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文獻數字化管理問題與對策

時間:2022-10-21 08:37:55

導語:科技期刊文獻數字化管理問題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技期刊文獻數字化管理問題與對策

目前我國已將科技文獻信息資源列為寶貴的戰略資源之一,已經開始重視科技信息的重要作用,并把科技文獻信息資源的共建共享納入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計劃[1]。因此如何實現科技文獻信息資源最大化的共建共享是目前的一大熱點問題。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普及,科技期刊的出版、發行和傳播以及讀者利用文獻信息的方式都發生了巨大變化,獲取文獻信息的手段更加多樣化,很多作者和讀者不再僅僅限于紙版刊物獲取相關文獻信息,更注重于從專業數據庫、網絡上獲取[2]。因此,科技期刊文獻的數字化是科技文獻信息資源共享的一個重要前提。科技期刊文獻的數字化就是將人們在日常使用的科技期刊文獻轉化為數字符號,變成計算機能夠識別的數字表達形式,并在互聯網模式下使期刊的內容更加顯性化,通過期刊文獻的數字化進一步增強科技期刊文獻的共建和共享。

一、科技期刊文獻數字化管理基本流程

(一)收集

文獻數據的收集,是科技期刊文獻數字化管理的基本前提,主要是將期刊的某一類或某領域的相關文獻進行收集歸檔,制作好相應的表格文檔,并由專人記錄并保管。在進行科技期刊文獻數據的收集時,必須確保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遇到可疑數據時,應反復核實并采用統計方法進行檢驗判別[3]。

(二)整理

將收集完畢的科技期刊文獻進行歸類整理,需要將數據進行分類處理,有效的文獻數據進行統計,無效的文獻數據則要剔除,在對科技期刊文獻數據進行整理的過程中,需要對數據的真實性進行驗證,并要注意時效性的問題[3-4]。

(三)記錄

科技期刊文獻數據的記錄,需要將前面收集整理的數據記錄在專門的文檔中,設定相關的統計表格,表格含有期刊文獻的所有信息,然后將統計表格存儲在計算機中,方便閱讀或以后的共享使用。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數據的保護和必要的備份,防止數據的丟失[4]。

(四)分析

科技期刊文獻經整理記錄之后形成關于文獻數據的基礎數據庫,在文獻數字化管理過程中,需要通過一些數理統計分析方法對基礎數據庫中的文獻信息進行分析,采用的方法包括對比分析、趨勢分析、分類結構分析、差異性分析、檢驗分析等;目前,數理統計一般都由分析軟件完成,包括Excel、DPS、SPSS等。隨著分析的進行,結果應以簡潔、直觀、明了的報表方式展現出來,方便查詢和閱讀[5]。

(五)管理

在科技期刊文獻形成系統性整理和分析之后,即可實現對文獻的數字化管理,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①應明確指出管理中的突出問題;②對突出問題有相應的解決辦法或措施;③需要不斷優化管理過程和方案,以使管理更加科學合理。

二、科技期刊文獻數字化管理的途徑

(一)建設數字化平臺

目前,國內科技期刊數字化建設主要有3個方向:①網絡數字出版;②門戶網站及投稿平臺建設;③新型數字媒體傳播模式的創新[6]。有調查表明,我國科技期刊網絡數字出版普及率較高,基本上都加入了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或其他網絡數據庫。盡管如此,仍有很多科技期刊采用紙質或郵箱投稿,在期刊出版的數字化浪潮中,這已經遠遠落后于期刊的建設和發展需要,而且帶來很多流程和管理上的麻煩。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有不少科技期刊加大了投稿平臺或門戶網站的建設,有自行開發也有依托于網絡出版數據庫的,如基于中國知網的稿件處理系統、勤云遠程稿件處理系統等。網絡數字化出版的加快促進了信息的快速分享,同時也出現了抄襲、剽竊等學術不端行為,因此,一些學術不端檢測系統也應運而生,這不僅避免了學術不端的發生,還提高了稿件處理的效率。科技期刊數字化出版過程中,應發揮期刊的內容優勢[7],加強新型數字媒體傳播的創新,如將內容以網頁、郵件、QQ、微信公眾號等形式向訂閱用戶推送,還可以數字內容方式在百度文庫、新浪愛問中進行共享[8-9]。在期刊數字化出版過程中,為了避免期刊文獻共享的不便,各期刊應嚴格按照GB/T7714—2015《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的要求對文獻進行梳理,加強期刊的標準化和規范化,對于期刊的數字化出版和數字化平臺建設提供基礎和便利。

(二)提高文獻信息獲取的便利性

面對海量的信息,目前大多數人獲取信息的主要障礙已從距離上的障礙轉變為選擇上的障礙[10]。目前科技期刊由于學科或行業差異,辦刊定位和宗旨、讀者定位和服務不盡相同,所以,科技期刊信息的提供一要滿足個性化訂閱要求;二要盡可能擴大傳播范圍,增強科技期刊的體驗感和實際利用,才能使文獻信息獲取更加方便快捷。目前,科技期刊的數字化出版進展如火如荼,在互聯網信息時代,科技期刊內容的制作、出版和傳播都在發生一些可喜的變化,如閱讀方式更加多樣,獲取信息的途徑也多了很多,因此,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出版商或者內容制作商可以結合日常生活中使用多種的互聯網工具,將內容、服務結合起來,以讀者訂閱服務為導向,利用博客、郵件、QQ和微信等平臺推送相關信息,同時也可以建立相應的互動平臺,與作者、專家、讀者進行有效交流和溝通,在保證期刊內容質量的同時,強化編輯部與用戶的聯系,提高科技期刊的影響力,基于此,期刊內容生產商可以和用戶完善基于內容生產的“互聯網+”關系,打造期刊的品牌和定位,形成新的利潤增長點。

(三)提倡信息數據的移動終端化

科技的進步使得計算機網絡技術得到飛躍發展,數字化出版形式下的期刊內容傳播呈現出多終端化的趨勢,和傳統紙質期刊相比,互聯網模式下的期刊出版有個人訂閱性強、傳播快速多樣、信息量大等優勢,特別近幾年來,移動終端的使用在極大地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特別是閱讀習慣。移動互聯網技術和平板電腦、智能手機、手持閱讀器等移動終端的發展和普及,使數字期刊的移動終端化閱讀成為新的發展趨勢。在此背景下,期刊內容出版者應抓住這一時機,不斷改善內容形態的包裝和傳播,通過多方位、跨平臺的互動,制作知識性較好的數字化期刊內容產品,從而給讀者帶來愉悅的體驗感[11]。

(四)發展期刊文獻信息的大數據化

隨著互聯網發展的不斷深入,云計算的發展方興未艾,在互聯網帶來海量信息的同時,我們對于信息的接收模式也在悄然發生著改變,信息的碎片化特征越來越明顯,科研工作者要從海量信息中搜尋到想要的信息確實是一個不小的挑戰[12]。因此在科技期刊發展上,大數據信息的建立尤為迫切,作者、讀者、編輯的使用行為和習慣、查閱的相關信息、期刊的發行方式及傳播范圍都是建立大數據的基礎,特別期刊文獻的使用和內容關聯度、作者和讀者的延伸,都為期刊文獻信息的大數據化提供了基礎。如何將數據作為一種資源來提高科技期刊網絡傳播的效果?應挖掘網絡中讀者信息的數據,明確讀者群的定位,以及確立數字期刊的盈利及其發行模式。運用數據思維收集、整理和分析讀者數據規律,對期刊在網絡上的傳播行為進行解釋和預測,根據讀者的需求從數據中提取對期刊選題策劃有用的信息,提升科技期刊在網絡上的影響力[7]。

三、科技期刊文獻數字化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目前,要想實現科技期刊文獻全面數字化管理仍存在不少問題,但主要體現在如下兩方面。其一,國內期刊的結構分布問題。從數量上看,中國科技期刊占全國期刊總數的一半多,已成為世界上數量僅次于美國的第二科技期刊大國,初步形成具有一定數量規模、涵蓋學科齊全、基本滿足科技發展需要的科技期刊體系[13],但是我國的科技期刊總體實力弱小、格局分散、管理多頭,要實現數據化管理難以同步統一并得到一致協調共進。其二,我國政府對科技期刊的投入不足。期刊文獻數字化的全面實現需要借助大量的資金以及技術人才。中國正由科技大國走向科技強國,科技發展進入重要的躍升期。雖然在高新技術領域取得較大成就,從國民總投資來看,政府對中國科技期刊的投入與支持遠遠落后于中國科技的舉國發展。“十一五”期間,中央財政科技投入保持了20%以上的年均增速;基礎研究投入穩定增長,2010年國家973計劃經費達30億元,為2005年的5倍;國家重點實驗室穩定支持經費達30億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經費達103億元,為2005年的4倍[7]。然而,迄今為止尚缺乏強有力的期刊發展基金,中國科協、中國科學院、國家基金委等部委的有限支持尚難以資源共享。同時,由于科技出版的小眾化、專業化,商業機構不愿介入,國家投入應成為科技期刊發展的主要支柱[14]。基于我國科技期刊文獻的數字化管理存在不小問題的現狀,科技期刊文獻的數字化管理有以下幾方面的對策:一是實行科技期刊的標準化和規范化出版,期刊的標準化和規范化是期刊數字化出版的基礎,也是期刊文獻信息全面共享的根基,這樣才能使期刊文獻的數據庫得到較好的完善;二是嚴格規范參考文獻的著錄規則,這需要出版單位的編輯認真學習吃透GB/T7714—2015《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的國標要求,掃平期刊文獻信息共享的障礙。

四、期刊文獻數據化管理的發展方向

在互聯網環境下應突破傳統的辦刊思維模式,運用互聯網思維模式使得期刊文獻實現數字化共享,使數字化的科技期刊承載先進科學技術而得到最廣泛的傳播是當今期刊文獻的一大發展主題。首先,期刊界應認真研究真正符合市場需求的科技期刊數字化的商業模式,創新滿足讀者的需求和市場渠道,吸引更多的讀者群,構建健康的科技期刊數字化出版生態鏈條。其次,政府亦應加大對科技的支持,增加對期刊的財政預算,積極利用現代網絡技術的成果,建立和完善期刊文獻數字化管理平臺以及推廣與使用,讓科技文獻信息資源在數字化的管理下達到最大限度的共享。

作者:賴富饒 閔甜 古志平 單位:華南理工大學

參考文獻:

[1]降國新.中國文獻信息資源與檢索利用[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95-101.

[2]方雪琴.創意時代新媒體內容生產的變革與創新[J].河南社會科學,2011(3):166-169.

[3]孟小峰,慈祥.大數據管理:概念、技術與挑戰[J].計算機研究與發展,2013(1):146-148.

[4]陳新黔.對科技期刊經營與管理機制創新的思考[C]//第4屆中國科技期刊青年編輯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4.

[5]冉穎.現代信息檢索與利用[M].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6:264-269.

[6]郭飛,薛婧媛,胡志平,等.科技期刊數字化建設策略:數據融合與信息共享[J].編輯學報,2013(1):70-72.

[7]陳振明.公共管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232-238.

[8]劉學義.移動終端的雜志“客戶端模式”[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125-129.

[9]暢榕,陳丹.數字出版公共平臺的建構模式與運營機制初探[J].科技與出版,2012(2):58-60.

[10]降國新.中國文獻信息資源與檢索利用[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95-101.

[11]李鵬.數字期刊的移動閱讀發展趨勢研究[J].圖書與情報,2012(2):7-10.

[12]秦勝南.信息碎片化時代紙媒的競爭優勢[J].新聞與傳播研究,2011(6):8-9.

[13]王亨君.科技期刊國際化研究[M].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2011:78-92.

[14]游蘇寧,石朝云.我國科技期刊的內憂與外患[J].編輯學報,2011(3):18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