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文化現代設計藝術論文

時間:2022-11-18 05:17:00

導語:本土文化現代設計藝術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土文化現代設計藝術論文

摘要:現代社會我們已經不能簡單的把我們的作品作為一個工具或器物來看待,在強調產品實用性的同時,人們越來越注重產品可承載的情感內容,即希望通過產品獲得某種情緒感受,滿足特定的感情需要,如友情,親情,寄托希望,向往;展示情趣,格調,追求自然,回歸等。產品被要求蘊涵豐富的情感色彩,以能夠滿足消費者的感情需要。

關鍵詞:文化;回歸;承載

文化影響現代設計,現代設計傳承并表現文化,設計是一個載體,設計體現文化的發展,設計的主觀意志應體現在文化發展的客觀規律的認識與把握之上。

一、本土文化現代設計的影響

設計,是文化藝術與科學技術相結合的產物,而藝術與科技,同屬于廣義的文化范疇,而本土文化本身即是本國人民歷代在實踐中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總結、歸納。具有不可逆的傳承性。曾經一代又一代的藝術家設計師都企圖擺脫傳統文化的陰影,但本土文化還是如影隨形。因此,我們可以說,任何傳統文化都必然對藝術與科學的發展產生非常深刻的影響,并且通過藝術與科技,都對現代設計產生連帶的巨大作用。

在人類社會,各國的本土文化都在發揮其自身的功能--對現代設計的影響。在此我們僅以中國為例,以點窺面,從中發現其規律性。在當今世界里,像中華文化一脈相承的,也只有中華文化,所謂四大文明古國,也只有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一脈相承,不曾中斷。也正是基于這一點,中國人對本土文化情有獨鐘。我們談中國本土文化,大體離不開易學文化,離不開儒道,釋文化,即儒學、道學、佛學。在東方,或者說主要在中國,各種文化相互通融,數千年相安無事,這本身就說明中華文化巨大的兼容性,也正是這種兼容性才使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到了現代社會,中國的文化再傳承,中國的設計也在延伸。

本土文化可謂是一脈相承的器物和習慣,就像一個家庭的傳家寶和日常行為,站在歷史的角度,傳統文化即是物質與精神的沉淀,生產力的發展使得物質得到改進和創新,使人類有了新的征服自然和表述情感的工具,物質的變化,環境的變化,使得人在精神系統養成的習慣也發生了變化。設計,作為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一種活動,從宏觀角度來看,國家一些政治改革,經濟發展方面,都可以稱之為設計,微觀方面,人們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都包含其中。

設計是"以人為本",其中的人我們又可以分為兩種人:主觀形態的人[設計師]和客觀形態的人[大眾群體]。從文化的角度來看"設計引導人"與"人引導社會"這本身就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就像法國印象派興起的時候,連街頭擦鞋的姑娘也會談論莫奈的油畫,中國歷史上也曾出現;類似情況,宋朝宋徽宗崇尚道教,導致了街上買燒餅的也回說道,這不也就說明了我們的設計在引導人的時候也在引導自己的方向,反過來,人引導設計的時候也在引導自己,從物質與意識的關系來看,物質是第一性,意識是第二性,物質影響意識,意識也影響物質。當人們有一定的時代特征向前發展了,這時候用什么作為語言呢?無疑,最好還是本土文化。畢竟本土文化離我們較近,就好像中國人用筷子用慣了叫他用刀叉反倒還不習慣。這就是人的一種情懷,設計師如果把握好了這種情懷,一切問題就解決了。

陳漢民老師在設計王府井飯店的標志時,把傳統的中國結與建筑墻壁上的裝飾融合在一起,使我們看到這個標志時,既有中國情結,又具備現代設計的特點。

靳棣強老師在其招貼設計《自在》系列中,運用中國水墨畫技法,融合了現代技術的特殊肌理效果,現代又不失傳統。貝津銘先生更是世界公認的建筑大師,在做中國香山飯店運用江南水鄉的青磚灰瓦白墻色調,使現代建筑加上文化情懷,形成一種共鳴。

他們這些大師自身都具備一定的文化素質,挖掘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一種韻致。

現代設計的發展,不僅僅是設計師個人的問題,尋找相同切如點,那么傳統文化的介入應該來說對當代設計文化具有推動作用,這也就是傳統文化對現代設計的最大意義了。

二、本土文化是現代設計的基石

之所以提出以上觀點進行試析,其目的也就在于體現本土文化在現代設計所特有的分量,曾經全球十大營銷公司世界伙伴公司的執行長說:"本土文化的廣告要比國際化的廣告效果至少強百分之三十"。因此,他們從來都和當地的營銷公司平均持股,使命是增加本地商的力量,使之與全球傳播集團的商抗衡。屢獲廣告大獎的NIKE廣告創意掌門人說:"不管他們給不給你獎都別在乎,沒有什么大不了的,廣告來自于一個國家的文化,惟有從自己的文化和角度出發告訴世界其他角落的人什么是你所認為的廣告。

以上兩個觀點告訴我們,使用本土話語言進行創作與設計,向世界呈現自己獨特的文化視角其所具有的廣告效應,商業價值是國際化的設計所不能抗衡的。現今社會都籠罩在全球化、一體化的趨勢之下,可當文化也到了一體化的哪天,其實也就是文化的終結點,而設計作為文化發展的一個方面,將遭遇其同等命運。可這一切的操縱者、傳承者、發展者皆為人,以人為核心進行外延,有什么樣的需求,就會產生什么樣的設計。

人類最初的設計正是針對人們最普遍最基本的需要展開的,幾千年來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時代的消費品蘊藏著不同的審美情趣、審美理想、審美追求,表現出不同的民族性格、民族心理和人們對自我實現的不同追求,產品本土化設計符合不同民族需要民族識別,民族認同的親情感要求,是民族表現欲不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民族識別的要求表現為不同的精神生活方式,即不同的風俗習慣、起居飲食、喜慶節日、信仰祭祀、婚姻家庭、文學藝術特點等等。民族認同表現為同個民族共同的民族心理素質,即在物質和精神文化生活中,感覺到大家都屬于一個人們共同體的"自己人"的這種心理,這種心理強烈而集中的體現在共同的風俗習慣、情感需求。

設計需要創造,如果沒有創造,世界將是一副模樣,但創造是有基石的不同的地區有其地域環境,氣候條件,經濟情況,人文思想,民族習慣等等不同,表現在設計方面,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如法蘭西民族,地處溫帶海洋性氣候,良好的生活環境造就了法蘭西民族追求美妙而浪漫的生活習慣,時尚成了這個迷人國度奉行的生活準則,時裝、香水這些時尚的載體成了這個民族的代詞,洛可可風格的延存與裝飾藝術運動的渲染,形成一種華麗、經典的法國浪漫風格。德意志民族則不同,氣候干燥,多山的自然環境造就了嚴謹的德國人。因而,德國的設計體現了嚴謹、重功能的品質,就連較為傾向藝術性的平面設計在這里也自由不起來,包豪斯是其代表,烏爾姆設計學院提出的設計就是科學技術,從而形成重功能、技術缺乏藝術感的德國風格,與之相反,美利堅民族是個民族大融合,渴望自由的環境下造就了設計的幽默感與隨意性,短暫的歷史,自由的人性,使美國設計更具輕松、樂觀的色彩。

社會文明的不斷提高,使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意識到了設計本土化的問題,設計必須融如當地本土文化中去才能得到持續發展,特別是在中國這樣一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處于東亞文化核心地位的國度里,更是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設計的本土化并不是對本土中國文化的膚淺理解即"形"的簡單融如進去,香港設計師靳棣強的成功,就是因為他懂得如何將浸淫五千年中國文化如中國水墨文化,儒家文化之精髓融如設計中,儒家的審美標準用一個字來概括,就是"和",體現包容性,包容性必然衍生多樣性,而多樣性也是造型與裝飾在注重整體效果之上,就體現在形式與功能協調結合與造型的多樣性。

綜上所述,設計是一種把人們的思想賦予形態的工作,設計就是將所有的人造物賦予美好的目的并加以實現,優秀的設計是真善美的體現,設計從過去對功能的滿足進一步把人們上升到了對人的關懷,這是在設計中融如文化,增強產品的文化附加值的根本所在,這是設計師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