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分校《品德與生活》教學中培養學生交往能力的實踐研究

時間:2022-11-17 02:32:00

導語:農村分校《品德與生活》教學中培養學生交往能力的實踐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分校《品德與生活》教學中培養學生交往能力的實踐研究

【摘要】

《品德與生活》課程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兒童的生活離不開交往,兒童良好的品德形成也離不開交往。如何在新課程下的《品德與生活》學科中從小培養農村兒童的交往能力,增強教學的實效性,是值得研究的問題。我們以研究《品德與生活》課堂中師生交往,生生交往為切入點,以“交往式教學”為主要活動載體,通過各種方法的交往訓練,培養農村孩子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從而使學生在交往中形成良好的品德。我們是從以下幾方面去努力的:一、師生交往,消除孩子交往的心理障礙。我們從尊重孩子、生成智慧、富有情趣三方面進行實踐研究。二、生生交往,激起孩子交往的熱情。我們從激起學生樂于交往、善于合作、分享快樂三方面進行實踐研究。三、社會交往,培養孩子交往的能力。我們從促使學生主動交往、悅納他人、調整自我三方面進行實踐研究。從中,我們覺得這種做法實踐了新課程理念,增強了農村學生的交往能力,并從交往中體驗了情感、開發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教學的實效性,是行之有效的。

【關鍵詞】交往師生交往生生交往社會交往

我們學校是一所農村分校,學生由于交往范圍狹窄,大部分孩子怕生人,羞于與他人交往,交往能力比較差。同時,其家長知識結構、周圍環境單一,設施簡陋,孩子交往圈相對封閉等局限,并且農村父母對培養學生交往能力認識不足,僅滿足于讓孩子吃好、穿好、滿足孩子的物質要求,重視智力開發,不能為孩子創設良好的交往環境,缺乏正確的培養學生交往能力的態度和方法。再有由于社會、家庭、學校某些原因,農村學生的交往能力讓人堪憂。

馬克思指出:作為社會存在的人,其“交往是固有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解讀》一書中提到:“把教育的本質定位為交往”。美國著名職業規劃專家卡耐基曾指出:一個成功的管理者,專業知識所起的作用是百分之十五,而交往能力卻占百分之八十五。東方“神童”魏永康,13歲時以高分考進湖南湘潭大學物理系,17歲考入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碩博連讀。然而,就是這個創造了無數神話的神童,卻由于交往能力極端低下,最后退學回到了老家。他的事例,也充分體現了人際交往之重要。

品德生活》課程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兒童的生活離不開交往,兒童良好的品德形成也離不開交往。如何在新課程下的《品德與生活》學科中從小培養農村兒童的交往能力,從交往中體驗情感、開發兒童的思維,培養兒童的創新能力,增強教學的實效性,是值得研究的問題。現在,孩子在家里大多是獨生子女,缺少同齡人互相關心、愛護、合作的環境和條件。因而,以自我為中心意識較強,時常出現不愿意和別人交往的現象。這樣,不利于學生的生存、生活和發展。因此我們以研究《品德與生活》課堂中師生交往,生生交往為切入點,以“交往式教學”為主要活動載體,通過交往來倡導兒童的合作意識、自主探索意識、競爭意識,以此來培養農村孩子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創新能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我們根據自己的實踐就上述問題作了以下嘗試:

一、師生交往,消除孩子交往的心理障礙。

新的課堂教學應成為師生共同參與、互相作用,創造性地實現教學目標的過程。在這樣的課堂中,教師的角色不僅僅是“教”者、“述”者、“問”者或指導者,而且是“學”者;兒童也從單純的“聽”者、“答”者的規定角色中走出來,充當了“問”者、“論”者、“思”者等角色,還可能承擔組織部分兒童之間共同活動的任務。這種可變動的、師生多向的、多中心的互動關系,本質是師生人格上的平等和在探討式的教學過程中的交往。這樣,使師生之間的溝通由單一壟斷走向多維多元。因為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強調:“應當把學習活動置于一個社會環境中,使兒童自主地在情景中和互動中去形成知識,在教學中教師應當多多采用談話交流作為教學的一種形式以利于教師與兒童之間更好地互動。”教學是一種溝通現象,“沒有溝通就不可能有教學”,所以,老師應始終尊重兒童的知情權、參與權、發展權,使溝通情景和溝通關系如同所有社會的交往過程一樣,更加多種多樣、多層次、多維度,從而與受教育者真正建立起交互的主體性的伙伴關系。教師和學生的交往中我們是這樣做的:

1、尊重孩子。

孩子如果懼怕教師,就很難使“交往”順利進行。要營造交往氛圍,首先,教師必須變居高臨下、諄諄教導的親切關懷為民主平等的親密合作,讓兒童意識到自己和老師是平等的,讓兒童感受到老師是愛我的.其次,強調師生之間的民主、寬容,對兒童的發言,教師要微笑傾聽,善于發現閃光點,及時肯定鼓勵.這樣,兒童才能保持積極的心態,樂于參與到各種討論中來,采用言語的、動作的、情感的等多種方式,扮演觀察者、同伴、指導者和評價者等多種角色,同孩子進行廣泛、積極的相互作用,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自我意識、堅強的意志和活潑開朗的性格。兒童的自主性、能動性才能得到不斷的發展,使課堂充滿活力、智慧和情趣。因此,讓尊重孩子,與孩子平等地交往成為一種教育力量。斯霞老師說過:“一切成功的教育都必須借助于愛,歸結于愛,這是教育的靈魂和真諦”。如:我在一年級上《學校里的一天》時,我讓同學們畫一畫國旗時,發現一個孩子上課偷偷吃東西,我特意不去看他,用欣賞眼神看著另外的同學:“呀,現在第一組的小朋友畫得太象了,老師真喜歡。接著,我又轉向剛剛吃東西的小朋友:“現在同學們都做得很好了,老師真高興。”我想:當學生出現一些錯誤時,有時需要回避一下,給孩子一個改正的機會和時間,也就是說:為了尊重孩子,有時“教育需要等待”。

平時,老師認真傾聽學生的意見,以極大的熱情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有時,老師的一句鼓勵的語言會使孩子們的心靈受到震撼。如:我在上《我們的學校》一課時,首先帶領孩子們觀看了校園的國旗、花草、運動場……后,再讓孩子們用自己的小手繪出我們美麗的校園。當一個小朋友畫好拿給老師看時,對我說:“這是我們的新學校。”老師用充滿欣賞的表情,驚訝地贊嘆:“呀!我們的新學校好美呀!這國旗和幾棵柳樹畫得特別漂亮。不過,還可加上你的設想,讓我們的學校更美。”這時,我故意不去注意其它同學,但后來幾天中陸續收到同學的畫,“老師,送你一幅畫!”聲音是那么地悅耳。每個學生不斷地有新的創意。可見,老師在與學生的交往中誠懇的贊揚、認真的表情、平等的氣氛,都顯得多么的重要。這樣能滿足學生渴望得到重視、愛聽好話的需要,從中,在師生的平等交往中受到良好的熏陶,從而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孩子。

教師尊重兒童的自尊心、尊重兒童的個性特點,平等地進行教與學的交往活動,使師生之間的溝通渠道暢通無阻,能有效地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2、生成智慧。

要使農村學校師生之間順利交往,教師在與學生群體的交往中,要真心誠意地幫助有困難的同學。一定要走入學生中,去真誠地幫助他們,指導他們,去教育他們,引導他們。葉瀾教授說:“發展”作為一種開放的生存性動態過程,不是外鑠的,也不是內發的,人的發展只有在人的各種關系與活動的交互作用中才能實現。”所以,我們的《品德與生活》課中合理利用交往中真實的帶有沖突性的道德情境,讓學生直面與自身利益切實相關的矛盾沖突。如:在教學《美麗的校園》時,我告訴同學們:“有困難找老師,不管是物質的支持,還是精神的鼓勵:是熱情的贊揚,還是冷峻的堅持,目的都是為了大家的健康成長。”我們通過老師帶學生走一走,看一看,讓學生走一走樓梯,告訴學生拐彎處、樓梯口、單杠、雙杠……注意安全;池塘邊雖然很美,柳葉青青,魚兒游蕩,但我們不要趴在欄桿上,拐彎處慢慢走,不沖撞,安全第一最重要。最后,讓同學們討論:上課為什么不能亂喊亂叫?跟同學討論問題為什么聲音要輕?走校園的樓梯為什么不能跑?……

通過各種主題活動,創造場景和多種道德選擇機會,讓學生能大膽地與老師交往,使學生在交往中變得越來越主動,越來越文明,越來越活躍。,教師用自己充滿真摯情感的語言,使兒童產生共鳴,受到感染。

采用教學新用語,隨著教師觀念的轉變及師生交往密度的增加,教師經常采用符合兒童心理需求的教學新用語,使教學語言真正成為師生之間情感聯系的有力紐帶,例“愿不愿、想不想”“再努力、加油”、“你真行、真棒”“教教同學、當當小老師”、“沒關系、謝謝”等等。并充分運用教學媒介,如手勢、眼神、教學的節奏變化等與兒童主體表情互動,使兒童自覺投入,積極參與交往。用眼神表達關愛,用微笑當作獎勵,撫摸傳遞喜愛,也可坐到兒童中間參與討論、輔導、講述。在這種民主、平等、和諧的氛圍中,兒童可掌握交往的知識、方法、技巧。

平時,對學生中一些不同觀點,教師應持開放態度,不要輕易否定兒童討論性的不同解釋和觀點,對有些教師一時不能作出肯定或完整的回答,應對兒童講明“我也不十分了解”、“等我查詢一下”。有些交往活動,可以與他們交談、讓他們反駁、提問、挑戰,以利于形成教學民主氛圍。充分開發學生自身的潛力,使學生有新的生成,新的感悟。

3、富有情趣。

大部分的農村孩子表演技能相對城鎮孩子不主動些,因此,教師多采用各種童話故事、小品、游戲等形式去教育,寓教于樂。如在學習《上超市》一課時,我們在教室里辦了一個文具“超市”,學生扮演售貨員,教師扮演顧客來買東西,東張西望地找東西,這時學生就主動來問:“請問您要買什么東西?”教師扮演的顧客就會向學生提出各種問題,學生就耐心帶著“顧客”選購介紹各種商品及功用,“顧客”買到了想要的東西,滿意地笑了,同時對“售貨員”的服務態度滿口稱贊,學生獲得老師的表揚,得到了成功的體驗和快樂的情緒,同時在與教師的交往中也鍛煉了與人交往的能力

又如:我們在學《當好小主人》一課時,我們要學生演一演小品“不懂事的小主人”:爸爸、媽媽出去了,外公、外婆來到家里,家里只有丁丁,而丁丁打開門后卻只顧自己玩,應答外公、外婆的態度冷淡,語言生硬。在表演小品時,教師也進入角色。小品以后讓學生評一評,丁丁做得怎么樣?外公外婆會是怎樣的感覺?如果你是丁丁,你會怎么做?通過小組交流、集體討論使同學們知道,交往時對人要有禮貌,態度要熱情,服務要周到。在學《我愿與你交朋友》時,教師也融入到學生中與同學們一起玩,一起跳,大家玩得多快樂。

總之,在教師與學生的交往中與孩子們一起參與,既有教師與學生群體之間的交往,又有教師與學生個體之間的交往,教師始終要做到尊重對方,多賞識孩子“太棒了!”有時與一年級的孩子真誠擁抱,用兩個手拍一拍,學生課堂氣氛活躍,告訴學生,老師與大家一起學習,感到真快樂。“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只有與孩子們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老師親自參與每一個游戲,一起去體驗成功的喜悅和失敗的懊惱,使學生們感到老師是他們中的一員和可信賴的朋友,并樂于和教師進行交往和游戲。對老師的信任感和崇拜心理,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最佳效果,有良好的交往氛圍,才能使學生大膽吐露自己的心聲,使學生感到老師可親可近。

二、生生交往,激起孩子交往的熱情。

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亞杰就十分提倡同伴影響法,積極鼓勵兒童的互教和互相影響,以此促進兒童的學習和發展。他認為兒童在和同伴相處的過程中會感到基本平等的相互關系,孩子們興趣相接近,相互間感情融洽,共同語言多,在交往中能擺脫同成人交往的畏怯心理,他們愿意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喜所憂表達出來,并從別人那里獲得豐富的信息。孩子間的交往,不僅可以鍛煉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更能宣泄他們內心的喜怒哀樂,從而促進孩子活潑開朗個性的形成。我們努力使學生做到:

1、樂于交往。

如果教師與學生的交往是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的,那么,學生之間的交往時常是學生自發的、自覺的交往。農村孩子怯于主動與人交往;在與陌生人交流時,兩眼不敢看對方,顯得十分拘謹、膽小,社會交往能力比較差,不能友好與同伴相處,在游戲活動中獨占玩具、爭搶玩具現象普遍,攻擊性行為較多,在學習活動中,對新鮮事物的興趣淡漠,愛依賴老師解決問題,缺乏個人的主動性、積極性。游戲活動與教學的優化結合,實質是將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與學生自發的、自主的游戲活動靈活地、互補地、有機地結合起來,并積極參與學生的活動,這樣既順應學生的自然發展,又對按照社會的要求來發展學生,發揮游戲與教學的最大價值,培養師生之間的感情,促進學生健康快樂的發展有著巨大意義。

我們力求讓同學們享受交往的快樂,并樂于交往。如:在學《我喜歡我們班》一課時,我們先讓孩子把自己喜歡的玩具帶到學校來,首先讓孩子們一個人靜悄悄地玩5分鐘,要求是不能發出聲音,不能看別人的玩具,只準一個人玩。然后問同學:一個人玩玩具是什么滋味?你有什么想法?在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想法后,音樂響起,讓小朋友邀請伙伴一起玩,并商量好怎么玩,可以開心地說,愉快地玩。最后,讓大家體會與小伙伴一起玩、一起學的快樂和收獲。

皮亞杰認為:兒童從自我中心解放出來的重要途徑是與同伴發生交互作用。因為與同伴交往中才認識到同樣行為也許會被人以不同方式理解導致不同結果。同時也正是與同伴的交往中,開始擺脫權威束縛,相互尊重、協作。我們通過各種游戲活動中的交往行為,來培養孩子們的交往能力。

2、善于合作。

飛速發展的社會和全新的知識經濟時代,要求我們的孩子必須具備善于合作交往的意識和能力。而我們的教學,由于受前蘇聯凱洛夫的教學理論影響,過分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形成過于呆板的“秧田式”課堂組織形式,因而限制了學生的活動和素質的全面發展,不能培養既具有挑戰意識,又具有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的人。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在《品德與生活》教學中采用“合作交往新模式”,我們改變課桌椅的擺放,多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小組內以合作為主,競爭為副,而小組之間以競爭為主,合作為副。并要求“交往全面化”,即類型、形式應形式多樣,并向“組—組”交往傾斜,既重組際交往,又重組內各成員的交往。教學中,引導以小組集體的形式出現,盡管是學生個體活動,但代表著小組,學生發言時,應強化“我代表本小組”或“我們小組”等字樣。并在教學中注重通過具體事例,向同學闡明只有互相合作,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如:在教學《我們一起做》時,我們針對課程標準要求的“喜歡和同學交往,愉快地玩”等目標,設計了讓學生一起做游戲,在游戲“螃蟹運球”的游戲項目,此游戲需要幾個學生很好地合作,才能完成。活動要求兩對學生必須背靠背、手挽手夾住球,橫向跑25米,繞過小椅子,跑回來。活動時,先向學生講清游戲規則方法,然后由學生自由組合,這時交往能力強的學生很快的就找到了合作伙伴,而平時不善言語的學生就無人問津,基于這種情況,我根據學生求榮愛美的心理,因勢利導,鼓勵弱勢學生大膽與人交往,再次組合,經過多次嘗試與鼓勵,這些學生逐漸增強了信心,敢和其他小朋友進行搭訕和交談。在游戲中,繼續鼓勵這些學生在互相合作的基礎上,大膽和其他小組的學生進行交流經驗,并給予表揚。最后評出優勝隊。另外,象“三條腿走路”、“老鷹捉小雞”等,在這樣一系列的游戲活動中,學生的交往能力和交往欲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學生小組與小組交往,簡稱“組——組”交往。開放環境,培養交往學習的意識。交往意味著對話,意味著參與,意味著相互建構,它不僅是一種教學活動方式,更是彌漫、充盈于師生之間的一種教育情景和精神氛圍。學習《我們一起做》中,讓學生在交往中學習合作。確定小組長并進行組織協調的培訓,教師要對組員的性格、智力類型、學習能力、成績了如指掌,以便優化組合,教會學生合作交往的步驟、方法、如何發言、交流、討論、歸納,協調小組合作交往中出現的新問題。學《和小樹一起長大》等課時,我們盡量放手讓學生自己去交往,結交合作伙伴,自己商量、互相提醒,互相欣賞,共享快樂。

通過各種活動,使學生意識到我們每個人都是集體中的一員,彼此要擰成一股繩,才會成功,鼓勵他們去真誠地關心幫助同學,在充滿相互合作、相互交往、相互溝通的課堂生活中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贊許。在新的課程生活中的小組學習、合作學習中,滿足交往的需要,在交往中感受人與人之間達成的融合、溝通的快樂,得到集體、小組的認同,看到自己在小組中、合作中的力量,找到了自己與他人之間許多共同感受,這些都令孩子們品嘗到善于合作的快樂。

3、分享快樂。

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學習交往,在自主活動中學習交往,在體驗活動中學習交往,在綜合活動中學習交往,在開放的活動中學習交往。活動主題由學生自主確定,使學生愿意參與交往活動。活動方式由學生自主設計,使學生積極參與交往活動。活動組織形式有利于學生廣泛參與交往活動。如:在學習《和小樹一起長大》一課時,我讓小朋友自己組合好小組去玩泥巴,并自己商量好打算怎么玩,用泥土做成一樣你們認為最棒的物品。學生們開心極了。分工、準備,發揮了集體的智慧,用礦泉水瓶子盛水,用小棒攪拌,還爭論著做什么最好,不時地告訴老師和同學,“這是過新年時吃的蛋糕”、“這是爺爺最愛的小樹”……不一會兒,各個小組的孩子們用泥巴做成了大烏龜、小樹、小饅頭、蛋糕……我再讓他們介紹作成了什么怎樣做成的,有什么用,大家爭著說,爭著做,甚至到下課還不肯停下。

有時,讓小學生自己組織編排活動,從準備到開展活動都是一種交往合作的過程。如學習《歡天喜地過大年》、《進廚房》等,除此,還開展座談會、辯論會、郊游、比賽等各種游戲與活動,創造機會,彼此交往、合作。從小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班級中的事多授權給學生,小助手、小干部輪流做,使每人都有與人交往、交流的機會。

這樣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去思考、去辨析,這一切都使大家感到某種程度上的自我實現,得到某種成就感,從中獲得快樂和喜悅。

三、社會交往,培養孩子交往的能力。

《品德與生活》有他的特殊性,有些交往活動需要走向社會,如“春天的歌”、“快樂的春游”等需要孩子們與社會交往,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努力使學生做到:

1、主動交往。

有的農村孩子因為膽小、自卑,不愿主動跟人交往,結果有時受到了冷落。離開人與人的聯系與人與人的交往,人就不存在了;離開人與人的聯系、人與人的交往,人就不能發展。在諸多的聯系、交往中,總有至近的、感情親密的一圈人。我們的孩子應該在與人的交往中長大成人,這對于今天的獨生子女來說,尤為重要。學生與社會交往的形式較為簡單,形式主要有問路、自我介紹、公共場所活動、探視、走親等。社區活動是學生同社會交往的主形式,我們學生利用節假日聯系敬老院等場所,開展學生與老黨員共度國慶,為孤寡老人獻愛心,與大哥哥、大姐姐共聯歡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培養學生與各種人進行交往,增強學生的社會性。如讓孩子走向田野找春天,與農民們一起交往農作物的生長情況,走進商店去購買必需品,到敬老院與老人們聯歡,和孤寡老人一起做“釣魚”(紙魚)的游戲,和老人結對,共同協作進行“釣魚”,不僅給老人們帶來了歡樂和童趣,在快樂的交往中,還加強了學生與他人交往的信心和能力。放手大膽地讓學生走出校園,走進社會,參加各種實踐活動,讓學生成為“社會人”,從而學會主動交往。

2、悅納他人。

我們必須培養學生悅納他人,關心他人。在教育的過程中,我們要幫助學生學會悅納他人,要有一種博大的關切心,學會對親近的人如父母、同學、小伙伴等的關切。為此,我們的《品德與生活》課往往需要與家庭配合,與社會活動結合,有時需要課外延伸。在學《有人生病時》一課時,我先讓學生說說生病時的感受,然后讓學生做做小醫生、做做小病人,讓小醫生診斷是什么病。通過這樣的小游戲,不僅讓學生體會到生病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也讓同學們體驗到了生病時需要與醫生交往,還希望得到他人的關愛。這時,老師告訴學生一些照顧病人的方法,在學會照顧的同時,學會關心他人。當學生在課堂上學了《進廚房》中學做水果拼盤后,我們讓學生到家里去做一做,讓父母品嘗,讓鄰居們品嘗,讓大家分享自己的勞動成果。

結合班隊活動課,組織學生開展“我幫同學找優點”、“夸夸我的同學”等活動,讓孩子懂得理解、尊重他人,從小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同學之間互相學習,互相贊揚,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會做的事情學著做。在學校要積極參加勞動,當好值日生;在家里要參加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同時要求家長配合學校,多給孩子勞動、動手機會,重視孩子的生活處理能力的培養,在家庭服務中建立起正常的、友好的互教互愛的人際關系。讓學生及時化解交往中的不愉快的心理,如誤會、猜疑、等,能寬容待人,學會關愛,學會悅納別人。

3、調整自我。

在我們農村小學我們發現,低年級的學生還處于感性認識階段,他們即使愿意交往或喜歡交往了,但往往以自我為中心去對待一切,這樣就需要學生在人與人打交道的基礎上進行自我調節,因為人對自己的認識是在交往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如:班上有一個男同學比較任性,聽不進同學的意見,稍不留意就在發脾氣,這樣就不受大家的歡迎,在小組交往中也經常鬧矛盾。后來,通過老師的引導,在他高興時給他提意見,使他漸漸地變得少發脾氣了。

因此,同學們需要通過交往來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人,更好地認識自己,從而養成良好的品德。幫助學生學會悅納自己,調整自我,從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中,發揚自己優點,克服自己的不足,做個受大家歡迎的社會人。因為人需要在調整自我中前進,需要在調整自我中發展。

通過實踐研究,我們發現這方法實踐了新課程理念,培養了農村學生的交往能力,并從交往中體驗了情感、開發了學生的思維,增強了教學的實效性,是行之有效的。通過各種方法的交往訓練,兒童在一個充滿相互交往、溝通的課堂及課外生活中易于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贊許。這樣,讓兒童在這樣的交往中獲得快樂和喜悅。在這基礎之上,培養農村孩子的交往能力的目標也就初步達成了。

【參考文獻】

《小學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編印

《杭州市小班化教育初探》葉鑒銘

《課題指南》陳勝良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學科培訓資料》教育廳教研室

《小學德育》

《班集體建設》龔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