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自身建設問題論文

時間:2022-09-03 10:08:00

導語:中小學自身建設問題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小學自身建設問題論文

民辦教育(亦稱社會力量辦學),是當前全社會普遍關注的一個熱點問題。改革開放以來,由于黨和政府頒布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規支持和鼓勵民辦教育,使其得到蓬勃發展,已成為我國教育事業的有機組成部分。如何加強民辦學校的建設,也成為社會各方面關注的一個問題。本文擬就民辦教育,主要是民辦中小學自身建設問題,作一點初步的探討。

一、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是辦好民辦中小學的前提

民辦教育作為我國教育事業的一個組成部分,必須與公立學校一樣,堅持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辦學方向不明確,辦學思想不端正,很難培養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需要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在階級社會中,教育具有階級性并體現統治階級的意志。國家鼓勵舉辦民辦學校,并不是任其自由發展,而必須按國家的方針政策的要求,遵循社會主義的方向發展。具體來說,民辦中小學要全面貫徹“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同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針;執行國家規定的課程計劃和教學大綱,使學生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同時還要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自覺接受教育行政部門的管理、監督和檢查等。

為了確保民辦中小學的辦學方向,從教育行政部門來說,對舉辦民辦中小學既要鼓勵又要嚴格審批和加強管理,即,既要從政策上加以扶植和提供服務,又要嚴格審查其辦學條件,看它是否達到設校的基本標準和是否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具體地說,當前要加強對招生廣告(簡章)的審核和管理,加強對學校教育質量的檢查和評估,加強對學校收費及財產、財務的管理和監督。

從民辦學校舉辦者來說,必須明確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是民辦學校存在的前提。那種把學校辦成“貴族”學校的做法,以及以營利為目的的做法,都是違背我國的教育方針和政策的,都是和民辦教育的宗旨相悖的,應該自覺抵制。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是辦好民辦中小學的關鍵

民辦中小學的校長、教師來源與公立學校不同。由于民辦學校大多實行的是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有的校長由董事長兼任,有的校長由董事會聘任。其師資來源則主要靠公開向社會招聘,包括專職和兼職兩類。專職教師的來源大約有3方面:一是招聘退休教師和校長。這部分人年齡偏高,但有豐富的教學、管理經驗,能為教育事業繼續發揮力量,所占比例也較大。二是青年教師,剛畢業或畢業分配不久即來應聘者。他們有熱情、有理想、思想新,也肯干,然而經驗不足,也不夠穩定。三是從公立學校以高薪和優厚待遇“吸引”過來的骨干教師。這部分人教學好,精力充沛,是民辦學校師資隊伍中的中堅力量。然而這種做法卻對公立學校師資力量造成沖擊。總的說來,民辦學校師資狀況令人堪憂。因為在實際工作中,招聘制也隱藏著許多問題。最關鍵的是招聘制意味著校方隨時可將不如意的教師“炒魷魚”,同時也意味著教師有權“選擇”,可以自由“跳槽”。因此,師資隊伍老化和流動性大、不穩定成為民辦學校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而辦好民辦學校的必需條件就是要有好的校長和穩定的有較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校長是學校管理的主要領導者,也是學校活動的協調者,辦學特色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校長的素質和辦學自主權。因此,首先應當聘請具備國家規定的校長任職資格,政治思想水平高,具有現代教育思想,精通教育、教學和管理規律的行家來擔任校長。同時,很重要的一點是,學校內部管理方面必須理順董事會與校長之間的關系,董事會與校長之間應當是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校長全權負責學校的行政及教育、教學工作,董事會要對校長執行國家教育方針政策、依法管理學校、領導教育教學工作中的重大問題進行監督,但不可任意干涉學校內部事務和日常工作。只有這樣,才有利于校長按教育規律開展學校工作。

有了好校長,還需要組建穩定的高素質的師資隊伍。第一,學校要運用好民辦學校的用人自主權,把好聘任師資的質量關。要選聘具備國家認定教師資格,具有敬業精神,政治、業務水平高,懂教育教學規律的教師;同時注意教師隊伍年齡結構、專業結構要合理。第二,應當加強教師隊伍的內部管理。要建立健全教職工的管理制度,對教職工聘任、待遇、工作的考核評估和職稱晉升等都應當有明確的規定。除了使用經濟和行政手段之外,在工作中要尊重教師,依靠教師,吸收教師參加民主管理,使其克服“打工仔”的雇傭思想,樹立主人翁態度,將培養學生視為自己神圣的天職。第三,要抓好福利工作,解除教師的后顧之憂。民辦中小學教師沒有鐵飯碗,除了離、退休來工作的教師外,對于其他教師和工作人員來說,必須設法解決他們的住房、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等問題,使其無后顧之憂,才能提高他們工作的積極性,穩定師資隊伍。第四,民辦中小學也需要以培訓、進修的方式繼續提高教師的文化科學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和教學技能;同時也要對教師的工作進行科學的考核評價,以促使其不斷進步。

總之,必須依靠高水平的校長的教育教學管理以及廣大具有較高素質的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才能辦好民辦學校,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學生。

三、加大改革力度,全面推行素質教育,以質量求生存,促發展

要辦好民辦中小學,最關鍵的一點是人才培養模式必須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對于近幾年才剛剛起步的民辦中小學來說,教育質量是其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在質量問題上,決不能走“應試教育”的老路,而必須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身體心理和勞動技能素質。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民辦中小學不可避免地面臨著與各個學校之間的競爭,只有全面推行素質教育,著力提高教育質量,才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目前民辦學校雖然存在不少有待改進的問題,但它們在實施素質教育方面卻具有自身的優勢。首先,民辦中小學在校長和教師招聘、教育和教學管理、學生收費、經費使用、課程改革、教材使用等方面都具有較大的自主權和靈活性,因而可以為實施素質教育提供較為寬松的教育內、外部環境。其次,它們可以不受現有的辦學模式、管理體制的約束,有利于使其成為“素質教育改革的實驗沃土”。民辦中小學應當充分利用這些優勢,優化對人、財、物、事的管理,加大力度,深入開展素質教育改革實驗。在改革過程中,要廣采博納中、外優秀的教育經驗,借鑒公立學校已取得成效的素質教育實驗模式,從學制、課程結構、教學內容到教育方法與手段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實驗和創新,探索一條具有民辦學校自身特色的素質教育改革新路子。

民辦中小學的上上下下都要轉變觀念,在提高認識的基礎上,從本校實際出發,精心策劃,大膽進行素質教育的改革實驗。

其一,要針對民辦中小學生源的特殊性,加強德育,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

民辦中小學的學生有許多優點,但因不少學生來自比較富裕的家庭,生活優裕,受到家長過分溺愛等,養成了某些不良行為習慣。比如,有“驕”“嬌”二氣,優越感強,集體觀念薄弱,組織紀律性較差,生活不能自理,吃穿搞攀比,浪費現象嚴重等,有的甚至程度不同地沾染了各種惡習并且不服管教。面對這些學習素質差而又參差不齊的教育對象,思想品德教育的難度相當大。加之大多數民辦中小學實行寄宿制,學校必須對學生提供“全天候”服務,承擔教育、教養的雙重任務。因此,民辦中小學必須加強德育,把育人工作當作頭等重要的事情來抓,將德育貫穿于學校教育的全過程,這樣才能使學生健康成長。否則,他們在道德上、人格上從小形成的缺陷,將可能危及其一生。加強思想品德教育一定要注意突出重點,有的放矢。當前要著重抓愛國意識、公民意識和法制意識的培養。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和身心特點,開展“自學、自理、自護、自強、自律”教育,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奮斗和創業。特別要針對學生行為習慣上的弱點,加強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尤其要突出“封閉式管理、開放式教育”的特色,加強德育的實踐環節,讓學生有機會在社會實踐和活動中受到深刻教育,養成良好品德,提高思想覺悟,成為“四有”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