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物流管理轉型論文
時間:2022-04-18 09:25:44
導語:農村物流管理轉型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領域,農村物流管理的問題與矛盾點,主要表現為倉儲能力、基礎設施、運輸能力、供應鏈與產品服務、政策規范等結構性的矛盾問題。無效供給過多、成本消耗過大,阻礙了農村物流產業的發展。基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農村物流管理的轉型需要通過有效的供給引導、降低成本提高農村物流管理效率,利用創新性的方式方法,促進農村物流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農村物流管理;轉型
“十三五”期間,在經濟新常態與產業升級轉型背景下,供給側改革成為了各行各業的發展方向。作為社會經濟的戰略性、基礎性產業,物流業成為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環節。現階段,農村物流行業面臨著成本高、增速慢與利潤低等問題,需要遵循“十三五規劃綱要”的原則,通過“去產能、去杠桿、降成本、去庫存與補短板”五個方面,推進農村物流管理的轉型,促進農村物流產業的轉型升級。
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農村物流管理現狀及轉型機遇
根據《物流術語》的解釋,所謂“物流”即將物品從供應地到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將涉及農產品、農村居民日常生活用品及生產用品等相關用品,從生產地運送到銷售地的物品流通過程,被稱為農村物流。與一般物流活動相同,農村物流具備著運輸、庫存、包裝、裝卸搬運,以及流通加工、信息管理和配送七大功能。相對于城市物流而言,農村物流存在著特殊性,涵蓋季節性、分散性、多樣性,以及差異性等特點。一方面,農村物流配送網點存在著零散分布的特點。相較于城市居住環境的規范化,農村居住地和耕地面積較為分散,導致物流配送點較為分散,對農村物流管理提出了更要的要求;另一方面,農村物流基礎設施較為落后,缺少物流行業龍頭企業的引領。在季節性的影響下,農村物流管理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缺乏動力和選擇依據,不成熟的農村市場阻礙了物流龍頭企業對農村物流的重視。隨著農村物流產業的快速發展,農村物流管理轉型的需求越來越明顯。近年來,國家多次提出了新的農村發展戰略與計劃,也多次強調開展農村網絡化基礎設施建設,更多的將城市商業網點延伸至農村。通過推進以政府上網為中心的電子政務工程,以信息化的方面努力管理經濟發展、規范市場秩序,強化公共管理,推進信息資源共享,為農村物流管理的轉型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在此背景下,建議農村物流管理的轉型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首先是零散分布的配送點進行規劃集中管理;其次是提高農村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第三是利用政策引導,扶持物流龍頭企業進入農村物流市場,提高農村物流的管理能力。
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農村物流管理的問題矛盾與政策約束
(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農村物流管理的問題矛盾。探討我國農村物流管理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的問題矛盾,其關鍵點在于供給。一方面,農村傳統物流占據的資源過多,且難以有效整合,不利于市場經濟的發展需求,尤其是電商經濟熱潮下,農村物流供給無法滿足消費者與生產者對物流服務的要求;另一方面,產能過剩、物流成本過高等問題,也是農村物流管理亟需解決的問題。第一,農村物流企業主體結構性問題矛盾。縱觀目前我國農村區域的物流企業,以大量小微企業為主,其原因在于農村物流市場規模的分散化特征,然而在缺乏監管的背景下,農村物流市場出現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缺少龍頭企業將新技術引入農村物流領域。與此同時,農村物流管理還面臨著缺少優秀人才的情況。第二,農村物流基礎設施結構性問題矛盾。在國家政策引導下,我國農村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初具規模,然而在一些偏遠地區或貧窮的農村地區,其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與相互之間的銜接依然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在基礎設施承載力不強的情況下,提升了農村物流的成本。第三,農村物流產品服務結構性問題矛盾。隨著刺激消費的發展趨勢,我國農村地區的生活性物流潛力不斷釋放,農村消費水平有所提升,推動了農村物流的發展。冷鏈物流、快遞快運與農村電商物流等,成為了農村物流的主要發展動力。但受限于資金壓力,導致農村物流企業在創新投入方面、產品更新方面有所不足,同質化的競爭不斷壓低物流企業利潤,阻礙了農村物流產業的發展進程。(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農村物流管理的政策約束。除了供給結構性的多個問題矛盾之外,農村物流管理能力還受限于政策約束,主要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一方面是稅收政策的不合理。在營改增的背景下,物流業的稅負增長問題明顯,即使相關政策還在調整,但對于農村物流行業的政策落實方面,依然存在著諸多風險;另一方面是通行政策的較大約束力,尤其是在城鄉運輸方面,物流企業的運輸成本較高,道路收費與車輛管制等情況,不透明的管理體系,導致農村物流企業難以合理把控物流運輸的各個環節成本,提高物流運輸效率。與此同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我國農村地區的簡政放權改革對策依然有待深化。隨著互聯網經濟的飛速發展,農村物流行業所涉及的資質審批與監督管理環節繁多,牽扯多個部門與多項手續,導致農村物流管理的成本較高,尤其是在信息共享方面的缺乏,不利于資源配置水平的提高,限制了農村物流管理的作用發揮。
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農村物流管理的轉型策略
根據我國農村物流管理現狀以及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戰略,針對目前農村物流管理所存在的問題矛盾,提出以下幾項推動我國農村物流管理轉型策略。(一)提高農村物流的服務質量。農村物流管理水平不高,其原因之一在于經濟發展的落后情況,缺乏龍頭企業的引領。在此背景下,建議政府要重點扶持龍頭企業,做好產業化發展的引導,加快農村物流產業發展。互聯網時代,農村物流管理轉型需要兼顧信息化與規模化,政府不僅要在政策上做好農業發展的引導,也要在信息化的發展中,給予農業發展更多的堅持。通過稅收減免、財政支持等方面,鼓勵當地農業龍頭企業發展,也可以作為資源整合方,實現校企聯合的發展模式,一方面解決就業問題,另一方面提升企業的管理能力和技術水平。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農村物流管理轉型還需要注重服務質量的提高。對于農村物流企業而言,需要轉變發展觀念,注重管理人才隊伍建設,通過業務擴張與提高服務質量,構建企業內部的良性循環機制。(二)強化基礎設施建設降低物流成本。農村物流管理的轉型,基礎設施的建設將是先決條件,在缺乏有現代化、科技化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基礎支持的背景下,難以確保農村物流管理作用的發揮。鑒于農村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需要大量的人力與物力、財力作為支撐,所以需要農村地方政府與農村物流企業的實際情況,做好統籌與規劃,大力建設農村物流基礎設施,確保整個農村物流和配送體系,進行統一化的調度與管理,根據實際的物流需求,在服務中心完成理貨工作,并將配好的貨物及時運輸,將有助于降低農村物流成本,優化配置庫存,提升農村物流企業的社會和經濟效益。2016年《物流業降本增效專項行動方案(2016-2018年)》政策的頒布,充分展現了政府對于降低社會物流成本的決心和重視程度。在此背景下,農村物流管理的轉型需要注重基礎設施建設,降低物流成本,需要結合內外部的實際情況,分階段、分項目的開展相關工作。(三)創新品牌建設與戰略聯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農村物流管理的轉型需要強化自有物流品牌的建設,通過增加有效供給、減少無效供給,提高物流服務品質、提高物流體系效率的方式,引領農村消費、創造農村新的物流需求,推動農村物流產業的發展。客觀而言,農村物流企業的競爭力有限,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難以保持穩定的發展地位,所以在供給側改革背景下,農村物流企業必須要進行品牌化的建設與發展,增加營銷投入與技術革新投入,塑造核心競爭力。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下,我國經濟市場的競爭也愈加激烈,想要保持行業和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不僅需要產業內的合作聯盟,更需要體系內的建設與發展,所以在加強農村物流網絡體系建設的進程中,一方面要縱向聯合,組建農村物流企業聯盟,使得物流企業達成“優勢互補,利益共享”的共生關系。透過戰略合作,培養穩定的合作伙伴,降低物流成本,給予企業利潤保障。另一方面,要橫向聯盟更多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將獨特的企業資源進行更多的借鑒融合,在實現服務一體化和綜合化的情況下,還能夠提升企業規模化的經營實力,降低運作成本。(四)促進農村物流管理的創新升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農村物流管理的轉型升級,需要采取創新性的策略,通過軟硬兼施的方式,推動農村物流產業的發展。一是要實行物流標準化的管理體系。雖然我國現階段物流領域已經制定了一系列標準,然而在農村地區依然缺乏明確的標準,需要企業和管理部門構建有效的、有銜接性的物流標準體系,包括各種設備與管理軟件的標準化發展。在標準化的管理措施下,將有助于提高農村物流的效率,降低無效損耗,提高服務質量;二是要推動農村物流的信息化建設與發展,構建信息共享平臺,實現物流活動的數據化與信息化,通過系統性的信息工程建設,促進物流與交通信息的共享,為農村物流管理的現代化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三是要革新管理技術,借助可視化技術、物聯網技術、智能交通、無線射頻識別以及位置服務、移動信息服務等,以技術創新作為動力,推動農村物流企業的轉型升級,加快農村物流管理的轉型發展,最終實現農村物流產業的結構性升級。
參考文獻
[1]何黎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物流業發展新動能[J].中國流通經濟,2016(06):5-9.
[2]樂雄平.供給側改革下冷鏈物流企業的轉型升級[J].鐵道運輸與經濟,2016(10):13-17.
[3]衛穎.農村物流電子商務管理風險識別、評估與控制研究[J].農業經濟,2016(12):79-81.
作者:錢明珠 單位:黃河科技學院
- 上一篇:物流管理創新與實踐
- 下一篇:物流管理人才培養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