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去行政化綜述研究論文
時間:2022-09-12 05:13:00
導語:高校去行政化綜述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針對近期成為中國社會熱點話題的“高校去行政化”,社會各界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并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見解,本文僅就當前社會各界對這一問題的熱議作一綜述,以期對后來的研究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推進政校分開管辦分離”“逐步取消實際存在的行政級別和行政化管理模式”。溫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出,要推進高校管理體制改革,激勵教師專注于教育,鼓勵教師終身從教。為此,針對高校“去行政化”這一話題,社會各界出現了不同的聲音:有人認為認為高校“去行政化”勢在必行,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部分知名高校校長對此卻持質疑態度。這不禁使人擔心:這項尚未開啟的改革之路將充滿荊棘。
一、高校去行政化提出的原因分析
1、高校行政化限制學術生產力
高校衙門化,校長分級別,有意見認為這種機制“嚴重地擠壓了平等自由的學術論辯空間”。全國政協委員、南方科技大學校長朱清時指出,如果中國的大學都這么行政化,就沒有希望,學術在衰退,那還談什么諾貝爾獎,還談什么大師。是什么使學術衰退,就是因為每個人都去追求行政權力了,討好行政權力去了,就沒有人坐下來兢兢業業地做學問;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王樹國說“高等學校比社會更渴望能夠去行政化。”高校去行政化有利于出現一批真正的教育家,很多老學者都說中國沒有真正的教育家。因為所有的一切都要按照行政運作體系來運行,在這種管理體系下大家同步走一個模子,不可能會出現創新思想。
山東省政協副主席王志民認為:行政化是高校沒有活力的癥結之一。高校是學術單位,不該有行政級別。學校行政化的后果就是使行政權力凌駕于學術權力之上,限制了學術生產力,使創新人才“難產”,對學校科研和教學質量造成損害。按官階定地位、定待遇的結果,使不少教師千方百計擠進管理者隊伍,把當官看成追求的目標。
2、高校行政化是當前高校存在諸多問題的根源
專家治廠,教授辦學,學者搞科研,本該是一片凈土。但由于行政化的影響,更確切地說由于行政權力的刺激,使得這塊凈土發生了不該發生的變化。尤其是高校大院內,表現得更為突出。追逐權力,往官場里擠,行政職務、專業職稱“一肩挑”,人為地分心分神分時,根本沒有把心思放到如何治理學校,如何培養人才,如何向諾貝爾獎沖擊,等等,因而,使一些原本專心教學的教授、學者變得不安分,想方設法謀個官位坐坐,以至出現某所大學一個處長職位,竟有40個教授來爭,如果,高校行政權力凌駕于學術權力之上,做官成了癮,學術腐敗、基建貪污、高校負債、科研造假、抄襲之風,虛假之風就會隨之而來。全國人大代表周洪宇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表示,近幾年被頻繁曝光的各類教育界丑聞或爭議,均源于此。
3、高校去行政化是按照教育規律辦教育的需要
“我覺得,去行政化這個概念本身,需要進行討論和界定”。人大校長紀寶成說,去行政化的真正含義,應該是按照教育規律、人才成長規律和學術發展規律辦教育,而不要用行政管理的手段和思維來解決學術和教育問題。“我們希望,如果真正讓教育形成一個有利于培養創新人才、培養國家急需人才的氛圍的話,高校一定要回歸它本來的發展規律,按照教育發展規律,我認為這樣的改革是給高校增加了更多的責任感,然后在教育界出現一個良好的人才培養和生態環境。”哈工大校長王樹國說,“從另外一個角度講,教育去行政化有利于國家出現一批投身于教育的教育家”。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也認為,大學是否取消行政級別,是構建現代大學制度、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無法繞開的第一步。
二、高校去行政化存在的爭論分析
1、高校究竟要不要去行政化
作為倡導高校去行政化的第一人,南方科技大學校長朱清時極力主張高校去行政化,換來學術一片藍天。他認為,當前高校改革最重要的就是高校去行政化。高校去行政化是中國教改最關鍵的部分。如果高校不去行政化,其他各種措施都是隔靴搔癢,修修補補;朱清時指出,如果中國的大學都這么行政化,就沒有希望,他認為,《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里最重要的就是高校去行政化。能夠認識到這一點,是中國教育的希望。盡管還需要一個過程,但肯定要沿著這條路走。然而,日前,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卻說:“中國目前是以行政級別來衡量社會地位,住房、醫療、政府談話、民間交流,全跟官級連在一起,沒這個什么都干不了。如果‘官本位’是前提,如果全社會都是行政級別為導向,那單獨取消高校的行政級別就是貶低教育。”
對于“高校取消行政級別”話題,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教育廳廳長羅偉其,在接受中新社記者獨家專訪時則緘口再三,表示“不好談”。他的出言謹慎,反映出這一問題的敏感性。這也是地方教育官員沒有表態的表態。
2、高校究竟是去行政還是去行政化
武漢科技學院人文社科學院教授張建林認為,行政就是管理,沒有行政也就沒有管理,高校是一個組織系統,組織系統需要管理,所以,行政是高校管理所必需的。而行政化,則是以行政為價值本位,也就是官本位,高校行政化就是采用政府系統的組織上的黨政同構,絕對的下級服從上級,一切以“官本位”為準的行政;可見,前者在于高校與政府關系下的自主辦學問題,后者在于高校內部的官本位問題。紀寶成也認為,從學校內部來說,只要是一個組織,就有科層結構、管理結構,這是組織運行和實行科學管理的要求,必然也就會產生層級,有一些人把這個作為行政化來看,是不對的。全國政協委員、湖南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志華指出,清楚“去行政化”這個提法的內涵更重要,行政化影響到教學科研的實質是什么,應該理清楚這個,不是簡單的行政級別沒有了就是去行政化。它實質是要在教學科研的管理中遵循教育規律,尊重學術,尊重教授的地位,讓合格的教師隊伍來決定教學科研的重大事情,其他的服務管理人員要提供更好的服務,優質的管理。可見,“高校去行政化”普遍贊同的公眾輿論背后,我們看到也有人擔心“高校去行政化”會弱化高等教育的地位,有人甚至認為“當社會習慣于以行政級別來衡量其社會地位時,取消高校的行政級別就是貶低教育”,這種擔憂意味著“高校去行政化”有可能對高等教育發展產生巨大風險。這是一個需要我們超越具體立場進行更深入討論和慎重決策的政策主題。公務員之家
三、高校究竟怎樣才能去行政化
今年的2月28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征求意見稿正式公布。其中一個話題引起了全社會的共同關注:高校去行政化。此前一天,國務院總理在與網友交流時談到,教育行政化的傾向需要改變,大學最好不要設立行政級別,要讓教育家辦學。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28日回答記者提問時說,《規劃綱要》已經就此問題提出了應對的方法思路,要“探索建立符合學校特點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逐步取消實際存在的行政級別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可見,高校去行政化已成為當前高校教育改革的一大方向。關于高校如何去行政化社會各界也是提出了諸多的觀點。
1、厘清政府與學校的關系
教育改革布局的難點在于體制。在我們這樣一個行政權力強烈主導社會的國家,體制的形成總是與政府管理權限與職責分不開。因此,教育體制改革的中心應當是規范政府教育管理,尊重學校教育自主權,厘清政府與學校的關系。
理清政府與高校的關系,一是政府要做好放權與收權,此次公布的《規劃綱要》征求意見稿旗幟鮮明地提出“推進中央向地方放權,政府向學校放權”。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朱永新表示,目前學校行政化的特征主要表現在兩方面:從政府和學校的關系來講,政府對學校的管理和控制太多、太強,專業設置、課程開設、經費劃撥、教育評價、校長任命等都由政府說了算;從學校內部來講,行政權力大于學術權力,行政權力控制著學術權力。要讓學校擺脫行政化的桎梏,首先政府應該放權,把辦學權力交給校長;其次在學校內部,行政權力應該更多讓位于學術權力,高等院校通過董事會、學術委員會、教授委員會、教師工會等民主的方式管理學校,強化學術權力。
程方平認為,放權和收權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在高等學校、職業教育、地方教育整體發展等方面,各級政府和學校的權限直接影響其積極性和運作效果,應該有所放權。“但也有一些權力是不應該放的,比如,義務教育階段的公立學校校舍建設、人員收入、社會集資等權利就不應給學校,而應放在教育主管部門統籌協調,當《學校法》出臺之后,以往學校的某些權力可能要收回,這是依法治教、各司其職的原則所要求的”。
二是要建立高校財政撥款制度,朱永新介紹說,“現在政府和學校是控制與被控制的關系。因此,這次規劃綱要提出要設立高等教育撥款咨詢委員會,就是為了把行政部門和學校之間隔開,經過人大預算后,把經費放到高校撥款委員會,然后再撥給學校。杜絕以前的‘跑部錢進’。”
2、改革現行高校教育體制,落實和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
“去行政化”成為今年“兩會”熱議話題之一,《瞭望》新聞周刊采訪的多位代表、委員認為,“去行政化”勢在必行,而“取消行政級別”則需要相應的社會改革配合。
朱清時委員指出:我國高校“去行政化”是必由之路,,但需要慢慢來。“去行政化”是個新陳代謝的過程,學校行政化的機構和體制已經形成,只能逐步改變;“去行政化”應該從新生學校開始。從現在開始,對新建立的學校“去行政化”,進程應該很快。紀寶成也認為:“去行政化”不只是教育一個領域的事情,所有事業單位、企業都要取消行政級別,同步配套進行。
顧秉林表示,取消學校級別很有必要,不過對于有些學校擔心取消行政級別后,可能會造成學校與政府部門打交道時出現困難的問題,顧秉林也表示了理解。“去行政化不是說把行政級別去掉就完事,應該有配套的制度。”顧秉林舉例說,如果不要現存的行政級別,那么將來政府從學校里選人,將有怎樣的制度銜接,這都需要考慮。“比如政府部門需要學校里的人去當司長,或要調出一個副省長,這種情況下怎么跟現實中的用人制度相銜接”?為此,在《規劃綱要》公開征求意見新聞會上,新任教育部長袁貴仁提出了未來教育去行政化的思路,“我們想建立起一套新的,適合學校特點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然后逐步取消行政級別和行政化管理的傾向。”
3、政學分離,找準學術與行政的平衡點
“政學分離”在國外早已證明是一種先進的教育管理模式;在美、法、德等教育發達國家,高校早已擺脫官場化、行政化弊端,實現高校自主管理,高校實行高度自治。而在我國高校是教育行政部門的下屬機構,基本沿用計劃經濟時期的管理模式,高校行政化、官本位積習深重。因而,全國政協委員鄭蘭蓀院士曾直言:“我國與世界一流大學的差距,不在規模大小或院所系科設置,而在大學獨立、教授治學、學生自治等現代辦學基本理念和管理體制等方面”。國內外一百多年的實踐表明,現代大學制度的核心,對外是自主辦學,對內是學術自由,崇實求是,以人為本,民主管理等,所有這一切,都是為了“創新”這一大學精神的本質;“大學組織中的權力作為一種行政力量,只有與專業權威不形成沖突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被認同并接納,否則很難產生積極的效果”。高校行政必須徹底打破“官本位”思想,樹立管理就是服務的行政理念,而體現這一思想的關鍵,在于擺正學術權力與行政權力的位置,就高校去行政化問題,南開大學校長饒子和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從學校內部講,要強化學生和教授的話語權。這兩個群體的話語權強了,行政化傾向就會弱化”。
參考文獻:
【1】焦璨,不要為高校“行政化”辯護【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3-18
【2】王全寶,教育去行政化,大勢已明【N】中國新聞周刊,2010-3-3
【3】程天權,大學“去行政化”須“內外兼修”,【N】科學時報,2010-3-15
【4】吳華,沒有開始哪來結束--高校“去行政化”刻不容緩,【N】2010-3-18
【5】楊晨光,全國人大代表熱議我國高校如何轉變行政化傾向中國教育報,【N】2010-3-9
【6】紀寶成,單獨取消高校的行政級別就是貶低教育【N】新京報,2010-3-7
- 上一篇:依法治教有關法律問題探討論文
- 下一篇:風險投資體系的雙重與財務目標趨同效應論文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