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言文學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5 12:01:1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漢語言文學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漢語言文學論文

漢語言文學教學改革論文

[摘要]基于提升專業核心能力的必然要求,漢語言文學專業寫作類課程改革勢在必行。目前寫作類課程面臨著課時不足、課程缺乏系統性與持續性、內容重理論、輕實踐等問題。為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寫作類課程可以從課程體系、課堂教學、實踐平臺等多個方面進行改革。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專業;寫作類課程;教學改革

漢語言文學作為中國語言文學學科下的一個傳統專業,歷史悠久、覆蓋范圍廣,在全國大部分綜合院校均有開設。鑒于漢語言文學肩負著對本民族語言、文學進行研究和傳承以及使受教育者獲得較好的語言文學修養,在實際工作中能更好地駕馭語言文字的責任,目前專業課程主要集中在語言、文學、理論及寫作四大版塊。而隨著社會對大學生要求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學校及專業面臨著向應用型轉型的壓力,在這種大環境下,更側重技能培養的寫作類課程或許就成為漢語言文學轉型的一個突破口。

一寫作類課程改革是提升專業核心能力的必然要求

20世紀90年代,“核心能力”這一概念在企業管理領域首先提出。它指公司、企業、部門的主要能力,是單位主體在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的強項,是其他對手很難達到或者無法具備的一種能力、優勢。核心能力具有價值性、獨特性、延展性、長期性的特點。將此概念應用于專業建設同樣適用,指畢業生在未來工作中具有持續比較優勢的獨特能力,這也是一個專業能否立足發展的基礎。根據漢語言文學專業行業需求調研,我們發現社會對漢語言文學畢業生最大的期待即要求其具備較強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也就是說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即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核心能力。而此核心能力最終是要把學到的語言文學知識落實到運用上。就目前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版塊的設置來看,語言類的課程包括現代漢語、古代漢語、語言學概論等,教授語言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文學史類,包括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等,講述文學史上的眾多文學流派、現象和代表作家,作品。理論性較強的課程有文學概論、美學等,將文學作為研究對象、是具有總論性質的理論課程。相比之下,只有寫作類的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側重寫作技巧的傳授。因此,在突出專業核心能力的總體要求下,寫作類課程首當其沖,成為漢語言文學這一傳統專業改革的排頭兵。

二寫作類課程現狀

查看全文

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絕對原創)

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

也無風雨也無晴

——從《玉卿嫂》到《永遠的尹雪艷》看白先勇的命運意識的轉變

內容摘要

偉大的作家必然在他的作品中融入個人的生命體驗,而偉大的作品也必然反映著作家的心靈感悟.作家白先勇和他的作品無疑體現了這一點.白先勇的命運意識隱含在他的作品中,從初探到成熟,在具有代表性的文本的對比分析下,我們可以清晰地發現白先勇命運意識由懵懂到覺醒,由困頓到覺悟,由挫折到命定,由激烈到平淡的轉變的軌跡。作者認為人的命運一般由兩部分組成:造化賦予人的命運和人自身對命運的態度。本論文的正文論述將從三個角度對白先勇的命運意識作詳細分析:第一部分主要是看作者怎樣為主人公安排命運的,因為這種安排也反映了作者命運意識的走向,也正是在這樣的安排中我們也能發現作者的良苦用心。同時我們又可以發現作者的精心安排由于他意識的轉變而有所改變;第二部分主要是看作者筆下的人物如何看看待人生,如何來對待作者為她們安排的命運。從她們的人生態度里,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命運意識流變的全景。盡管安排人物命運和人物的人生態度都是出自作者筆下,反映的卻是作者的態度和意識。第三部分主要是從作者的寫作方式和角度看作者命運意識的轉變,這往往最能說明作者的意圖。本文主要是論述白先勇在小說創作過程中流露出的命運觀的轉變。

付費論文,節選,不要罵我。敬請關注,我在想辦法搞整篇論文。

查看全文

漢語言文學規范要求論文

1內容及要求

1.1題目

畢業論文題目應該明確、精練、有概括性。題目的字數一般在25字以內,必要時可加副標題。

1.2摘要與關鍵詞

1.2.1摘要

摘要應概括地反映出畢業論文的目的、內容、方法、成果和結論。中文摘要以300~350字為宜。

查看全文

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2

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

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漢語新詞語修辭方式造詞法研究

【內容摘要】以往發表的新詞語a的文章。側重于從新詞新義的顯現入手探討,從修辭格方面入手研究新詞的比較少。本文主要從新詞語的現狀,修辭方式構成的新詞的研究的意義,由比喻、借代、仿擬構成的新詞的情況和其他修辭方式構成的新詞的情況這幾方面來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修辭新詞語比喻借代仿擬

新詞新語是觀察社會生活的晴雨表,是反映現實的一面鏡子。處于轉型期的中國社會,其人文景觀絢麗多彩。改革的大門開放以后,國外文化蜂擁而來。諸如“的士”、“酒吧”等詞語紛至沓來。國內國外文化相互碰撞,彼此之間相互交融、相互滲透,產生了一批反映時代變革的新詞新語。隨著國內旅游熱興起,在市場經濟的驅動下,許多農村人口投身于旅游景點的商業服務,于是便在原先的交通工具上精心修飾,仿照“的士”,出現了“馬的”、“驢的”、“轎的”、“摩的”、“板的”等系列新詞。這種由修辭方式構成的新詞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旅游文化的發展,農業文明開始向現代文明轉換。研究這種新詞新語具有廣義文化學的意義。研究這種新詞語還有社會學的意義。比如“下崗”一詞,在計劃經濟時期是不存在的。進入90年代后,由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軌,市場經濟嚴酷的競爭機制,必然使有的企業破產,有的工廠倒閉,職工下崗不可避免。與“下崗”相對應,運用對義仿擬手段出現了“上崗”這個新詞語。此外,“綠燈”、“黃昏戀”等等,都反映了這一特定時期的重要社會問題。

最重要的是研究這種新詞具有語言學的意義。語言同社會生活聯系密切,反映生活也最為迅速。如“綠色工程”“綠色食品”“綠色能源”“綠色產業”“綠色農業”“綠色事業”、“套書”“套裙”“套餐”“套會”“套票”等系列套詞反映了修辭構詞的靈活性、形象性和系統性。語言的活躍,反映思想的活躍,是改革開放以來思想解放的結果。研究由修辭構成的新詞語是要尋找其規律,預測其走向趨勢,引導正確理解和使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促進語言規范標準化。這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信息時代全球化國際交往的需要。

查看全文

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

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漢語新詞語修辭方式造詞法研究

【內容摘要】以往發表的新詞語a的文章。側重于從新詞新義的顯現入手探討,從修辭格方面入手研究新詞的比較少。本文主要從新詞語的現狀,修辭方式構成的新詞的研究的意義,由比喻、借代、仿擬構成的新詞的情況和其他修辭方式構成的新詞的情況這幾方面來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修辭新詞語比喻借代仿擬

新詞新語是觀察社會生活的晴雨表,是反映現實的一面鏡子。處于轉型期的中國社會,其人文景觀絢麗多彩。改革的大門開放以后,國外文化蜂擁而來。諸如“的士”、“酒吧”等詞語紛至沓來。國內國外文化相互碰撞,彼此之間相互交融、相互滲透,產生了一批反映時代變革的新詞新語。隨著國內旅游熱興起,在市場經濟的驅動下,許多農村人口投身于旅游景點的商業服務,于是便在原先的交通工具上精心修飾,仿照“的士”,出現了“馬的”、“驢的”、“轎的”、“摩的”、“板的”等系列新詞。這種由修辭方式構成的新詞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旅游文化的發展,農業文明開始向現代文明轉換。研究這種新詞新語具有廣義文化學的意義。研究這種新詞語還有社會學的意義。比如“下崗”一詞,在計劃經濟時期是不存在的。進入90年代后,由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軌,市場經濟嚴酷的競爭機制,必然使有的企業破產,有的工廠倒閉,職工下崗不可避免。與“下崗”相對應,運用對義仿擬手段出現了“上崗”這個新詞語。此外,“綠燈”、“黃昏戀”等等,都反映了這一特定時期的重要社會問題。

最重要的是研究這種新詞具有語言學的意義。語言同社會生活聯系密切,反映生活也最為迅速。如“綠色工程”“綠色食品”“綠色能源”“綠色產業”“綠色農業”“綠色事業”、“套書”“套裙”“套餐”“套會”“套票”等系列套詞反映了修辭構詞的靈活性、形象性和系統性。語言的活躍,反映思想的活躍,是改革開放以來思想解放的結果。研究由修辭構成的新詞語是要尋找其規律,預測其走向趨勢,引導正確理解和使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促進語言規范標準化。這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信息時代全球化國際交往的需要。

一、“修辭學造詞法”詮釋

查看全文

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1)

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

漢語言本科畢業論文范文-漢語短語的分類問題

一漢語短語結構類型的分析

1.1自《馬氏文通》問世以來,有關漢語語法的論著對短語的分類基本上是按外部功能和內部結構這兩個標準來進行的,其中以內部結構為標準的分類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其實,漢語短語分類中的“功能說”和“結構說”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葉斯丕森和布龍菲爾德理論的影響。在結構分類方面,布氏的句法結構觀念似乎特別適合于漢語,因為漢語詞的構成方式、短語的構成方式和句子的構成方式是那樣相似,以至布氏的句法結構類型的分析可以直接應用于漢語每一層面上的語法單位的結構分析。短語在漢語語法單位中處于一種樞紐地位,因此,短語的結構類型可以上通句子下至詞。這是漢語語法單位進行結構分析的一條捷徑,發展到頂峰就是“詞組本位說”。如范曉先生在《說句子成分》、《關于結構和短語》①等文中多次提出:漢語的句子結構和短語結構的構造原則基本上是一致的,除獨詞句外,句子只不過是獨立的短語而已。根據這種觀點,應當是有多少種結構的短語,相應地便會有多少種結構的句子。

將文章添加到百度搜藏

1.2“詞組本位說”把句法結構類型和短語類型完全對應起來,即以分析短語的結構類型為基礎,擴展到句子結構。作為一種分析方法,它有可取之處;從實際的作業上看,它也具有相當的成效。它操作起來十分簡便,似乎可以一以貫之地分析漢語的一切“結構”,然而從另一個角度看,恰恰是這種簡便掩蓋了漢語短語類型分析的句法分析中的一些實質性問題,如(一)是不是每個短語都可以在結構類型中找出它的歸屬?有的虛詞和實詞組合,其內部結構關系如何看待?(二)結構類型相同的短語,為什么其語法功能和轉換關系不同?比如“人才交流”和“學者討論”在結構分類中都是主謂關系,但前者能作“進行”類動詞的賓語,后者不能;前者能在受定語限定之后作主語或賓語,后者不能。(三)許多結構類型不同的短語卻有同樣的語法功能,這是為什么?短語同詞一樣是靜態的、備用的語法單位,對它內部進行分析以及據此而進行的分類,其標準與動態的、使用的語法單位—一句子的分析不應該是一樣的,事實上,構成短語的成分和構成句子的成分也并不具有完全的同一性。呂叔湘先生認為“從語素到句子”有一個“中間站”,即短語。②這里我們借用下“中間站”這個說法。我們認為,如果說漢語語法單位由靜態轉化為動態有一個中間站的話,那末這個中間站不是短語,而是句子成分。語和短語都需要這個中間站的過渡,才能由靜態的備用單位轉化為動態的使用單位。③“詞組本位說”所做的單純的結構分析究其根源是混淆了兩種不同性質的單位,因而沒能解決上述問題,也就不能使短語研究向更深的方向發展。正因如此,目前有些學者對“詞組本位說”提出質疑,試圖把短語的結構和句子的結構區別開來,進而建立詞法、短語法(有的學者叫“下句法結構”)、句法三足鼎立的語法分析體系,④這一步邁得很勇敢,也頗有見地。如果把短語法單列出來,那末短語分類就和句法結構分類有了質的區別。但他們的分類如仍按短語內部的結構關系來確定,上面提出的問題就仍無法解決。

查看全文

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3

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

漢語言本科畢業論文范文示例

漢語言本科畢業論文范文:漢語短語的分類問題

一漢語短語結構類型的分析

1.1自《馬氏文通》問世以來,有關漢語語法的論著對短語的分類基本上是按外部功能和內部結構這兩個標準來進行的,其中以內部結構為標準的分類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其實,漢語短語分類中的“功能說”和

“結構說”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葉斯丕森和布龍菲爾德理論的影響。在結構分類方面,布氏的句法結構觀念似乎特別適合于漢語,因為漢語詞的構成方式、短語的構成方式和句子的構成方式是那樣相似,以至布氏的句法結構類型的分析可以直接應用于漢語每一層面上的語法單位的結構分析。短語在漢語語法單位中處于一種樞紐地位,因此,短語的結構類型可以上通句子下至詞。這是漢語語法單位進行結構分析的一條捷徑,發展到頂峰就是“詞組本位說”。如范曉先生在《說句子成分》、《關于結構和短語》①等文中多次提出:漢語的句子結構和短語結構的構造原則基本上是一致的,除獨詞句外,句子只不過是獨立的短語而已。根據這種觀點,應當

查看全文

漢語言文學專業特色研討論文

一、漢語言文學專業建設的時代背景

漢語言文學專業是一個與時俱進的專業,遠離社會,它就沒有生命力。傳統知識型人才培養模式,知識的講解傳授成為教學和考試考查主題內容。學生上課記筆記、下課抄筆記、考試背筆記的現象十分普遍,由此導致學生高分低能的現象相當嚴重。在市場經濟社會背景下,本專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的挑戰。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生就業、創業普遍困難。經濟社會要求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具有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具有在談判、公關、策劃、教學、寫作等活動中,運用美好的、得體的、雄辯的語言進行交流的能力,通過語言能夠進行廣告宣傳和公司企業形象設計等。由此,專業課堂教學中的文學觀念、語言觀念發生了變化。文學的認知功能、宣傳教育功能在弱化,而潛移默化的心理疏導功能、娛樂功能、審美功能等在增強,社會要求通過文學培養人才的主要目標,不再是認識社會歷史或某個集團階級利益,而是培養熏陶人的人品人格、提升人才的審美品位。在專業教學中,語言的符號學性質得到確認,它不再只是工具性的,它更是思想性的。國家職業漢語能力測試(ZHC)越來越普及,社會對通過語言進行交際的實踐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對母語交流的水準要求越來越高。與此同時,社會對寫作人才的需求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質量上,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的要求。

根據漢語言文學專業教育教學規律,改變中文教育觀念,只有通過能力教育,才能提升辦學品位,形成辦學特色。立足于漢語言文學專業能力全方位的培養,緊密結合時代和社會發展要求來思考,對傳統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學模式和人才培養模式進行結構性的調整和改造,設計新型的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的模式,完成由知識型人才向能力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突破和轉變,是社會發展和時代進步對傳統漢語言文學專業提出的必然要求。

漢語言文學專業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傳統專業,由于受到社會經濟發展和意識形態的巨大沖擊,80、90年代以來改革在不斷進行。文學觀念和語言觀念的變化,導致了課程內容的巨大變化。為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課程體系也在調整,普遍增設了新聞類、影視藝術類課程,加大了實踐性課程的比重,重視畢業論文的寫作和指導,刪減了部分過時了的課程,在提高本專業學生的素質上進行過大量的實驗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如武漢大學於可訓主持的“拓展教學空間,構造多維平臺,綜合提高學生人文素質——中國現當代文學素質教育教學改革實踐”。但本專業基本內涵在“五四”時代初步確立,50、60年代借鑒蘇聯模式,形成了到目前為止公認的課程體系。由于時代的局限,其基本的人才培養模式是知識型的。能力培養只是知識傳授的衍生物,能力本身不是它的目的。目前所用教材、考試方式、授課方式等,仍然將人才培養模式中主體內容限定在知識點的傳授上,傳統的死記硬背、掉書袋、照本宣科的書呆子式教學模式依然存在。這種培養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階段的時代需要,明顯不適宜于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本專業人才。改革勢在必行,但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傳統積淀相當深厚,它是一股強大的因循守舊的保守勢力。大型的歷史悠久的重點大學中文系,大多意識到了本專業改革必然趨勢,但由于歷史的傳統因襲負擔重,作整體性的專業調整相當艱難,尾大不掉,而一般的地方性院校又沒有實力(師資力量、教學經驗、學術儲備不足)從事這方面的專業調整和改造。根據我校中文系的實際,從整體上改造漢語言文學專業,對本專業進行結構性調整和改造,選擇從目前社會對本專業人才所急需的文學審美能力、語言交際能力、寫作能力的培養入手,全面提升本專業人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從而形成自身鮮明的特色,是既切合實際又順應時勢的。

二、漢語言文學專業特色建設思路

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本專業的教育教學規律,本專業特色建設的基本思路可以確定為:

查看全文

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撰寫規范要求

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

《漢語言文學本科專業畢業論文撰寫規范要求》

1內容及要求

1.1題目

畢業論文題目應該明確、精練、有概括性。題目的字數一般在25字以內,必要時可加副標題。

1.2摘要與關鍵詞

查看全文

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

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

論王維山水田園詩的畫意與禪意

王維是盛唐時期一位才華橫溢的杰出詩人,他一生流傳下來的詩歌有四百多首,其中山水田園詩尤為人所稱道。盛唐的殷在《河岳英靈集》中評價王維的詩曰:“詞秀調雅,意新理愜;在泉成珠,著壁成繪;一字一句,皆出常境”。北宋的蘇軾也曾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1這些評價都十分精當地指出了王維詩歌富有詩情畫意的特征。在描寫山水田園等自然景物方面,王維有著獨樹一幟的造詣。無論是名山大川的壯麗雄偉,還是邊疆關塞的遼闊荒遠;無論是小橋流水的恬靜,還是叢林古剎的幽深,他都能運用最自然、最凝練、最生動、最富于特征性的語言,點綴成一幅形象鮮明、意境深遠的優美畫卷。在這一幅幅畫卷里,詩人的自我形象與外界景物融成一體,作者的個性與自然達到完美的契合。正如錢鐘書在《中國詩與中國畫》中所指出的:“恰巧南宗畫創始人王維也是神韻詩的大師”,“在他身上,禪、詩、畫三者可以算是一脈相貫,‘詩畫是孿生姐妹’這句話用來品評他是最切不過了。”王維的山水田園詩不僅畫意盎然;而且其中不少作品,尤其是后期的描寫隱居終南、輞川的閑情逸致生活的詩歌,還包孕著耐人尋味的禪意,表現出一種靜淡之美,這與其家庭環境的影響,社會現實的刺激,個人際遇的沉浮等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本文試圖從畫意與禪意兩個角度來探討王維山水田園詩的美學價值。

一、王維山水田園詩的畫意

張舜民說:“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畫墁集》卷一,《跋百之詩畫》)黃庭堅說:“詩成無象之畫,畫出無聲之詩.”(《豫章黃先生文集》卷十四,《寫真自贊》)明代著名畫家董其昌引晁以道的詩云:“詩傳畫外意,貴有畫中態。余曰,此宋畫也。”(《畫禪論畫》)詩畫一體論的思想在中國古典詩歌創作中的影響是很深的。王維的山水田園詩創作也潛移默化地滲透了他的繪畫思想。他曾在《偶然作(其六)》中云:“宿世謬詞客,前身應畫師”,他不僅是一個大詩人,更是一個大畫家。在畫壇上他堪與北宗之祖李思訓媲美○2,有“文章冠世,畫絕千古”之美譽。南宗畫派主張詩的發想與畫的發想是同一性的。王維以詩人兼畫家的眼光來觀察客觀世界,憑著自己長期隱居于山水林壑之間對自然美的獨特的敏感與對畫理的嫻熟運用,他別具匠心地剪取自然界中那些最有特征的水色山光來寫入詩作,使其詩以色澤蒼潤制勝于人;并且善于把人物豐富復雜的感情融化在一幅幅優美雋永的畫面上,給自然景色注入了人的氣質、人的性格、人的精神,從而使他的詩形神俱佳、氣韻生動,“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言有盡而意無窮”(嚴滄浪語)。

(一)、經營結構之美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