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發展定位及推廣模式

時間:2022-05-28 09:35:00

導語:物流發展定位及推廣模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物流發展定位及推廣模式

物流業橫跨多個基礎性、服務性行業,它涉及到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其發展水平直接影響到國民經濟的發展。目前,國際上普遍把物流稱為“降低成本的最后邊界”,成為排在降低原材料消耗、提高勞動生產率之后的“第三利潤源泉”。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物流業作為具有廣闊前景和增值功能的新興服務業,正在全球范圍內迅速發展,掀起“現代物流革命”。近年來中國物流總額迅速增長,物流業已成為近幾年中國經濟領域中最活躍、增速最快的一個新興產業。然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物流發展還很落后,物流成本是美國、日本的2~3倍,成為國際競爭的主要障礙。為此,如何發展現代物流產業、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我國產業整體競爭能力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課題。

一、智慧物流的概念

“智慧”一詞源于2009年奧巴馬提出的“智慧的地球”,具體地說,就是把感應器嵌入和裝備到電網、鐵路、橋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統等各種物體中,并且被普遍連接,形成所謂“物聯網”,然后將“物聯網”與現有的互聯網整合起來,實現人類社會與物理系統的整合,在這個整合的網絡當中,存在能力超級強大的中心計算機群,能夠對整合網絡內的人員、機器、設備和基礎設施實施實時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礎上,人類可以以更加精細和動態的方式管理生產和生活,達到“智慧”狀態,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生產力水平,改善人與自然間的關系,使人類對自然界的感知更具智慧性,因此“智慧”在中國也稱“感知”。同年,總理在無錫提出了“感知中國”的理念,表示中國要抓住機遇,著力突破傳感網技術、大力發展物聯網技術,在全球爭做智慧產業的排頭兵。基于以上背景,2009年中國物流技術協會信息中心、華夏物聯網、《物流技術與應用》編輯部率先在行業提出“智慧物流”概念,即將在互聯網的基礎上將物聯網技術運用到物流產業發展中。智慧物流理念的提出,順應歷史潮流,也符合現代物流業發展的自動化、網絡化、可視化、實時話、跟蹤與智能控制的發展新趨勢,符合物聯網發展的趨勢。

二、徐州發展智慧物流優勢分析

(一)區位優勢

徐州是地處蘇魯豫皖四省接壤地區,是淮海經濟區規模最大的城市。徐州交通條件十分優越,鐵路、公路、航空、運河和地下輸油管道“五通匯流”,隴海與京滬兩大鐵路干線在此交匯,京杭大運河穿城而過,高鐵的貫通更加突出了其交通優勢,在全國區域經濟格局中,具有顯著的承東接西、南北對接的戰略區位特征,是較為典型的物流樞紐城市,具備發展以第三方物流為特征的現代物流的基礎條件。在江蘇省的發展規劃中,徐州被定為“新亞歐大陸橋”中國段東部和淮海經濟區區域性中心城市,江蘇省四個特大城市和三大都市圈之一。

(二)技術優勢

徐州是物聯網感知技術研究和利用起步較早的城市,依托于中國礦業大學建立的“感知礦山”物聯網研發中心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受到國家和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梁保華等親自視察,推動了徐州物聯網的發展。受此影響徐州市在感知礦山、感知物流、感知健康和感知教育等方面的研發方興未艾,有些已經投入使用。另外,江蘇省是我國物聯網發展最具競爭力的省份,物聯網研發工作在不同領域和行業取得了一定進展,智慧物流作為服務產業容易與其他兄弟城市的智慧行業進行技術聯盟和嫁接,為其進行智慧物流配送,從而使徐州智慧物流發展和運用向更深更細的領域發展。

(三)戰略優勢

物流產業是江蘇省重點支持產業,徐州市委、市政府一直致力于區域性綜合物流和特色專業物流基地的打造。根據徐州市《產業發展規劃》,物流產業是徐州重點支持產業,其物流發展的總體目標為:到2020年基本形成以先進的物流信息系統為基礎,使徐州市成為輻射徐州經濟圈的區域物流中心,成為全國重要的物流基地,并為以后發展國際物流奠定堅實基礎;《徐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中明確提出大力建設現代物流基地,重點推進億噸大港、中國八里國際家居交易博覽中心、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物流園、新城區生活物流園等物流業集聚區建設。

三、徐州智慧物流市場定位

根據感知技術的發展和要求,徐州智慧物流產業發展的前期服務對象定位為三大產業:煤炭、工程機械和電子商務配送。

(一)感知煤炭物流

物聯網作為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國家信息安全和經濟發展都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發展物聯網產業對促使傳統產業升級轉型具有重要支撐作用,其生命力在于與其他產業進行有效融合,從而實現傳統產品智能化。之所以選擇感知礦山物流是因為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徐州在感知礦上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技術上容易對接,容易形成產供鏈條上全方位智能服務,發揮物聯網的優勢;二是徐州是江蘇省乃至整個華東區重要煤炭供應基地,煤炭物流效率的提升對徐州經濟發展意義重大;三是全國煤炭行業與中國礦業大學有著密切的聯系,全國最先進的采礦及相關技術多與中國礦業大學有關,智慧物流在徐州煤炭行業推行成功后會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容易推廣到全國的各大煤炭行業和其他能源產業。

(二)感知機械物流

徐州是全國最大的工程機械制造基地,有著像徐工集團這樣全國最大、國際領先的工程機械生產銷售企業。2008年后隨著國家擴大內需,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工程,工程機械產品需求與日俱增,大大促進工程機械制造業的發展,但同時對工程機械行業物流等提出更高要求。利用感知技術,為徐州工程制造業量身定做現代化智慧物流將有助于工程機械制造業產品成本的降低、配送速度和效率提升,從而更加確保其競爭優勢和地位。

(三)感知電子商務物流

目前我國電子商務事業已經進入高速發展期,每年以高于70%的速度持續增長,電子商務已經成為我國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應對全球性金融危機的過程中,電子商務突顯了自身低成本、高效率、開放性的特點,不僅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也為企業創造了更多的貿易機會,同是也要求低耗高效的智慧物流配送的跟進服務。以阿里巴巴的淘寶商城為例,2010年通過淘寶網購物的交易量突破4000億;目前每天全國大約1/3強宅送快遞業務都是淘寶交易產生,而在淘寶的15000個商戶中,有2205個來自于江蘇省,占據約15%,他們的銷售和供貨地都是以江蘇為核心、主要輻射華東區的商圈范圍,這對于徐州發展智慧物流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徐州智慧物流的發展將在配送速度、配送效率、配送成本以及配送人性化等方面發生質的變化,形成智慧物流與電子商務的融合發展。

四、徐州智慧物流發展模式

物流產業的產生和發展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社會分工不斷深化的產物。目前徐州智慧物流的建設和發展的已經得到大幅度的提升。隨著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及市場的推進,根據不同的行業和市場發育情況可有三種模式進行選擇。

(一)政府主導型

在一些關系到國計民生和國家發展重大戰略的重要行業和部門,如徐州的煤炭和機械行業應采用政府主導型智慧物流發展模式。政府是智慧物流的發起者和推動者,采用政府招標或其他方式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對相關產業物流做感知技術研發,并將成果運用于相關產業。這種模式中政府作為招標者,是智慧物流產業技術上的發包方和推廣方,智慧物流研發單位是技術服務者,主要負責研發和技術后期跟進問題。

(二)市場主導型

對于大眾消費產品,如徐州的消費品市場,尤其是電子商務平臺下的相關產業智慧物流發展主要依靠市場自主推進,利用市場供求機制、價格機制和激勵機制刺激研發主體進行技術研發和跟進,通過市場化運作將知識產權轉化成現實生產力。這種模式中政府是各種政策和規制的制定者從戰略方向上進行合理引導,研發單位是技術發明者和制造者,而各類企業和營銷中介則是智慧物流運用到相關產業的推動者。這種模式適合于大眾消費品物流,如電子商務智慧物流。

(三)共同推進型

對于一些特殊行業,比如危險品物流行業或公共產業物流,比如自來水、天然氣等產業可采用政府、研發單位、企業共同推進模式。在這種模式中政府、研發部門、生產企業需要分工明確、相互配合、相互協調共同促進產業的良性發展。

五、徐州智慧物流的推廣

(一)推廣步驟

本著“政府引導、企業主導;突出優勢,循序漸進”的思想,徐州物流規劃發展可以分為三大步驟:第一步,加速實施傳統運輸業向智慧物流業的轉型改造;第二步,搭建物流基礎平臺,建立和完善智慧物流產業體系;第三步,搭建信息化平臺,建設特色化、專業化智慧物流園區。即沿著“技術突破———產業聯動———示范工程———產業推廣———區域推廣———城市品牌鍛造”的戰略步驟進行。在操作層面上,完善智慧物流基礎設施平臺、基礎信息平臺及政策平臺,科學規劃和建設智慧物流園區;整合智慧物流資源,培育、扶持一批第三方智慧經營物流企業,形成幾家在省內外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大型智慧物流企業集團;加快各個產業的分工細化和結構調整,發展徐州優勢產業的智慧物流,形成以“機械、礦山、電子商務”智慧物流為主,電子、醫療、食品、化工等行業物流協調發展的現代城市智慧物流產業體系,努力構造社會化、專業化、信息化、規模化的現代智慧物流服務體系,促進全市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升徐州的區域影響力。

(二)推廣主體及職責

當然打造智慧物流需要政府積極推動,僅憑企業為主體的自發式發展,很難在短時期內獲得突破性的進展。一般來講,推動物聯網產業發展的主體包括政府、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中介和行業組織、最終用戶等。當前,我國物聯網產業的發展要走政府主導下的政產學研相互配合、共同促進的發展之路,快速形成全方位、立體化、協同發展的模式。其中,政府的主要職責在于營造環境、全方位引導、培育整個產業的發展;企業的主要任務是找準產業鏈的位置,全力突破核心技術,加快商業模式探索,并以此開拓市場;高校和科研機構主要集中精力進行理論問題研究,突破核心技術,為產業發展培養人才;行業組織主要加強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用戶主要是在應用中為產業發展提供市場需求。在物聯網產業發展的當前階段,政府本身不僅僅是產業發展最重要的參與者之一,同時也是直接或間接推動產學研用協同發展的主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