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德育工作論文
時間:2022-05-28 10:08:00
導語:中小學德育工作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充分認識新形勢下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意義袁切實增強做好中小學德育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
1.黨和國家對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視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黨的十八大把“立德樹人”寫入報告,強調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十八屆三中全會進一步明確提出: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切實做到育人為本、德育為先。黨的十八大報告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定》,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人才培養工作和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視,也彰顯了學校德育工作在推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正當其時。
2.海南的科學發展、綠色崛起對學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期許。中共海南省委六屆四次全會和六屆五次全會拉開了海南新一輪改革創新的大幕,為加快推進海南“科學發展、綠色崛起”進行了全面部署。這不僅為包括學校德育在內的教育事業的改革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也對培養德才兼備的優秀青年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海南慶祝第30個教師節大會上,省委書記羅保銘、時任省長蔣定之寄語全省教師,要“以德正行、以身立教,當好學生的表率,真正守住學校這個道德高地,維護好教育這片精神凈土”,勉勵大家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當好海南“夢之隊”的筑夢人,努力培養更多的國家棟梁、寶島人才。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勢在必行。
3.海南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對學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中共海南省委關于推動海南全面深化改革的實施意見,從七個方面明確了全省教育深層次、關鍵性問題的改革方向,吹響了全省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號角,海南教育正處于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海南省教育廳制定的改革實施方案,首要任務就是堅持立德樹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在未來五年,著力從完善頂層設計、加強德育工作隊伍建設、改進和完善德育課程體系、改革德育方式、探索構建學生品德發展及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完善德育工作保障機制等六個方面,深化學校德育工作改革,構建海南中小學德育工作新體系。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已迫在眉睫。
二、保持清醒認識袁正視發展差距袁直面新形勢下海南中小學德育工作面臨的挑戰
近年來,海南省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校,認真學習貫徹關于教育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規劃實施綱要》,緊緊圍繞海南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主動應對教育綜合改革新要求,積極適應中小學生身心成長新情況、新特點,努力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全省中小學校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理念進一步強化,德育教師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課堂教學育人、校園文化育人、實踐活動育人、服務管理育人、心理健康教育等,全方位育人各項工作進一步推進,并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但在充分肯定德育工作已有成績的同時,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海南省中小學德育工作還存在諸多不適應的地方和亟待加強的薄弱環節,嚴重地制約了德育的科學性、實效性。這對新時期的海南省中小學德育工作提出了嚴峻的挑戰,需要海南全體德育工作者不斷總結經驗,在已有基礎上有所突破。
三、把握關鍵袁統籌協調袁不斷提升海南中小學德育工作科學化水平
德育工作是一項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的整體工作,也是一個牽涉方方面面的復雜的系統工程,其中有許多需要認真思考、正確處置的關系。在新形勢下,加強海南中小學德育工作,要著重處理好以下四個關系,防止四種傾向。
一是要處理好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關系,在防止忽視學生主體性的同時,也要防止忽視教師主體性的傾向。在學校德育教育中,學生既是客體,也是主體。學生愿不愿意接受教育,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認同和接受教育,往往取決于學生自身的主體性因素,德育的效果歸根到底依賴于學生的“自我教育”。當前,海南中小學校德育工作存在的一個較為突出的問題,就是忽視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德育過程中,教育者大多只是要求學生被動地接受既定的道德規范,學生很大程度上只能唯命是從,成為“被塑造”的客體,其結果必然是大大降低德育的效果。當然,強調學生主體性,并不是要教師片面地去迎合學生,忽視甚至否定教師的教育主體地位。教師是學校德育的具體實施者,如果沒有教師主體作用的有效發揮,德育工作也就根本無從談起。因此,要做好新形勢下的海南中小學校的德育工作,必須正確認識和處理學生的主體性、教師的主體性的辯證關系。這就要求教師在教育教學方法上,要以“引導”為主,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以校園文化為依托,通過啟發引導,把學生“自我教育”的積極性、主動性充分引發和調動起來。同時,要以各類實踐活動為載體,讓學生在實踐中辨別和思考什么是善與惡、美與丑、真與假。在中小學德育過程中尊重和發揮教師的主體作用,就是要求全體教師爭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堅持言傳與身教并舉,通過在學識、品格、能力、教學藝術等方面做出榜樣,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熏陶和影響,讓每一個學生都健康成長。
二是要處理好教育管理與能力建設的關系,在防止忽視督促指導的同時,也要防止忽視提升工作能力的傾向。加強教育管理是做好中小學德育工作的重要保證。《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的頒布實施,標志著中小學德育工作成為事關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的戰略工程。教育部《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意見》,又對新形勢下中小學德育工作提出了更為具體的基本遵循。海南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花大力氣加強對中小學校德育工作的組織、檢查、指導,狠抓文件精神的貫徹落實。一方面,全省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想方設法,積極構建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大宣傳格局,加大對中央、教育部和海南省有關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文件精神的宣傳力度,增強全社會對中小學德育工作的認知認同,積極動員家庭和社會,形成共識,凝聚合力;另一方面,全省各級教育行政部門也要積極推動黨委政府加強對中小學德育工作的關心和領導,要主動向黨委政府分管領導請示匯報,同時要加強與共青團、婦聯、公安、文化等部門的溝通協作,爭取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切實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只有如此,才能不斷打開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三是要處理好眼前與長遠的關系,在防止忽視當下重點工作的同時,也要防止忽視構建德育工作長效機制的傾向。當前和今后一個相當長時期內,中小學德育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教學的全過程。為抓好這項重點工作,就要充分發揮課程教學的德育功能,將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和要求細化落實到《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思想品德》、《思想政治》等德育課程,以及其他各課程的德育目標之中;要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社會實踐活動,充分體現“德育在行動”,引導學生將“三個倡導”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行動。同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指導中小學校因地制宜開展校園文化建設,切實將核心價值觀融入校園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之中。建設德育工作長效機制,首先是各校要制定核心價值觀融入工作實施方案,并建立考評制度,每學期進行評價。其次是各校要健全完善校長負責,班主任為骨干,教職員工全員參與的德育工作隊伍,并按上級部門的部署安排開展專項師資培訓。第三是各校要按標準配備專職德育課程教師,帶動學校德育課程建設。
第四是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設立中小學德育工作專項經費,納入教育經費年度預算,保持穩定增長;同時,要把德育工作納入教育教學督導評估指導體系中,作為學校評優評獎的重要依據。這些舉措既有監督,又有考核與評價,還與學校實際利益掛鉤,如果能落到實處,相信可以保證核心價值觀融入工作的常態化和制度化,也能夠促進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永續發展。四是要處理好創新與繼承的關系,在防止忽視探索創新的同時,也要防止忽視總結歷史經驗的傾向。德育的發展歷程是一個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而不斷創新的過程。新形勢下,堅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是推進德育工作持續健康發展的出路所在。德育創新可以體現在工作機制上、學科理論上、活動內容上、質量管理上、隊伍培訓上等方面。然而在強調創新的同時,也要注意,切不可把創新與繼承相互割裂或對立。因為繼承是創新的基礎,真正的創新從來都是在繼承基礎上的創新。在推進海南中小學德育工作的過程中,既要及時總結已經積累的好經驗、好做法,也要不斷總結之前工作的不足,做到在繼承中創新,在繼承中揚棄。
海南中小學德育工作者要在已有基礎上積極進行有益的探索,著力搭建“兩個平臺”,促進德育工作的創新發展。一是要搭建德育工作研究平臺。要以海南省教育學會中小學德育研究分會及心理教育協會等省內德育研究機構為依托,組織指導德育工作者開展中小學德育課題研究,著力培養一批德育專家和教學名師。同時,要組織力量深入挖掘海南人文歷史和自然資源,開發具有地方和學校特色的校本德育課程、指導性強的教師用書及可讀性強的課外輔導讀物。二是要搭建家校社合作平臺。中小學校要充分利用家長會、校園開放周和親子活動日、家長志愿者等多種方式,邀請家長們參與學校的管理與活動;要依據《全國家庭教育指導大綱》成立家長學校,通過舉辦講座、論壇等方式,系統指導家庭教育;要以街道、社區為依托,充分挖掘各類社會教育資源,加快建設校外綜合實踐基地,推動建立和完善校內外緊密結合、資源互補、相互促進的全方位德育工作新機制。立德樹人是一項長期艱苦的工作。只有全體德育工作者同心協力,不斷開拓創新,才能共同推進海南省中小學德育工作邁上新臺階,為海南科學發展、綠色崛起培養出更多的棟梁之材。
作者:周曉東羅文英單位:海南省教育廳海南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中職學校班主任德育工作論文
- 下一篇:大學生消費文化德育工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