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全球化新特征論文

時間:2022-08-19 09:42:00

導語:經濟全球化新特征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經濟全球化新特征論文

20世紀90年代以來,以信息技術革命為主要標志的新技術革命大大促進了世界生產力的發展,使生產力發生了某種質變。根據摩爾法則,信息技術革命使集成電路的集成度每18個月翻一番,每一代新產品(主要指“新芯片”)的生產成本降低一半。信息產業創造的產值會呈幾何級數增長。這不但會帶動經濟的高速增長,而且會降低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近十多年來,美國經濟發展“一高兩低”的實踐證明了其正確性。自1991年3月以來,美國經濟在總數已達7萬億美元的龐大基數上,連續123個月平均經濟增長率為4%、平均失業率為4%、平均通貨膨脹率為2%,創造了世界奇跡。

信息技術革命及其帶來的世界生產力的質變促進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使經濟全球化產生了一系列新特征。信息技術革命的蓬勃發展不僅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強大的物質基礎和手段,而且造就了全球經濟最具活力的新增長點。信息產業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的主導產業。信息產業的優先快速增長會帶動全球經濟的發展,為經濟全球化增添新動力。信息技術及其產業的迅猛發展產生了互聯網。互聯網特別是國際互聯網的產生和發展使信息的生產、傳播和利用日益擴散到全球范圍。地球上任何一個角落的人瞬間就可以與全世界任何其他地方的人進行溝通和交流;鼠標一點,就可獲取幾千里甚至幾萬里以外的信息,從而打破了時間和空間對經濟活動的限制,使地球變成了真正的“地球村”。這就大大加快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提高了經濟全球化的質量和水平。世界資本市場的資本金借助國際互聯網能以“光的速度”從地球的一方轉到另一方,國際資本可以迅速流入一個國家或地區,也可以迅速從一個國家或地區流出,這就加快了國際金融的全球化進程。當前,全球流動資本已達8.2萬億美元,全球證券市值高達29萬億美元。信息傳播全球化和金融資本在全球的迅速流動使國際貿易領域掀起了一場新革命,電子商務就是這場新革命的優秀成果。人們坐在電腦屏幕前,就可以進入各種商店,銷售或購買商品。經濟全球化的主體——跨國公司的領導者坐在辦公室里,利用國際互聯網管理、組織、協調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子公司和分支機構。小規模廠商也可利用互聯網向遙遠的市場提供商品和服務。這就足以說明,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已經成為當代經濟全球化的新特征。

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使各國各地區各大洲都處于一個聯系緊密的生產、商貿、信息和通訊網絡之中,迅速消除著經濟的區域性,促使資本重新組合,“流動空間”正在取代“地域空間”。換言之,地域正在被網絡取代,網絡不再對應于某一具體區域,而是被納入世界市場之中,不再受任何國家的政治限制。政治空間和經濟空間在歷史上第一次開始分離。這種分離與跨國公司、國際資本、國際組織(如世界貿易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際復興與開發銀行等)等日益擴大和強化的活動聯系在一起,使各國經濟政策和法規越來越受制于外部世界的框架條件即國際通行規則和國際慣例,迅速融于經濟全球化的洪流中。在新的經濟全球化巨大洪流中,經濟國際化和企業經營國際化不僅規模迅速擴張,而且質量也日益提高。國際化的內容不僅包括商品、資本、勞動力等,而且包括信息、知識、技能與制造技術等。國際直接投資方式日趨多樣化,影響越來越大,掀起了大規模資本流動浪潮。

對于生產力質變導致的世界經濟全球化的新特征,專家學者有不同的認識。有人甚至否認這一事實的存在,認為這是某些經濟理論工作者和媒體的有意炒作。然而,不管某些人承認不承認,這是客觀事實,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認識世界生產力的巨大變化、把握經濟全球化的新特征特別重要。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順應經濟全球化的歷史潮流,自覺地發展高科技及其產業,不斷提高生產力水平、綜合國力和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

生產關系的巨變與經濟全球化的本質

有人認為,經濟全球化的本質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全球化,主要是美國生產關系的全球化。這種觀點值得商榷。筆者認為,從生產關系角度看,經濟全球化本質上是全球經濟的市場化,市場化把全球各國、各類經濟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經濟國際化是經濟全球化的基礎。經濟全球化是經濟國際化向全球經濟縱深發展、進入高級階段的產物,是經濟國際化的高級表現形式。追根溯源,經濟國際化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物。經濟國際化于19世紀產生于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由于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鞏固和發展,無限擴大的生產經營能力,沖破國界開拓世界市場,“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了。……工業所加工的,已經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來自極其遙遠的地區的原料;它們的產品不僅供本國消費,而且同時供世界各地消費。舊的、靠國產品來滿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極其遙遠的國家和地區的產品來滿足的需要所代替了。過去那種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給自足和閉關自守狀態,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來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賴所代替了”。生產經營者“奔走于全球各地”,“到處落戶,到處創業,到處建立聯系”(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4~255頁.)。這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對經濟國際化的精辟論述。但是,隨著世界科技的進步和商品經濟的發展,經濟國際化的范圍越來越廣、形式越來越多、內容越來越豐富、規模越來越大。近40多年來,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一些發展中國家、新興工業化國家、社會主義國家都紛紛擴大對外開放,實施經濟國際化戰略。經濟國際化由資本主義國家壟斷的局面早巳被打破,它不再受國家的生產關系、社會形態、政治制度、文化差異、國土面積大小的限制,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一股潮流,即經濟國際化已發展為經濟全球化。

在當今世界,商品、資本、服務、技術、信息、人才超越國界,在全球范圍內大規模快速流動,實現世界資源的優化配置。哪里環境好、回報率高,資源就向哪里流動,誰也阻擋不住。資源的流動要靠市場。市場背后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商品和服務交換關系的總和,是不同生產資料所有者之間的生產關系。因此,從生產關系角度看,經濟全球化本質上是全球經濟市場化。目前,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和地區都在發展市場經濟,都在開拓國際市場。市場化使世界所有國家和地區經濟逐步融合,使跨國商品與生產要素在全球流動的規模不斷擴大,速度不斷加快,形式日趨多樣化,使世界各國(地區)經濟的相互依賴性越來越強,最終形成互相依存、緊密聯系的有機統一體,產生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應。沒有市場化就沒有經濟全球化,市場化是經濟全球化的本質特征。

有市場就有競爭。全球經濟的市場化使全球性競爭更加激烈、更加復雜。思想理念競爭、制度競爭、機制競爭、政策競爭和產品競爭、技術競爭、資本競爭、人才競爭交織在一起,使競爭呈立體化趨勢。競爭的基礎和中心環節是企業。企業之間的競爭特別是跨國公司之間的全方位激烈競爭促進了全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世界經濟的增長,使經濟全球化不斷上新臺階。日趨激烈的競爭有可能激化企業與企業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矛盾,這就更需要各大企業之間、各國政府之間加強合作,更需要國際機構發揮越來越多的協調作用。現在各種國際組織,特別是國際經濟組織越來越多,區域化、一體化經濟機構也越來越多。例如WTO、IMF、OPEC、APEC等,其國際政策協調越來越重要,這也是經濟全球化發展的結果。各主

權國家應積極參與國際組織的活動。中國加入WTO,積極參加APEC的活動,適應了這一要求。

作為經濟全球化主體的跨國公司,為了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紛紛結盟。20世紀90年代以來,一些原來曾是競爭對手的跨國公司結成聯盟,以對付新的競爭對手。如美國IBM公司與德國西門子公司合作開發電腦記憶芯片,美國克萊斯勒汽車公司與歐洲第二大汽車廠商菲亞特公司相互成為對方的銷售,歐洲跨國公司每年締結的合作協定成倍增加,許多中小跨國公司聯合起來,共同對付競爭對手。在發展中國家,跨國公司之間的結盟也日趨活躍。目前,跨國公司廣泛結盟已成為企業經營國際化的一個突出特點,反映丁跨國公司發展的一種新趨勢。在跨國公司廣泛結盟的同時,全球跨國并購如火如荼。據聯合國貿發會議《2001年世界投資報告》測算,在過去10年里,跨國公司的全球跨國并購增加了4倍。其中,美國、歐盟的企業跨國并購最為迅猛,電信、醫藥和化工產業是主力軍。全球跨國并購使一個個實力強大的跨國公司應運而生,因而跨國公司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實力雄厚的跨國公司憑借最先進的技術進行的競爭稱之為“超強競爭”。“超強競爭”的顯著特點之一就是,誰最大膽、最迅速地打破舊秩序,誰就能獲勝。用迅速大膽的行動打亂競爭對手的心態和陣腳成為獲取市場份額、提高利潤總額的重要途徑。對手越茫然不知所措,“超強競爭者”就越有時間在對手明白過來或作出反應之前賺錢。“超強競爭者”主要在對手處于驚愕莫名或陷于癱瘓的時間內保持其優勢。當對手明白過來并作出反應時,“超強競爭者”原有的優勢就可能喪失。“超強競爭”的日益加劇迫使競爭各方采用最先進的技術、實行最科學的管理、利用最佳手段降低成本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從而為經濟全球化增添了巨大的新動力。

經濟全球化與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

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平衡,不平衡發展是事物發展的一般規律。世界經濟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不平衡—相對平衡—新的不平衡—新的相對平衡”的互動史。每一個周期從不平衡走向相對平衡,都使世界經濟的生產力水平上一個新臺階,使世界經濟的規模和質量產生一次新飛躍。近十幾年來,全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發展及其矛盾運動,促進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多方面質變。整個世界的經濟技術水平大大提高,創造的物質財富大大增多。“一個由民族國家組成的世界正讓位于一個由全球參與者構建的世界經濟。”(注:王烈、楊雪冬:《全球化與世界》,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頁。)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現實,任何國家、組織和個人都無法回避。但是,收益分配的不公在加劇,信息技術的“數字鴻溝”在加深,可持續發展受到日益嚴重的威脅,世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在加劇。

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收益分配不公的加劇,擴大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不平衡。據世界銀行《2000/2001年世界發展報告》統計,全世界20個最富裕國家的人均收入是20個最窮國家人均收入的37倍,而40年前僅18倍;世界最富的20%的人口的人均收入為最窮的20%的人口的98倍,而40年前僅30倍。不少發展中國家在世界物質財富不斷增加的歷程中,卻更加相對貧困,有的國家陷入極端貧困。在全球經濟市場化的大趨勢下,世界資源的配置和收益分配主要靠市場機制,而市場機制所關心的是“利潤最大化”,不是“社會公平”。收益分配多寡的要素排列順序是先資本、技術和知識,后土地、資源和勞動。發達國家掌握著龐大的資本、壟斷著高新技術和新知識,必然獲得巨大收益,發展中國家只能靠廉價的土地、資源和勞動獲得微薄的收益。這是收益分配嚴重失衡、收入差距拉大的根本原因。世界新制度學派代表人物之一、瑞典經濟學家繆爾達爾在他的《經濟理論與不發達地區》一書中,提出了“循環和積累的因果原理”,以新的視角解釋了地區間、國家間收益分配失衡問題。他認為,經濟發展水平的差距造成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不平等,而不平等又進一步加劇了經濟發展水平的差距。不平等和水平差距是相互影響、互為因果的,并且有積累性。地區間和國家間特別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經濟發展的巨大差距就是由這種“循環和積累的因果關系”造成的。在國際貿易中,完全靠市場的力量無法擺脫這種“循環和積累”,只會擴大差距。發達國家經濟實力雄厚,科技水平高,管理先進,產品技術含量高、質量好、附加值高、競爭力強,發展中國家很難在競爭中獲勝。在進行自由貿易時,發達國家依靠巨大的競爭力搶占和擴大國際市場,獲取高額利潤,從而帶動國民經濟和其他事業的發展,進而形成向上的、越來越強的“循環和積累”。而發展中國家經濟技術落后,企業和產品缺乏競爭力,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市場不斷被擠占,工農業生產逐漸衰落,從而形成經濟發展下降的、越來越弱的“循環和積累”。經濟全球化擴大了市場機制“優勝劣汰、扶強抑弱”的作用,必然導致收益分配的嚴重不公和經濟發展的巨大不平衡。

不同市場經濟模式的競爭同時也擴大了發達國家之間的不平衡。在經濟全球化蓬勃發展的當今世界,發達國家之間的競爭是相同制度下不同市場經濟模式之間的競爭,主要是美國式的自由市場經濟、日本式的政府主導型市場經濟、德國式的社會市場經濟之間的競爭。美國經濟是典型的自由市場經濟,它強調遵循客觀經濟規律,自由競爭、自由貿易和自由放任,讓市場機制充分發揮作用,以達到充分就業和資源優化配置,實現利潤最大化;它強調個人自由、個人發明、個人創造、個人價值的重要性,鼓勵創造、發明和創新;它強調個人利益高于集體利益,個人財產神圣不可侵犯。所以,這種模式充滿生機和活力、創造性和創新性。以日本為代表的政府主導型市場經濟和以德國為代表的社會市場經濟模式則強調政府對經濟的干預與調控,主張實行混合市場經濟體制——國有經濟與私有企業并存,政府調控與自由競爭相互補充,效率與公平兼顧,自由貿易與保護貿易相輔相成。尤其是日本,政府通過產業政策和經濟計劃對經濟活動、企業決策進行誘導和干預,依靠財政、金融、稅收等經濟手段進行宏觀調控,通過官民協商、政企交流扶持財團發展;強調工人個人利益與企業集體利益乃至國家利益相結合,強調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國家利益,國家利益高于一切利益。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世界經濟趨于市場化、自由化的條件下,美國式的自由市場經濟模式處于優勢地位,其經濟保持了持續穩定增長。而強調政府主導和調控的國家包括西歐國家、日本等國則長期處于經濟低迷狀態。美國模式的創新性使其搶占了高新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的制高點,高新技術產業特別是信息產業大發展,從而拉大了與日本和許多歐美國家高技術和經濟增長的差距,連續數年雄居國際競爭力排名之首,日本等國的位置則大大后移。據世界銀行《2000/2001年世界發展報告》測算,美國GDP的年均增長率從20世紀30年代的3%提高到90年代的4%;同期,日本GDP的年均增長率從4%降到1.4%,歐盟15國中荷蘭、丹麥、芬蘭、瑞典的GDP增長率有所提高,而德、法、英、意等國都在下降。這使發達國家之間經濟的不平衡加劇。

發展中國家的情況比較復雜,有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發展中國家,如中國;有處于轉軌時期的發展中國家,如東歐諸國;有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發展中國家,如東南亞國家、拉美國家等,它們都堅定地發展市場經濟,建設市場經濟體制。但它們的市場經濟模式不同,改革開放的政策各異,因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也在加劇。中國、印度、智利、韓國等國經濟增長速度較快,菲律賓、巴基斯坦、阿根廷、非洲國家、東歐一些國家經濟增長緩慢,有的國家還呈現負增長,因而差距在不斷拉大。

世界經濟不平衡的加劇引發了一股又一股的反全球化運動。參加反全球化運動的成分比較復雜,其中有反對資本主義剝削的成分,反映了發展中國家人民特別是工人階級的愿望,這對于改善貧富差距擴大的不合理、不公平狀況有一定促進作用。但要真正改變世界范圍內的分配不公和經濟發展不平衡狀況,主要應靠發展中國家順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制定和實施科學合理的戰略和策略,促進自身經濟的發展。

我國應有條件地參與經濟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的蓬勃發展和質變是世界范圍內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發展及矛盾運動作用的必然結果,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我國必須遵循客觀規律,順應歷史潮流,積極參與。如果我國不參與經濟全球化,就會受到規律的懲罰,斷送改革開放的成果。經濟全球化帶來的社會分配不公及其發展不平衡的加劇說明了經濟全球化的相對性、有限性和多樣性。如果我國五條件地參與經濟全球化,就可能受制于人,損害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同樣會斷送改革開放的成果。據此,我國必須有條件地參與經濟全球化,制定和實施科學的戰略和策略,趨利避害,利用國際市場和國際資源發展自己。

(一)深化改革,提高國際競爭力。參與經濟全球化,必然參與日趨激烈復雜的國際競爭。國際競爭主要是綜合國力的競爭。企業是國際市場競爭的重要主體。與發達國家比,我國的綜合國力還比較弱,與世界上的大跨國公司比,我國企業的競爭力還不強。因此,在今后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我國必須把增強綜合國力、提高企業競爭力作為主要戰略任務來抓。其中,在國家層次上,主要是盡快轉變政府職能,健全法制,完善市場經濟體制,促進市場經濟的成熟,為企業創造良好的生存和發展環境;同時,還應進一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大力發展高新技術及其產業,促進經濟和社會的信息化,為企業科技進步奠定穩固的基礎。在企業層次上,主要是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搞好信息化建設、經營管理和科技進步,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應變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目標是創建一批實力強大的跨國公司,依靠跨國公司參與國際競爭。

(二)全面創新,不斷提高經濟國際化的質量。實施經濟國際化戰略是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舉措。我國許多省市和行業都已制定和實施經濟國際化戰略,成效顯著。今后,應堅持全面創新,不斷提高經濟國際化的質量。觀念創新是全面創新的先導,面對信息技術革命和經濟全球化的機遇和挑戰,必須不斷學習,更新觀念。不但企業應樹立全新的觀念,而且政府也應樹立全新的觀念。制度創新是全面創新的基礎和前提。抓制度創新,重點抓好宏觀制度創新和企業制度創新兩個方面,既要符合中國實際,又要符合國際通行規則和國際慣例。管理創新是全面創新的靈魂,是宏觀經濟和微觀經濟的永恒課題,必須實行科學管理、全面管理,不斷提高管理的水平和層次。技術創新是全面創新的核心和內動力,必須建立健全合理機制,搞好技術開發、技術應用和技術擴散。產品創新是全面創新的載體,是競爭力的外在表現,必須不斷改造傳統產品,研究開發新產品,培育和宣傳名牌產品,依靠名牌打天下。市場創新是全面創新的歸宿,必須確立自身的科學創新模式,實現從適應市場到創造市場的轉變。

(三)積極參加國際經濟合作。經濟全球化的新特點和新趨勢意味著國際分工更細,更細的分工要求更緊密的合作。我國已經成為WTO正式成員,應遵循WTO的法律框架和基本原則,與WTO其他成員加強經濟合作。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合作。

(四)牢牢把握對外開放的主動權。參與經濟全球化,必須不斷擴大對外開放。對外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必須認真貫徹實施。但是,我們必須牢牢把握對外開放的主動權,不斷提高對外開放的質量和水平,降低對外依賴程度。最主要的是做好兩項工作:一是學會靈活運用經濟全球化的規則特別是WTO的基本原則和有關條款,發展和保護自己;二是遵循國際通行規則和市場經濟規律,不斷深化改革,建立符合國際規范的經濟貿易體制和靈活高效的宏觀經濟管理機制,卓有成效地化解和消除經濟全球化的負面影響。

(五)保證經濟安全,維護國家主權。經濟全球化從許多方面損蝕著國家經濟主權,給諸多國家帶來了經濟安全問題。特別是信息傳播全球化的發展使傳統的國家觀念和主權觀念受到了巨大沖擊,信息戰愈演愈烈,直接危害著國家安全和經濟主權。經濟主權是國家對本國經濟所擁有的最高領導權和決策權,是對國家經濟利益的最高權力。而國家經濟利益又是國家安全的核心。所謂保證經濟安全,實際上就是保證國家經濟利益和人民群眾利益不受侵害,保證國民經濟正常有序運行。國家主權問題不容討論,國家主權不允許任何國家、任何集團、任何個人侵犯;國家安全和國家主權緊密相連,不允許受侵害。我們必須制定和實施科學完善的國家經濟安全戰略和策略,切實保證國家經濟安全,維護國家主權。

(六)努力發展科教事業,積極培養優秀人才。國際競爭的實質是科學技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誰擁有高素質的人才、控制高新技術的制高點,誰就能把握經濟全球化的主動權,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越戰越強。經濟全球化中的不平衡,主要是科學技術和人才的不平衡。貧富差距、強弱差距,主要是科技和人才的差距。因此,我國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最根本的策略是繼續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努力發展科技特別是高科技事業,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提高國民經濟的整體素質。努力發展教育事業,積極培養各級各類優秀人才。培養人才周期較長,難以滿足當前的急需,因此,在積極培養人才的同時,還應積極從國外招聘高層次的復合型人才,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服務。比培養和招聘人才更重要的是使用人才,應深化改革,強化競爭機制,健全激勵機制,創造有利于人力資源全面發展的良好氛圍,才能用好人才、留住人才。

【參考文獻】

(1)王烈、楊雪冬:《全球化與世界》,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版。

(2)世界銀行:《2000/2001年世界發展報告》,中國財經出版社2001年版。

(3)盧新德:《信息傳播全球化與中國企業經營國際化戰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聯合國貿發組織:《2001年世界投資報告》,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年版。

(5)余永定:《世界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評析》,載《世界經濟》2002年第3期。

(6)趙景峰:《經濟全球化下的國際競爭及我國的應對策略》,載《當代亞太》2002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