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信息制造業計量經濟論文

時間:2022-12-25 11:39:00

導語:我國信息制造業計量經濟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信息制造業計量經濟論文

20世紀下半葉的信息技術革命是經濟增長最主要的推動力,它對提高企業和產業的國際競爭力發揮了關鍵的作用。國家之間的競爭,是科技創新和經濟實力的較量。根據對各國的測算,20世紀初技術創新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只占5%左右,20-30年代提高到約15%,40-50年代上升到40%,70-80年代達到60%,90年代已經高達70%以上。美國在1929-1978年的50年中,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0%,對資源配置的貢獻率為20%,對人均資本的貢獻率為15%,對規模經濟的貢獻率為13%,對勞動者素質提高的貢獻率為12%。在1950-1962年間,英國技術創新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3.9%,德國為81.9%,日本1952-1968年為65%,韓國1955-1970年為56.4%,香港1955-1970年為46.5%,中國1952-1982年為19%,1979-1990年上升到30.3%,1991-1995年達到40%。這說明技術創新已經成為現代經濟增長的重要源泉,也是提高產業國際競爭力、促進產業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

信息技術的開發與應用催生了一批新興產業的迅速發展。近30年來,信息技術制造業作為關聯度和帶動度極強的產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步。在美國和日本,韓國和臺灣,信息技術產業已取代傳統產業,成了國民經濟中最大的支柱產業。現代信息產業已躍居美國頭號產業,以信息技術為主的知識密集型產品和服務出口已占出口總值的40%。中國信息產業近10年來年均增速達到32%,大大高于其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更重要的是,信息技術制造業的發展有利于對傳統產業的設備進行改造,促進了傳統產業的結構變化,從而有利于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提升經濟的整體競爭能力。總體來看,中國產業參與國際競爭的過程已渡過了早期的制造業代工的階段,進入了以自主創新和技術引進相結合驅動產業升級的新階段。

在創新理論中,技術創新主要是過程創新和產品創新,過程創新的目的在于提高生產率和降低單位產出的投入。相比較而言,產品創新更為重要。在產業層次,R&D的大部分是用于新的、質量更高和性能更好的產品創新而不是工藝創新。例如瑞典工業R&D總量中,75%-90%用于產品創新,美國為68%,日本為36%。無論是何種創新,其最終影響必須體現在產品或服務上,才能對創新予以真實和準確地評價。在本文研究中,技術創新的內容遵循了熊彼特創新理論的基本思想,技術創新表現為企業或產業對現有技術有效組合運用、創造和吸納各種新技術知識,向市場提供更好的產品或服務的過程。

本文重點研究了技術創新對中國信息技術制造業增長的貢獻和對產業競爭力的影響。第二部分定義了技術創新的指標和選擇合適的分析方法,確定了技術創新與產業增長的實證框架。第三部分闡述了中國近十年來信息技術制造業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增長的速度。第四部分檢驗了各種技術創新活動與信息技術制造業產出績效的相關性,重點分析了R&D投入對產品和產出增長的影響。第五部分分析了技術創新對信息技術制造業國際競爭力的影響。實證結果表明以R&D經費投入占產業增加值的百分比衡量的R&D投入強度是影響信息制造業發展的關鍵。第六部分對技術創新促進高技術產業增長進行了國際比較。最后是結論和政策建議。

2指標體系與分析框架

中國對信息技術產業的界定參考了OECD的產業分類標準,確定了醫藥制造業、航空航天器制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電子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和醫療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為高新技術產業。因此,將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和電子計算機及辦公用品制造業界定為信息技術制造業。技術創新使用投入和產出二類指標進行量化。投入指標包括R&D經費投入和人力資源投入二種,經費投入分為R&D總經費投入,R&D內部經費投入,新產品研發投入,技術改造投入和技術引進投入五個指標。技術創新的產出指標也使用了五個指標。一是以新產品產值作為技術創新的實際產出。在我國的統計體系中,新產品產值是指工業企業在報告期內銷售新產品所實現的收入,代表了所有技術創新投入要素或相關要素的最終產出。二是以出貨值作為技術創新的相對產出指標,它是衡量產業的發展水平和該產業國際競爭力強弱的指標。三是以專利作為技術創新的潛在產出指標。專利是創新的一種成果,代表了發明創造實現商業化的潛在機會。四是產業的總產值,衡量產業的生產能力。五是產品銷售利潤,表示產業獲得收益的大小。分析所采用的指標及其含義下表1。

實證分析應用了Pearson關系矩陣檢驗了技術創新投入和產出指標之間的相關性,利用Granger因果檢驗和主成分分析法辨別要素之間的因果關系,進而建立技術創新與產業增長和競爭力的回歸方程,確定技術創新對新產品產值、產業的產出增長和競爭力的影響程度。

3技術創新投入與增長績效

3.1中國的信息技術制造業的技術創新

信息制造業1995年R&D總投入為30.2億元,其中政府投入占8.9%,企業投入占80%。2004年總投入增加到428.47億元,政府投入比例下降到2%,企業投入比例上升到87%。10年R&D總投入增長了14.1倍,增長速度遠高于其它行業。其中,1995年政府投入信息技術產業的R&D經費為2.78億元,2004年增加到8.37億元,增加3.1倍。企業投入從24.85億元增加到317.17億元,增長了12.76倍。由此可知,信息技術產業的R&D投入一直以企業為主導,創新的動力主要來源企業從銷售收入中的投入。

數據來源:2002年高技術產業統計年鑒,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3。2005年高技術產業統計年鑒,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6

在產業的技術創新的構成中(見表3),從事創新活動的機構數量從1995年的964個下降到2003年的537個,但2004年恢復到847個,處于不穩定的變動狀態。但參與技術創新的總人數則不斷增加,年均增加8千多人。從事技術創新的科學家和工程師人數也增加了5萬多人。各種技術創新的經費投入比例變化非常明顯,從1995年到1997年技術改造經費占的比重最大,但是到了2004年比重最小,而新產品研發經費和內部經費從1995年的比重最小發展到了2004年所占比重最大。2004年,這兩項投入占到了全部經費的85%左右。技術創新投入在90年代中后期主要是以技術改造和引進為主,而從2000年以來則明顯轉移到R&D和新產品開發。反映了我國信息技術制造業正在經歷從技術引進和改造向自主創新變化。

數據來源:2005年中國統計年鑒,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6。2002年高技術產業統計年鑒,北京,中國

統計出版社,2003。2005年高技術產業統計年鑒,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6

3.2信息技術制造業的產出增長和經濟績效

1999年中國信息技術制造業總產值為2536億元,產業附加值為636億元,實現利稅186億元。到2004年,總產值達到22699億元,產業附加值為4592億元,實現利稅1031億元。十年間,總產值增長了8.9倍,年均增加2000億元,附加值增長了7.2倍,年均增加395.6億元。利稅增長了5.5倍,年均增加84.5億元(見表4)。信息技術產業的增長速度非常明顯。占中國經濟產出約10%,已經成為中國制造業中的重要產業。

而反映技術創新成果的新產品產出,在1999年的產值為537億元,占整個產業產出的20%,到2004年占整個產業的產出比重雖然只上升了5%。但銷售收入則從387億元增加到5368億元,增長了13.8倍,年均增加498.1億元。實現利潤從44億元增加到382億元,增長了8.7倍。由此比較,新產品的經濟績效明顯優于整個產業。

中國信息技術制造業的出口份額也在逐漸提高,1995年信息技術制造業的出貨值為931億元,到2004年增長到14106億元,10年間增長了15倍。出口份額也從1995年的38.2%增長到2004年的69.4%,我國高技術產業在進出口一直出現逆差的情況下,但從2004年開始改變,第一次出口超過了進口,反映了我國信息制造業的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也是我國近幾年了整個高技術產業科研投入不斷加強,技術不斷提高,自主創新的結果。

以產業增加值/產業就業人數計算勞動生產率,自1995年以來,高技術產業的勞動生產率始終保持較高的增長趨勢,年均增速高于制造業1.7個百分點,達到20.5%。自1995年以來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勞動生產率增長了2.5倍,電子計算機及辦公用品制造業勞動生產率增長了1.8倍。2004年二個產業的生產率分別達到11.1萬元/人和14.8萬元/人,遠高于制造業的勞動生產率,也高于其他三個高技術產業(見表5)。

,各種經費投入、人力資本投入和新產品產值的相關程度都非常高,可以確定各種經費投入和人力投入對新產品產值的影響是顯著的。但是需要考慮兩個問題。第一,由于各種經費投入和人力資本投入之間的相關度也非常高,如果建立多元回歸方程,則會出現多重共線性問題,使方程解釋能力下降,因此需要分別對每一個指標采用一元回歸方程。第二,以上Pearson相關系數檢驗雖然顯示變量之間的相關度很高,但是這并不足以說明變量之間存在因果聯系。如果直接建立回歸模型很可能產生偽回歸問題。另外技術創新的經費和人力資本投入并不能馬上產生效益,而是有一定的時滯。由于存在這些問題,首先對各個變量進行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以排除多重共線性的影響。樣本選取時間長度為1995-2004年,則滯后一期和滯后二期的結果如表7和表8。

結果顯示,在滯后一期的情況下,只有新產品研發經費(X3)對新產品產值(Y3)的Granger原因比較明顯。而在滯后兩期的情況下,只有R&D內部經費(X2)對新產品產值的Granger原因比較明顯。這說明新產品研發經費只要一年就可以產生效益,R&D內部經費需要兩年才能產生效益。而由于只有10年的數據樣本,Eviews無法計算滯后三期的Granger因果關系強弱程度,因此無法衡量X4、X5和X6產生效益的滯后期和效益大小。所以本文只對R&D內部經費投入、新產品研發經費投入和新產品研發投入的績效進行實證檢驗。

4.2R&D內部經費(X2)投入對新產品產出增長的作用

根據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結果,方程采取自變量滯后兩期的形式:

lnY3=a2lnX2(-2)+b2(2)

調整后的樣本為:1997-2004,調整后樣本數為8,回歸結果為:

lnY3=0.550lnX2(-2)+5.665(3)

此方程對現實的解釋能力很強,不存在序列自相關問題。回歸系數a2=0.550,即新產品研發經費的投入每增加1%,能帶動0.550%的新產品產值,說明我國信息技術制造業R&D內部經費投入的績效比較低,而且還低于新產品研發經費投入的產出績效

4.3R&D投入對產出增長的貢獻

為了分析R&D總投入對信息技術制造業增長的影響,選取R&D經費總額(X1)和R&D人員總數(X6)兩個指標來衡量信息技術制造業的R&D資金和人力資本投入。以新產品產值(Y3)和工業總產值(Y4)兩個指標反映產業的增長。由此建立測算這4個指標之間的相關程度相關性方程為:

aY3+bY4=c1X1+c2X6(4)

其Pearson相關性檢驗的結果如表9所示:

通過上述的簡單相關系數矩陣可以看到:這4個指標之間呈高度正線性相關性,而且在顯著性水平為0.1%時可信度也非常高。可以初步判定信息技術制造業的R&D投入對產業增長的相關程度很大(X1和X6與Y3和Y4的相關系數都在0.98以上,而且雙尾檢驗結果也很顯著)。但是多個變量之間的相關關系是錯綜復雜的,上述4個變量的任何兩個變量之間都有顯著的簡單相關關系,而這種相關關系中夾雜了其他變量的影響,簡單相關系數實際上不能完全反映兩個變量之間的純相關關系,例如新產品產值Y3受到R&D經費總額X1和R&D人員總數X6的影響,但是X1和X6之間也存在相互制約的關系,信息技術制造業的R&D總人數X6肯定受到R&D經費總額X1的影響,同時X6也可能對X1起到制約的作用,所以為了確切反映變量之間的相關關系,使用偏相關系數檢驗法,即分別測算當把X6作為控制變量時X1與Y3和Y4的偏相關系數以及把X1作為控制變量時X6與Y3和Y4的偏相關系數,分別觀察信息技術制造業的R&D經費投入和人力資本投入對產

業增長的影響,檢驗結果如下:

結果顯示,當固定X6的影響之后,X1與Y3和Y4的偏相關系數較高而且統計結果的可信度也非常高(都小于0.05),而當固定X1的影響,X6與Y3和Y4的偏相關系數明顯偏低。表明信息技術制造業的產出增長對R&D資金投入的依賴程度遠高于對R&D人力資本投入的依賴程度。

為了建立回歸方程的方便,利用SPSS分析軟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別將兩個投入和產出指標各生成一個主成分,作為衡量R&D投入和產業增長的綜合指標,分別記為XI和YI。表10是XI和YI的生成結果:

可以看到,XI包含了X1和X6兩個指標的98.387%的信息,生成的一個主成分YI包含了Y3和Y4兩個指標的99.052%的信息,將這兩個主成分作為衡量信息技術制造業R&D投入和產業增長的綜合指標是十分理想的。由此,建立R&D綜合投入對產業增長影響的回歸方程為:

YI=a+bXI(5)

對1995-2004年的10樣本數進行回歸得到的結果為:

YI=0.995*XI(6)

由于常數項的檢驗無法通過,所以將其舍去。方程(5)的結果顯示,在信息制造業中,R&D綜合投入每增加一個單位,可以拉動約0.995個單位的產業增長,這個數值沒有超過1,可以認為,信息制造業的R&D投入的績效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由此可以得出四點結論:1、在所有投入因素中,R&D內部經費的投入和新產品研發經費投入產生收益的時滯較短,見效最快;而技術引進經費、技術改造經費和科技人員投入產生收益的時滯較長,至少在3年以上。2、在投入產出績效方面,新產品研發經費投入優于R&D內部經費投入。3、中國信息技術制造業的R&D經費中能夠產生短期收益的經費所占比例較大,說明自主創新產生收益的見效時間最短。而投資于見效慢、周期比較長的技術創新經費所占比例較小。該產業最有效的技術創新方式是加大對新產品研發的投入,雖然對創新的人力資源投入產生收益的時滯比較長,但在長期并不能因此而忽視對人力資本的投入。4、R&D綜合投入每增加一個單位,可以拉動約0.995個單位的產業增長,這個數值沒有超過1,該產業R&D經費投入的使用效率不高,是信息技術產業技術創新的一個重要缺陷。

5R&D對產業的競爭力的影響

選用行業產品銷售利潤PR作為衡量行業競爭力的指標,用R&D經費總額X1,科技活動人員數量X6以及專利申請數Y1,新產品產值Y3作為衡量行業R&D綜合能力為指標,建立多元回歸模型:

lnPR=a1lnX1+a2lnX6+a3lnY1+a4lnY3+b1(7)

樣本:1995-2004,樣本個數為10,回歸結果如下:

模型通過了D-W檢驗和顯著程度為1%的F檢驗,且模型的相關系數和調整后的相關系數都很高,說明模型的擬合優度很高,而且從整體上看,國際競爭力與自變量間的相關程度也很高。從變量情況看,主成分因子Z通過了顯著程度為1%的T檢驗,表明模型中各變量與國際競爭力相關,但各變量對國際競爭力的影響在程度與方向上存在較大差異。結果顯示:R&D經費總額X1,科技活動人員數量X6以及專利申請個數Y1,新產品產值Y3都對信息制造業的產業競爭力有一定的影響。從主成分分析的總方差解釋表可以看出R&D經費總額對產業競爭力的影響高達97.61%,說明了在產業發展過程中,R&D經費的投入是提高產業競爭力過程中最主要的因素。

6技術創新的國際比較

6.1R&D投入強度的國際比較

由表12可知,中國制造業和高技術產業的R&D強度遠低于發達國家,2004年全部高技術的R&D強度達到4.6%,比較顯著的是航空航天制造業高達16.9%,同年,我國制造業的R&D投入強度約為1.9%,與制造業的比較可以看出,我國高技術產業研發強度普遍高于制造業的平均水平。由于我國高技術產業起步較晚,在研發方面的投入普遍不如發達國家,核心技術掌握不夠。與發達國家的橫向比較我們發現,中國各個產業的R&D強度均低于其它較發達的國家,許多OECD成員國的高技術產業的R&D經費都超過20%,差距之大顯而易見。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高技術產業的全球化更加突出。跨國公司在本土投巨資對關鍵技術和部件進行研究和開發,而將高技術制造業轉移到勞動力價格低廉的發展中國家其中了高技術產業高于制造業但是遠低于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高技術產業只能采用委托加工方式配套生產外部設備或進行整機組裝等技術密集度低的勞動,沒有能力進行高強度的研究開發。

從下表我們可以看到世界上主要幾個發達國家在信息制造業中的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的R&D投入強度上基本均高于20%,而我國在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的R&D投入強度僅為5.6%,與投入強度最高的法國57.2%相差10倍;在電子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中R&D的投入強度則以日本為最高高達90.4%,這也是日本近年來在電子行業的快速發展并且在世界上占有主要市場份額的原因所在,美國在該行業的R&D投入強度為32.8%,而我國僅為3.2%。雖然我國在電子行業的發展起步較晚,掌握的技術也比較落后,但是,對于技術含量較高的電子產業來說并不能按照傳統產業的發展方法按部就班的來發展,如果這樣將永遠趕不上世界發展的水平,加大R&D的投入力度,結合世界分工合作的機遇使我們國家從后進型國家變成“趕超型”國家。

數據來源:中國高技術產業統計年鑒,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5年;OECDStructuralAnalysisDatabase,2005和OECDTheAnalyticalBusinessEnterpriseResearchandDevelopmentdatabase,2006.

6.2勞動生產率的國際比較

盡管從1995年以來,中國的信息制造業以及整個的高技術產業的全員勞動生產率有了較大的提高,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非常明顯,這個差距不僅僅是技術上的落后,還與我們國家沒有完全改變勞動密集程度高的現狀有關系。在OECD國家的高技術產業的全員勞動生產率一般都在50千美元/人以上,而我們國家僅為13千美元/人,即使是發展較快的信息制造業中的電子計算機及辦公用品設備制造業也只有17.9千美元/人。所以,無論是在整體的發展現狀上,還是在行業的發展水平以及擁有技術的先進程度上我們國家都與發達國家有著比較大的差距,也是我們未來發展中要全面重視的問題。

表13部分國家高技術產業勞動生產率(單位:千美元/人)

7結論和政策建議

通過實證分析技術創新對中國信息技術制造業增長和競爭力的影響,得出四點結論。一是新產品研發經費的投入每增加1%,能帶動0.550%的新產品產值,新產品研發經費只要一年就可以產生效益,而R&D內部經費需要兩年能產生效益。二是R&D經費的投入比例直接影響產業的增長。在信息制造業中,R&D綜合投入每增加一個單位,可以拉動0.995個單位的產業增長,這個數值沒有超過1,可以認為,信息制造業的R&D投入績效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三是R&D經費投入總額對產業競爭力的影響高達97.60%,說明了在產業發展過程中,R&D經費的投入是提高產業競爭力最主要的因素。四是中國信息制造業技術創新能力與發達國家有較大差距,發達國家在信息技術制造業的R&D投入強度一般都高于20%,而中國平均僅為4.4%,相應地,勞動生產率也只有韓國的一半,與美國相差約9倍。另一方面,我國的R&D經費中能夠產生短期收益的經費所占比例較大,而投資見效慢,投資周期比較長的投資經費所占比例較小,說明中國信息制造業的大部分企業對長期研發投資的力度較小,這同樣對企業的長期發展與技術的超越性升級不利。

中國經濟發展正從工業化初期進入工業化中期,大工業和高技術產業成為發展的重點產業。國家提出了通過技術創新提升產業和經濟競爭力的發展戰略,信息技術制造業也列為國家重點發展產業。如果只是停留在技術引進和技術改造上,那么中國的信息制造業的科技水平將永遠不能超過甚至趕上發達國家的水平,只有通過加大技術創新的經費投入和人力資源的儲備,放松產業管制和開放市場增加競爭,改進創新環境和激勵機制,提高創新系統的效率,加強國際技術合作,促進國內信息化進程,才能完成中國從世界IT制造工廠變成世界IT創新基地之一。

本文的研究只是檢驗了技術創新投入對信息技術制造業增長和競爭力的影響程度,那么技術創新投入的力度究竟應該為多少才合適,在企業資金允許的情況下應該怎樣有效率地分配技術創新資源,乃是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摘要】基于Pearson關系矩陣、Granger因果檢驗和回歸分析,本文研究了1995-2004年中國信息技術制造業技術創新的6個關鍵指標對產出增長和產業競爭力的影響。結果顯示R&D總投入增加1%,總產出將增長0.995%。新產品R&D經費投入每增加1%,能帶動0.550%的新產品產出,新產品研發投入只要一年就可以產生收益,而技術引進和技術改造則至少需要3年才能產生收益。技術創新對信息技術制造業競爭力的影響因子為97.60%,是提高產業競爭力最主要的因素。與發達國家比較,R&D強度和效率較低是產業競爭力不強的主要原因。改善創新環境,加大技術創新投入并提高創新效率,是實現中國信息技術制造業從“世界IT加工廠”向“世界IT創新領導者”轉變,促進產業結構升級戰略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信息技術產業R&D生產率競爭力

參考文獻

1.約瑟夫.熊彼特.經濟發展理論.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年

2.謝勒F.M.技術創新:經濟增展的原動力.北京:新華出版社,2000年

3.畢克新.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測度與評價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年

4.傅家驥.技術創新學.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年

5.官建成,馬寧,我國工業企業技術創新能力與出口行為研究,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2(2):103-106.

6.李西堯,德國促進技術創新的舉措,全球科技經濟瞭望,1999(8),25-26.

7.陸國慶,基于信息技術革命的產業創新模式,產業經濟研究,2003(4)31-32.

8.王建華,賴明勇,中國工業制造業技術創新的相對評價及實證研究,系統工程,1999,17(2),25-28.

9.許晶華,信息技術與經濟增長:理論、方法與實證研究,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03年

10.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世界信息產業發展研究報告,北京:中國電子信息發展研究院,2006,35-37.

11.Brecht,H.E.(1992),“Australia’sindustrialR&Dandforeigntrade”.AppliedEconomics,24(4),545-556.

12.Dollar.D(1986),“TechnologicalInnovation,CapitalMobility,andtheProductCycleinNorth-SouthTrade,”AmericanEconomicReview,76(1),177-190.

13.DeBondt,R.(1996),“Spilloverandinnovative,activities,”InternationalJournalofIndustrialOrganization,15(1),1-22.

14.Faber,JandHesen,A.B.(2004),“InnovationcapabilitiesofEuropeannations:Cross-nationalanalysesofpatentsandsalesofproductinnovations,”ResearchPolicy,33(2),193-207.

15.Guan,JandMa,N.(2003),“InnovativecapabilityandexportperformanceofChinesefirms,”Technovation,23(4),737-747.

16.GouZhongwen.(2006),“ITInnovationandtheDevelopmentofInformationIndustry,”ChinaCommunication,6,5-6.

17.Morkey,G.K.(1989),“R&DexpendituresandProfitGrowth.”ResearchTechnologyManagement,32(3),20-23.

18.Morkey,G.K,Reithner,R.M.(1990).“HowR&DAffectsSalesGrowth,ProductivityandProfitability,”ResearchTechnologyManagement,33(2),11-14.

19.Ruttan,V.W.(1997),“InducedInnovation,EvolutionaryTheoryandPathDependence:SourcesofTechnicalChange,”TheEconomicJournal,Vol.107,No.444,pp1520-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