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藝術類大學生教育管理創新

時間:2022-08-16 09:44:41

導語:高校藝術類大學生教育管理創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藝術類大學生教育管理創新

內容摘要:當前我國高等教育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藝術教育也逐步從精英化向大眾化轉型。藝術類專業與藝術類大學生的特殊性對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從藝術類大學生的思想行為特點、教育管理創新的重要性與要點,以及藝術類大學生教育管理對策三個層面,對這一問題進行了論述,力求為藝術類大學生教育管理的創新提供參考。

關鍵詞:藝術類大學生;教育管理;思想行為特點

高校藝術類大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是一個因面向對象不同而有所差異的教育管理課題,對其進行創新性研究有助于教育管理工作良好發展。創新工作離不開對目標進行系統分析,對于高校藝術類大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來說,最主要的是對藝術類大學生的思想行為特點進行分析。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只有在了解和掌握了藝術類大學生的思想行為特點之后,才能根據實際情況,結合相關教育管理理論和經驗,對教育管理工作進行創新性研究。筆者經過多年的教育實踐,逐步探索出一套針對藝術類大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創新研究理論,希望能夠為藝術類專業教育管理者提供參考。

一、藝術類大學生的思想行為特點與教育管理創新的重要性

與其他專業的大學生相同,藝術類大學生的思想行為呈現出明顯的年輕化特點。作為追求時尚的群體,他們對于流行元素和流行文化很推崇,因此大多個性比較鮮明,敢于表現自己,這是學習藝術類專業的學生特有的品質。高校藝術類專業教學模式與其他學科有所不同,集體課較少,授課比較分散,往往注重對學生個性特征的挖掘,對于集體觀念的教育較少,導致藝術類大學生的集體觀念較為淡薄。因此,把握新時期藝術類專業大學生的思想行為特點,建立符合學生實際、滿足學校管理要求的教育管理體系,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搞好高校藝術類大學生教育管理的創新工作,必須充分認識到創新的重要意義和基本內涵。21世紀是一個創新的時代,創新已成為全世界的主題。我國早在2006年,就明確地提出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目標。2006年1月26日頒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科技規劃綱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決定》中指出:“把增強自立創新能力作為國家戰略,貫穿到現代化建設各個方面,激發全民族創新精神,培養高水平創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創新的體制機制,大力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不斷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①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講話中指出:“做好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改革創新。新形勢下,我們要重點抓好理念創新、手段創新、基層工作創新。”②這一重要思想同樣適用于我國高校藝術類大學生教育管理的創新。從本質上考量,藝術類大學生教育管理的創新與藝術的創新是同步一體的。換言之,教育管理的創新,是為藝術的創新服務的。而藝術的創新又是藝術的生命與靈魂。重慶大學電影學院常務副院長彭吉象在《藝術學概論》一書中寫道:“藝術的生命就在于創造和創新。沒有創造,沒有創新,就沒有藝術。”③可見,高校藝術類大學生教育管理創新具有重要意義。

二、藝術類大學生教育管理創新的要點

(一)教育思想的創新

教育思想的創新是整個教育創新的智力支撐與能量之源。“思想亦稱‘觀念’。思維活動的結果。屬于理性認識。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思想。具有相對獨立性,對社會存在有反作用。正確的思想一旦為群眾掌握,就會變成巨大的物質力量。”④思想對于行為具有重要的影響。教育原則是教育工作應當遵循的基本要求,也是教育規律的客觀反映與教育經驗的科學總結。我國有很多常用的教育原則,如科學性與思想性統一的原則、理論性與實踐性統一的原則、宏偉目標與循序漸進統一的原則等。而筆者認為,高校藝術類大學生教育管理在教育原則上的創新,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主導性與主體性統一的原則。要認真貫徹教師是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能動性、創造性。二是共性與個性統一的原則。既要考慮到學生群體的共性特點,又要照顧到每一位學生的具體情況,做到因材施教。三是常態性與動態性統一的原則。既要有一般的常態性教育,又要做到動態性教育,要機動靈活,隨機應變。

(二)教育內容和形式的創新

教育內容是教育內部諸要素的總和,是整個教育的核心與依托。藝術類大學生教育管理要與德育課、思想政治課的課程設置密切結合,形成綜合的教育體系。教育形式與教育內容要有機統一、完美結合,應使內容決定形式,形式為內容服務并反作用于內容。教師應大量運用親情關愛法、啟發誘導法、促膝談心法、比形比喻法、機動靈活法、寓教于樂法、典型引路法、教師示范法、研討爭論法等各種先進的教學方法,創新教育的內容與形式。

1.教育模式的創新

教育模式指的是教育的模本、范本、變本的式樣。教育模式的創新主要包括教育類型(講授課、問答課、觀摩課、討論課、輔導課等)與教育形式(集體課、小組課、個別課)。藝術類大學生的教育管理創新,主要是強化討論課和個別課。

2.教學研究的創新

藝術類大學生教育管理要強化教學研究,以教研促教育,以教育保教研。教育研究包括綜合研究與專題研究兩種,研究成果有專著、編著、論文、調查報告、經驗總結等。個人研究與集體研究可以相結合。教學研究的重點是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重大轉變,應堅持培養全面復合型人才與創新型人才為目標,以教育內容的更新拓展為抓手,以教師思維創新為關鍵。教育手段作為教育的措施與辦法,對教學研究起到保證作用。藝術類專業教學研究要充分利用現代化手段,如多媒體教學,微博、微信等新媒體手段,全面創新教學研究。

三、藝術類大學生教育管理對策

(一)正確認識藝術類大學生的個性特征

針對藝術類大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要以藝術類大學生為主體,尊重其個性特征。因為藝術創作與創作者的抽象思維有著重要關聯,從某種程度來看,保留藝術類大學生的鮮明個性和獨特思維,有助于其藝術創作能力的提高。因此,高校教育管理者應正視和關注藝術類大學生的思想行為特點,要從多個角度分析藝術類大學生個性特征中的優勢,并積極地為這種優勢提供長效的發展條件,促使藝術類大學生能夠在正確的軌道上發展和優化自身的個性特征。同時,教育管理者應該從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出發,幫助藝術類大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及價值觀,培養其明辨是非的能力,使藝術類大學生的個性特征既鮮明又健康。

(二)加強藝術類專業管理主體的隊伍建設

高校應充分發揮輔導員、專業教師和學生干部三大管理主體的引導作用。輔導員是教學管理隊伍中的骨干,高校應選撥在教育管理工作中經驗豐富、理論知識扎實、工作作風穩健的輔導員進行重點培養。輔導員也要根據藝術類大學生的個性特點等方面積極進行知識結構的調整與工作方法的改進和提升。專業教師是教授專業技能的主要力量,高校應充分發揮其育人的作用,提高教學質量。學生干部在大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模范帶頭作用。加強學生黨支部和團支部隊伍的建設,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干部的管理與實踐能力。高校應選撥一些思想政治覺悟較高、專業能力較強的學生干部,重點加以培養。

(三)積極有效地開展思想道德評價工作

高校藝術類大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是確保教育實踐得以順利進行的關鍵。教育管理始終要堅持以人為本,以藝術類大學生的個性特征為出發點,以其思想道德狀況為依據,及時有效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及相關評價工作。其目的是為了能夠有針對性地進行分類管理,針對不同評價結果,進行相應的思想教育工作。高校也要積極為藝術類大學生提供展示自我、彰顯個性的舞臺,并尊重藝術類大學生的個性特點,營造出自由、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四)加強藝術類大學生的文化素養教育

目前藝術類大學生在文化素養方面普遍較為匱乏,而作為新時代的藝術專業人才,不應只具備藝術修養,也應注重提升文化素養。因此,高校要根據藝術類大學生的實際文化程度,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全面提升藝術類大學生的文化素養。筆者認為,高校具體應從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參考藝術類大學生的興趣點,逐步拓寬其知識范圍;二是通過相應的文化教育工作,全面擴展藝術類大學生的文化知識面,包括學生入學前因專業學習而缺乏的普教知識點、在校期間有利于專業發展的輔助知識,以及步入社會后的實用知識;三是高校利用完善的教學手段,進行知識結構的調整,將復雜的知識點進行簡化,這既有助于增強藝術類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有利于學習效果的提高。

四、結語

綜上所述,分析和研究高校藝術類大學生的思想行為特點是教育管理創新中的關鍵點。藝術類大學生教育管理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命題,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復雜問題。只有在整個教育管理的實踐工作中,不斷地將藝術類大學生的學習生活等方面進行系統的分析和總結,將大學生作為教育管理的核心對象和主要目標,從其個性特征、文化素質、思想道德等方面進行系統的研究,才能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方法及對策,使相關的教育教學工作效率得以提升。

作者:楊琳擘 單位:哈爾濱音樂學院

注釋:

①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科學發展觀重要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黨建讀物出版社,2008:19.

②人民日報社理論部.深入學習習重要論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66.

③彭吉象.藝術學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50.

④辭海編輯委員會.辭海[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