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學生犯罪特征及因素
時間:2022-09-01 10:45:00
導語:國內學生犯罪特征及因素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一些被人們視為“天子驕子”,具有高智商、高素質、高層次的大學生們紛紛觸犯法律,身陷囹圄,斷送了自己美好的前程,應該說這是十分令人痛心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這類高校學子違法犯罪現象有明顯增加的趨勢,這就不能不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和重視。
一、當代大學生犯罪的心理特征
(一)情緒特征
1.缺少社會情感。大學生犯罪行為人對人缺乏起碼的仁慈和同情心;情緒體驗地基、庸俗,不擇手段的追求物質享受,沉醉于不良的精神需要。
2.不良傾向的消極情感情緒。大學生犯罪行為人對同伙講義氣、重感情,對正常人則冷漠、界碑,遇有沖突易導致攻擊行為。
3.自尊與自卑共存。大學生犯罪行為人多數逞強好勝,妄自尊大;另方面在外界評價的影響下,有具明顯的自卑感。二者并存于一體,使大學生犯罪行為人經常發生內心的情緒沖突。
4.情緒突發性。大學生犯罪行為人情緒雞不成熟,喜怒無常,極好沖動,經常為些微小事爆發激情,造成嚴重后果。
(二)大學生“精神萎靡不振”
有10%左右的調查對象認為目前大學生存在“自殺傾向”。至于造成這類心理問題的原因,一半以上的調查對象將其歸咎于“就業壓力過大”。盧德平分析,隨著大眾教育時代的來臨,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已經被社會各階層廣泛認知。這為發動社會力量解決大學生的就業難題提供了一定的社會輿論基礎。但同時也應該看到,社會輿論的壓力與大學生群體對優勢就業崗位近乎急功近利的期待,也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高校辦學的短期化、市場化,從而不同程度地淡化培養有長久發展潛力的優秀人才這一大學的傳統功能。
(三)大學生的追求從道德自我完善轉型為商業成功
與高考制度恢復后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大學生發憤苦讀,社會評價普遍較高相對比,上世紀90年代后的大學生群體在社會公眾中的形象確實表現出巨大的反差。“大學生的公共形象大致呈現三個軌跡”:第一,從精英到大眾的轉變;第二,從純粹的精神追求到消費主義、享樂主義傾向的轉變,大學生群體現在不能超脫于享樂主義的影響,物質欲望超過了實際的消費能力,所以在公眾看來,大學生從精神跌到物質,是完全符合邏輯的;第三是從追求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到遭遇誠信危機。
二、當代大學生犯罪的原因
(一)受社會經濟負面效應的影響,改變大學生的思想價值觀。
馬克思指出:“人的本質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這說明人的一切活動都具有鮮明的社會性色彩,只有人的社會屬性才是人的本質屬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全面發展,促進了社會的全面進步。但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拜金主義、享樂主義、腐朽生活方式的偏激傾向。于是,見利忘義、唯利是圖、坑蒙拐騙、以權謀私等社會不良現象時有發生。正是社會上這種盲目追求物質利益的不良風氣刮進了校園,動搖了“象牙塔”內眾多學子純潔上進的思想,使得他們的價值觀發生了錯位。對物質享受的過分追求誘發和刺激了大學生們去進行偷盜、搶劫、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有的大學生甚至拋棄了個人的基本道德,出賣肉體出賣靈魂。據調查,女大學生盜竊,除了少數是因為經濟窘迫所致外,絕大多數是因為虛榮心過強,受社會不良習氣的影響,喜歡攀比,貪圖享樂造成的。馬克思針對由貨幣導致的拜金主義的社會現象深刻指出:“它把堅貞變成背叛,把愛情變成恨,把德行變成惡行,把惡行變成德行。”再如當前社會上日益盛行的大學生“陪聊”、傍款和等現象,都說明了市場經濟不僅帶來了經濟的繁榮,也給大學生的思想和價值觀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使得他們的價值觀發生了改變和錯位。
(二)大學生心理不成熟
大學生正處于青年時期,其生理和心理都迅速走向成熟但還沒有成熟。他們感情豐富,心理起伏大,易沖動,自控能力差;他們沒有走向社會卻渴望走向社會;他們缺乏社會閱歷和人生經驗,但社會卻紛繁復雜,所以,如果沒有正確引導的話,大學生很容易誤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心理脆弱,無法應對挫折。
大學生犯罪,主要原因有自控力較差,心理脆弱,無法應對挫折。大學生中獨生子女是絕大多數,遠離父母獨立生活之后,對挫折沒有準備,一旦遇到比較大的事件,容易產生過激行為。如大學生呂某強制猥褻婦女一案,呂某與女朋友在熱戀之中突然失戀,面對突如其來的感情打擊,呂某難以接受,某日凌晨恰好遇見被害人,一時無法抑制心中的沖動,便起了歹意。還有一些大學生因出身貧寒,或有某些缺陷,一方面對家庭和社會不滿、仇視,另一方面敏感自卑,自我調控能力差,無法應對社會的一些不公和挫折,對人生悲觀,以至于不能自拔,最終走向極端。最典型的案例莫過于去年發生的震驚全國的某大學生兇殺寢室室友案了。22歲的馬加爵是某大學即將畢業的大四學生,平時內向不愛和同學多說話,由于家境貧寒,出生在農村,長期處于自卑心理。因一天晚上和寢室幾位同學打牌發生口角,心里不愉快,以為同學是在嘲笑、愚弄他,一怒之下用鐵錘將同窗四年的寢室室友殺害,手段之殘忍。
2、心理迷亂,情緒失控。
恩格斯曾說:“我們的意識和思維,不論他看起來是多么超感覺的,總是物質的、肉體的器官幾人腦的產物。”隨著高校擴招步伐的逐漸加快,大學生失業現象也日益頻繁,許多大學生的自我預期值開始下降。他們不再擁有昔日大學生身為少量“社會精英”的自豪,而是對前途充滿渺茫,這就使他們極易產生消極頹廢心理,導致心理迷亂,情緒失控,失足犯罪。比如學生黃某,因某日心情煩躁,感覺前途無望,遂在同宿舍其他同學去上課的情況下,偷了同宿舍女孩每人一件東西。黃某說,她就是將盜竊作為排解自己心情的一種手段。再如清華大學學生劉海洋用濃硫酸潑大熊貓一案,北京某高校學生馬忠義攜帶******綁架案,都是因心理迷亂,情緒失控誘發的犯罪。“這是出于一種犯罪變態心理”。從心理學把這種現象稱為“同化”,同化是指個體的態度及行為與其所處社會環境的社會行為規范標準逐漸接近的過程。同化不是個體對社會壓力的屈服,而是對自己的特定社會環境的一種自愿調適,社會心理學對態度的研究表明,“同化是內化的前提,是形成與轉變個體信念、態度的重要環節”。中國法學會副會長陳光中教授,在聽說了近期的幾起大學生犯罪事件后說。他指出,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思想的變化,使得青年一代的觀念也大大不同于從前。“他們的思想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導致頹廢、自私等各種不良現象的出現,甚至以此為起點開始走向犯罪。”而據前兩年對全國17.6萬名大學生抽樣調查,發現心理疾病患者高達20.23%。可以說心理迷亂,情緒不穩是青年學生典型的心理疾病,也是當代大學生失足的又一大誘因。
3、對社會不滿,報復性。
大學生尚年輕,但卻渴望自立、自尊,獲得別人的平等相待,不愿受管束,希望無拘無束的生活。這種心理特點,隨著年齡的成熟而越來越強烈,特別是當他們具有一些不良品行時,誰如果管教他們,輕則反感、對抗,重則予以報復。
4、生理不健康
情緒發生的速度和強度,均與個體的年齡、性別、神經類型、呼吸系統、血液循環系統、身體素質等生理因素有著密切的關系。但是,生理因素是個體的自然屬性,不帶有社會屬性;生理因素只為個體的心理和行為提供一種可能性。大學期間,大學生的生理迅速走向成熟,開始對性充滿了好奇和渴望。從青春期開始的逐漸性成熟以及性意識的增強必然使這些剛剛成年的年輕人關注異性。這本無可厚非。但是,如果不引導他們形成良好、正常的性道德觀念,再加上受到各種暴力、色情文化的不良影響,就有可能在神秘感、好奇心的驅使下產生性犯罪行為。如當今校園里發生的多起奸殺命案中就不乏此類情況。據反映,某些高校還存在男大學生偷看****書籍、錄相不過癮,偷偷招妓甚至集體招妓的現象。這是大學生性心理不健康的體現,也是走向犯罪的一個開端。
(三)受社會不良文化的影響
優秀的文化可以提高人的思想,促使人們奮發上進,低級、庸俗的文化會腐蝕人的靈魂,阻礙社會文明的進步。近年來,一些領域道德失范,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滋長,封建迷信活動和黃賭毒等丑惡現象泛濫,文化事業受到消極因素的嚴重沖擊,危害大學生身心的東西屢禁不止,使大學生的認知產生偏差。有些大學生由于意志比較薄弱,很容易接受外界的影響,而對于不良現象和行為,也往往缺乏辨別能力而躍躍欲試。隨著自我意識的增強,他們非常重視自己能否得到同齡伙伴的承認和贊許,并把它看得比父母、師長的評價還要重要。一些武俠、言情小說、影視片人物,特別是帶有傳奇色彩的“黑社會”人物對他們起著極壞的影響,誘導大學生走上違法犯罪之路。另外法制教育的不健全、以及電子游藝廳、黑網吧的侵襲,都是產生大學生犯罪的不良社會因素。
(四)教育是立國的根本,學校教育體制不健全。
從學校方面的因素來看,學校教育體制存在缺陷。學校教育觀的偏頗、教師素質問題以及校園暴力都會給青少年的成長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比如學校只抓升學率而忽略對學生人生觀和思想品德的教育等都會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帶來破壞性的影響。此外,一些學校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律政策教育形式單調,內容僵化,針對性不強,導致一些大學生接受教育的效果不理想。特別是學校招生規模逐年擴大,而校方對學生的管理卻未加強,存在重知識“輸入”而輕思想品德的“塑造”,缺乏科學的管理機制,有的學生夜不歸宿、逃課曠課、賭博醉酒等也無人過問。由于未做到防微杜漸,導致個別學生自覺性越來越差,自我控制能力越來越弱,很容易突破道德的防線而走上犯罪歧途。
(五)受婚姻、家庭的影響。父母是子女的啟蒙老師。家庭的教育培養,深刻影響著子女的人生觀和道德觀,家庭教育的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個性的基礎,潛伏著青少年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危機。大學生犯罪家庭方面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家庭不適當的教育方法和教養方式造成的不良影響。比如,在高考指揮棒的指揮下,有的家長往往只重視智力教育,而忽略了對子女健康人格的培養。在教養的方式上多采取簡單、粗暴的家長制手段。這種消極的教育方式,容易使子女形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偏執敵對等不健康的品質,也可稱之為人格障礙。當子女考入大學后,有的家長又將精力轉移到經濟支持上,而對其現實表現和心理成長關注不夠。一旦子女犯罪,他們才感到驚訝和后悔。反之,有一些家長則從小對孩子寵愛有加,把孩子當“小祖宗”,對他們的要求無條件一一滿足,尤其在他們進入大學后,更是對其放縱。這些大學生往往以自我為中心,優越感強,受不得絲毫委屈,一旦心理失衡,就用暴力解決問題,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據專家分析,處于溺愛型家庭、打罵型家庭、放任型家庭、失和型家庭等“問題家庭”的大學生較之正常家庭的孩子更容易犯罪。原因就是缺乏適當的教育方法和健康的教育方式。所以社會在研究“問題大學生”時,也不應忽略了其背后的“問題制造者”,家庭教育是影響大學生犯罪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
三、犯罪預防
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質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期限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正確道德觀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并非是一朝一夕之功,也絕非權力所能奏效。所以預防是減少大學生犯罪的最有效的途徑。預防大學生犯罪是對人才的珍惜,是對社會的責任。每個大學生犯罪案件都是個人、家庭、學校或者社會等多方面原因綜合作用的產物,是社會多方面消極因素的綜合體現。因此減少和預防大學生犯罪,需要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明顯效果。預防大學生犯罪與預防其他犯罪具有相似性,最根本的措施還在于防范于未然,針對其犯罪原因,實行綜合治理,形成一種有利于大學生全面發展的環境,才能收到治本的效果。
(一)加強思想道德教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人的道德養成是個長期的過程,應當從小就開始。很多人的價值觀在進入大學之前就有了牢固的框架。中小學一向重分數輕德育。特別是中小學生沉重的課業負擔,對青少年形成健全獨立的人格是極端不利的。另外,缺乏誠信、貪圖物欲、腐敗現象等在社會中普遍存在,會對大學生產生不好的影響。大學生正處在人生成長的關鍵時期,大學期間對于一個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至關重要。讓大學生能夠學到現代科學知識、技能和理論的同時,對他們進行有效的道德素質教育,提高他們的道德水平,教會他們為人之道,使他們真正成為心智與人格全面發展的有用之材,是高校教育中一個不容忽視的課題。
(二)做好堵塞性預防工作
堵塞性預防是指通過堵塞各方面工作的漏洞,減少和消除實施犯罪的條件,達到犯罪預防的措施。因此要多給大學生進行一些普法教育,強化對大學生的法制教育,增強大學生法律意識。學校要采取多種形式,進行全面教育。這就要求我們的學校首先要高度重視對學生的法制教育,要從剛入校門著手,結合道德品質與行為規范教育,結合校園內的案例講危害,向學生灌輸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
(三)加強社會綜合治理工作
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肅清一切腐朽思想、觀念的流毒,杜絕各種社會丑惡現象,開展積極進步的社會活動,倡導文明向上的社會風尚,給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創造一個文明、潔凈的社會環境。
(四)司法機關的積極協助
司法機關對大學生犯罪應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懲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以法律效果為基礎,以政治效果為原則,以社會效果為目的,采取人性化的幫教手段,挽救這些失足青年,使他們能夠重新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對罪行并不嚴重的且有悔改之意的,應采取微罪不訴或建議法院單處罰金的方法,給他們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往往會收到更好的效果。司法機關也應該有重點地與大學定期聯系,幫助學校建立良好的校園環境,同時加強校內的司法宣傳教育。
(五)從家庭教育來說,家長有針對性的引導。
大文豪老舍說過,"父母的教育是生命的教育"。老舍出身寒門,終成一代文豪,就是她母親對他進行嚴格教育的結果。學校對大學生的引導是整體上的、普遍性的引導,而對大學生有針對性、個別性的引導則要靠家長了。因此,家長要注重對自己孩子的了解,加強與孩子的溝通,在配合學校教育的前提下,有針對性的加以引導,努力為孩子營造一個積極健康、溫馨和諧的成長環境。
- 上一篇:人事局個人實踐科學發展觀感悟
- 下一篇:從英語日語得出語言交流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