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綜合治療直性脊柱炎論文

時間:2022-07-18 08:17:00

導語:中西醫綜合治療直性脊柱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西醫綜合治療直性脊柱炎論文

【關鍵詞】脊柱炎

直性脊柱(AS)炎是一種原因不明的以脊柱為主要病變的慢性疾病,多發于青狀年男性,發病年齡在10~35歲,20歲左右是發病的高峰.首次發病多在30歲以前,30歲以后很少發病,主要侵犯骶髂關節及脊柱,并不同程度累及周圍各大關節(如髖膝踝肩等)的慢性炎癥,破壞性疾病.受累關節有骨性強直的傾向,一般先侵犯骶骼關節逐漸累積及腰胸頸椎,出現小關節模糊融合消失及椎體骨質疏松破壞,韌帶骨化終致脊柱強直或駝背固定甚至喪失勞動能力,致殘率高危害性大,我院從2001~2007年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病人53例,取得較滿意療效。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所有病例均符合1984年強直性脊柱炎(AS)修正紐約診斷標準.其中男48例、女5例、男女比例9.5:1、年齡12~40歲,平均24.8歲,病程最短者3個月,最長者10年平均3.4年。

1.2臨床癥狀全部病例均有腰背僵硬,疼痛。髖關節痛19例、膝踝關節痛17例、頸肩疼痛26例,轉頸困難9例,彎腰前屈受限者15例,下蹲不能者20例,背伸不能者13例,側彎受限者11例。初治28例復治25例,復治者均用過非甾體抗炎藥物。其中12例合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低熱,體溫高達37.8℃、50%以上病例有口干。

1.3實驗室檢查53例病例中41例HLA-B27陽性、血沉快者39例。30°/h以下者8例,50°/h以下者17例,50°/h小時以上者14例,類風濕因子陽性者5例,C反應蛋白陽性者38例,血清補體IgA,和血清C3、C4水平顯著增高者40例,X線骶髂關節炎分級有爭議者行CT掃描。骶髂關節炎CT掃描示:II級30例、III級15例、IV級8例各占總數之63%、25.8%和11.2%所有病例治療前均為活動性AS。

2治療方法

2.1全部病例均服西藥柳氮磺胺吡啶片(SASP)第一周,0.25日二次,第二周0.25日三次,第三周0.5日二次,第四周0.5日三次,第五周1.0日三次維持,在疾病初期或疾性期,病情較重,疼病明顯時,暫服非甾體類藥物,緩解癥狀。用藥后10~15天查血像一次,尿常規一次,三個月查肝功能,尿素氮一次,觀察肝腎功能。

2.2配服中藥如下熟地15~20g、鹿角膠10g(洋化)、川斷10g、獨活各10g、桂桂10g赤白芍各15g、知母12g、黃柏12~15g、金狗脊20g、防風10g、牛膝12g、黃柏12g、生地15g、地骨皮12g、白僵蠶9g、元胡15g,證狀緩解后改用以頸肩強痛為主加葛根20g,下蹲不能者加白芍用量至30-50g脾胃虛弱者減熟地用量,加砂仁6g或三仙各10g,每半年、一年、一年半總結一次。

2.3功能鍛煉①胸運動:直立位雙肩平舉展開及雙手交叉上舉,頭后仰,做挺胸收腹行深呼吸,各練習五六次,每次4~5分鐘,多做腹部呼吸。②頸椎活動:緩慢做左右側屈,側曲時持續用力,待肌肉疲勞加大側曲角度;前屈,后伸運動,頭部盡力前曲后仰持續4~5分鐘③腰椎活動:站立彎腰兩手用力摸地;雙手后背交叉支撐腰部挺胸過伸腰椎;左右旋轉;五點支持法和飛燕式鍛煉。以保持脊柱生理彎曲、可采用背著墻站立,保持良好的姿勢。④下蹲活動:屈髖屈膝下蹲,自然下蹲或扶物下蹲,待肌肉疲勞加大下蹲角度,總之功能鍛煉應根據受累關節選擇訓練重點,關節完全強直,有骨橋通過的關節禁止功能鍛煉,避免造成損傷。

2.4藥物熏蒸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具有保護,感覺調節體溫吸收分泌新陳代謝等生理功能,我院采用美國進口蒸氣設備,將舒筋活血通絡中藥散劑溶入在現代高技術治療中,通過恒溫持續加熱,,對全身進行藥物熏蒸,擴張全身皮膚毛細血管,使含有大量中藥成分的蒸汽通過皮膚吸收進入全身,以溫通陽氣,散寒化瘀,疏通筋絡,進而達到舒筋活血止痛,改善關節功能,藥物熏蒸,每次30分鐘,每周三次,對高血壓心臟病,重度貧血及呼吸道傳染,傷口或感染患者及年老體弱,處于發熱月經期,妊娠等患者,不宜進行中藥熏蒸[3]。

3療效觀察

3.1觀察方法治療前記錄晨僵、夜間痛等癥狀,功能檢查包括腰椎前屈,后伸和側彎等3個方向的活動度(用脊柱測量器側量),胸廓擴張和指一地距等。實驗室指標包括血常規、血沉、C反應蛋白(CRP)和LgG、LgA、LgM等。半年內每月隨防一次,以后視情況1~3個月隨防一次記錄癥狀功能,檢查和實驗室檢查。

3.2療效評價①顯效:晨僵、夜間疼痛消失,功能改善:ESR<20mm/h(男)或<30mm/h(女),CRP正常范圍,CT掃描或X線示改善或無明顯加重者,②有效:夜間不痛、晨僵時間<15分鐘、功能改善:ESR、CRP下降50%以上[(治前值一治后值)/(治前值-正常值)]%;X線或CT掃描無明顯變化者。③無效:癥狀功能實驗室指標改善不明顯,CT或X線表現,骶髂關節炎進展不足I級者。④加重:臨床或實驗室指標進展或CT/X線骶髂關節炎加重I級以上者。

3.3療效53例AS臨床療效情況其總的臨床療效分別為:顯效46例(89.6%)、有效6例(9.5%),無效1例(1.2%)加重0,總有效率97.8%。

4討論

4.1強直性脊柱炎(AS)的發病機制與遺傳、感染、免疫、理化因素有關,為一種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缺乏,有效治療,柳氮磺胺吡啶(SASP)是目前治療強直性脊柱炎(AS)及其它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的常用藥。柳氮橫胺吡啶(SASP)為5-氨基水楊酸(ASA)與磺胺吡啶(SP)的偶氮復合物,5-氨基水楊酸可以能通過抑制環氧化酶和脂氧化酶的環節來抑制結締組織部位炎性介質前列腺素的合成,能起抗菌消炎和免疫抑制作用,能抑制免疫佐劑誘發的關節炎,還可調節體內細胞免疫功能[1],是一種副作用小療效確切的免疫制劑,雖然不如硫唑嘌呤,環磷酰胺等作用性強,但該藥無骨髓抑制,白細胞減少等副作用,是一種相對安全,療效可靠,宜于較長時間服用。AS的發病機制可能與肺炎克雷伯桿菌感染有關[2]在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腸道中,肺炎克雷伯什菌檢出率高于正常人。患者血清中克雷伯桿菌的滴度也比正常人高且與強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動有關,SASP具有抑制細菌繁殖代謝作用。

4.2本病祖國醫學屬痹證范圍為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但又有腎虛、寒、邪深侵和久痹不已復感三邪內合肝腎的特點,治療時以補肝腎強腰膝,祛風除濕、溫陽散寒為大法,兼以清理痰火,該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熱象故配以清血熱利濕熱藥:生地、地骨皮,知母黃柏,其中熟地補腎填精配麻黃,補而不滯又可通血脈、溫腠理,該病患者,頸腰背強痛為督脈循行部位,再者督為諸陽之會,故用補腎強督的金狗脊,四肢曲伸不利為肝血不足,筋肉失榮所致,故下蹲不能者用白芍,養肝柔筋運用中西藥物合用治療AS,6個月、12個月,18個月的總有效率與國內學者單純使用SASP一年有效率66%,二年有效率74%,三年有效率90%的結論相比之下,提高了療效,循短了病程,確為治療AS的一種好方法。

4.3中醫本著整體觀念辯證論治的原則針對不同致病環節,采用多種方法,多種途徑,達到祛病痛,調節免疫力的作用,且可對抗西藥的毒副作用,因此中西醫結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相互協同,取長補短,發揮各自優勢,即可祛除強直性脊柱炎的致病因素,又能改善全身狀態,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康復功能鍛練在強直性脊柱炎治療全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強直性脊柱炎的任何一種治療方法,都是恢復患者免疫功能,消除關節末端筋腱炎癥,停止筋腱繼續骨化。藥蒸及功能鍛煉盡可能恢復各個關節功能,保持強直性脊柱炎關節功能,大大降低強直性脊柱炎致殘率,達到了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黃烽,強直性脊柱炎臨床及免疫發病機制的研究進展[J]中國免疫學雜志,2001,6

[2]于光,強直性脊柱炎,見孟濟明,風濕病臨床指南[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1996,12:147-169

[3]吳春雷.王麗聰中藥熏蒸對強直性脊柱炎患者活動功能的影響.中國中醫骨傷,2006,14:(2)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