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性善論與教化理論道德教育分析

時間:2022-03-27 03:06:21

導語:孟子性善論與教化理論道德教育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孟子性善論與教化理論道德教育分析

摘要:性善論是孟子思想體系的理論基礎。性善論認為人性生來是善的,是先天固有、與生俱來的,和動物的根本區別在于人的善性體現為惻隱、羞惡、辭讓和是非四心。性善論與教化理論相結合,在性善論影響下,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根據現代社會的變化對人的發展的教化目標、功能、模式進一步完善,最終使受教化者能夠終身運用教化理論去完善自我的善端,推動社會和諧發展,促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

關鍵詞:孟子;性善論;教化理論;道德教育

性善論是孟子思想體系的核心,也是其王道理想和仁政學說的邏輯起點和理論依據。這一觀點重點強調了后天道德修養的必要性與可能性,其核心理念對當代道德建設特別是對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仍然具有重要價值。教化有多種含義,其中政教風化、教育感化以及喻環境影響的釋義是與道德教育緊密相聯。深刻認識教化所蘊含的意義和作用,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進一步發揮中國傳統文化一直立足于對人現實生命的價值實踐,有助于當今社會增強道德建設的實效性。

一、性善論的思想內涵

孟子在儒家學派史上首次系統提出人性理論。儒家學派中,孟子被稱為“亞圣”,其地位僅居孔子之后,也是儒家學派文化的一個象征。“性善論”是孟子思想體系的理論基礎。人性善惡之爭曾經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據主要地位并產生深遠影響。孔子在中國思想史上最早提出關于人性問題的論斷,認為“性相近也,習相遠也”[1]。孟子繼承和發揚了孔子的觀點,認為人性生來是善的,是先天固有、與生俱來的,概括為“性善論”,并進一步指出保持并擴充“善”需要發揮教化的作用。孟子所提及的“性”是指人性,是人生來具有的資質和屬性,同時也是人之所以為人,與動物相區別的特質。孟子當時力排眾議,明確地提出了性善論,并對其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和論證。1.性善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差別人類有著共同的社會屬性,這是其他生物所不具備的,其內容即是以仁、義、禮、智等道德意識為主,而不是與動物無區別的自然屬性,這是孟子性善論的立足點。孟子強調人的自然屬性,但并不否認人的社會屬性,而且認為自然屬性是人與動物共用,但又不足以反映人性所獨有的本質特征。孟子能從社會屬性來界定人的本質,在當時已經是一種極大的進步。告子曰“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2],這是在與孟子關于人性的辯論中,主張“生之謂性”。由此可以看出,告子認為人性就像流水一樣,東邊有決口就向東流,西邊有了決口就向西流,一切隨著外界的不同而異;同時,告子提出“人性之無分于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于東西也”[3],意指人性的善與不善是沒有辦法分清的,就像河里的水一樣,是無法區分那些水是東邊的,那些水是西邊的。孟子雖然也承認存在“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4]的自然之性和“仁之于父子也、義之于君臣也”[5]的道德之性兩者的不同,但他論“性善”只是從后者立論,從而確立了人性的本質。孟子肯定人性與動物性有著本質的不同,從社會屬性來規定人的本質屬性,比告子的觀點更高一籌。因此,動物的自然屬性不能與人的道德行為混為一談,更不能以此認為人和動物具有相同本質屬性。人性不只是具有自然屬性,并且還有社會屬性,這是人性與動物得根本區別,這種觀點在先秦無疑是難能可貴的,也符合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本質理論,“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2.人的善性是先天固有的、與生俱來的孟子認為人生來就有的善性與生來就有的口耳之欲一樣具有共同性,而以仁、義、禮、智等道德意識為內容的社會屬性是后天產物,是人類社會出現以后,以物質生產活動為基礎的人際交往活動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孟子認為:“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6]意思就是人的善性是先天固有的,道德觀念不用學習和思考,出于本能就知道,就像小孩沒有不知道愛自己的父母和長大后沒有不知道尊重自己的兄長一樣。由此可見孟子的觀點是:人性原本是善的,但由于后天各種因素影響可能變為不善,但這并不是人的天性,需要采取辦法避免這種事情的出現。因此,孟子認為人天生就具有善端,但還需要在后天社會生活中不斷加強,否則有遺失的可能,為了保持這種善的本性,每個人都需要主動加強道德修養和提高人格境界。這表明孟子對道德自覺、道德理性和道德實踐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已經具有了一定的認識。從以上孟子的說法中可以看出,人“心”中原本就有仁、義、禮、智的種子,而這些美德將人與其它動物最終區別開來,可稱為人的“性”,而且人性的善是先天具有、與生俱來的。3.人的善性體現為惻隱、羞惡、辭讓和是非四心孟子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7]孟子認為,四心是人與生俱來的最原始的善良之心,如果沒有這四心,那么這個人就不能稱為人,是和動物的屬性是一樣的的。人性的善主要指的就是人性的四心,即四個善端,“端”字有開端、萌芽的意思。孟子講人性的善實際上指的就是善端。孟子對四端的具體論述如下“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8]孟子表達的就是惻隱、惡、讓、非之四心是仁義禮智四德的開端和萌芽狀態,也是四德產生的可能性因素,并非其最終完成狀態,只有發展成熟才能形成四德。孟子認為:天賦德性,人的本性為善,性善即是心善,而心之善,只是見其“端”,會受本能欲望和客觀環境的影響,兩者都可以使其失掉自身的善端。所以要避免“以小害大”,“以賤害貴”,“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9]同時也要“養”,即修養心性,最好辦法就是減少欲望,寡欲清心。求其放心與養心,是壯大人性善的重要途徑,其相似之處就是都要通過教育來實現。由是觀之,孟子的性善論不但是對人性本源的探討,更是對人的道德人格以及人的精神的深入探究,雖未解決人性起源問題,卻體現了對道德人格較為系統全面的思考,其深入闡釋也在客觀上探討了人的本質屬性,揭示了道德發展的方法和途徑,是認識對客觀事物的反映,而這種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就會激發了人們對道德的重視和追求,彰顯了道德教化的涵義及其重要性。

二、教化的意蘊

1.教化的涵義什么是教化?“教化”一詞,本義是上施下效,長善救失,使有改變。“教”指文教,是指使人向善的方向轉變。“化”是指悄然改變,上有所教,下有所行,便可以稱為“化”。黑格爾認為“就個別的個體來說,個體的教化乃是實體本身的本質性環節,即是說,教化乃是實體的在思維中的普遍性向現實性的直接過渡,或者說,是實體的簡單的靈魂,而借助于這個簡單的靈魂,自在存在才得以成為被承認的東西、成為特定存在。從這一方面來看,教化的意思顯然就是自我意識在它本有的性格和才能的力量所許可的范圍內盡量把自己變化得符合于現實。”[10]在先秦,各個思想家對教化一詞也有各自的解釋。孔子說:“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11]“質”是人的自然、本性的方面,“文”則是其具有文化、文明的因素。文質彬彬即是人的本性和文明教化兩方面的有機結合。如果質的方面占據優勢,就過于野性;同樣如果文的方面占據優勢,就會過于虛浮。所以一定要“文質彬彬”,也就是人的本性通過后天教育充分成長并升華,則會復返歸于自然本性,這樣才能達到人格的圓滿成長,即為“君子”,這就是孔子所說的教化。孟子則說:“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12]有些人認為教化等同于教育,其實二者區別很大,他們之間最大的區別就在“化”字上。依許慎《說文解字》所釋:“化,教行也。”[13]教化不是可以通過純理智的抽象概念加以把握和認識的,更多的在于深層次的理解和現實中的實踐,強調熏陶、浸漬、感染、影響的作用,這才是教化的真正含義所在。教化一詞可以說有兩方面的意蘊。首先,具有政治的意蘊。統治階級利用其意識形態對社會成員實施教化,使其接受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從而以實現其階級統治,鞏固政權,否則,其行為就不可能為社會所接受。“一個試圖逃避意識形態教化的人只可能是自然存在物,而不可能是社會存在物,也就是說,掌握一種意識形態正是人們在任何特定的社會中從事任何實踐活動的前提。”[14]其次,教化具有德治的意蘊。“所謂德治,就是以道德教化為主要手段來管理國家,通過道德教化使人產生一種自覺心理,同時通過道德的法律化、規范化產生制裁力,從而內外結合,來達到穩定社會,保證社會正常運轉的目的。”[15]德治強調通過道德教化,使社會規范和統治秩序內化為全體社會成員自覺的行為,以達到統治階級的統治目的,是治國理政的一種政策方略。從某種意義上說,教化是德治的同義語。2.儒家思想對教化的理解在中國傳統道德思想中,儒家思想占據主導地位。因此,教化一詞一般意義上的解釋就是指儒家所提倡的政教風化、教育感化。儒家思想教化對中國古代社會產生深遠影響與它在歷史中積累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思想教化方法密切相關。《北史•蘇綽傳》中一段對“教化”一詞有非常準確生動的描述:“夫化者,貴能扇之以淳風,浸之以太和,被之以道德,示之以樸素,使百姓睦……此之為化也。然后教之以孝悌,使人慈愛;教之以仁順,使人和睦……。此之謂教也。”[16]這段話的意思是說,“教”是示范,“化”是熏陶;“教”是外部灌輸,“化”是潛移默化。也就是說,“教”主要是通過具有一定硬性要求的道德教育方式來完成的,“化”主要通過營造外部道德軟環境和合理的道德評價來實現,讓人們在不自覺中就能接受。對教化何以必須這個問題,古代的思想家們各抒己見。以孟子的觀念來說,人們為了不失去上天賦予的德性,所以要教化。而提倡性惡論的荀子則認為使人轉惡成善必須要教化。董仲舒把這兩個人的思想觀念結合起來,認為人性并非已善或已惡,而是未善未惡,“性未善”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這個“未善未惡”的人性是個“質樸的東西”,它既包含著潛在的“善質”,又包含潛在的“惡質”,這是廣大“中民”擁有的人性特質。教化能使“中民之性”中潛在的善質轉變為現實的善行,教化好這一部分人,即“中民”,對于大一統王朝的長治久安具有重要意義。在當時,統治階級需要這種思想,而儒家思想也要借助統治勢力來推行其教化理念,這樣,政治和教化逐漸合一,最終的結果儒家教化思想在穩定社會秩序、改善民間風俗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也實現了自身的發展,可謂是“雙贏”。儒家教化的本質是一種德性教化或者說生命教化,要落實于人心人性的自我矯正和完善,同時對統治暴力和制度弊端持有強烈的批判態度。儒家關注社會和現實,因而十分重視作為社會最基本“細胞”的人,主張對人的教化,希望其教行遷善,人人向善,最終達到整個社會的“至善”,正是這一點體現了與其他思想的不同,也是其生命力長久的動力因素所在。

三、對道德教育的啟示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對歷史文化特別是先人傳承下來的道德規范,要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地予以繼承。”[17]同時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貫徹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從物到感覺思想的路線,列寧指出“從物到感覺和思想呢,還是從思想和感覺到物?恩格斯堅持第一條路線,即唯物主義的路線。”[18]孟子的性善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讓人通過后天教化將“四端”發展固化為“四德”。在當代中國,性善論對道德教育一直有著重要影響,使教育根據現代社會的變化對其目標、功能、模式進一步完善,最終使受教化者能夠自覺運用教化理論和思想不斷完善自我的“善端”。從歷史上看,教育都有一個目標,即構建理想人格,這一過程中,教化一定會發揮自己的價值和意義“教育不僅是知識傳授,更是成人成德”[19]。孟子的性善理論蘊涵著豐富的道德教育思想,包含仁、義、禮、智“四德”的總結為后人的教化提供了理論基礎和教育目標。從孟子的闡述中不難看出,良知是一種出自內心的本質根源,是人們外在的美德、萬善的之源。人性和道德完美雖有先天潛在優勢,但還需要通過后天的學習和努力,達到“善”的擴充和進一步發展。在性善論的指導下,中國的傳統教化模式強調教師“教化”的啟示作用,同時在性善論的影響下,教化方式倡導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模式。所以,有必要把性善論和教化理論結合起來,研究出最符合現代教育模式、最易被受教育者接受并能夠實現自我“善端”的教化理論。1.內在自覺和外在修養的融合,使“善”的可能變成現實孟子的性善論認為道德行為就好像“繪事后素”,既是關于人性的提高、完善,也是對人性的自我實現。其理論的完整性與理論品格的鮮明性,最終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居于主導地位,其獨立的特質在世界文化中也占有一席之地。這一理論認為理想的教育目標應該是“學為圣賢”,即用“君子”的方式和標準來實現。《孟子》一書多次提到“君子”一詞,“君子”在書里泛指品行高尚的官員,而“君子”也被孟子認為是標準的道德理想人格。孟子以人格是否本善來區別人與動物和人與人之間的差別;以人是否能保持“善”來區別普通人與君子之間的差別;以能否保持“善”并且同時給予人善的教化區別君子與圣人之間的差別,從而在性善論的基礎上提出了衡量“君子”的要求與標準,也就是要時刻在思想和行為上保持良好的善的本性。孟子曰:“君子所性,雖大行不加焉,雖窮居不損焉,分定故也。”[20]意思就是君子為了維護本來的善性,不會因其理想通行天下而有所增加,也不會因困窘隱居而減少,因為他的本分已確定。君子從始至終依照“仁”、“義”的道德規范來約束自身,從而達到保持善的本性。“性善論”是根據人天生固有的善性而進行的教育。教育目標也是通過人把內在自覺和外在修養結合起來,對把握道德固有存在的同時,促使“善”的本性由潛在變成現實。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本,外因通過內因而發揮作用,內因通過外因促進來實現。人的內在自覺就是內因,只有通過內在自覺的覺醒,才能發揮人的主觀意識和堅強意志,最終才能實現每一個人在道德修養方面都享受到平等的地位和待遇,要實現這一目標,還要通過外因發揮作用,所以就鼓勵人們依照“理想人格”來加強自身修養。以孟子的觀點來看,要成為堯舜一樣道德高尚的人,必須通過內外因素特別是內因發揮作用達到內在精神和外在言行舉止相統一的境界。孟子的這種對教化主體的人本主義觀,是社會對每個人道德要求的一種預期。在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當代社會,人們的精神文明變得尤為重要,特別是道德提升成為必不可少的重要任務。因此,新時代的道德建設必須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必須尊重和滿足人們的精神文明需求,特別是包括道德生活,通過提升道德品質、道德理想、道德境界來滿足當前及今后人們的需求,充分發揮道德良知的調節功能,只有將被動的教育形式轉化為主動、自覺的個體行為才能最終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實現終身教育的目的。2.發揮自我教化的內化作用,完善外在教化的榜樣功能孟子的性善論在我國教育史上首次用理論來認識和闡述人自身本質特性。反映了不僅要認識事物的現象,而且更要把握事物的本質。教化論則從教化者和受教化者兩個方面,研究指出人的“善”性是平穩進行教育活動的基本條件。教師,即教化者,通過“善”的言傳身教,為學生樹立了可學習的榜樣;學生,即受教化者,本著“善”的根源,對整個發展過程進行自我規劃、調整和實踐,同時在外在教化中得到拓展,在自我教化中得到自我價值的實現。孟子的“四德”、“五常”觀點為教化理論融入了一種道德意識、倫理精神,完善了“善”的內容和過程,這在很大程度上成為人和社會和諧發展促進要素。社會在道德教化中不斷發展,人類在道德教化中不斷進步。如果社會沒有“善”的存在和發展,人類就沒有了“精神家園”;沒有行“善”人生存的社會,也是極其混亂、危險的社會;社會不僅需要法治,同時也需要德治,二者互相補充,相得益彰。教化理論本著孟子性善論為基礎,為社會與人類發展方向提供了精神指導和保障,同時也給予正規教育一種啟示,就是授予學生知識必須以“德教”為本,提倡“尊賢尚德”的教育目標,重要才能真正發揮教育的真正意義所在,不會使科學技術的發展出現偏離正常社會發展軌道的現象出現。3.突出教化對象的主體性,發揮內外融合的滲透教育尊重客觀事實,探索教育規律,是提升道德教育的本質要求。培養擁有“浩然之氣”是教化對象追求人格和品德完善的重要標準,而人類“善端”的本性為實現這一追求提供了現實可能。孟子的“性善論”對具體實現這一追求進行了分析,認為具體的教化模式就是知與行的辯證統一,這也印證了傳統儒家思想關于道德理論與實踐的關系論述,也對知行統一進行了闡述。同時,孟子“內求外修”的思想對教化主要途徑有了重要啟示,那就是唯有提高自我的道德教育意識,以實現符合道德標準的自我。其實質就是:個體要重視自我思考、判斷和體驗,要學會思維的獨立性和選擇的合理性,特別強調個體在行動中要彰顯自我的主體性。孟子在其理論中為人們人格理想的形成制定了標準,也為教育模式的發展樹立了高尚的典范。他認為,道德的實現就是對“四端”的擴展與發揚,然后才能擁有徹底的科學合理的自我認識,這就是孟子所指的“盡心”。在現代,道德學習機制是所有教育模式建立的前提和基礎,從孟子的理論中得知,真正具有“道德”意義的教化不是對受教化者的單方面灌輸,而是啟發與喚醒并行,使受教化者在樹立道德理想的同時,領悟到人生的真諦。當代社會評價學校傳統教育有一種流傳較為廣泛的說法,就是學生在學校接受五天教育的影響,其效果不如在家庭和社會對他兩天的影響。可見,外部環境對學生教育的影響是巨大的,這也是對現代教育理論的教條化與形式化的警示與提醒。因此,現代教育模式必須繼承和發揚傳統的道德教育觀念,發揮由內向外、內外結合的滲透教育的價值與意義,達到不斷的發展進步。

四、結語

在當今經濟社會迅猛發展的時代,隨著科技水平的快速提高,人們創造了發達的物質文明,但人們對“善”有更高層次的追求和需求,同時賦予“善”以更廣闊的思想內涵和更加鮮明的時代特色,努力打造符合時代特征的真善美成為精神文明建設特別是道德建設的重要目標,強化教育引導和實踐養成,更加增強社會主義文化自覺、自信到自強。通過把孟子“性善論”思想和教化理論有效結合,喚醒現代教育的不斷發展進步,使人們不斷追求更理想的“善”,去實現更完美的“和”,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牢固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國精神,發揚中國革命道德,引領價值取向,更好的承擔社會的責任,真正做到實干興邦、攻堅克難、開拓創新,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健康發展,促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在北京會見第四屆全國道德模范及提名獎獲得者強調:“弘揚真善美,傳播正能量,激勵人民群眾崇德向善、見賢思齊,鼓勵全社會積善成德、明德惟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起強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撐。”[21]

作者:孫英浩 單丹丹 單位:哈爾濱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