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城鄉居民養老保障體系完善建設
時間:2022-08-02 11:21:44
導語:淺析城鄉居民養老保障體系完善建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不斷完善城鄉居民養老保障體系建設,不僅能讓農民享受到與城鎮居民同樣的待遇和實惠,而且是解決我國“三農問題”的一條有效的重要途徑。該文結合繁昌縣城鄉一體化發展實際,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障體系的進一步完善提供參考。
關鍵詞:城鄉居民養老保障體系;現狀;問題;建議;繁昌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但是長期以來存在的“三農”問題對我國城鄉經濟的持續發展產生了不利影響,因此解決“三農”問題成為當前,我國經濟進一步發展的首要課題之一[1]。2012年之前,我國“三農”問題中最大的問題在于城鄉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經過黨中央和政府各級部門的不懈努力,2012年開始將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合并實施,建立起了全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的誕生,是我國有效解決“三農”問題的途徑之一[2]。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是政府組織實施的一項社會保險制度,具有收費低、保障力度強、受益人群廣等特點。該體系的建設可以為城鄉居民老年生活提供基本的物質保障,是一項受到人們廣泛歡迎的惠民工程,對我國和諧社會的構建、全面小康社會的建設等意義重大[1]。
1建設現狀
近年來,為進一步實現城鄉居保制度全覆蓋、提升城鄉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真正使廣大群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繁昌縣緊緊圍繞“提標、調檔、強服務”的總體工作思路,以“數據向上集中、服務向下延伸”為工作目標,不斷完善城鄉居民養老保障體系。根據《繁昌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繁昌縣惠農金融服務室(社會保障卡便民服務點)村級建設全覆蓋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結合實際需求不斷創新經辦便民服務(開展經辦服務“四個不出工作”,包括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登記、個人繳費、待遇領取、權益查詢),切實解決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成效明顯。2016年6月底,繁昌縣在全縣71個行政村完成“惠農金融服務室(社會保障卡便民服務點)”建設工作,在全省范圍內率先實現了便民服務工作的“四個不出村”。據統計,2016年當地城鄉居保養老金領取人數達到了3.6萬人(全縣總人口28萬左右),全年養老金發放總額為5358萬元;2019年12月底,該縣共有11.8萬人參加了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當年繳費人數7.31萬人,繳費總額超過了3100萬元(包括財政代繳部分,總金額為507.69萬元),目標任務完成率達到了105.64%,符合60周歲領取居民養老保險的人數達到了3.65萬人,所有的養老金實現了100%足額發放,總發放額7089萬元。
2存在的問題
繁昌縣位于皖南北部,長江南岸,素有“皖南門戶”之稱,面積590km2,2019年全縣生產總值298.48億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26元。近幾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GDP)、人均地區生產總值、人均財政收入都取得了顯著增長,但在城鄉居民養老保障體系建設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2.1領取人員資格認證不完善。由于相關單位難以及時獲取公安部門對戶籍數據的注銷情況,加上民政部門在殯葬數據建設方面的滯后,尤其是一些異地居住人員、少數民族的“土葬”習俗等,導致了近些年來繁昌縣出現了較多的冒領養老金現象[2]。2.2基層社會保障經辦力量薄弱。全縣鄉村的社會保障經辦服務能力還比較薄弱,尤其是村級的經辦組織,缺乏專業的經辦人員隊伍,多數由當地會計、婦女主任等兼任。這些兼職人員精力有限,專業能力不夠,服務水平有待提高。2.3社會保障水平不高。基層保障水平不高,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待遇確定和正常調整機制,未建立起對繳費起到激勵約束作用的機制。加上農戶思想認知不高、少數農戶經濟困難等,導致一些農戶不愿意繳納或沒有能力繳納,養老保障體系有待繼續完善[3]。
3對策建議
3.1加大社會保障政策宣傳力度,創新宣傳方式。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建立起全縣統一的關于農村社會保障政策方面的宣傳方案,將各相關部門中涉農的社會保障宣傳材料合并起來裝訂成冊進行宣傳。不斷創新宣傳方式,一是結合國家相關的政策編制一些小品、戲曲等節目,在中國傳統節日時深入到各鎮各村開展宣傳;二是印制城鄉居??靻柨齑鸩噬麄鲉?,通過新鮮、有趣的問答方式開展宣傳,使人耳目一新、更加容易理解;三是通過電話的方式開展宣傳,每個月隨機從居民保障體系信息系統中抽取70人進行電話回訪,在調查居民滿意率、提高政策知曉率的同時也將最新的居民養老保障政策傳達給參保人員。3.2建立完善的人口基礎信息數據庫并及時更新。盡快建立起全縣人口基礎信息數據共享平臺,便于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定期接收、下傳相關部門的關鍵數據,包括注銷戶口、人員死亡、政府補貼資金的發放、計生扶持對象等。一是不需要各部門互相開具證明材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可以及時調整社會保障資金的發放狀態,如核減人口數據,杜絕養老金冒領現象,減少國家資金損失。為提高數據共享的效率,在此基礎上,充分利用先進的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將“互聯網+”的概念充分融入到城鄉居保業務經辦工作中。開通網上辦事窗口,居民可以在互聯網上辦理城鄉居保的參保繳費業務,為廣大城鄉居民尤其是外出務工人員提供了極大的便利。3.3重視基層隊伍建設,提高業務水平。進一步完善基層社會保障工作人員隊伍建設,對村居兩委干部要加強培訓,以提高其對基層社會保障工作重要性的認識,確保進村入戶宣傳工作實現“村不漏戶、戶不漏人”。各村居要求配置專職的社會保障工作人員,明確其日常工作職責,結合當地消費水平確定其待遇,提高基層社會保障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此外,定期組織業務骨干對鎮、村級別的基層社會保障工作人員開展業務培訓,包括日常工作中的業務操作流程、常見問題的解決方法等,以不斷提高基層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更好地服務于廣大群眾[4]。3.4建立居民養老保險待遇正常調整機制,實現市縣統一。盡快建立居民養老保險待遇正常增長和調整的長效機制,確保社會經濟發展的成果可以被廣大城鄉居民共同分享,逐步提高城鄉居民保障水平,讓廣大老百姓對未來的待遇水平“有盼頭”,提升其參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積極性。目前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的基礎養老金偏低,與城鎮職工的標準存在一定差距。以2019年度為例,市級基礎養老金每人為160元/月,而縣級基礎養老金每人標準為130元/月。因此,應結合實際盡快調整政策,確保市區范圍內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處于同一水平。
4結語
我國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障體系的全面覆蓋對解決“三農問題”意義重大。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體系的全覆蓋可以逐步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打破我國長久以來存在的城鄉二元結構的不平衡狀態,減輕農民負擔,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國民經濟發展,擴大內需,從而最終實現社會經濟的全面、和諧與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薛瑋,趙媛.人口老齡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與居民消費——基于省際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J].南京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4):162-168.
[2]趙云,潘小炎.廣西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困境與對策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10(13):206-208.
[3]廖松.湖北省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研究[J].安徽農學通報,2012(23):1-3.
[4]汪振鵬.大連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完善研究[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16.
作者:沈娟 單位:繁昌縣孫村鎮人民政府
- 上一篇:養老保險繳費不平衡對居民收入的影響
- 下一篇:淺談機電一體化技術在工程機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