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德育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時間:2022-09-18 02:50:09

導語:小學德育存在的問題及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德育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1小學德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1.1德育進程規劃不明確:目前階段的教師在德育教學的過程中,大部分仍然告訴學生要顧及集體主義、要有犧牲精神等等,實則在教學過程中大部分程度卻忽略了學生自身的利益,而現實生活中,就算是教師自身也可能做不到一些內容。長而久之,使得小學德育教學脫離了學生的實際生活環境與軌道,變成缺乏實際可行性的空談。教師應對學生進行確切的的指導,做出完整有程序性的德育教學規劃,以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對于事情正確的認知、態度及處理事情的觀念等。

1.2德育觀念理論缺乏創新:小學德育教學進程中,教師普遍仍運用較早以前的慣用老思維進行教育學生,將德育教學與其他普通課程的教學一樣對待,要求學生只是記憶這個理論,將記憶的程度作為衡量學生成績的標準,這遠與教育的真正目的背道而馳。德育教學應使道德真正轉化為生活中學生的行動。需改變傳統的灌輸形式轉為啟發性,正確引導學生,使學生對德育教學有積極性,愿意去思考、行動與感受。減少課堂的嚴肅氣氛,增加幽默輕松,讓學生愿意去表達思想情感和愿意表現自己的善良。通過教師的正確引導,使學生在課堂活動中受到道德的影響、熏陶與感染,從而促進小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識形態。總之,不可忽略觀念創新與實踐活動的重要性。

1.3缺乏客觀性評價方式:在德育教學中,由于教學的對象是小學生,學生應是主體地位。教師對學生也缺乏客觀性的評價,相反,教師需在學生每天記錄上道德學習成果,培養其長期堅持、將所學的思品德知識付諸于具體的生活實踐之中的習慣。最終促進其形成其良好思想品質。尊重學生、懂得表揚、以身作則教授其知識與做人的道理,懂得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及人身觀價值觀。而現實德育教學中,卻由教師總結課程結論等,學生缺少獨立思考的空間,使學生產生了依賴性。

2小學德育存在問題的建議分析

2.1明確德育進程程序性:教師在小學德育教學進程中需規劃好教育的程序,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步進行。此外,加大其理論與生活相結合的力度,如培養學生與生活相結合的能力,要讓學生理解德育學習并不是完全紙上談兵,而是如何實現在生活中有實際可行性,表現自己的良好的素質,與人為善,樂于助人。教學中不斷熏陶學生的素養,提高小學生的德育認知水平,奠定其學習與生活的態度基礎。由于小學生年齡性格等方面的特殊性,需引導學生自主規范其行為,這才能夠逐漸真正達到德育教學的目的。例如,培養學生愛護環境的觀念,愛護生命、保護環境需要長期的實踐下去,不只是只需做一次就足夠。再如養成學生隨手撿拾垃圾、珍愛保護動物的觀念與行動、珍惜水資源等,生活中不浪費糧食、節約水的使用等,進而加大德育進程的實際可行性程度。

2.2加強德育理論創新觀念:德育的實踐方面即是教學生怎樣去分辨與克服負面情緒與行動。教育觀念上,不應一味地弘揚社會只存在道德陽光的一面,應積極引導學生去承認社會中存在的不道德,相反,引導學生需要她們新一代的青少年去做有意義的事,利于社會、利于國家。作為小學生的德育進程中的重要一環,則是令其從小就樹立起正義感、責任感。通過學習,愿意主動為社會為國家將自己所學應用到生活中去。例如,德育教學中教師可針對環境問題開展教育實踐活動,令小學生描述生活中所見到的環境污染,并設計宣傳畫等呼吁同學們從自身做起,保護環境。

2.3注重客觀性評價方式:德育教學中應多開展適合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活動,教師引導學生,擅于挖掘其優點,對其進行客觀評價。結合生活進行德育的教學過程中,應改變傳統的教學評價方式,多創新方式,多總結經驗,樹立德育的價值觀念,注重學生在日常學習社會生活中的表現,要關注學生在學校的表現,給予幫助性評價,與家長交流學生在社會生活中的表現。進行合理評價、不斷鼓勵、幫助學生,為其樹立榜樣,最終促進其形成其良好思想品質。尊重學生、懂得表揚、以身作則教授其知識與做人的道理,了解學生的情感、處事態度方法及人身觀價值觀,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因此其生活閱歷較少,教師需在教學進程中不斷引導,才能真正地達到小學生素質教育的最終目的。總之,小學德育進程任重遠道,教育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及良好習慣與心態的養成需從小做起,因此,需不斷擴展德育進程,從而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作者:黃芹丹 單位:廣西德保縣龍光鄉合機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