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發展路徑分析論文
時間:2022-02-08 05:03:00
導語:高校德育發展路徑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思維方式是指主體用何種方法和策略思考和解決問題,或思考和解決問題時選擇方法、途徑的傾向。思維方式屬于方法論范疇,與世界觀密切相關。思維方式與教育觀念影響和制約知覺、判斷、乃至教育行為。世界觀決定方法論,任何教育行為都不可能離開思維方式和教育觀念,不管我們是否意識到,它都客觀存在著,并頑強地、無孔不入地滲透在我們的教育行為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轉變思維方式、革新教育觀念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要強調包括教師、學生、家長以及其他社會個體因素,要擺脫落后的思維方式和陳腐的教育觀念,樹立科學的思維方式與先進的教育理念,適應現代和未來社會發展的潮流,而且也要重視整個社會的思維方式和教育觀念的轉變。鄧小平同志告誡我們:“世界在變化,我們的思想和行動也要隨之變化,倘若思想僵化,拒絕變化,必定窒息生機,拒絕變化就不能進步。”由于我國現在正處于經濟體制轉軌和社會轉型的重要時期,要使我國高校德育盡快走出目前的困境,擺脫高校德育面臨的困惑,走上適應新時期要求的正常軌道,必須轉變思維方式、深化高校德育科研。高校應把德育的科學研究放到重要的議事日程上,使其成為教育科學規劃的重要內容、現代教育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校德育研究過程中,我們務必做到:1開展德育理論研究。企業靠科技發展,農村靠科學種田,教育也要靠科研興校。只有深入開展現代德育理論研究,才能充分發揮德育理論對德育實踐的指導作用。同時,理論要聯系實際,把轉型時期高校德育所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的研究與制定正確的德育決策和可行性操作方案緊密結合,高校德育才可能走上獲取實效之路,才有希望走出困境;2重視德育觀念的研究。正確的德育觀念是有效實施德育的指南。只有樹立不斷認識、了解、接受新事物的思想觀念,提高對社會轉型時期德育新特點的認識,把社會的要求與大學生德育觀念的轉變緊密結合,才有可能增強德育的有效性;3注重對德育對象的研究。應認真分析當代大學生思想品德形成和發展的規律,把高校德育工作與大學生心理發展特點有機結合,解決德育實踐中大學生所遇到的各種各樣的沖突和矛盾,促進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增強高校德育工作的針對性;4注意研究德育過程中的主要矛盾。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辯證法認識事物的一條根本方法。在德育現實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矛盾,我們只有抓住德育現實中的主要矛盾,認真剖析德育現實中大學生存在的某些典型的道德現象、實例、個案,把德育現實中主要矛盾的解決作為突破口,才能夠尋找到有效地增強德育效果的方法。總之,如果我們注意轉變思維方式、深化高校德育科研,形成了這種良性運行的科研機制,那么高校德育將會出現煥然一新的面貌。它也必將主動適應社會轉型時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大學生的新特點新需要,增強高校德育的實效性,促進大學生生動活潑的健康發展和思想水平的提高,從而促進整個社會道德風貌的根本轉變。
二、提升教師自身素質是新世紀高校德育走出困境的關鍵
教師與學生是兩個非常重要的教育因素。倘若一味強調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而忽視教師主觀能動性的發揮,那就違背了教學相長的教育原則。教育者應該先受教育,教師是搞好高校德育的關鍵因素。因此,高校德育要走出目前的困境,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的品德素質。包括正確的品德自我認知和較強的品德能力。可是,由于落后教育觀念的影響,目前許多高校領導人仍然只重視教師課堂教學技能和科學研究能力的提高,而不重視品德能力的培養。他們既不去學習和研究德育的學問,也不太尊重大學生的主體人格,因循守舊,拒絕革新,仍以“老辦法”對待新時期的大學生,即只重社會規范,輕個性發展;重灌輸輕接受,以管代教,以“聽話”為標準,以“好學生”為榜樣,結果大學生要么服服帖帖,要么對立反抗。這不是我們早已司空見慣而又似乎無可奈何的德育現實嗎?這樣的德育狀況還有什么實效可言呢?因此,提高教師品德素質時不我待、刻不容緩。為此我們要做到:1注重師德規范教育。首先,教師要熱愛大學生。教師對大學生的愛是一種高尚的愛,它是大學生成長的重要條件。熱愛大學生的情感必須同誨人不倦的精神結合起來,即堅持對大學生進行長期的、反復的、耐心的教育。其次,教書育人。這一規范要求教師在向大學生傳授知識技能,發展大學生的智力和能力的同時,必須嚴以律己,以身作則,以高尚的道德思想去塑造大學生的人格,發展大學生的個性,全面關心大學生的成長。第三,認真施教。這要求教師要以鍥而不舍的態度對待自己所授的專業知識,精通業務,真正成為本專業的專家。同時,還必須以高度負責的教學態度,認真做好備課、課堂教學、輔導、批改作業、考試等各個教學環節的工作,提高大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社會所需要的、具有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2教師要勤于德育實踐。將德育研究成果運用于實踐,是德育理論研究的合理選擇。德育實踐也是提高德育實效性的有效手段,而且也只有在德育實踐中去探索實效性才能提高教師自身的品德素質,鍛煉自身的德育能力。3教師要接受繼續教育。教師應主動參加定期培訓,以獲取現代德育思想,理解有關德育的理論及其相關的邊緣知識,不斷更新德育觀念,提高自身的品德素質。
三、尊重大學生的主體人格是時代要求
在傳統的德育實踐中,我們也曾經大聲疾呼要尊重大學生,要給大學生自由發展的空間。然而,我們更多的只是停留在喊口號的層面上,真正行動上做得很少,或者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教育者只好無奈地、片面地追求知識的傳授從而忽視了大學生應得的尊重。傳統德育在尊重大學生方面確實做得很不夠,很多人甚至連尊重大學生的真正內涵也沒有理解。從根本上說,尊重大學生就是尊重大學生的主體人格。尊重大學生的主體人格就是德育必須以大學生為本,這其實是一個教育觀念轉變的問題,就是要改變過去那種以教師為本的教育模式;重視大學生在德育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把大學生作為一個個具有獨立人格,在文化背景、知識積累、興趣愛好、家庭教養等方面具有不同特點且客觀上存在差異的人。高校德育工作就應在尊重大學生主體人格的基礎上,以大學生的健康成長為出發點和歸宿。教師要承認大學生是德育的主體,改變大學生是德育的客體、是道德知識的“接受器”這一落后教育觀念,建立民主、平等、對話與合作的新型師生關系,提高德育的實效性。高校德育的作用就在于為大學生創設一個良好思想品德生成和發展的外部環境,教師的職責在于為大學生思想品德生成和發展服務,使我們培養的大學生能夠對社會有所貢獻,通過大學生自身的發展服務于社會發展。只有這樣,尊重大學生的主體人格才能真正落實,德育的目的才能真正實現。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當今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信息時代,以電子計算機為核心的電子技術、生物技術和光導纖維為主的光通技術、海洋工程、空間開發和新材料新能源的利用等的發展,使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正發生著深刻的變化,人類仿佛生活在一個完全陌生的新時代中。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中,人類應更加重視人的價值和尊嚴,重視人在社會生活中的主體性。弘揚人的主體性已成為時代精神的主旋律。這就要求我們在德育過程中更要重視大學生作為“人”的價值和尊嚴體現者,從而尊重大學生的主體人格,提高大學生的自我意識和自我完善以及自我更新的能力。唯有如此,高校德育才可能擺脫目前所面臨的困境。
四、改進高校育德方法是使德育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
在高校德育實踐中,德育方法是至關重要的因素。在爭創德育取得實效的實踐中,好的德育方法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傳統的高校德育過程中,我們有很多好的方法值得繼承和發揚。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變化,高校德育的方法也要隨著變化而改變,以適應新時代的要求。因而,社會轉型時期高校德育工作方法的改進就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筆者認為,在社會轉型時期教師應該尊重大學生的人格、平等對待大學生,以對話為大學生良好品德生成和發展的主要方式。“對話”從通常的字義上理解是指個體之間的語言交流。而我們這里所說的“對話”,是指德育的一種存在方式。反映在教育者頭腦里就是一種對話意識。在當今社會,“對話”不僅是教育和德育的存在方式,而且是政治、經濟、軍事等各個領域的存在方式,并已形成一種不可逆轉的世界趨勢。這種存在方式或對話意識所體現的是德育過程中師生民主平等的教育關系,所展現的是平等主體之間在和諧的氣氛中的自由自在的雙向交流,雙向溝通,雙向有選擇地吸取教育信息,并通過各自的主觀努力,將各自需要的教育信息經過復雜的自我轉化,使其成為自身素質。這也是真正意義上的教學相長,是教師與學生的共同提高、共同進步、共同發展。在傳統的高校德育模式中,教師是德育的主體,大學生是客體。教師起主導作用,大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道德知識。“對話”所體現的師生平等的教育關系中,師與生都是德育的主體。不僅有教師主導作用的存在,而且有大學生主體作用的充分發揮。這樣就能促進大學生主體思想品德的自我生成和發展。這一方式也符合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哲學觀:內因決定、制約事物的發展,外因對事物的發展起重要的促進和影響作用,內因是第一性,外因是第二性,內因決定外因,外因只有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因為“對話”方式的出現,它自然替代了居高臨下的單向灌輸,大學生不再是被動接受那些既定思想品德結論的容器,而是對思想品德結論的一種自我內化。“對話”方式也是一種富有人文特點的教育方式,它要求以人為本,以人育人,學會做人;對話交流,情感溝通,言傳身教;榜樣仿效、自我體悟、內省慎獨、修身養性。德育就是做人的教育,只有富有人文特點的教育方式才是科學的,也才能取得實效。同時,“對話”方式不僅不會弱化教師的作用,而且能更好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因此,“對話”方式是社會轉型時期高校德育實踐的明智選擇。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張天寶.試論主體性教育的基本理論[J].教育研究,2000(8):14
[3]涂光輝.德育實效性思考[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2(1):56
摘要:我國社會轉型時期,論文社會對高校德育提出了新的挑戰。為適應新時代的變化與要求,高校德育必須轉變思維方式,深化高校德育科研,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尊重大學生主體人格,改進高校德育方法,才能使高校德育走出困境。
關鍵詞:高校;德育;大學生
- 上一篇:高校德育問題分析論文
- 下一篇:學校德育存在問題分析論文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