大,而且承接外包的環境條件、保證手段缺失,加之東部相對發達的服務業抑制,在國際分工乃至區域分工中的位置后靠,現代服務業發展層次不高。

(四)基礎設施

現代服務業的基礎服務、生產性服務、個人消費服務和公共服務均對基礎設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尤其是生產性服務和公共服務需要大量的投資。但是,中部地區的多年的政策限制與投入不足,拖住了現代服務業的“后腿”。以安徽省為例,安徽服務產業的基礎設施比較落后,雖然近年來政府加大投入力度,但與社會發展還有一定差距。2007年安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公報資料顯示,2007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105.9億元,比2006年增長44%,但從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110.9億元,比2006年增長6.4%;第二產業投資2281.2億元,增長54.4%;第三產業投資2713.8億元,增長38.2%。

(五)科技水平

現代服務業的高新技術性使科技水平的支撐力量凸現。一方面,產品設計、工程規劃、技術推廣、環境監測等服務行業的發展,能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科技支撐,從而壯大現代服務業;另一方面,基礎服務、生產和市場服務等離不開現代服務業人才。中部地區盡管有武漢、合肥、長沙等科技中心,由于經濟比較落后,不僅新的專業技術人才少,而且許多高科技服務人才外流,嚴重制約了現代服務業的發展。

中部地區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戰略

2007年3月,國務院頒布的“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提出了未來我國服務業發展的主要目標,即到2010年,全國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比2005年提高3個百分點,服務業從業人員占全社會從業人員的比重提高4個百分點;有條件的大中城市形成以服務經濟為主導的產業格局。因此,中部地區應以貫徹落實“意見”為指針,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宏觀引導、深化體制改革,加大支持力度、創造有利環境,培植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不斷提高服務業專業化、社會化、產業化、市場化、國際化和現代化水平,從而促進中部地區的崛起,實現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針對影響中部地區現代服務業發展的因素,中部地區發展現代服務業可以采取如下的戰略舉措:

(一)加強引導以優化發展環境

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是帶動服務業全面發展、提升產業整體水平的關鍵所在。既要通過各種宣傳工具大力倡導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從全局和戰略高度認識加快發展服務業的重要性,更要研究制定更好地促進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特別是要加強服務業發展規劃和產業政策引導,著重從財稅、信貸、土地和價格等方面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促進現代服務業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為此,一是加大財稅扶持。重點支持服務業關鍵領域、薄弱環節的發展,對知識密集型服務業企業和列入國家產業指導目錄鼓勵類的服務業行業實行財稅優惠,促進服務業集聚發展。二是拓寬投融資渠道。積極調整政府投資結構,充分發揮省級服務業引導資金的導向作用,有效引導社會資金加大對服務業領域的投入。三是加大用地支持。合理確定服務業用地的比例,對列入國家鼓勵類的生產性服務業在供地安排上給予傾斜。四是完善價格政策。進一步推進服務價格體制改革,體現價格公平。

(二)著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

近幾年來,中部地區尤其是各省城市圈在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商貿流通、房地產、旅游業等方面的服務業有了長足進步。現在的重點應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其中應首選金融保險業和現代物流業為突破口。金融保險方面,保持金融業持續發展,提高銀行、保險業發展水平,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積極發展直接融資,注重發展中小金融,增強金融服務功能。同時,可以將武漢打造為中部地區的金融中心,帶動一批商貿中心、信息中心、科教中心。物流方面,一是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建設武漢、鄭州、合肥、長沙等大型物流樞紐,實現同產業、不同產業和地域內共同配送或統一集中發貨,達到運輸配送最優化,實現運輸和庫存集約化;二是大力開發和應用綠色物流技術,推廣應用物流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以及網絡化技術,進一步縮短與西方發達國家物流技術的差距。

(三)積極承接國際與國內服務外包

承接服務外包對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優化經濟結構具有重要作用。一是進一步發揮產業政策的促進作用。為促進尚處于起步階段的服務外包產業快速成長,應根據國家產業發展的需要,擴大優惠政策在現代服務外包行業的覆蓋面,并針對行業特點制定分類優惠政策。二是發揮比較優勢,確立發展重點。各省應根據自身比較優勢確定重點發展領域、重點承接的國家和地區,實行錯位發展,打造城市服務外包品牌。三是發揮基地城市的帶動作用。服務外包基地城市應立足吸引跨國公司地區總部以及研發中心、設計中心、物流采購中心、管理營運中心等,發展高端服務外包產業。四是積極培育服務外包企業及品牌。通過發展信用擔保機構、支持服務外包企業直接融資,扶持其做大做強。五是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進一步完善保護知識產權法規體系,嚴厲打擊各類侵權行為,形成尊重知識產權的氛圍。

(四)大力發展信息服務業

運用信息技術對服務業進行改造和提升是發展現代服務業的有效途徑。要完善電信基礎業務,推進電信、電視、計算機“三網合一”,發展電子商務,壯大軟件產業,廣泛應用信息網絡技術,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要加快信息技術對服務業的提升和改造,推進專業市場信息技術外包。

例如,中部地區專業市場的經營模式比較傳統,信息化程度不高,存在“重建設輕維護”、“重硬件輕軟件”、“重網絡輕資源”、“重技術輕管理”等傾向和誤區;大部分市場信息化建設還停留在添置購買硬件設備階段,實際應用多限于網上瀏覽信息。因此,要加大專業市場信息技術服務外包工作。

(五)加強服務業市場監管

服務質量是現代服務業發展的保證條件。中部地區要按照各省的“十一五”服務業發展綱要,大力促進現代服務業規模化、網絡化、品牌化經營,以質量求生存,以質量求發展,突出重點,發展特色服務業;同時,要加強和引導現代服務業健康發展,規范服務業各行業標準,加強監督和管理,維護服務業市場秩序,大力培育現代服務業領軍企業和知名品牌,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服務業龍頭企業。

(六)切實推進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建設

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是產業集群的客觀要求。建設現代服務業集聚區要在城市發展總體規劃的框架下,按照統一規劃、分步實施原則,把現代服務業集聚區與工業開發區的發展相銜接,整體規劃、分步實施,提高資源配置效率。要樹立服務業集聚區的特色,體現各個地方的產業優勢和功能定位,形成錯位發展;要依托制造業產業基礎、交通樞紐和信息網絡技術,發展各具特色、各有優勢、主業突出的服務業集聚區,培育形成一批集聚區品牌;要完善服務業集聚區配套服務功能,大力提升集聚區要素資源吸附能力、產業支撐能力和對周邊產業輻射帶動能力;要正確處理服務業集聚區和工業開發區、周邊制造業企業的融合,積極發展金融、會計、審計、會展、信息咨詢、產權交易、檢驗檢測等公共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務,進一步降低交易成本,形成資源集中、服務共享、規模經濟的服務業發展載體。

參考文獻:

1.曾培炎.把服務業發展成為國民經濟主導產業[N].人民日報,2008

2.王曉紅.承接國際服務外包—發展現代服務業的重要途徑[N].人民日報,2007

3.朱曉青,林萍.北京現代服務業的界定與發展研究[J].商貿論壇,2004

4.李朝鮮,李寶仁.現代服務業評價指標體系與方法研究[M].中國經濟出版社,2007

5.李志堂.現代服務業研究成果評述[J].商業時代,2007

內容摘要:現代服務業是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增長點。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培植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成為中部崛起的現實選擇。中部地區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并存。本文從現代服務業的界定入手,在具體分析影響中部地區現代服務業發展的市場需求、產業布局、服務業內部結構、基礎設施、科技水平等因素的基礎上,提出了中部地區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戰略舉措。

關鍵詞:中部地區現代服務業因素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