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城市工業發展探究
時間:2022-01-29 10:31:28
導語:中小城市工業發展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前我國中小城市的發展水平總體上還是比較低,但隨著改革開放步伐的進一步加快,城市化建設仍然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截至2010年,我國中小城市的總數已經超過2000個,總計行政面積達到927萬平方公里,占我國國土面積的96.57%,經濟總量占全國經濟總量的一半以上。中小城市的發展是城鎮化發展的重點,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影響著中國經濟發展的總體水平,是提升城市化質量、加速城市化發展、提高百姓生活水平的主要戰場,也是實現城鄉統籌的基礎。
關鍵詞:產業發展;工業發展;建議策略
進入21世紀以來,各國、各地區在全球化背景下,經濟增長和勞動力就業面臨更嚴峻的挑戰,產業發展,尤其是工業的發展布局呈現新的趨勢。我國東部沿海很多大城市已經步入工業化中后期,工業作為發展社會和經濟的一項重要戰略措施,其自身功能已經日益豐富和完善,但在空間上的積聚特征依然明顯,而且區域間的專業化分工和等級體系更加突出,彼此之間的相互依賴和聯系更加密切。中小城市作為我國行政區體系中的重要戰略節點,其工業發展研究將是我國未來發展的重點。
1現狀及特點
1.1現狀。目前我國中小城市數量龐大,面積遼闊,匯聚了大量的人口、產業、資源、環境等發展要素。產業發展不僅是專業化生產,更是城市土地利用功能分區的現實產出。而其中工業產業的發展、加速和演化,推動城市市場化、信息化的深入,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質量。在經濟較發達的地區,中小城市的發展相當迅速,而經濟發展迅猛的中小城市均是依靠工業來起步發家。而且工業的發展也能有力推動中小城市產業結構升級、經濟文化轉型和城市空間結構重組。1.2特點。(1)我國中小城市的工業發展經歷非常迅猛,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大力發展經濟的浪潮迎面撲來,在它的影響下,我國中小城市重點實施大城市帶動策略,積極發展鄉鎮企業,根據市場需求量大以及經濟商品流通不足的特點,迅速完成了由農業小縣城向工業市發展的歷史性跨越。其次在鄧小平同志第二次南巡之后,中國經濟發展迅猛,各種機遇大大增加,我國中小城市抓住這種機遇積極招商引資,全力發展中小企業和中外合資企業,產業集群和工業園區的發展也沒落后,產品和企業規模檔次也得到提高,更把經濟總量提升到了另一個新的高度,對產業和人口的承載能力也增加了,并引導帶動其他相關行業發展,實現經濟上的大跨越。最后,以科學發展為旗幟,轉變發展方式,抓住機遇,繼續堅持轉調并重,促進工業結構升級和三大主要產業協調發展。以傳統優勢產業為基礎改造升級,重點配置新興產業,構建以傳統產業為基礎、以優勢產業為龍頭、以新興產業為重要增長點的高端高品質產業體系,注意兩型社會的發展建設,不斷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力,向綜合強市進軍。(2)合理利用當地的資源,以工業為主導產業,促進各產業部門協調發展,合理布局,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調整產業結構,降低能耗物耗,減少環境污染,保護生態環境,優先發展第三產業,為勞動者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加快高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提供社會需要的產品和服務,提高國際競爭力;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使企業由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向集約的生產方式轉變,獲得最佳經濟效益。(3)發掘城市現實和潛在的資源優勢,構筑具有自身特色的產業優勢。通過大力發展工業,提高自身綜合競爭力,加大對民生、基礎設施等的投入力度;通過加速工業化進程,繁榮第三產業,就地就近解決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問題,實現城鄉統籌發展、區域經濟良性循環。(4)通過加快轉變工業發展方式,強力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提高工業發展質量,實現工業快速率先跨越發展。
2面臨的問題
過去的五年是中國工業加快推進結構優化升級、實現發展方式轉變的關鍵時期,在新的發展環境條件下,加快實現工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目標也不可忽略我國中小城市工業發展中面臨的以下突出矛盾和問題。2.1企業規模偏小,組織結構體系不合理,帶頭企業帶動力不強中小城市工業發展雖然在開始已經形成一批帶頭企業,但由于帶頭企業創新力及自身的實力有限,帶動其他企業的能力較弱,且生產結構、產業組織結構、產業技術結構和三次產業結構等不合理,與其他中小企業協作關系不緊密,企業存在獨立式發展的現象。2.2園區特色不明顯,產業聚集度不高,政策體系不夠完善中小城市工業發展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大戰略選擇。目前的資金及技術的投入力度還不夠、政府扶持的政策不完善、資本市場的支持不夠等。企業之間產業鏈短,數量上簡單匯合,空間上地理聚集,沒有形成真正的產業集群,園區特色不明顯。將改造傳統產業與培育新產業并重,是當前加快推進“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舉措,也是加快工業化進程、推動城市化建設轉型升級的主要路徑,二者缺一不可。2.3技術創新不夠,發展后勁不足,目前現有人力資本結構無法滿足產業升級需要新產品開發能力不足,技術裝備水平整體仍較落后,多數企業生產設備簡陋,設備精度很低,產品質量不高。有較強影響力的品牌不多,內陸中小城市許多生產企業技術創新不夠,產品升級換代緩慢。2.4缺乏產業布局與城市功能協調發展研究缺乏對產業布局和城市功能關系的協同研究,主要立足于產業需求對城市空間資源進行最大挖掘,卻不能滿足以質量提升為主要發展目標的城市需求。
3工業發展的建議
傳統的工業布局規劃思路與方法已經無法滿足現今工業與中小城市協同發展的需要,工業布局規劃從規劃思路到手段的調整轉型勢在必行。只有通過一系列的工業發展措施才能解決中小城市工業經濟發展中的各種問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爭得一席之地,圖謀發展,推動經濟向發達地區靠近。3.1利用區位優勢和后發優勢抓住新一輪發展機遇,在城鄉統籌發展和構建產業體系上取得新的進展中小城市自身的優勢比如土地資源優勢、區位優勢、交通優勢、產業集聚優勢、環境優勢、后發優勢等一定要利用好。近些年來土地資源已經成為制約城市經濟發展的最大問題,而中小城市和農村緊鄰,又和大城市有關聯,能夠帶動農村經濟發展,又是大城市的產業核心承載區,我國經過多年對基礎建設的大力投入,也給中小城市的產業發展提供了很大的便利。雖然目前很多中小城市例如鄒平的棉紡織產業集聚區等等已經初具特點,在全國也有一定的影響力,但由于原先過分追求經濟發展而忽略了環境,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而污染缺卻加重了。目前中小城市發展緩慢,生態環境還比較良好,這就為工業發展和環境保護的并舉并重提供了條件,也為宜居城市的建設鋪好了道路。中小城市也可以借助現今金融危機后全球性產業結構大調整、新興產業大布局的機遇來實現高起點的發展。3.2發揮各類產業空間對工業發展的積極影響中小城市為了實現優化產業發展的目標,對其他產業部門會提出不同的要求。第一,加強高端混合積累的綜合服務功能,引導到其他工業發展和區域中心系統的競爭。第二,中小城市過渡區應該對城市產業規模和發展速度進行調控,加強產業與生活服務功能高度融合,打造宜居宜業的城市發展環境。第三,中小城市特色資源區是培育產業核心競爭力、彰顯城市工業特色發展的區域,應深度挖掘并利用。第四,生態保護區是維護城市生態保護格局促進城市功能改善的主要區域,對未來城市工業發展有積極影響。3.3加強兩型社會的建設中小城市在發展工業的同時要防止先污染后治理,重視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兩型社會的發展建設,中小城市工業經濟大發展而且環境治理得好的地區都值得很好的借鑒。這些生態環境的優勢,為中小城市吸引大企業、大投資者、大機構落戶實現高起點發展提供了條件。
4結束語
中小城市的發展已經走過了農業城市,現在大多數正處在工業化城市階段,城市的工業發展和工業園區的快速形成必將加速工業城市的建設過程。從理論上梳理自城市產生以來城市規劃觀、城市空間觀和城市發展觀的演進過程,并深入剖析工業經濟和工業城市的本質內涵,憑借對城市空間發展規律的理性把握,為城市產業轉型、城市發展奠定理論基礎,對以后中小城市的產業發展尤其是工業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達捷.我國工業化與城市化協調發展研究[J].經濟體制改革,2007,(02):43-45.
[2]厲以寧.在北京大學“城市化戰略———中小城市的機遇與挑戰”論壇的演講[J].當代財經,2010,(07).
[3]彭有祥.我國城市化進程中的戰略選擇[J].經濟問題探索,2005,(10):117-119.
[4]尚勇,朱傳柏.區域創新系統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9.
[5]顧朝林,趙令勛.中國高技術產業與園區[M].北京:中信出版社,1998.
作者:胡美珍 單位:武漢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 上一篇:工業設計產業現狀及對策
- 下一篇:校企融合工業發展路徑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