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考核方案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4 02:56:5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科研考核方案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科研考核方案

學術技術考核通知

省屬有關高等學校:

為及時了解和掌握學術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下稱“后備人選”)的教學科研情況,促進后備人選不斷提高學術和技術水平,為后備人選的培養、使用和獎勵提供客觀依據,根據省人事廳等七部門有關要求和我廳《*省高等學校選拔培養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實施方案》(教人〔*〕143號,下稱《方案》)有關規定,現就20*-20*年度后備人選考核工作通知如下:

一、考核對象

我省高校前五批入選的后備人選。

二、考核內容

全面考核后備人選的德、能、勤、績,重點是工作實績和業務能力。

查看全文

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過程與對策

摘要:碩士研究生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的高層次教育,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是國家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重要手段之一。針對我國高校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現狀,在創新能力內涵的基礎上,分析指出當前研究生創新培養中的科研問題意識欠缺等問題,并提出建立正確問題意識、構建準入考核選拔與評價機制、發揮導師核心引領作用、強化科研學位論文創新評價等對策建議,以期進一步完善我國高等教育研究生高層次人才培養機制,保障高校人才培養質量和教學水平,適應新時代背景下高等教育模式創新,進一步推動研究生創新能力的提升,為保障我國研究生教育培養質量奠定基礎。

關鍵詞:研究生;創新能力;高等院校;教學改革;培養對策

高校研究生教育是國家培養高層次人才的主要途徑,是國家自主創新的重要源泉,研究生創新能力與培養質量的提升是高水平研究生教育模式建設的目標,研究生培養質量評價機制是研究生階段教育內涵式發展的基本要求,是研究生培養機制中的重要環節。但近年來隨著研究生招生數量的擴大,出現了研究生培養質量關注度下降,創新能力特別是原創能力培養呈現漸趨低端化的問題,無法實現“雙一流”建設中研究生培養要求。高層次創新型研究生拔尖人才的教育培養水平應順應時代定位,提升培養質量,豐富培養內涵,遵循培養規律,擔負起高校在國家人才發展戰略中的歷史使命。

一、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內涵

創新是首創活動,是改造、是更新,能力能夠使目標活動得以實現;研究生創新實踐能力是指對所學知識在學術工作中的創造性運用,是高層次人才必備的核心能力之一[1—2]。創新能力能夠通過發現問題,利用新技術或新方法解決問題。其中學術型研究生創新能力是指新思想+新觀點+新理論提出的能力,創新的內涵主要側重于理論層面創新;專業學位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內涵側重于實踐與應用層面的創新,是指創新性成果如何具體應用的能力。研究生創新能力概括而言就是指研究生個體能夠有效利用各種學術、導師和社會資源,個體主觀能動地在理論知識學習、科學研究與實踐操作中展示出創新意識認同、創新能力塑造、獨立與協作人格培養、科研成果實際物化呈現等多維度能力。

二、研究生創新教育培養現存的問題

查看全文

年度考核工作方案(原創)

為了進一步促進教研科研工作,促進教科研員專業發展,完善教科中心評價機制,總結教科研工作經驗,分析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制定本方案。

一、學習發動

1、時間:12月22日

2、內容:傳達教育局年度考核工作布置會精神,學習市區年度考核文件、師德考評文件精神,明確年度考核工作安排,布置考核工作。

二、考核述評

1、領導干部考核

查看全文

臨床醫學職稱評聘革新及建議

臨床醫學專業職稱評聘是反應醫務人員專業技術水平、綜合業務能力和自身素質的重要載體,是各級醫療單位評價人才、激勵人才的主要手段,是進行人力資源科學設置、合理使用的基礎和重要依據[1]。

1聘任方案的制定

臨床醫學專業職稱評聘的正確政策導向及科學考核評價體系的制定直接關系到醫務人員綜合能力的正確評價、工作積極性的充分調動與發揮,關系到衛生系統專業技術人員隊伍的結構優化和科學合理設置。深化衛生系統專業技術人員職稱改革工作的目標是實行醫學專業人員評聘分開。這一改革的關鍵在于制定一個科學合理的專業技術人員職稱量化評價標準,使之逐步從以往的片面注重學歷、資歷、論文、科研等方面情況轉變到全面注重評審對象的業績、能力、真實水平上來。目前,臨床醫學專業高級職稱的取得一般須經專家評審委員會評審,專家的評審總體上是對專業技術人員的學術水平和專業工作能力等方面的一種綜合定性評價。在實際評審中,由于沒有很好的規范的量化標準,專家們只能側重于醫務人員的學歷、資歷、和科研的級別和數量等方面的情況,往往忽視實際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業績。產生上述現象的主要原因是職稱制度自身存在不足,量化的評價標準較少,評審方式過于單一。在此基礎上,秦皇島市第一醫院針對實際情況認真查擺了以往職稱評審方法的弊端,專程走訪了多家先進醫院,參考各地市職稱評審條件,結合醫院實際對評審條件的有關方面內容進行了重新歸納分類,根據實際制定了一整套實施流程,確定了秦皇島市第一醫院的醫務人員高級職稱聘任量化考核評價標準體系。

2實施聘任方案的合理性分析

“個人基本情況”主要考察擬聘人員的學歷、現任資格年限、工作年限、資格后獎勵等方面的情況[2]。一方面是申報條件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也考慮到醫務人員專業技術水平的提高、成績的取得需要一定時間的積累這一客觀事實,此項約占總分值的10%。“科研教學”包括“論文著作、科研和教學帶教”,此項約占總分值的15%。在制定職稱聘任量化考核評價標準過程中,就聘任人員的論文著作、科研獎勵、教學帶教等指標進行量化,按照標準進行考核計分。在論文著作方面,給發表的論文或著作按照雜志等級和作者排名進行計分,如發表的論文著作被SCI等收錄,則另行加分。在科研方面,則把它分為承擔課題和獲獎課題兩類,按省部級、市廳局級不同等級進行加分,在同一等級按名詞再進行細化賦分。對于“科研教學”的標準制定,分值比重在總量化評審標準中比例不宜過高,其目的在于正確引導廣大醫務人員能把時間與精力放在臨床工作上來,放在患者身上,真正實現“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宗旨。

“醫療質量和醫德醫風”包括醫療質量、醫療糾紛、醫德醫風,考核擬聘人員的日常醫療工作情況,按數據說話,才能對專業技術人員的業績、能力、水平做出客觀的評價,此項約占總分值35%。“學識水平”包括“疑難病例分析考試、臨床技能考核”兩大部分。主要測評專業技術人員掌握專業基礎理論知識的程度、臨床實踐的能力等方面情況,此項約占總分值的35%。筆者相應引入“疑難病例分析”這一指標分析包括診斷、診斷依據、鑒別診斷三個部分,主要反映擬聘人員掌握專業基礎理論知識的程度,這項考核具有較強的可比性;臨床技能考核分為內科及護理考查房、外科手術。因為內科及護理的查房及外科手術直接反應醫務人員的基礎知識、臨床經驗及對病情的分析能力,是職稱聘任量化考核的重中之重,能更加直觀地反應醫務人員的專業工作能力,能全面客觀地評價他們的真實水平。“內科及護理系統考核查房”,重點是考核醫務人員對每個專業病種和各專業新知識新理論的掌握情況,以體現每位擬聘人員對疾病的診斷思維和診斷技巧,并進行病例分析,提高醫生綜合素質。“外科系統考核手術”主要是考核醫務人員手術操作的熟練程度與思維的敏捷性。手術操作技能的高低雖然不是衡量外科醫生整體水平的唯一標準,但不可否認手術操作的成功是治療疾病的關鍵。因此,精湛的手術操作技能是外科醫生重要的看家本領。整個查房及手術過程進行全程錄像。醫院對此方案進行了問卷調查,共發放調查表800份,在規定時間內回收有效調查表720份。調查范圍較廣,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問卷評價指標共有22個項目指標,按照非常合理、合理、不合理三項合計統計,調查對象認為非常合理、合兩項合計比例在93.9%,不合理的僅為6.1%。從調查結果上來看,調查對象認為筆者制定的職稱聘任量化考核評價標準,是合理且可行的。

查看全文

教學改革化學實驗論文

一、實驗教學組織模式的調整

傳統的實驗教學,都是教師按照課本的內容“手把手”地告訴學生操作的步驟,操作的方法,操作順序以及實驗的注意事項,學生看著老師做一遍,然后自己再做一遍,是一種純粹的動作模仿,很多學生實驗完成后都不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這樣做有什么好處,更沒有人會去思考是否還有更好的操作來完成這個實驗。在這種模式中學生完全是被動的。這樣就根本無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所以,我們在改革實驗內容后就對實驗教學的組織模式進行了大的調整,當我們根據課本的實驗內容提出若干問題讓學生解決的時候,學生需要自己獨立完成實驗方案的設計,但學生對實驗方案的設計并不見得每一個人都很認真,因此,教師必須在實驗前對學生的實驗方案進行分析與討論,評估方案的可行性,對方案的設計進行檢查與監督,只有可行的方案才允許學生實驗。同時加強實驗考核,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創新性思維。并結合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與探討,引導學生運用已學的知識解決發現的問題或提出新的實驗方案進行進一步的探索。最后引導學生對實驗結果進行總結與分析,并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解釋。這樣就保證學生一直按照自己的思路進行實驗與分析,通過這種實踐使自己的動手能力與創新性思維得到鍛煉。

二、建立實驗結果的反饋與交流機制

通過實驗教學獲得學生實驗情況的信息,作為改進實驗教學的依據,建立教師與學生雙向交流的機制。通過與學生面對面的交流與溝通、實驗報告等多種形式,與學生探討實驗中出現的新情況,利用教師相對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引導學生去分析實驗的結果。對實驗中出現的一些異常情況,引導學生設計新的實驗方案去探索,達到教師與學生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實驗總結

每一次實驗課結束前,要求學生對自己的實驗結果進行總結,同時,教師也需要對本次實驗課的教學與組織情況進行總結,對實驗課堂的控制情況進行分析,看看對學生實驗課的每個環節的監督是否到位,對實驗中一些值得注意的情況是否進行了提醒等。

查看全文

核電企業科研項目全過程管理與創新

摘要:科研項目管理是企業科技創新工作的組成部分,基于核電企業科研項目管理存在的立項不嚴謹、預算管理存在偏差、過程管理力度欠缺、成果管理措施不足等問題,從科研項目全過程管理的角度思考項目管理的新方法,覆蓋立項申報、項目審查、項目評審、項目開展、項目驗收等環節,為核電企業科研管理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核電企業;科研項目;全過程管理;創新思路

在中國科學院第二十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強調,要改革重大科技項目立項和組織管理方式,實行“揭榜掛帥”“賽馬”等制度,做到不論資歷、不設門檻,讓有真才實學的科技人員英雄有用武之地[1]。當前核電企業基于機組安全的需要,鼓勵開展科技攻關,但科研項目管理主要存在立項不嚴謹、管理粗放、科技攻關效果不明顯等問題,為確保核電企業科研項目的順利開展,提高科研項目管理的質量,要進一步推進科研項目全過程管理創新,完善科研項目管理機制。

1科研項目管理存在的問題

核電企業屬于生產型企業,核心業務在于核能發電,其科研項目主要存在以下特點:①聚焦于核電機組運行、工程建設的需要,需切實解決生產技術問題,針對性較強;②堅持企業主體應用,以市場為導向;③缺乏專職研發隊伍,科研作為項目組成員的“業余”任務;④主要集中在技術服務和專用工具研發,“產學研”合作或對外委托的比例較高。這些特點導致項目具有不確定性和復雜性。由于這些不確定性、復雜性和研究的創新性,使整個科研項目目標達成具有風險性[2]。

1.1立項論證不嚴謹

查看全文

教師科技論文:教師科技能力實踐與探究

本文作者:陳冬梅工作單位: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互惠互利,吸引行業企業融入

激勵高職教師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的產研合作在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科技創新系統中,企業是創新的主體,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是重要的創新源。除少數大企業具有自主創新能力外,大多數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科技創新能力都較弱。高等職業院校要充分利用自身優勢,為企業解決技術難題,幫助中小企業彌補科技創新能力的不足,真正成為“中小企業加油站”。在此過程中,高等職業院校提升了教師科技創新能力,提高了師資隊伍水平,更好地為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服務。1.優勢互補,成立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是指依托行業、領域具有綜合優勢的單位,具有較完備的工程技術綜合配套試驗條件,有一支高素質的研究開發、工程設計和試驗的專業科技隊伍,有穩定的經費來源,并能提供多種綜合性技術服務的工程技術研究開發機構。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一般設立在科技創新能力強的應用型本科院校或科研機構,隨著高等職業院校綜合實力的不斷提升,部分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依托國家級重點專業,整合相關專業群,配備高學歷、高水平的科研骨干,發揮產學研優勢組建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如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整合相關資源,組建廣東省普通高校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該中心研發人員主要來自該校,而技術指導委員會成員由重點應用型本科院校及知名塑料企•業的教授專家組成。該中心緊密結合廣東省三大支柱產業之一——高分子材料加工技術的發展需要,充分依托高分子材料加工以及相關行業、產業開展科學研究、科技開發、科技推廣,服務企業、服務區域發展,加強產學研合作。由此可見,在高等職業院校組建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推動了企業及行業的科技進步,促進企業與高等職業院校的結合,提升了高職教育教師的科技創新能力。2.筑巢引鳳,引入企業科研機構高等職業院校可利用地理位置優勢、場地大的優勢,采用場地換資源、服務求支持的方式,筑巢引鳳,引入企業科研服務機構。企業科研機構在高等職業院校“安營扎寨”,獲得了場地資源、技術資源(老師)和人力資源(學生),尤其是可利用教師科技創新能力強的優勢為企業解決在生產、管理中的技術性難題。而學校可根據教學要求安排學生到企業科研機構實訓,在提供技術服務中提升教師科技創新能力,互惠雙贏,校企共同發展。3.互動雙贏,共建技術服務機構提升高等職業教育科技創新能力,不僅要“引進來”,更要“走出去”。學校要充分發揮教師的技術研發優勢,“走出去”,到企業或中小企業集中的區域共建技術服務機構。專業教師主動到企業去,與企業工程技術人員就技術性問題進行研究,一起攻克生產技術難關,為企業改進技術設備和流程,為企業節約成本,贏得利潤。通過技術服務,教師熟悉行業發展動態,提升了教師的職教能力、課程開發能力和科技創新能力。

制度創新,推行學校激勵高職

教師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的內部改革近年來,事業單位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包括崗位管理、績效工資、公開招聘、量化考核、拔尖人才工程等在內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為高等學校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高等職業院校要充分發揮內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指揮棒作用,加強制度創新,加大人才培養開發力度,營造激勵教師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的優良環境,促進教師隊伍全面發展。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是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2008年以來,學校承擔教育部留學歸國人員基金項目1項、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項;與企業合作共同承擔省市各級各類工業攻關、農業攻關、社會發展領域的項目20項,其中省部產學研結合項目6項;面向企業開展技術研發、新產品開發、技術培訓等450項,實現科技服務到款為1670萬元,名列廣東同類高校前列;技術成果在企業應用并通過省級鑒定3項;共申請專利276項(其中PCT國際專利1項),授權發明、實用新型、軟件版權登記專利39項。學校在科研方面取得的驕人成績與學校銳意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致力提高教師科技創新能力密不可分。下面以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為例,闡述高等職業院校通過內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促進教師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的途徑。1.體現高職特色的“崗位設置方案”國家推行的崗位設置改革突出以崗定薪。各高等職業院校可充分發揮崗位設置的激勵作用,將專業技術人員崗位聘用條件與學校的發展目標緊密聯系。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的《崗位設置實施方案》體現了高職特色,崗位條件中既有名師、教學團隊、教學成果獎、科技成果獎、課題、論文等高等學校教師的素質,又涵蓋了技術能手、發明專利、橫向科研合作項目、校企合作項目、技能競賽等職業教育教師的要求。方案體現業績與資歷相結合的特點,高級崗位重業績,業績要求比較高,資歷門檻相對低。明確教師在聘期內的科研技術服務任務,加強聘期考核。對在聘中考核時無科研技術服務工作的教師,由學校主管領導進行戒勉談話。對在聘期滿考核中沒有完成科研技術服務任務的教師,將降低其聘用等級。2.蘊含全工作量的“校內分配方案”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不斷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充分發揮校內分配制度的激勵作用,以分配促管理。校內分配實施方案多維度全面量化教師工作,改革由單一教師教學工作量為主的校內分配制度,引入非教學工作量考核指標,以全工作量來核定教職工的勞動報酬。非教學工作量包括科研與技術服務工作量、教學建設工作量、校企合作工作量和素質教育工作量。要求教師完成科研與技術服務工作量在內的非教學工作量占教師總工作量不低于20%。教師可根據職業生涯發展的總體規劃,階段性選擇完成教學工作量或•科研技術服務工作量,甚至在科研技術服務工作重的階段,作為專職科研人員領取勞動報酬。3.強調企業工作經歷的“公開招聘準入制度”為適應高職教育教師在產學研合作平臺上提升自身科技創新能力、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需要,要求高等職業教育教師不僅具備教書育人的技能,而且熟悉行業企業一線工作情況、具備為企業解決技術難題的實踐技能。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建立強調企業工作經歷的公開招聘制度,改變從應屆優秀畢業生中選拔錄用新教師的傳統做法,新補充的專業教師從企業行業中的能工巧匠中選拔聘用。為全面提升原有教師的實踐操作和技術應用能力,學校落實教師“‘3+2’校企交替工作制度”。教師五年內有兩年時間到企業生產服務一線頂崗、駐企業從事產品研發及技術改造、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或參與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通過有效激勵、目標管理、過程控制、校企考核等措施,保證教師能“領著任務去,帶著成果回”。4.突出績效的量化考核標準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突出激勵、注重績效,加大考核力度,實施教職工360°績效量化考核制度。教師的量化考核標準包括教學、專業建設、科學研究、產學合作、社會服務等內容。科學研究、產學合作、社會服務工作在績效量化考核中的比重達30%。獲年度績效量化考核優秀等次的教師,必須在科學研究、產學合作、社會服務中取得良好的業績。同時,按績效工資改革的要求設立績效考核津貼項目,教師的量化考核結果是教師獲得績效工資多少的重要依據。5.激勵創新的拔尖人才建設工程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實施拔尖人才建設工程,以在教學、科研、學科發展的實際業績成果和創新潛能為主要依據,選拔一批在教學、科研一線工作的創新型優秀專業技術人才為校級拔尖人才。對那些在科技攻關、技術服務、拓展校企合作等方面起著主導作用的領軍人物和靈魂人物提供科研創新支持,促進他們出好成果,取得突出業績。同時組建跨專業的服務人才培養、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結構優良、合作精神好、科研意識強、科研素質高的科研團隊,將協同創新思想貫穿于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全過程,構建協同創新的新模式新機制,促進科研拔尖人才的發展。高等職業教育肩負著培養高端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師資隊伍建設任重道遠。只有政府、行業、企業、學校四方聯動,加快機制、體制、制度建設,才能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科技創新能力強的高素質專業化高職教育教師隊伍。

查看全文

醫學檢驗技術實踐教學體系研究

摘要:為適應醫學檢驗技術4年制理學學士培養方案改革,制訂4年制醫學檢驗技術畢業實習指導手冊,構建新的4年制本科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本文從4年制本科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創新及臨床實踐教學應用中尚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改進策略,建立一個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規范化實習管理的框架和指南。

關鍵詞:臨床實習;醫學檢驗技術;教學體系

醫學檢驗的臨床實習占據4年制本科教育的1/4,是檢驗系學生鞏固醫學基礎理論知識,掌握檢驗操作技能,為以后臨床工作打下基礎必不可少的實踐過程。在學校的3年期間,學生系統學習了基礎醫學和檢驗的專業知識,理論知識已經有很好的基礎。在實習階段,更需要實習指導手冊指導檢驗系學生1年的實踐教學。2012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要求將以往目錄中的5年制“醫學檢驗”(醫學學士)更改為4年制“醫學檢驗技術”(理學學士)。2016年第一批4年制本科生開始畢業實習,本校檢驗系也即時擬定了2013年度新的醫學檢驗本科生培養方案,并制訂了相應的實綱。教育部高教司頒布的醫學檢驗本科的培養目標為:培養具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醫學檢驗等方面的基礎理論知識和能力,能在各級醫院、血站、防疫站等部門從事醫學檢驗及醫學類實驗室工作的高級人才。4年制檢驗本科培養教學思想應明確統一在新的人才培養要求上,突出醫學檢驗技術的基本屬性[1]。為適應醫學檢驗技術4年制理學學士培養方案改革,制訂4年制醫學檢驗技術畢業實習指導手冊,構建新的4年制本科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進一步貫徹和執行教育部頒布的培養目標。

14年制本科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制訂4年制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畢業指導手冊,建立一個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規范化實習管理的框架和指南。1.1畢業實習須知。(1)實習目的與要求:學生明確1年實習教學的目的。檢驗系學生通過臨床實習,鞏固和加強理論知識,熟悉臨床和檢驗工作環境,對本專業的組織結構有較為透徹的了解。在臨床實踐中培養學生獨立正確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實習組織結構:負責檢驗技術畢業實習由學校和實習單位協調完成。構建一個由學校、實習單位共同參與實習管理的平臺,制訂實習同學實習守則,從思想、學習、能力培養、考勤管理、需達到的要求等方面均有詳細規定,規范實習管理。(3)實習成績的考核與評定:畢業實習成績占在校總成績的15%,各亞專業占比則根據專業實習時間及課程具體細化,臨床生物化學檢驗、臨床微生物學檢驗、臨床基礎檢驗、臨床免疫學均占17%,臨床血液學及臨床輸血學檢驗占10%,門急診檢驗占12%,臨床分子生物學檢驗占10%。出科成績包括出科鑒定、技能操作、理論考試,按百分制計分,分別為20%、60%、20%,以技能操作為主,體現檢驗實踐教學的重要性。(4)畢業論文寫作:在1年的檢驗技術專業實踐教學中,畢業論文寫作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培養目標。作為以建設雙一流大學為目標的武漢大學,科研能力的培養也非常重要。畢業論文實行帶教教師和同學雙向選擇。首先,同學查閱文獻資料,了解國內外有關動態,設計合理可行的實驗方案進行開題報告;實驗時認真收集、整理原始數據,正確進行統計處理,擬訂論文寫作大綱,認真撰寫。畢業論文的格式和書寫要求也做了相應規定。指導教師全程參與指導,并對論文真實性負責。隨后,評閱教師評閱、修訂,最終論文答辯,由答辯小組進行評分,并給出合理的成績。畢業論文貫穿整個實習階段,實習同學完成畢業指導手冊所包涵的內容,同時完成1篇畢業論文的撰寫。1.2制訂實綱。結合國內外前沿檢驗科的科學設置制訂各檢驗亞專科實綱。近年來,隨著檢驗學科的發展,新的理論和方法技術層出不窮。教科書更新相對滯后,檢驗科各亞專業進展并不同步,各實習單位亞專業水平也存在較大差別。針對4年制醫學檢驗技術的特點,增加醫學檢驗亞專科培訓時間,增加臨床分子生物學檢驗實習。細化檢驗科亞專業設置:臨床生物化學檢驗、臨床免疫學檢驗、臨床基礎檢驗、臨床微生物學檢驗、臨床血液學檢驗、臨床輸血學檢驗、門急診檢驗、臨床分子生物學檢驗等。有些亞專業是傳統專業,技術成熟,檢測項目應用較廣,在有些流程和技術上有很多相同點。在這部分大綱中,融合了ISO15189認可體系的質量體系[2],學生按照實驗室建立的標準作業程序文件規范地進行實驗操作。每個專業需掌握、熟悉、了解的內容均有規定。各亞專業基本要求、較高要求及臨床實踐技能要求均有詳細的表述。分子生物學檢驗近年發展迅速,開展了很多新項目,它以PCR技術為核心,通過熒光定量、基因芯片、高通量測序、微流控等多種檢測技術使檢驗方法更加及時、準確、便捷,臨床應用也日趨增多[3]。在新實綱中分子生物學檢驗增加了時間和內容,適應醫學檢驗發展的要求。1.3加強實習教學的過程化管理,實習過程均有表格記錄。實習教學的表格含實習檢驗項目登記表,各亞專科均有實習科目小結表,實習科目考核表(理論和操作考試),小講課聽課記錄表,實表。(1)檢驗項目登記表:實現實習內容的量化管理。全程記錄和監控學習情況,有利于學生明確自己在實習過程中要完成的實習內容、實習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和要求。(2)實習科目小結表:帶教教師在填寫評語、評分時,根據平時對學生的觀察了解及其所掌握的學習、工作、思想狀況和基礎理論及實際技能如實填寫。采用評價表的形式,督促學生按照《畢業實習指導手冊》的各項要求完成畢業實習。(3)實習科目考核表:帶教教師負責實習生考勤管理,并進行出科技能操作和理論考試。在操作技能考核中采用操作技能直接觀察法考核,請科主任審閱、簽署意見。指導4年制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規范化的實習教學管理和實習考核評價。(4)聽課表:嚴格實行小講課的登記和考核,完善記錄,要有課件,有登記,有照片,有總結和反饋。(5)實表:將實習過程、考核成績和聽課記錄匯總在《實習指導手冊》上,有利于教師和學生回顧和分析,持續改進。這些表格加強了實習教學的過程化管理,強調形成性評價在實習教學中的重要作用,為實習帶教教師提供實習帶教的指導方案,成為實習帶教教師的抓手和考核指南。

24年制本科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創新

查看全文

大學無機化學實驗多層次教學體系研究

摘要:培養創新型人才是研究型大學重要任務之一。結合學科發展的特點和現狀,構建無機化學實驗一體化、多層次教學體系(化學原理實驗→無機化學實驗→高等無機化學實驗),保持教學內容動態更新,設置多元化教學方法與考核模式,如翻轉教學等,提高學生參與實驗的積極性,縮短學生進入研究課題組的過渡期。

關鍵詞:無機化學實驗;翻轉教學;教學體系;教學改革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將提高高等教學質量和強化實踐教學環節作為一項重要內容[1]。我校是國家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驗校、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目標是迅速建成國際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要實現這個目標,培養具備科研創新能力的學生是重要基礎。化學是一門實踐性和應用性較強的學科,而無機化學實驗是化學化工及相關專業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程,國內多個高校結合自身的情況對無機化學實驗課程建設[2]、實驗內容的設計[3]、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4-10]等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改革,形成了各自的教學特色和優勢,在傳授無機化學實驗的基礎理論和訓練基礎操作技能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創新能力和跨學科交叉合作能力。

1無機化學實驗教學體系現狀

我校化學系是建校第一批建立的院系之一,成立于2011年,而無機化學實驗課程也在短時間內經歷了從無到有,再到逐步完善的過程,目前根據學科發展的現狀和需求設置了無機化學實驗和高等無機化學實驗兩門課程,設計了一系列既能訓練學生實驗技能,拓寬學生視野又貼近科研前沿有實際應用價值的實驗,以提高學生專業綜合素質和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兩門無機化學實驗課程遵循一體化多層次的教學設計理念,無機化學實驗課程是化學系大二學生的必修課,所以實驗內容偏基礎,側重基本技能和實驗習慣的培養;高等無機化學實驗是化學系大三學生的選修課,內容側重于學生自身主觀能動性及科研能力的培養,主要選課群體為化學系大三部分選擇了無機化學研究方向或者對無機化學具有濃厚興趣的學生。

2無機化學實驗教學體系的設置

查看全文

科研管理中全面質量管理研究

摘要:科研管理是一項創新性的管理活動,貫穿于科研項目立項申請、過程實施、結題驗收的全過程中。將全面質量管理應用到科研管理中,對實現科研活動標準化管理,保證科研成果達到預期有著重要意義。本文對科研管理中全面質量管理的實施及發展路徑進行研究探討,期望對構建起全覆蓋、全過程、動態化的科研質量管理體系有所幫助。

關鍵詞:科研管理;全面質量管理;全覆蓋;全過程

1實施科研項目全覆蓋質量管理

科研管理是對科技研發活動實施的一系列管理措施,是實現知識與技術創新、促進知識與技術轉移的一種手段。在科研管理中,質量管理是重要組成部分,包括對科研活動的質量策劃、質量控制、質量評估等方面的管理,以保障科研目標的實現。全面質量管理是先進的管理體系,該管理體系以產品質量為核心,以全員參與為基礎,以科學管理方法為依托,從而保證質量管理目標的實現。科研管理要借助全面質量管理在規劃組織設計、規范管理程序、打造項目團隊、改進質量體系等方面的優勢,促使質量管理全面覆蓋到科研活動各個環節,從而提高科研質量管理效率。其一,確定科研管理目標。科研部門要在宏觀政策的指導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綜合本單位對科研項目的建議,制定科研管理目標,構建起科研質量管理模式,形成長效的科研質量管理機制。其二,建立科研質量管理體系。在全面質量管理中,要將與科研相關的所有資源和活動都納入到管理范圍內,協調處理好多個學科之間的關系,集中科研人力、財力、物力等資源,為科研活動順利開展提供有力保障。其三,強化科研團隊管理。在科研活動中,全面質量管理要重視科研人員積極性、參與性和創造性的激發,提高團隊的合作意識,增強科研人員的自我管理能力。

2實施科研活動全過程質量管理

在科研管理中引入全面質量管理,應針對科研活動的各個階段和各個節點進行質量控制,通過實施精細化的質量管理措施,進而提高科研成果質量水平。科研管理過程具體可分為以下三個階段:2.1科研項目前期申請管理。科研項目申請環節涉及范圍很廣,關系到技術設備、資金等諸多內容。在全面質量管理模式下,必須加強科研項目前期管理,嚴格審核科研項目申請,對科研項目進行可行性分析。在審核科研項目時,邀請資歷高的專家組成審核小組對科研項目方案的價值進行論證,并分析科研項目團隊的素質,避免發生濫竽充數的情況,抓好科研活動前期的質量管理。2.2科研項目實施階段管理。在科研項目實施過程中,要嚴格執行相關規章制度,對科研資金、設備、人員、技術進行審查,確保所有資源質量達到預期要求,并且科研人員要對科研活動的安全性和合法性負責。質量管理部門還要加強對科研項目進度、開展情況的監督管理,及時分析和解決項目中遇到的問題,邀請專家參與問題討論,修改項目方案中的不合理之處,保障科研項目順利完成。2.3科研成果鑒定管理。科研成果鑒定主要包括技術鑒定和市場鑒定兩個方面。在技術鑒定方面,通過對比實際技術效果與預期的技效果,判斷科研成果是否達到預期,若未達到預期,則要分析產生偏差的原因。在市場鑒定方面,要從科研項目的實用性出發檢驗其對人們生活方式產生的影響,判斷科研成果是否具備市場價值和社會價值,只有具備價值的科研成果才能投入使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