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意義

時間:2022-03-11 09:53:30

導語: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意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意義

摘要:小學階段是進行道德法治教育,培養學生道德觀念、法律意識的重要時期,深刻地影響到學生未來的成長以及發展。當前社會上對于人才的需求,也更加看重優良的品質,所以小學的道德與法治教學應該重視培養核心素養。教師應該積極轉變教學模式,充分地理解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意義,提升教學質量的同時,幫助學生切實地獲得核心素養的發展。本文重點探討核心素養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意義,提出科學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思考

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核心素養主要就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的培養,將法律意識提升,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促使身心健康向前發展。小學生的核心素養教育工作尤為關鍵,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應該科學地滲透核心素養的培養內容。老師更要采取多樣化的模式,將學生學習熱情度提升,穩定有序地落實教學工作,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核心素養[1]。

一、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現狀和培養核心素養的意義

目前小學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中,還具有很多問題需要改善。比如,教學氛圍不夠積極活躍。呆板沉悶的教學氛圍,有悖于小學生時期活潑開朗、充滿好奇心和探索心、喜歡活躍的課堂環境的發展特點。產生這種情況的因素就是,一些教師沿用傳統的教學理念教學,灌輸式學習方式使得學習枯燥乏味,學生處于被動地位,久而久之降低學習的熱情。同時學校、老師方面對核心素養的培養認識不足,往往僅重視學生卷面成績,或者認為此學科并非主科課程,所以不愿意花時間和精力鉆研教學活動,未組建專業的教學團隊認真鉆研課本,不能深刻地理解課本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總體上降低了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教學意義。另外,在教學評價中過于單一,通常只是通過考試成績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此種教學評價已經不具備權威性。道德與法治教學最終目標就是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和情感,并非為考試而學習,評價的片面性,不利于教學工作的深入開展[2]。核心素養,即為個體擁有的,在社會中發展、立足的基本能力和素養。小學階段的學生,核心素養涵蓋的內容就是,對于科學文化知識學習的能力,采取理論知識對實際問題進行處理的能力,以及創新的能力等等。所以,進行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納入進核心素養,就是培養一個綜合性、全面性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新課改背景下,首要的目標就是全面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深刻的影響到學生的學習以及未來的發展。對于一個人的終身發展而言,道德發揮的作用是決定性的。按照皮亞杰認知發展理論,小學階段的學生是處在具體運算階段,這一時期,學生已經開始發展思維能力,同時處于道德建設、觀念形成的重要階段,有極強的道德觀念可塑性。但是與此同時,此時期學生也還沒有能力對好與壞正確地辨識,不正確引導的情況下,會導致學生形成錯誤的價值觀、道德素質,影響到未來的發展[3]。因此,基于核心素養展開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意義巨大。

二、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策略

(一)以鼓勵代替控制讓學生自主學習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核心素養教學,重視基礎知識的傳授同時,也應該重視自主發展,推動形成自主學習能力。以往傳統的應試教育環境下,學生丟失主體學習地位,會限制其自主發展,所以需要教師積極轉變教學思維,應用先進的教學模式,摒棄傳統的刻板思維,把課堂交給學生,積極地鼓勵學生,引導學生運用多樣化的方式進行自主探究知識。學生可以于學習的期間,感受被尊重的快樂,自主地發現問題,產生更積極樂觀的學習態度,有利于提升核心素養。另外,教師可以科學地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采取“互聯網+”教育模式,有效地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供給學生自主學習更多的便利性。比如,教師能夠聯合運用“微課”“慕課”等方式,創建新型的道德與法治課堂,采取科學的技術手段講解基礎知識,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基礎知識背后的人文情感信息,進而形成新的理解,將道德意識以及學習能力有效提升[4]。

(二)進行情境教學讓學生深入感受

道德與法治具有豐富的內容、廣闊的范圍。小學生跟社會接觸不多,還不能對于教材案例背后的道德情感以及法治關系深入理解。所以,實踐教學期間,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建立起貼近于文本內容的、跟學生實際生活接近的真實情境,運用情境代替文本,將知識更加具象并且直觀地顯示,引導學生深入情境中,對于道德情感、法治內涵等內容更好的感受。學生身臨其境以后,促使更好地把握知識,提升遷移情感的能力,積極發展核心素養。例如,講解關于“生活離不開規則”的相關內容過程中,基于教材文本,采取多媒體工具,將日常生活之中的真實的“違反規則”事件視頻播放給學生,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提出自身觀看以后的感受。經置身其中、設身處地的想象、思考,培養和深化“規則”意識,了解社會上“規則”產生的重要價值,同時可以主動遵守規則,發展此項綜合素養。再如學習“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中,播放學校大門口每天接送孩子的家長、各大路口的交通秩序等場景,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社會上的公共秩序[5]。同時可以舉例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交通事故等,屬于不守交通規則引發的危險事故。教師可以給學生設計“公共生活秩序單”,標出“過馬路時應該怎么樣”“上學和放學時應該怎樣進校門、出校門”“超市購物結賬時應該怎么做”等等內容,引導學生形成遵守法則的意識。

(三)巧妙的互動代替提問引發思考

課堂教學中,提問屬于重要的教學環節,教師可按照某重點內容,提出針對性的問題,要求學生回答,檢驗學生學習的成果和理解程度。以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為目標,提問的過程中,可以采取互動提問這一更加開放、活潑的師生交流方式,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發散思維,基于多元的思考中,更深入地理解知識,加強情感體驗。例如,學習“網絡新世界”有關的內容期間,可以支持學生提出自身對于“網絡”的認識,讓學生之間互相答疑解惑,然后總結整個問題中包含的道德與法治內容,最后總結。以自由提問、互動答疑的方式,調動課堂學習的氛圍,而且學生思考也更加多元化、靈活性,在教師的總結支持下,形成對“網絡”的正確認知,同時可以提高人際交往素養,處理問題的能力[6]。

(四)創建小組合作學習促進學生的綜合能力

小組合作學習屬于小學生普遍喜愛的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可以充分地將學生課堂學習參與度提升,使得學生于小組中提高思維能力,增強綜合能力,培養核心素養。例如,學習“美麗文字民族瑰寶”相關內容的學習期間,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文化中的重要體現之一就是文字。盡管當前統一文字是漢字,但是歷經了千年的發展,文字有多樣化的變革。此時采取劃分小組的方式,通過小組合作將學生的合作意識增強、探究能力提高。文字的演變包括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包括世界四大古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古印度印章文字、古巴比倫楔形文字以及中國漢字,通過多媒體展示出來,給學生布置學習任務,即“對號入座”。小組成員積極思考以后,把所給文字對應其演變過程。這一過程,促使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協作能力,培養了核心素養[7]。

(五)以實踐為載體促進素養完善

道德與法治教學密切關聯于實踐生活,所以教學期間,可以密切地聯系起理論知識、實踐活動,讓學生感受到學習這門課程的意義,使得情感的建立、行為方式以及思想觀念的轉變,不只是浮于表面。例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進行設計多樣化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切實地運用所學、所得、所知、所感。比如節假日的時候,組織學生到敬老院中慰問老人,或者是到孤兒院看望兒童,深化尊重老人的道德素養,以及關懷社會弱勢群體、奉獻愛心的人生觀。

三、結語

社會環境不斷進步與發展,教育事業同樣具有欣欣向榮的發展趨勢。小學道德與法治這一學科課程也具有新的成長方向,發揮出新的價值,教師需要重視這門學科在培養小學生道德修養、形成正確人生觀方面產生的重要價值,采用最佳的教學方式,滿足學生實際發展需求,運用創新的態度,新型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習新知識,使得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把學習的內容進行內化,提升思想境界以及道德品行。

參考文獻

[1]卜軍娥.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策略思考[J].考試周刊,2021(28):109-110.

[2]何玉黨.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思考[J].神州,2020(35):251-252.

[3]耿麗麗.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思考[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20(25):3.

[4]戴秀霞.新課改要求下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思考[J].小學時代(奧妙),2018(8):47.

[5]高興和.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現狀的思考[J].魅力中國,2020(31):372-373.

[6]曾香蓮.基于核心素養下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思考[J].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2019(8):101.

[7]吳素青.小學低學段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思考[J].讀與寫,2020(1):23.

作者:王運喜 單位:山東省鄒城市張莊鎮松石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