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歷史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探討
時間:2022-01-26 09:42:59
導語:人文歷史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為滿足社會公眾對地圖產品的多樣化需求,本文提出并設計了基于微信小程序的人文歷史地理信息系統,具體介紹了設計方案以及各類專題地圖瀏覽、相關數據介紹、導航等功能模塊。該系統具有“無須下載,用完即走”的特點,在天地圖矢量、影像地圖的基礎上,根據各類專題特征設計豐富形象的地圖符號,吸引用戶眼球,提升用戶體驗。
關鍵詞:微信小程序;人文歷史;地理信息服務
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和地理信息技術的興起,各行各業對所屬行業的地圖需求不斷增加,社會公眾對地圖產品的需求也不斷提高。為此,本文分別從生態、人文、歷史、旅游、美食、詩詞等方面建立專題地圖,集合形象、直觀的圖文、圖表、音頻、視頻等多種媒體表現手段,通過與地圖交互的方式,設計并實現了以“江蘇”為主體的人文歷史地理信息系統。微信小程序依托于微信而存在,它無需下載、觸手可及、用完即走,不占用手機內存且開發成本較低,用戶只需掃一掃或搜索即可打開應用。自2017年微信小程序正式發布以來發展迅猛,因其使用方便的優勢迅速受到大量微信用戶的關注[1-2]。因此,將本系統與微信小程序有機結合,實現更有效的平臺推廣并增強用戶體驗感。
1系統架構設計
公眾版的系統架構主要由前端應用層、中間網絡層和后端數據層組成(如圖1所示)。前端應用層即微信小程序應用,負責界面展示和用戶事件處理;中間網絡層負責數據交互和網絡安全控制;后端數據層分為數據處理層和數據應用層。數據處理層實現原始數據采集和標準化處理;數據應用層將處理好的數據分發至存儲和Web服務器[3]。
2關鍵功能實現
2.1專題數據獲取
本系統的專題數據主要來自各級政府有關部門、各專業單位所搜集、整理、發布的各類信息,以及從互聯網、期刊、書籍等資料上搜集的專題信息。利用智慧江蘇地名地址匹配系統,通過專題數據的地名、地址信息進行匹配,并進行人工干預檢查,從而獲取各類數據點的空間位置;搭建數據采集系統,調用專題數據server服務,對數據進行增、刪、查、改操作,并添加數據屬性信息,包括文字簡介、圖片、視頻、網站鏈接、全景等,所有數據都存儲在oracle數據庫中。
2.2專題地圖瀏覽
為提高社會公眾的興趣與喜愛,本系統力求設計直觀、生動、藝術感染力強的地圖符號,簡單卻又內涵豐富,并將興趣點與文字介紹、視頻、圖片、網站鏈接等多種形式相融合,開發簡單實用的功能頁面。其中,由于部分專題數據量過大,在地圖上顯示時會造成點位密集、壓蓋、重復等問題,本系統采用聚合算法,在不同的地圖縮放級別顯示不同數量的點,從而使頁面更為美觀地展示數據。
2.3興趣點路線查詢
為方便用戶能夠快速定位并到達目標興趣點的位置,本系統支持路線查詢功能。平臺調用國家天地圖駕車規劃和公交規劃服務接口,起點坐標采取點擊地圖方式獲取,終點坐標是用戶選擇興趣點的坐標,選擇駕車、公交兩種出行方式其中之一,進行偏好設置,選定后點擊查詢即可將路線顯示在地圖上。
3關鍵技術
3.1微信小程序技術
微信小程序是基于微信客戶端構建開發的一種Web應用程序,可媲美原生APP操作體驗,它無須下載,即用即走,用戶只需要掃一掃或搜索,即可便捷地獲取服務。該平臺有其自定義的語言,包括WXML模板文件、WXSS樣式文件、JS腳本邏輯文件和JSON配置文件。其中,WXML和WXSS可實現小程序的視圖層功能,進行頁面搭建;JavaScript可輔助實現業務邏輯,提供視圖層與邏輯層之間的數據傳輸與事件綁定。本系統前端頁面搭建采用WXS、WXML與WXSS編寫,并使用JavaScript前端業務邏輯。
3.2SpringBoot+Hibernate框架
本系統服務端開發使用了SpringBoot+Hibernate框架來處理后臺數據,滿足小程序端對數據的需求。SpringBoot是在Spring框架基礎上改進的一款應用開發框架,它簡化了Spring應用的創建、運行、調試、部署等,不需要像Spring一樣考慮版本的兼容性和框架整合,開發者可以運用SpringBoot快速構建JavaWeb應用,用于接收、響應瀏覽器的請求。Hibernate是一個全自動的對象關系映射框架,輕量化地封裝了JDBC底層數據的操作,可自動生成SQL語句,并自動執行[1]。
3.3MapTiler地圖切片技術
MapTiler工具支持將任何具備地理配準信息的柵格圖像(如TIFF、GeoTIFF、ECW、JPEG、PNG等)轉換為交互式地圖圖層,生成的地圖附帶一個隨時可用的開源查看器,由Leaflet、OpenLayers、ArcGISAPIforJavaScript等提供支持。本系統搜集到南京、泰州兩個城市的歷史地圖集,均為紙質掃描地圖,使用MapTiler切圖工具將歷史地圖分級切片,嵌入到系統中,從而提高用戶瀏覽體驗感,便于地圖管理。
4結束語
微信小程序相比于APP具有低成本、開發難度低、不占內存以及反映迅速等優勢,有著較好的應用前景。本文設計的是基于微信小程序的人文歷史地理信息系統,結合天地圖和各類專題數據,通過合理、美觀的布局設計,實現專題地圖的瀏覽、專題數據的查看以及興趣點路線規劃導航等功能。本系統的開發,對城市的人文、歷史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同時也為全省各行業、政府部門及社會公眾提供了豐富的地理信息服務。
參考文獻:
[1]朱運喬.基于Spring+SpringMVC+hibernate框架的Web系統設計與實現[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8,14(26):72-74.
[2]康天樂,周侗,錢振,等.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嗇園智慧景區服務系統[J].南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17(3):15-20.
[3]張鋒,鄧闖,李建,等.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公眾氣象服務應用[J].氣象科技,2019,47(2):362-366.
作者:王青 單位:江蘇省基礎地理信息中心
- 上一篇:語文高效課堂構建措施
- 下一篇:S股份公司財務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