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德育校本課程開發及研究
時間:2022-12-13 10:35:43
導語:小學德育校本課程開發及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場館是對人類和人類環境見證物進行收集、保存和陳列,為全體社會公眾提供教育、欣賞、研究等目的的公益性社會文化機構[1]。基于場館資源的學校德育校本課程開發與其他校本課程開發模式相比,優勢在哪?本文將從其優勢入手,進而介紹館校合作下德育校本課程的開發及實施,以期為館校合作下德育校本課程開發的實踐提供參考。
(一)場館豐富的德育文物資源可對學校德育內容進行有效補充。場館具有豐富的德育文物資源。它收藏了一個地區不同時期當地人民所遺留的文物,這些文物見證了這個地區歷史上的興衰成敗,反映了這個地區的風云事件與偉大變革,是學生研究、理解家鄉文明與傳統文化的主要資源,也是培養學生家鄉認同感和自豪感、傳承地方優秀傳統文化和偉大革命精神的主要媒介。這些文物資源包括青銅、書畫、碑文、瓷器、石器、佛像、革命先烈遺物等,它們時間跨度大,地域性顯著,與學生生活緊密相聯,也是德育課程最具說服力的幫手。如,學生在教材中了解到革命先烈的故事后,輔之以博物館革命先烈的真實書信、日記等,可進一步增進學生對偉大革命精神的認同。從這個角度來看,博物館直觀形象、生活化的德育文物資源能有效彌補學校德育抽象化、符號化教學內容的不足。(二)場館多樣化的德育活動資源有利于體驗式教學的開展。當前,一些學校的德育課程實踐往往以教師講授、學生接受的知識性教學為主,雖然培養了學生的理性思維,即道德相關的知識和原理,而忽視道德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養成和道德行為的培養。然而,這對于道德實踐而言是遠遠不夠的。體驗式教學通過具身體驗讓學生產生情感,通過參與活動讓學生產生相應行動。場館內豐富的藏品、展覽和現代化設備可以用來設計多樣的德育活動,以實現體驗式德育教學。如,教師可根據真實歷史資料將革命英雄事跡創編成情景劇,讓學生在角色扮演中領悟革命英雄的偉大精神和愛國情懷。除此之外,教師還可利用場館的現代化技術設備設計動手體驗活動,引導學生與展品進行“互動”,鼓勵其情感的自由表達。(三)場館獨特的道具資源可增強德育課程的趣味性。場館內還有大量德育道具資源,具體包括圖片、文字、影音資料等。場館道具資源是除場館文物資源外最直觀的德育資源,也是僅次于文物資源外利用率極高的博物館德育資源。大部分教師也會在德育課堂中運用圖片、影音、文字等輔助教學,然而,這些圖片展板和影像資料受制于沉悶的德育課堂空間與封閉的德育環境,在德育課堂上效果甚微,收獲不大。但當教師將教學的場所移步到場館,配合場館自由開放式的教學空間,情況就會大不相同。場館借助高科技將聲音、圖片和影像結合在一起,相得映彰,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帶給學生前所未有的震撼,在加深記憶的同時又如同看電影一般新奇有趣,可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學校德育教材平白直述的枯燥性。
二、基于場館資源的小學德育校本課程的開發步驟
(一)選定課程主題。課程主題需融合學校教材與場館的共同教育內容。下文將以山西博物院和Y學校合作開發設計的“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校本課程為例,探討基于場館資源的小學德育校本課程的開發步驟。教師在教授《品德與社會》(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時發現,山西博物院立足于“晉魂陳列”,通過場景模擬、學習單、教育資源包、動手體驗活動、線上動畫視頻等綜合手段,將晉文化生動地展現給學生,非常適合學生學習家鄉歷史和培養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二)確定課程目標。校本課程目標不宜過多,但要在考慮三維目標的基礎上,兼顧學生的學情特點。館校合作開發設計的校本課程分別在校內、館內兩個場域中開展,其課程目標各有偏重(見表1)。(三)設計課程內容。在課程內容上,校內部分的課程內容集中在對教材內容的解讀,學生需要在校內學習中國地圖基本知識以及辨別家鄉地理位置等內容。場館部分的課程內容要在基于學校德育教材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和結合山西博物院特色德育資源進行設計,要盡可能發揮場館德育實物資源、技術資源等優勢,做到基于課堂內容,又不止于課堂內容。
三、基于場館資源的小學德育校本課程的實施過程
(一)課前:館校雙方明確定位,核定目標。館校合作下的德育校本課程的實施主要涉及學校和場館兩個主體,在課程的具體實施過程中,應分工明確,各有側重,以實現通力合作效用最大化。校內部分的課程目標主要集中在知識學習。學校作為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的教育場域,以高效的知識傳授見長。然而,學生除了掌握知識以外,沒有養成道德情感和道德行為是遠遠不夠的,館內部分的課程目標則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彌補學校德育教學的不足。場館作為極具開放性、實物性、體驗性、情境性特征的教育場域,其能通過借助實物、多媒體技術設計相關情境,促使學生在親歷家鄉真實場景或情境中實現情感共鳴和態度轉變,喚起其相應的家鄉認同感、自豪感和責任感,從而產生相應的道德行為。(二)課中:以生為本,凸顯學生主體性。館校合作的德育校本課程實施過程中,需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在課程資源的選擇、課程教學方法以及課程延展等若干環節都十分關注學生的學情需要和興趣愛好,以增強學生的認同感,從而保證校本課程實施效果。[2]在選擇課程資源時,以學生的興趣和個體日常經驗為基礎,鼓勵師生合作參與具體課程內容的編訂。在“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校本課程資源的選擇上,一改以往強調認知的“唯智論”課程觀,逐步向強調學生經驗的“生活論”課程觀轉變。[3]學校師生從山西博物院豐富的德育資源中選擇了他們生活中所熟悉的晉文化資源作為學習對象,作為山西本地的學生,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就已經聽過或者接觸過晉文化,但在學校德育教材中并沒有涉及具體的相關內容,學生對此了解并不深入。選擇晉文化這樣一個既貼近學生日常生活又缺乏深入了解的內容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程教學方法上,鼓勵學生自主研習和合作探究,以培養學生可持續學習能力。在“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校本課程中,館校雙方通過學習單指引下的探究學習活動來保證學生主體性的實現。學習單是指博物館為協助教師或家長指導學生觀眾而設計的引導參觀、自我學習的教育資料。[4]在“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學習單中,以“晉文化”為主題,設計了場館參觀、情景劇表演以及動手體驗三個探究活動的內容與任務。學生將拿著自己參與設計的學習單,帶著學習單上的問題,自主參觀場館、獨立尋找問題線索,完成學習單所提出的相關任務,這一過程充分發揮了學生自主研習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鼓勵學生進行主題探究式學習。在“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課程中,部分小組根據研究的興趣,選擇“介子推割股奉君”的故事為研究主題,小組成員一同設計研究方案,然后以小組分工、對話交流的方式,合作破解了學習單上提到的有關介子推故事中讓人產生疑惑的問題,這一過程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研究性學習能力。(三)課后:抓住契機,適度延展。學校在圍繞國家課程展開的的館校合作的基礎上,還與山西博物院合作,繼續開發其他學習專題,如山西建筑、山西美食、晉商等七個專題,考慮到小學生知識水平與學校德育課程的實際情況,學校在課程實施上不要求學生掌握全部的內容,而是由班級根據學生興趣需要,選取其中的2-3個專題和章節進行學習,這樣既尊重了學生的差異性又能保證課程的實施效果。
四、基于場館資源的德育校本課程開發的反思
通過對山西博物院與Y小學合作開發的德育校本課程的具體過程進行反思,基于場館資源的小學德育校本課程的開發及實施需要注意以下三方面內容。第一,必須充分熟悉校內德育課程的內容設置和場館德育資源的構成。在設計課程前,學校教師要對校內德育課程目標和要求了然于心,并充分利用業余時間參加場館相關培訓,實地參觀、體驗場館的相關項目,通過場館的社交媒體、官方網站等信息資源收集相關資料,以充分了解場館資源之于學校德育的適切性。在校內課程實施時,教師可基于對場館資源的了解,向場館租借適合德育教學的復制品資源,輔助其完成課堂教學,這種實物教具的使用,以其直觀性、可觸性等優勢能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興趣和理解;在館內課程實施時,教師可利用博物館信息技術資源,如虛擬技術、聲光技術、語言導覽等,在博物院人員的協助下設計具體情境,使學生在情境體驗過程中培育情感,以彌補學校知識性教學的缺陷。除此之外,教師可充分利用博物院講解員、教育人員、專家、研究員等為學生提供專業服務,以促進學生對課程內容更深入地了解。第二,必須多方支持,排除阻礙。館校合作下的德育校本課程順利實施需要學校及場館相關部門及工作人員的積極參與和有效支持作保障。在“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校本課程實施過程中,Y學校教師作為整個課程開發和實施的主體,他們積極參與設計“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校本課程實施的綱要和流程,并與場館部門積極溝通,通過教學觀摩、研討會議、在職研修和培訓等渠道確保課程實施的效果。學校和場館相關管理人員是課程實施的監督者和管理者,在該校本課程實施過程中,相關行政部門為此課程實施提供了充足的經費,并建立教師共同體聯盟,為實施主體的專業發展提供多樣渠道,且注重給予課程實施人員情感上的必要關懷,以確保Y學校教師參與課程實施的投入度。場館作為校本課程實施的一方,積極鉆研學習國家課程,在此基礎上,結合場館德育資源,設計了館校合作德育校本課程拓展性材料(學習單、資源包、場館參觀視景圖等),以滿足學生的多樣需求。第三,必須堅持規范性和可持續性。基于場館資源開發的德育課程相比校內單一的課程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調動學生學習德育課程的興趣和積極性,促進其態度、情感、價值觀及行為的養成。但是,在當前應試教育的指揮棒指引下,這一靈活且不列入學生綜合測評的課程難免會遭到擱置。為保證這一校本課程模式的可持續性,保護學生的興趣和愿望,館校雙方需要加強課程的后續建設,即使不列入學校課表中,也要利用各種機會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這一課程模式的體驗中去。換言之,館校合作下的校本課程實踐要具有規范性和可持續性,可以考慮以下幾點:首先,館校雙方掛牌實踐基地,得到上級部門和官方機構的認可,為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提供保障;其次,館校雙方要定期聯系交流,合作設計開發豐富的校本課程內容和實踐活動,建立德育校本課程體系和資源庫,滿足學校的多樣性選擇和學生的差異性需求;再次,館校雙方教師要提升自身的專業性,參與相關培訓,增進對教育學、心理學、德育原理等專業理論的學習,為提升校本課程效果保駕護航;最后,館校雙方要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要充分認識到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協作的重要價值,場館能為學校提供豐富的德育資源,為學校提供獨特的教學模式,學校則要善于利用場館優勢彌補自身的不足,與場館合力實現館校合作的校本課程價值最大化,從而增強館校合作校本課程模式的可持續性。
參考文獻:
[1]王樂.館校合作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5.
[2]羅伊潔.博物館資源在高中鄉土史校本課程中的開發與應用—以湖南省博物館為例[J].文史博覽(理論),2013(9):51-54.
[3]班建武.從被動適應走向主動超越—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德育課程改革與發展的基本脈絡[J].中國德育,2018(20):24-29.
[4]孟慶金.學習單:博物館與學校教育合作的有效工具[J].中國博物館,2004(3):15-19.
作者:滕洋 單位: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 上一篇: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論文
- 下一篇:中職生德育實踐基地建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