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美育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17 03:52:00

導語:旅游美育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旅游美育研究論文

美育,即審美教育,又稱美感教育。美育之分支已有學校美育、家庭美育、社會美育、文學美育、音樂美育、美術美育、體育美育等。竊以為今日實有標舉旅游美育之必要。這是基于旅游在中國、在世界上日益重要的地位和廣泛、深入的影響。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旅游業在世界上勃興。隨著國際和平環境的持續保持和現代科技的猛進,戰后的世界經濟迅速發展。這種發展,使得發達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和國民總收入增長,國民可供自由支配的收入也因之增多;同時,由于現代化大生產及社會斗爭、推進等原因,可供國民自由支配的時間增多;加之交通條件現代化。這三大基本原因,使得旅游業興旺發達,成為朝陽產業。發展至90年代,旅游已與石油、汽車業鼎足而立,成為世界三大支柱產業之一。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同步演進。面對充裕的金錢、時間,文化素養高的國家(或地區)的人民,乃以旅游為僅次于生存需求的人生第二需求。旅游業在中國雖然起步較晚——70年代末才進入正軌;但因改革開放之勢,短短十年來,它得以飛速發展,如今已成我國三大創匯途徑之一,成為第三產業中之重點產業。僅1992年,來華旅游入境人數便達3800萬人次,其中外國人為400余萬,旅游外匯收入達39.5億美元。1993年來華旅游入境人數達4152萬人次,其中外國人約450萬,旅游創匯達46.83億美元,占全國非貿易外匯收入的30.63%。1992年國內旅游人次達3.3億,回籠貨幣250億元。1993年國內旅游人次達4.1億人次;1994年可達4.5億人次。不久前,國務院下文要求大力發展國內旅游業,故國內旅游業將再上一個臺階。旅游的地位、作用、影響既如此,對今日中國來說,旅游美育之標舉、研究、力行,實為要務。

何謂旅游美育?旅游美育即通過旅游活動進行的審美教育,也就是在旅游進程中產生、完成的美感教育。旅游美育有狹義、廣義之分。狹義的旅游美育,其目的、任務是培養、提高旅游主體——旅游者對現實世界(自然的;社會的)和藝術世界的美的感知、鑒賞、創造,陶冶人格修養,豐富生活趣味,促進身心健康,升華道德情操。廣義的旅游美育,則不僅對旅游主體而言,其對象推廣為一切與旅游相關的人,如:旅游媒體從業人員、旅游客體中的人們。本文談的是狹義旅游美育。

由于旅游資源一般分為自然旅游資源與人文旅游資源兩大類,所以,人們每將旅游客體分為自然與人文兩大類別。對旅游主體進行美育的基礎,是旅游客體本身所具有的自然美與人文美。

自然本身是個紛繁的大千世界,產生美育作用的自然美是五彩繽紛的。本文姑將其擬為六個方面:形象美、色彩美、形態美、聲音美、嗅覺美、內美。

形象美包羅萬象,在旅游審美中占第一把交椅。不論地貌景觀、水景、天文氣象景觀、動植物景觀,無不以形象美為第一要素。依中國自然景觀審美傳統,形象美大體有雄美、秀美、險美、奇美、幽美、曠美等類型。雄美一般是就形體與氣勢而言。凡形體高大雄偉、氣勢豪壯磅礴者,皆謂雄美。雄偉的高山,噴薄的日出,參天的古樹,凌云的雄鷹,無不給人雄壯的美感。雄美為陽剛,秀美為陰柔。“杏花春雨江南”的江南風光、清秀而嫵媚的桂林山水,均堪稱秀美的典型。險峻的瞿塘峽、“難于上青天”的蜀道、遼寧千山五佛頂,都是險美的代表。奇美在于形象之非同一般,變化多端,離奇怪異,出人意表。典型的奇山異水,有大西南之巖溶地貌,青藏高原神奇的湖泊,臺灣、海南等沿海地區之海蝕柱、海蝕崖、海灘等。奇美之天象景觀,人盡皆知的有佛光、海市蜃樓。號稱世界奇觀的云南納西縣“萬朵花”茶花、山東鄒縣孟廟內“柏抱槐”,是植物界奇美之典型。幽美之最負盛名者,歷來首舉“青城天下幽”之四川青城山。東北幽深的鏡泊湖景區,清幽的長白山天池,幽雅的大連海濱浴場,雁蕩山清幽的靈巖,臺灣花蓮的魯閣幽峽,無不是幽美景致的代表。與形成幽美的視域條件(較窄)相反,形成曠美須得遼闊、高遠的視域。曠美的載體是大平原、大草原、大海、大湖、大河,如“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蒙古大草原,“洞庭天下曠”的八百里洞庭湖等。

色彩美是大自然的杰作。藍天、白云、綠水、青山、碧海、金沙、霜林、雪原、美草、百果、黃土地、紅高粱、似錦繁花、五彩云霞、鑲金的落暉、鍍銀的月華……大自然是繪就色彩美的最偉大的畫師。

形態美可分動態美與靜態美兩大類。動態美表現在流水、瀑布、海濤、潮汐、浮云、飄煙、流星、飛禽、走獸、游魚等等。靜態美是相對于動態美而言的,主要表現于山、石、樹、花草、止水等。此外,尚有微動態,如漣漪之美即屬此。

聲音美無處不在。拍岸的驚濤,叮咚的山泉,淙淙的溪澗,嘩嘩的瀑布,蒼莽的松濤,斷腸的猿啼,雄壯的獅吼,呦呦的鹿鳴,婉囀的鶯歌,呢喃的燕語,唧唧的秋蟲,乃至雨打芭蕉、露滴清荷、風送秋葉……,無不表現出天籟之美。

嗅覺美之最典型、最普遍者,是花香之美。唐皮日休詠牡丹之香是“獨占人間第一香”(《牡丹》),宋林逋為梅花的香氣寫下“暗香浮動月黃昏”(《山園小梅》)的千古名句。植物之香不惟花,葉亦香。元葉梅嶠既賞荷花之香,又重荷葉之香:“未花葉自香,既花香更別。”(《荷花辭》)茶葉的香味,已被世界上十多億人認同,中國人更視茶為“國飲”。唐劉禹錫稱贊茶葉的香氣是“芳越椒蘭”(《代武中丞謝新茶表》)。水果、稻菽、海風……,大千世界給人以嗅覺之美者多多,就連泥土也有其芬芳,俗語常說的“清新的泥土氣息”正屬此。

內美。我國傳統審美觀的“比德”說,即屬本文所指的內美。“比德”,就是把自然物象比附人之道德,使自然物象“人化”為賦有倫理價值的意象。觀賞松柏而思人之氣節,二千多年前孔子便云:“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論語·子罕》)。贊空谷幽蘭之孤高:“芝蘭之生于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困而改節。”(《孔子家語·在厄》)清鄭板橋贊竹、石,乃是發掘其內美:“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方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竹石》)宋王淇贊梅“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梅》)至于陶淵明祝菊為高標的隱士,周敦頤喻蓮為花中君子,更是人盡皆知。

產生旅游美育作用的人文美,亦可大致分為六大類:文物古跡之美、建筑景觀之美、園林藝術之美、民俗風情之美、飲食之美、文學藝術與工藝美術之美。

文物古跡美大而至萬里長城、龍門石窟、秦始皇陵……,小而至仰韶彩陶、殷墟酒尊、武威銅馬(中國旅游標志)……。中國是五千年文明古國,廣袤一千萬平方公里,堪稱世界文物古跡魁首。

建筑景觀美,從性質上看,有造型美、氣勢美等不同類型;從時間上看,有古典美、時代美。建筑的造型美容易為人所認識,氣勢美則須作更深層次的把悟。如廈門集美海堤,硬是用花崗巖石從海中砌成,火車道、汽車道、人行道并列,全長五千多米,宛如跨海凌波的水上長城,氣勢雄壯而靈動。就中國而言,古建筑一般具有端莊、穩重的古典美;而新建筑則煥發著濃烈的時代美。如1993年建成通車的上海楊浦大橋,這座最新式的、世界最大的斜拉橋之成為上海一大人文旅游景觀,不在其交通功能,而在其獨領風騷的時代美。

全世界著名園林雖各具個性,但主要藝術風范只有兩種:一為歐陸式,一為中國式。歐陸式為幾何規則式,中國式為自然山水式。二者形式迥異,審美情趣亦迥異。中國園林講究詩情畫意,從崇尚自然山水到追求寫意山水。中國園林之美多多,最本質者在于含蓄美。游人置身園林,時聞弦外之音;游畢而歸,每有不盡之意。

探究民俗風情已成為近年世界各地旅游“熱點”。它之所以成為“熱點”,在于其具有獨特之美。民俗風情之美的獨特性,源于民族的或地域的差異性。因這種差異性而形成的吸引力,對旅游者來說便會產生一種美感。這種異于旅游者本地“風光”的民俗風情,對以獵奇為旅游動機的旅游者來說,更是以之為美。從本質上說,民俗風情是人們在生活實踐中形成、長期沿襲的群體性共有行為方式。它的涵蓋面很廣泛,遍及每個家庭。民俗風情美屬于社會美的范疇。

飲食美具有社會美、藝術美、自然美多重美學屬性。現代旅游業的六大要素是食、住、行、游、購、娛。可見,“食”之于旅游業之重要。對中國旅游業來說,最能吸引海外游客的是三大優勢:自然風光、文物古跡、美食。中國飲食文化堪稱世界飲食文化之絕。

孫中山先生在其宏著《建國方略》中指出:“昔者中西未通市以前,西人只知烹調一道,法國為世界之冠;及一嘗中國之味,莫不以中國為冠矣。”飲食給予人的美感,不僅僅是生理科學上的味覺的美感。中國飲食之美,除味覺美之外,尚有嗅覺美、視覺美。譬如中國菜肴,八大菜系均講究色、香、味、形,富有藝術性,給人以精神上的享受。

文學藝術、工藝美術給人的美感,從生理科學上看,有聽覺美(音樂)、意覺美(文學)、視覺美(繪畫、雕塑)等;從美學屬性上看,純粹是藝術美。舉凡歷史悠久或知名度大的自然景觀,往往有優美的神話、傳說與之相伴。例如:新疆天山博格達峰之天池,是著名旅游勝地,又稱瑤池,有周穆王與西王母宴樂于此的傳說。人文景觀更是如此。例如:安徽合肥包公祠是當地名勝。祠前之包河,盛產無絲蓮藕,其無絲乃是因包公鐵面無私(絲)之故。不論自然景觀抑人文景觀,每有集書法、詩詞、哲理、雕刻于一體的楹聯、碑刻、匾額。神話、傳說、故事、楹聯、雕塑等等成為旅游景觀的有機組成部分,使旅游者平添想象力、詩畫美、夢幻美。

旅游美育就是憑借上述自然美、人文美來完成的。

旅游美育的核心是通過旅游進程中所見所歷的自然美、人文美來培養、提高旅游主體的審美力。從本質上看,審美力是一種特殊形態的情感判斷力。對旅游美育來說,這種審美力分別表現為旅游審美感知力、旅游審美聯想力、旅游審美想象力。

旅游者一開始其旅游進程,便進入審美體驗。審美體驗的第一步便是審美感知。審美感知所憑借的工具是人類感受外界事物的五種感官——眼、耳、鼻、舌、身。這五種感官產生五種感覺:視、聽、嗅、味、觸。

對旅游者來說,審美感知最普遍、最重要的范疇是視覺范疇。

泰山海拔1545米,絕對高度并不高,但因其地處華北大平原東端,故相對高度大;又因總面積有426平方公里,山體龐大,故遠望泰山高大雄偉,予游人以雄峻之感。與雄美的美育效果相近的是險美。山西渾源懸空寺、華山“鷂子翻身”險徑等均給人以驚險之感。雄美、險美的美育作用,在于使旅游主體對旅游客體形象、形態、氣勢、氛圍的雄壯、博大、驚險、熱烈、威武而產生仰慕、敬畏、緊張、驚恐、痛快、豪邁、狂喜等生理、心理上的反應,最終的美感體驗是:摒棄了怯懦、悲觀,蕩滌了委靡、猥瑣,增加了豪情,平添了勇氣,熱愛生活,立志奮進,拼搏人生,積極追求,自強不息。秀美、幽美的旅游景觀,可使旅游者心緒平緩、溫和、輕松、寧靜、淡泊,心境愉悅、明凈、逍遙、恬適、超然。幽美之境尤能使人凝神靜思,潛心自修,頤情養性。古人的“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便是這種美育范疇。

奇美有奇特之美、奇麗之美、奇異之美、怪誕之美。除常見的自然景觀外,人文景觀中的奇風異俗、奇特的烹調技術與藝術、奇巧的工藝品、奇才怪杰的奇作(如附著于名勝古跡的碑刻、楹聯、謎語、回文詩)、世所罕見的文物,均是奇美的載體。奇美能悅志暢神,能啟迪心扉,能開發智商,使人聰慧靈巧、機敏干練。奇美之美育大體如此。

不論是“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書懷》)、“上下天光,一碧萬頃”(范仲淹《岳陽樓記》)式的平曠之美,還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曉月臨窗近,天河入戶低”(沈@①期《夜宿七盤嶺》)式的高曠之美;不論是天造地設,還是人力所致(如天安門廣場),舉凡曠美的景觀,無不使人視野大開。隨著視域的豁然開朗,旅游者的心境也豁然開朗。大體說來,平曠之美令人心曠神怡,高曠之美令人超拔瀟灑。這是曠美之美育。

自然保護區之旅、森林之旅等新興旅游類型,在尋求上述諸美的同時,還能充分享受“野美”。野美,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野趣”。野,作為一種美,是一種淳樸的美、天然的美。野美,既有自然的,也有人文的。當旅游者到達荒山野寨,那種“重返大自然”的渴望既得到了滿足,又與“天然去雕飾”的山寨嬌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而怡然自樂的黃發垂髫相交談,此種野美給予游人的,是童心的復萌,是純真的回歸,是胸懷的磊落。

色彩與形象都是物的基本屬性。色彩在自然景觀構景中作用極大。九寨溝之后來居上,成為馳名中外的旅游新貴,很大程度上得力于水景的色彩美。九寨溝一百多個高山湖泊(土名“海子”),如同一百多幅美不勝收的圖畫。例如五花海,整個湖面呈黛綠、鵝黃、桔紅、翠綠、寶藍諸色,五彩繽紛,有如仙境。五彩池聚紅、黃、紫、綠、白五色于一湖,其美幾不可思議。在人文景觀中,色彩美同樣是重要角色。如宮殿、寺廟的彩繪,元宵節燈會,民族服飾,佳肴,等等。色彩與人生關系密切,以科學眼光衡量,紅色令人興奮、振作;綠色使人快慰,適于養目怡神,富有生命力;黃色每每使人進取;藍色使人趨于寧靜。從社會意義上看,紅色象征革命,綠色象征和平,黃色象征權力,黑色象征悲哀。色彩美的美育,既在其科學意義上,也在其社會意義上。

聲音美(即聽覺美)是因聲音悅于耳而產生的。對旅游者來說,耳之審美感知主要來自以下幾方面:(一)自然類。最主要的是水聲之美、風聲之美、鳥語之美、蟲吟之美。(二)人文類。最主要的為鐘聲之美、歌聲之美、器樂之美。不論是水、風聲、鐘鼓、歌聲……,凡聲音激越、能量巨大、節奏跳躍的,一如上文所述雄美產生的美育作用——令人鼓舞、激動奮發。凡聲音嘹亮、舒徐、悠揚,其美育效果類似上文所述之曠美的美育效果,令人心曠情怡、神思飛越。凡節奏舒緩、聲音輕柔、能量細微者,如江南絲竹、蘇州評彈、鶯歌燕語,其美育效果一如上文之秀美。

嗅覺美、味覺美所起的美育作用,在于陶冶一種雅趣與樂趣。例如旅游資源之一的中國茶文化,以儒雅為特征,講求三雅(人雅、器雅、境雅)三清(湯清、氣清、心清)。觸覺給人的是質感美,如置身黃山云海,身觸云霧,有超然人世、飄飄欲仙的超脫感。

此外,旅游審美感知所及,尚有形式美、和諧美、技術美、藝術美等。

經過這樣的審美體驗,并且在旅游過程中不斷提高、培養審美感知力,方不辜負旅游。否則,名山游畢,僅以“好玩啊”相評;美食旅游后只會說“吃飽啦”,而不能從審美感知方面有所收獲,那么,這種旅游是未曾進入審美體驗的,是低質量的。

至此,我們才更能理解這樣的說法:旅游有凈化情感的醫療作用,旅游是社會療法,旅游能使世界保持正常秩序。究其原,乃在旅游美育。

旅游審美聯想是由旅游審美感知與旅游主體的生活經驗發生聯系后而產生的。對旅游審美體驗來說,旅游審美感知的進一步發展,便是旅游審美聯想。所謂生活經驗,所謂聯想,其本質乃是記憶。依心理學理論,記憶一般分為四種:形象記憶、邏輯記憶、運動記憶、情感記憶。對旅游美育來說,記憶主要指情感記憶。因為,它最需要、最強調情感色彩。由于旅游審美聯想是旅游審美感知與旅游審美主體情感記憶的有機結合,因此,審美體驗的情感色彩必然是:審美聯想比審美感知更為濃郁;審美體驗與旅游審美客體——旅游景觀的真實體距離更遠。時間、空間的距離增大,美育效果更佳。例如我們游覽著名景觀路南石林,石峰中最負盛名的是阿詩瑪石峰,石峰的命名是因阿詩瑪的故事,其本身便是一種審美聯想。在審美感知階段,游人傾倒于石峰的自然美。在審美聯想階段,游人眼中的阿詩瑪石峰已不再是又冷又硬的無生命的石頭,而是將這一自然物“人化”了。游人會覺得此峰酷似碩長苗條、風姿婉約、楚楚動人的少女,這少女便是阿詩瑪——民間故事中的阿詩瑪、電影《阿詩瑪》中的女主角。如此這般,峰石群也幻化成一群群內美外美合一的少女——阿詩瑪的姐妹們。這將更令游人回味、咀嚼、遐想。這種“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司空圖《詩品》)正是旅游審美聯想。辛棄疾“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也是一種旅游審美聯想。發現遠山如臥佛、從而進行審美,是旅游審美聯想。鐘子期依伯牙琴聲,聯想到“魏魏乎若泰山”、“蕩蕩乎若江河”,因而由衷贊道:“美哉!”這種審美通感,也是審美聯想。又如曹操“東臨碣石,以觀滄海”,面對大海,引起審美聯想:“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所以,詩中的“洪波涌起”,既是眼前大海之洪波,也可以說是詩人此刻心中陡然涌起的洪波。黑格爾在《歷史哲學》中說的正是這種美育原理:“大海給我們以無際與渺茫的無限觀念,而在海的無限里感到他自己的無限時,人類就被激起了勇氣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由此可見,旅游審美聯想所起的美育作用,較之旅游審美感知,是更進一步的。

旅游審美想象是比旅游審美聯想更為主動的心理活力。旅游審美體驗進入審美想象階段時,旅游主體不再僅僅是憑生活經驗、情感記憶,而是進行一種嶄新的創造。萊辛曾指出:“凡是我們在藝術作品里發現美的東西,并不是直接由眼睛,而是由想象力通過眼睛去發現其為美的。”(《拉奧孔》)萊辛說的是藝術作品,我們說的是旅游景觀。在以尋取美為目的旅游者眼中,完全可以將旅游客體視作一件件藝術作品;因此,其審美原理、美育原理是相通的。中國傳統審美理論一再強調惟作“妙想”才有“遷得”。“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姜夔冬日游吳松,分明見山雨欲來,卻妙想是山峰在商量作雨。在這位旅游審美高手面前,山,活了;山,人化了。這樣的山,當然也就更美。中國傳統旅游審美心理結構的特點是:風景之美與民族精神之美融合。日本著名畫家、作家東山魁夷旅游中國后,所論頗具慧眼:“談論中國風景之美,同時也是談論中國民族精神之美。”(《中國風景之美》)我們常說的對旅游景觀的內美、象征美的把悟,正是審美想象力所至。

旅游審美感知、旅游審美聯想、旅游審美想象三者是遞進的,然而又非截然劃分的,而是一體的,融合貫通的。

今日中國,旅游已走進千家萬戶,成為全民性的行為。所以,旅游美育的意義絕不可等閑視之。近而言之,旅游美育對純正、凈化今日社會風氣有積極意義;對培養旅游從業人員(如導游員),提高中國旅游業服務水平,從而增強國際旅游競爭力,增加旅游創匯有積極意義。遠而言之,旅游美育對提高全民族素質具有巨大功能。從廣義教育來看,旅游美育是一種全民性的、廣義的教育。中國自古即有“修道之謂教”(《中庸》),“以善先者謂之教”(《荀子》)的名訓。從狹義教育來看,旅游美育正是培養青少年兒童的重要一環,是造就一代代健康完美的新人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很難想象一個足不出戶的人會有大成就。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曾說:“自然,美麗的城郊,馥郁的山谷,凹凸起伏的原野,薔薇色的春天和金黃色的秋天,難道不是我們的教師嗎?……我深信美麗的風景,在青年氣質的發展上所具有的那種巨大的教育影響,對于教師的影響來說,是很難和它競爭的。”烏申斯基側重自然美美育;實則,不論自然美抑人文美,旅游的美育作用都是積極、巨大的。一個國內旅游人次一年達4億(1993年為4.1億人次;1994年可達4.5億人次)的國度,其國內游客中在校生所占比例當以億計。中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有五千年悠久文明史,無量數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均可作狹義教育對象的美育課堂。旅游美育之意義,實應引起教育界、旅游界與全社會有識之士的關注。旅游美育對社會的意義既如此重大,那么,發揮旅游的美育功能,并予不斷強化,正是中國旅游事業的使命之一。這樣的旅游事業,才是利國利民、功在當代、惠益千秋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