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院校數學教學研究
時間:2022-06-06 10:26:49
導語:職業院校數學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職業院校對數學教學的要求是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以及數學學習興趣,對于數學教學而言,將數學史引入其中,有助于學生了解數學的發展歷史,對數學產生興趣,擴大學生的知識量,從數學的起源處開始講起,可以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本文將簡要討論數學史在職業院校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數學史職業院校數學教學
高職院校學生的文化課成績相對來說沒有那么優秀,數學是一個系統學科,在基礎沒有打好的情況下,很難很好地進行之后的數學學習,同時,由于基礎數學相對較差,學生對數學的興趣相對較小,如何在數學教學中,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和數學學習興趣是職業院校在職教師亟待思考的問題。數學史是數學的發展過程以及數學的推理過程,在職業院校的數學教學中融入數學史的教學,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培養對數學的興趣以及自身數學素養的養成。
一、職業院校數學教學現狀
1.側重數學結論,忽略數學思想在現階段,職業院校的數學教學,一般都是由教師進行講解,教師的講解僅僅針對于公式的結果以及使用來講,對推理的過程以及其中包含的數學思想的講解顯得尤為不足,枯燥的公式講解不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同時由于職業院校的教學目標是為了讓學生掌握一種生存技能,對數學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數學課程的開設流于形式,不利于學生學習。教學的過程只是知識的傳授,對其中包含的深層意義重視不夠,過于重視教學形式,忽視數學思想,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取的知識有限,不利于學生整體發展。2.教師占據課堂主導地位學生是課堂的主體。但是在學生進行課堂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往往對這一事實的認識程度不高,教師相對于學生而言,不管是生活閱歷還是知識程度,都不在同一平面上,在傳統的以知識傳遞為主要目的的課堂之中,教師往往在講臺上進行自己的講解,學生在課堂中處在一個被動接受的位置,不利于學生自身的發展;學生在課堂上缺乏思考時間,久而久之,會形成固定思維,懶于思考,也不利于師生之間的關系發展;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不夠,教師忽略了對學生自身能力的發展,不利于學生自身能力的培養;教師對數學的意義沒有很好的把握,忽略了對學生思想的引導;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沒有得到培養,不利于學生之后的發展。
二、數學史在數學教學中的意義
1.提升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學生而言,興趣引導著學生更好地學習,這就要求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學生才能更好地學習數學。數學史中包含很多有趣的知識,這些知識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例如,在歷史上著名的“哥尼斯堡七橋”“哥德巴赫猜想”等,這些數學理論都有著生動的文化背景,可以激發學生興趣,學生在興趣引導下,就會喜歡上數學。2.引導學生了解數學發源,體會數學知識形成過程在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師只是對數學定理進行一個推論,學生被動接收數學公式以及定理,對于學生而言,更好地進行數學學習,有助于其在學習過程中,了解定律產生的過程,對定律有充分理解,加深記憶。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生在學習數學歷史的過程中,反復推敲定律的形成過程,促使枯燥的數學知識轉換為生動的探索與思考。學生自身對定理、公式、定律進行推理的過程,也能獲得學習數學的成就感,建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對于學生來講,自信心的建立使其更好地了解數學,同時通過對定理、定律、公式的反復證明,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和創造力,在之后數學的學習過程中,更好地發揮自身能力,在數學學習上取得進步。3.提升數學的學習成績,提升學生的整體素養成績是對學生學習成果以及教師教學水平的檢驗過程,通過對數學史的學習與研讀,學生除了獲得更好的成績,也對數學發展有了更好的了解,同時數學也具備很強的德育功能,學生在學習數學史的過程中,通過對其中包含的思想道德的深入研讀,豐富自身的道德品質。數學中蘊含著豐富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數學定理是在不斷自我否定之中獲得的,學生從中可以學習到辯證對待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更好地面對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數學是對自然規律以及社會規律的科學反映形式以及有效工具,數學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反映著世界的客觀能動性。數學史除了對哲學的一定反映之外,也包含著濃濃的愛國主義素材,如華羅庚的故事,他從一個初中畢業生成長為一個人民數學家的經歷,對學生來講是一個很好的勵志教育素材。
三、數學史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途徑
1.將數學史融入到數學設計中在職業院校的課程設計中,對數學這一課程往往重視不夠,在對教學的要求上,校方也沒有明確目標,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課程設計相對來說不夠科學合理。對于職業院校的學生來說,數學學習不僅僅是數學知識的學習,而且是更深層地從數學學習之中獲得一定的啟發。因此,在進行數學教學之前,教師在課程設計之中,要將數學史的知識有效融入其中,幫助學生對數學有一個深層了解,有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融會貫通,將數學史融入到課程之中,引導學生對數學的發展以及推理過程進行思考,有助于提升學生對數學這一學科的了解,通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對課程內容的豐富,引導學生在數學學習之中更好地得到發展,并且從中提升學生整體的思維創新能力與自我思考能力。2.將數學史更為具體化在以往的數學教學中,數學知識都是枯燥的公式與定理,數學自身對邏輯思維能力要求較高,職業院校的學生由于自身基礎薄弱,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出現對一些知識點難以理解的情況,現在將數學史轉化為更為具象的知識融入到數學教學之中,有助于學生通過對數學史的了解,更好地進行數學學習。由于數學發展的歷史悠久,其中的定理以及公式都是經過長時間反復推理得到的,在課堂之上,將概念的發展史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將單調枯燥的數學知識與生活之中的實際案例進行結合,促使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更容易接收且學習起來相對容易。3.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在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的數學思維進行深度培養,新的知識點的講解,需要有強大的理論知識作為基礎,通過對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學生了解數學后會形成自己的理論。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利用自身的思維能力,對數學史有一個更為深刻的解讀。數學史中包含著眾多的數學知識,學生在數學史的學習中,不斷提升自身的思維能力,更好地運用在之后的學習之中。4.開設數學史專題講座學校可以將數學史作為一個獨立學科,開設選修課或者專題講座,通過專業教師的講解,學生增加對數學史的理解。數學的三次危機就是一個很好的課題,教師可以從三次危機發生的社會背景以及最終的結果進行分層次講解,比如第二次數學危機中,關于對無窮小的研究,為微積分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理論基礎。通過將數學與歷史的結合,更好地說明數學的重要性,引起學生對數學這一學科的重視。5.推薦適合的數學史書籍教師給學生推薦一些適合的數學史書籍,有助于學生自主了解數學史的發展,如美國數學教育家JohnDerbyshire編寫的《代數的歷史——人類對未知量的不舍追求》,這是一本介紹代數發展歷史的科學普及讀物。而我國李學數編寫的《數學和數學家的故事》,通過生動的語言,將枯燥的數學問題深入淺出地進行呈現,從中不僅可以學到數學歷史上發生的很多著名的數學問題,還可以了解數學的近展現狀,是一本優秀數學科普讀物。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引用數學家的故事對學生進行鼓勵,學生在不斷深入研讀有關數學的書籍之后,對數學會有一個重新的認識,有助于學生更好地進行數學學習。
綜上所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用數學史,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從數學史中更好地獲得優秀的道德素養,養成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數學史在數學課堂上的引用,有助于擴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學生在不斷了解歷史中,更好地培養自身的創新能力。對職業院校的學生來講,自身能力的培養有助于其更好發展,因此,職業院校的數學教師要轉變觀念,更好地進行數學教學。
參考文獻:
[1]蘇京燕.將數學史素材應用到高等數學教學中[J].新課程研究,2015(6).
[2]左元武.高職院校高等數學課程滲透數學史教育的探索[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3).
[3]薛玲霞.數學文化在高職數學教學中的價值[J].河南教育,2013(10).
作者:張秀芳 單位:淄博市技師學院
- 上一篇:高職數學數值計算方法研究
- 下一篇:本科院校數學教學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