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下漢語言文學發展困境探究
時間:2022-07-10 08:53:14
導語:新媒體下漢語言文學發展困境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漢語言文學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對弘揚并傳承中華文明有著非常積極的影響。隨著時代的不斷變化,社會環境不斷變化,新時期背景下,新媒體沖擊了各行各業,中西方文化交融沖擊了漢語言,也使得漢語言文學發展遭遇了困難和阻礙。積極解決漢語言文學發展問題,推動漢語言文學發展是每一個中國人的責任和使命。因此,相關學者應加大力度研究新媒體環境下的漢語言文學發展狀況,優化漢語言文學推廣之路,為中國文化全球化發展鋪平道路。
關鍵詞:新媒體;漢語言文學;發展困境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不同國家的文化、經濟、思想、政治不斷交融。西方國家的文化對漢語言文學形成了一定的沖擊。與此同時,計算機互聯網不斷發展,新媒體技術在便捷人們交流的同時,改變了人們的交流方式,網絡流行語的出現豐富了人們的交流,然而也影響了漢語言文學氛圍,進一步的沖擊了漢語言文學。將漢語言文學的魅力發揚光大是每一個中國人的責任和義務,正因為此,加大新媒體環境下的漢語言文學研究重要且必要,相關學者需對之加以關注。
一、新媒體背景下的漢語言文學特征
(一)快捷多樣。互聯網具備及時性和開放性等特征,處在新媒體背景下的漢語言文學想要謀求長期、穩定發展,必須善用互聯網的優勢推動自身傳播、共享,拓展自身的影響范圍。與此同時,多媒體為漢語言文學的傳播提供了新的路徑,學習者可以借助媒體技術以及相應的移動終端查看與漢語言文學相關的文字、圖片、視頻等,有利于豐富漢語知識,提高漢語言文學素質。(二)可塑性。新媒體背景下,漢語言文學的創作和學習模式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漢語言文學學習為例,學生可以借助各種搜索引擎搜索與漢語言文學相關的教學資源,可以很好的梳理自身頭腦中的漢語言文學知識構架,進而突破傳統的漢語言文學學習模式。(三)互動性。漢語言文學滲透于人們的日常生活、學習之中,應用性能極強。在舊媒體背景之下,漢語言文學的相關交流受時間、空間等因素的制約。而在新媒體背景之下,漢語言文學的交流可以突破時間、空間等,相關人員可以借助媒體技術就漢語言文學進行及時的交流互動,有利于促成良好的漢語言交流氛圍形成,進而推動漢語言文學發展。
二、新媒體環境下漢語言文學發展的困境
(一)網絡流行語沖擊。新媒體背景下,各種網絡流行語不斷涌現,這對漢語言文學發展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首先,網絡流行語豐富了漢語言文學的詞匯量以及表達方式,推動了漢語言文學的改革發展。極具個性的網絡流行語增加了漢語言文學的特色,豐富了漢語言文學的內容,使得漢語言文學能夠更為準確的表達人們的情緒和感受,人們更愿意接受漢語言文學,這無疑為漢語言文學的推廣和傳播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網絡流行語并非正統的漢語言,必然會對社會意識產生較大的影響,尤其是在群眾觀念、道德觀念、歷史文化等方面,網絡流行語具有極強的破壞力和殺傷力,對于漢語語序的規范以及正確的用語習慣等必然會產生不良影響。(二)受眾的作用和地位發生了變化。當前階段新媒體盛行,網絡語言對受眾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網絡平臺所扮演的角色亦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與此同時,受眾對大眾傳媒的包容性不斷增強,但由于大眾傳媒與受眾之間并沒有處在平等的交流位置之上,因而受眾的發聲影響被制約。網絡語言利用大眾傳媒不斷擴散,改變了人們的書寫習慣,雖然推動了紙質傳媒的更新換代,但也使得受眾出現了“提筆忘字”的問題,容易導致錯誤的漢語言不斷擴散。此外,紙質媒介更利于受眾感悟漢字的內涵和精髓、更為深刻的體會漢字的書寫魅力。電子媒介的快速發展,大有替代紙質媒介的趨勢。加之電子媒介內漢語言文學相關的知識和信息存在較強的碎片化和謠言化等問題,一方面容易誤導受眾,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受眾深入思考,這無疑會影響其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進而影響其綜合素質。(三)漢語言文學教育脫離現實生活。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學生的自主性和個性不斷被強調,但是在漢語言相關的教學過程中,教育者并沒有充分的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社會發展的現實情況等,很多人仍然以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落實教育教學工作,新媒體未能與漢語言文學教育融合,這導致漢語言文學教育存在較為嚴重的時代不適用性,而這必然會影響漢語言教學的長遠發展。
三、推動新媒體環境下的漢語言文學發展的意義
推動新媒體環境下的漢語言文學發展意義主要有三:第一,能夠矯正新媒體的發展方向,使之不斷朝積極向上的方向發展,在推動漢語言文學創新的同時優化其傳播形式,促使漢語言本身創新。新媒體與漢語言文學的融合是傳承并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途徑,是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更是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大勢所趨,群眾易于接受這種新的漢語言文學傳播模式,新媒體的矯正難度將會大幅度縮小。第二,能夠促進漢語言文學教育發展,學生對網絡技術的重視度不斷提高,在學習應用網絡技術的同時了解漢語言文學相關知識,有利于打造新媒體技術與漢語言文學的共贏格局,進而推動漢語言文學傳承。第三,與新媒體技術融合的漢語言文學能夠很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漢語言文學教育的效率。學生能夠更好的感受到漢語言文學中蘊含的文化精髓,更利于文化傳承以及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四、新媒體環境下推動漢語言文學發展的策略
(一)以正確的態度面對網絡流行語。新時代背景之下,社會的文化形態和規律都發生了變化,人們的用語習慣和思維模式會隨著社會的變化而變化。因此,在網絡流行語方面,不應該全面抵制或是全面排斥,而是應該選擇性的接受衍生出的新的漢語言語義和詞匯的新用法,努力為漢語言文學打造良好的發展氛圍。與此同時,網絡流行語與正規的漢語言畢竟不屬于同一個檔次,一些網絡流行語言符合漢語言發展趨勢,還有很多網絡流行語言并不符合漢語言發展趨勢。因此,應該有意識的控制不符合漢語語言發展趨勢的網絡流行語應用范圍擴大,應加強社會各界的流行語使用規范度,以確保網絡流行語真正引領漢語言文學發展。(二)提高受眾的漢語言主觀能動性。學生是國家發展的未來,因此,想要推動漢語言文學的健康、全面發展,必須幫助廣大學生正確認識漢語言文學、正確認識網絡平臺,能夠以健康的心態合理運用網絡平臺,推動漢語言文學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由于新媒體具備資源豐富、傳播速度快等優勢,因而教育者在端正學生漢語言文學學習心態的同時,應當注重挖掘學生的漢語言學習潛能,盡可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以推動學生構建漢語言知識體系。(三)優化現有的漢語言教育模式。傳統教育教學格局下,教育者主導教學,教學具備較強的單向性,這對漢語言文學的發展十分不利。新媒體背景下,教育者應善用新媒體優勢,要積極打造多元化的教學模式,突破傳統教育教學的束縛,提高教育的趣味性、靈活性,以便為學生提供更具備針對性、更適合學生實際情況的優質的漢語言教育。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漢語言文學并非一成不變的,而是會隨著時展而不斷變化的。融合了新媒體因素的漢語言文學是漢語發展的必經階段,因而在漢語言文學之中出現網絡流行語是極其正常的現象。網絡流行語與漢語言文學的融合體現了草根文化、體現了社會文化,是廣大人民群眾表達自我的一種方式。社會方面應該正視新媒體環境下的漢語言文學,要以正確的態度對待網絡流行語,要在吸收精華的同時剔除糟粕,要尊重網絡語言,也應規范網絡語言使用,以確保網絡語言更好的服務于漢語言文學發展。
【參考文獻】
[1]金戈,胡路漫.新媒體環境下漢語言文學發展路徑探究——評《漢語言文學知識(修訂版)》[J].新聞愛好者,2018(11):101.
[2]楊浩.新媒體環境下漢語言文學發展困境及策略[J].神州,2017(22):241.
[3]張東.淺談新媒體環境下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發展的影響[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7(5):235.
[4]陳嬌蕓.新媒體運營視域下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路向探究[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7(10):74-76.
[5]紅枝.新媒體環境下漢語言文學發展困境探究[J].品牌研究,2018,15(3):72-73.
[6]王蕾滋.新媒體環境下漢語言文學教學優化策略[J].新西部:下旬•理論,2016(2):115.
[7]蔡聃.基于新媒體的漢語言文學發展困境和策略分析[J].北方文學,2017(36):159.(上接第206頁)
作者:盧春紅 單位:大連理工大學城市學院
- 上一篇:民族體育教學改革論文
- 下一篇:傳媒類文學基礎課程網絡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