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護理綜述
時間:2022-05-04 09:40:00
導語:早產兒護理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胃食管返流(GER)易發生于新生兒期,尤其是早產兒,發病率在8O~85[1]。可引起呼吸暫停、吸入性肺炎等嚴重并發癥,甚至窒息死亡,臨床上越來越受到重視。我科NICU2008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頭高俯臥位對早產兒胃食管返流患兒早期干預,取得了良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共收治胃食管返流早產兒(無顱內高壓、壞死性小腸結腸炎、膈疝、小腸畸形等原發病)82例,均經24h食管pH監測或食管鋇劑造影確診為胃食管返流。隨機分為兩組,干預組(頭高俯臥位)42例,其中男25例,女17例,出生時孕30"--36周,平均33.5周,出生體重1150~2670g,平均1863g。對照組(仰臥位)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出生時孕30~36周,平均33.3周,出生體重1125~2630g,平均1845g。兩組患兒在性別、孕周、日齡、體重等方面經統計學處理差異無顯著意義(P>O.05)。
1.2方法
兩組患兒均置于暖箱內保暖,遵醫囑給予1.4碳酸氫鈉或溫鹽水洗胃,口服多潘立酮、紅霉素,根據病情限制奶量、增加喂哺次數、補液、腸道外靜脈營養、防治感染等基礎治療。干預組于喂奶后30rain和睡眠時采用頭高俯臥位,床頭抬高2O。~25。,面向一側,雙臂屈曲置于頭部兩側,3O~60rain更換一次,需要專人護理。對照組于喂奶后30min和睡眠時采用仰臥位。每位患兒床頭設護理記錄卡,準確記錄患兒每天嘔吐或返流次數、奶量、體重等情況。
1.3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兒每天嘔吐及返流的次數,7d后嘔吐及返流減少情況,吸人性肺炎發生率。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0.0統計軟件,根據資料性質進行t檢驗和)C。檢驗,P<O.05為差異有顯著意義。
2結果(表1)
3護理
3.1病情觀察
密切觀察患兒病情變化,加強巡視,常規對所有患兒進行心電監護、血氧飽和度監測,同時監測體溫、呼吸、血壓、心率等生命體征。常備氧氣、負壓吸引器、簡易呼吸器等搶救物品及藥品,如發現患兒返流后有吸人,及時用負壓吸引器吸引,盡量徹底清除呼吸道吸人物。
3.2體位護理
對采用頭高俯臥位的患兒,由護理人員專職護理,準確記錄,當發現體位不當時及時糾正,避免發生患兒俯臥位時面部垂直向下或接近垂直向下時,導致缺氧,甚至窒息死亡。早產兒頸部肌肉張力較弱,俯臥頭側位時頭部轉動較少,很少出現面部垂直向下或接近垂直向下的情況。
3.3喂養的護理
根據嘔吐的不同病因,如幽門痙攣、喂養不當、顱內高壓、嚴重感染、羊水吞人等進行相應的護理。采用少量多餐的喂養方式,可減少胃內容物返流機會。對于需要鼻飼的患兒,鼻飼前應將胃內殘留液抽出,再緩慢注入奶液,速度以1ml/min為宜,每次鼻飼時間不少于15~20min,量不宜過大,以少量多次為原則。鼻飼完畢,護士在床邊觀察5min,喂奶后1h內應加強巡視,發現嘔吐及時處理。對于極低或超低出生體重的早產兒采用持續鼻胃管滴飼,可有效減少餐后返流,減少胃擴張。本組有5例患兒采用鼻胃管滴飼,待胃食管返流現象明顯改善后改為少量多餐喂養。對于返流較重者,及時給予靜脈營養,以滿足患兒生長發育所需的能量供應。對于需要吸痰的患兒,在鼻飼前將呼吸道痰液吸凈,以免吸痰刺激引起患兒嘔吐。
4討論
早產兒下食管括約肌發育不成熟,張力減低及胃排空異常,易發生胃食管返流;早產兒胃呈水平位且容量小,胃底肌和噴門肌發育差,而幽門肌發育相對較好,且胃腸蠕動能力弱,當仰臥位時幽門可高于口腔平面,易致胃內容物返流入食管;早產兒胃韌帶比較松弛,易發生胃扭轉,造成胃容量縮小,胃內容物通過受阻,胃內壓增高,導致胃食管返流。由于早產兒吞咽功能不協調,當發生胃食管返流時可誤吸入氣管,導致吸人性肺炎,嚴重者甚至窒息死亡。采取頭高俯臥位,頭側抬高20。~25。,由于重力作用可以使胃內容物從胃食管連接處移開,同時俯臥位有利于胃腸蠕動,增強胃的排空能力,降低胃食管返流的頻率,減少返流物的吸人和吸人性肺炎的發生。
- 上一篇:談論低碳經濟發展機制與路徑
- 下一篇:建筑施工網格化管理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