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創新能力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7 16:11:3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科研創新能力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本科護生科研創新能力探討
摘要:目的了解本科護生科研創新能力培養認知現狀及影響因素,以期為提高本科護生科研創新能力提供依據。方法采用分層隨機抽樣法,應用一般資料調查表、本科護生科研創新能力培養認知現狀問卷和大學生學習適應量表,對河南省兩所公辦護理本科院校2017—2020級528名本科護生進行調查。結果本科護生科研創新能力培養認知現狀問卷總分為(71.92±11.27)分,處于中等水平;大學生學習適應量表總分為(98.66±13.01)分,處于中等偏上水平;本科護生科研創新能力培養認知的影響因素為學習能力、年級、英語水平、是否為學生干部、學習動機、績點水平、環境因素、家庭居住地。結論本科護生科研創新能力培養認知現狀有待改善。校方應盡早對本科護生科研創新能力進行培養,探索構建新型培養模式,開發科研創新能力培養資源,營造良好的科研創新能力培養環境;本科護生要提高自身英語水平和學習適應能力,積極參與科研實踐活動,培養興趣,發散思維。
關鍵詞:本科;護理專業學生;科研創新能力
科研是促進護理學科發展的重要途徑,通過科研可深入了解護理現象的本質,探討護理活動的規律,為決策提供可靠、有價值的證據[1]。新時期的護士不但要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和良好的護理技能,更要具備創新意識和科研創新能力。多項研究表明,護理本科生科研能力較低[2-4],而護理本科教育承擔著培養本科生初步科研意識與技能的任務[5]。由于國內護理隊伍學歷層次偏低,本科學歷者必然成為臨床護理隊伍中的高層次人才和護理科研的主要力量。研究表明,提高本科護生對護理科研重要性的認識,加強護理科研創新能力培養,是提高護理人員整體科研素質的關鍵[6]。因此,了解本科護生對科研創新能力培養的認知現狀,有助于培養模式的完善和發展,從而更好地提高本科護生的科研創新能力。但目前的調查發現,我國本科護生對科研創新能力培養的認知情況不容樂觀,主要表現為對科研知識和方法不重視[7]。本文旨在了解本科護生對科研創新能力培養的認知現狀及影響因素,以期為本科護生科研創新能力培養提供參考。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采用分層隨機抽樣法,于2021年2月6—15日抽取河南省兩所公辦護理本科院校2017—2020級全日制本科護生528名進行調查。納入標準:全日制統招本科護生,知情同意參與本研究者。排除標準:調查期間外出學習、休假者。
科研創新能力與青年教師論文
一、科研創新能力評價準則
科研創新能力是個人或組織與其競爭對手在市場上展開競爭的法寶和殺手锏,獲得優勢的源泉,也是其獨特的資源,對現有的科研創新能力進行識別確定、維持提高并檢測其績效,同時研究開發新的科研創新能力,是科研創新能力管理的主要內容。科研創新能力是由多個層面構成的一種綜合的系統能力,決定了科研創新能力的評價指標體系必然有著多層次性、復雜性的特征,因而其本身具有相當的模糊性。為了既能說明問題,又考慮到運算的復雜度和可操作性,文章選擇模糊綜合評價法進行研究。
目前,個人或組織處于動態環境下,個人或組織能否動態地適應環境是能否持續發展的關鍵,特別對處于當今動態復雜環境中的個人或組織尤其如此。個人或組織無時無刻不在與外部環境進行著信息、資金、人才、物質資源等方面的交流。當環境發生變化時,這些交流必然影響科研創新能力,進而促進個人或組織戰略的變化。尋找新環境下的競爭優勢已成為當前個人或組織的主要問題,而對環境的認識及其分析就顯得異常重要了。如何識別環境、匹配環境成為動態復雜環境下個人或組織構建可持續競爭優勢的首要問題。因此,環境識別是科研創新能力管理及各個過程必須具備的首要能力。知識經濟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個人或組織的任何創新行為都離不開知識的運用,擁有豐富的知識是組織具有強競爭力的基礎,知識管理成為個人或組織尤其是高技術、高科技含量組織的重要活動。它決定了個人或組織是否能對獲得的成百上千、紛繁雜蕪的各種知識去偽存真,通過對個人或組織知識的獲取、識別、轉化、創新和擴散的管理,實現質的飛躍而最終開發出核心能力,因此科研創新能力開發情況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知識管理能力。
擴張科研創新能力所用到的過程不僅依賴于科研創新能力的性質,而且依賴于擁有科研創新能力所有權的集體或個人性質,一種個人形式化的顯性科研創新能力可能通過正式的培訓得到擴張,經由一段學徒或合作期得到檢驗,并且借助專業標準來監督。一種集體形式化的科研創新能力能夠通過一套正式培訓、非正式團隊工作和團隊整合傳遞,從而管理柔性能力成為科研創新能力擴張的主要影響因素。資源整合能夠很好地反映科研創新能力的整合情況,它能夠通過重置和整合,復制和淘汰等途徑來整合和配置組織現有的科研創新能力,從不同途徑來幫助個人或組織提高自身具有的科研創新能力,對現有資源的系列調整來提供新技術研發所需要的科研創新能力。能力整合是經個人或組織各項能力中適合需求的能力互相組合滲透并放大后的產物。將已經擴張得到的科研創新能力根據動態競爭環境的需求而重組和融合,它既包含對已經擴張得到的科研創新能力中優質資源的保護和劣質資源的揚棄,也包含在新的競爭環境中實現的一系列能力創新,涉及組織的文化、思想狀態、個體和群體以及科研創新能力整合所帶來的一系列動態變化。組織學習把個人或組織的能力應用到新的與之相關的科研創新活動中去,有助于該能力的發揮。效率學習通過體驗發生,效能學習通過把任意“腳本”的全部節目豐富化而發生,這些腳本用于解決相關但不同的問題。效率學習對個人或組織現有業務領域已精通的能力進行發揮,效能學習通過發揮科研創新能力來探索業務領域的延伸。盡管效率學習遵循個人或組織能力和產品市場發展的自然規律而發生,但效能學習要求有一個積極的管理過程。該過程的難關是為科研創新能力發現新的發揮作用的時機。由于環境、資源和能力是在不斷變化的,個人或組織只有通過運用其擁有的資源,不斷的與外部環境進行博弈,評估、分析持續發展的資源能力缺口,然后在經營活動中通過資源發揮能力的學習、期權執行能力和博弈學習能力的數量柔性、功能柔性,有形資產的不斷獲取、創造、無形資產的不斷增值,尋找最佳時機對已有的科研創新能力進行發揮,從而為獲取優勢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當前,個人或組織處于動態的不斷變化的環境中,這就要求個人或組織的能力也要隨著快速變化的環境不斷更新、調整。科研創新能力更新的情況如何,可以顯示該組織的管理水平、發展水平,了解能力更新的方向,以實現可持續的競爭優勢,從而組織的變革創新能力成為科研創新能力更新情況的主要影響因素。根據上述對科研創新能力管理過程的分析,設定科研創新能力的評價準則。運用以上的準則對科研創新能力進行測評,對于不同的個人或組織性質會有不同的側重,因此在選取細化指標的時候會有所側重和不同。
二、提升策略的提出
1.加強環境識別能力
科研平臺建設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摘要:科研創新平臺是提高科研人員創新和實踐能力、提升科研機構創新水平的重要載體,強化科研創新平臺建設,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對于促進研究所可持續性發展意義重大。文章以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為例,闡述了科研平臺建設的意義和作用,分析了利用科研平臺提高科研人員創新能力的效果及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創新管理機制,提高管理運行水平;強化評價體系建設,完善科學評價方式;注重人才團隊建設,激發創新活力等提升科研平臺管理水平的措施,以期為加強我國農業科技條件平臺建設與管理提供借鑒。
關鍵詞:科研創新平臺;科技創新能力;發展現狀;重要作用;展望
為適應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國家提出建立創新型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以下簡稱“哈獸研”)響應國家號召,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通過科研創新平臺建設這一重要途徑實現目標。科研創新平臺從廣義講,是探索未知世界、發現自然規律和實現技術變革的復雜科學研究系統,是突破科學前沿、解決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重大科技問題的技術基礎和重要手段[1]。近年來,科研設施與儀器規模持續擴大,覆蓋領域不斷擴展,技術水平明顯提升,綜合效益日益顯現。通過提供專業化服務,科研設施與儀器對科技創新的服務和支撐作用得到充分發揮[2]。在國家經濟快速發展前提下,以及增加對科研經費投入的背景下,哈獸研利用科研創新平臺聚集先進的實驗設備、優秀的科研人員、精湛的創新團隊、良好的科研項目、科學的運行管理機制和開放的學術氛圍為孕育科學靈感、催生原創成果提供了無法替代的優越條件。研究所作為國家創新體系中的基本單元,是國家科技創新任務承接和創新成果實現的核心骨干。研究所正在成為科技創新的基地,新產業培育發展的源泉,國家和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科技支撐,是我國科技創新隊伍中的主要力量[3]。哈獸研作為獸醫學科的“國家隊”,從戰略高度、體制層面統籌布局,促使資源合理建設和布局,實施并建設一系列重大的科研創新平臺,在此平臺上已向國際、國內不斷展示和增強哈獸研自主創新能力,幫助哈獸研實現轉型升級,讓科研成果走出“象牙塔”并轉化為實際的生產力,產生了最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服務效益。
1哈獸研科研創新平臺發展現狀
科研創新平臺的建設、布局、管理和運行不僅需要前瞻性、全局性和觀念性的頂層設計,更需要各級部門給予的系統性、持續性經費支持。目前,依托哈獸研的主要科研創新平臺,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1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以下簡稱“生物安全實驗室”)
數學建模科研創新能力研究
摘要:本文在總結多年數學建模教學實踐的基礎上,對如何利用數學建模來提高大學生科學素養進行了探討,給出了若干促進大學生科研能力提升的意見。
關鍵詞:數學建模;數學實驗;大學數學教學
隨著科學技術、計算機及網絡的迅速發展,數學已經滲透到了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各個領域。數學不僅在傳統的物理學、電子學等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生物、化學及醫學等領域中也起著積極的作用。數學建模是運用數學的理論與方法,通過簡化實際問題,提取有用信息,建立實際問題中不同變量間的關系來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方法。在這一過程中,模型的建立是最重要也是最困難的一步。數學模型的建立,需要建模者在充分了解該問題背景的基礎上,通過揭示具體對象的本質特征和內在規律,將復雜問題簡單化,建立相關問題的數學模型,并運用現有的算法或理論去分析和解決該問題。要想實現這一目標,要求建模者必須具有扎實的數學基礎和計算機編程能力。它在提升大學生科學素養,培養創新型人才方面起著很大的作用。本文就數學建模競賽在提升學生科研能力上的作用及如何利用數學建模提升學生的科研能力展開論述,以期達到學術交流與借鑒的目的。
1數學建模競賽在提升學生科研能力上的作用
數學建模競賽是一項集文獻搜索,計算機應用,團隊協作及論文寫作為一體的科研創造活動,它在提升學生科研能力上起著其它學科競賽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參加數學建模活動可以提升學生的文獻資料檢索搜集能力和自學能力。每一年參加數學建模課程及競賽的同學多是大學一二年級的學生。這個群體基本處于基礎知識的學習與積累階段,鮮有接觸科學研究的機會。而文獻資料的收集與甄選是進行科學研究的起始階段,在充分了解前人工作的基礎上,發現問題,尋找新的研究課題是科研工作者必須具備的基本功。參加數學建模,學生會面對很多新的問題,讓學生在短時間內通過對相關文獻的搜索,篩選有用信息,可以極大地鍛煉和提高了學生的資料搜集能力和自學能力,為提升大學生的科學素養提供了基礎。其次,參加數學建模活動可以提升大學生應用計算機的能力。在數學建模競賽中,所涉及到的問題,往往比較復雜,數據量大,解決問題時需要運用計算機語言進行編程實現。這就需要建模者在建立數學模型前要對數據進行分析,從中發現問題的規律,建立模型。因此通過數學建模,可以提升學生使用計算機及其軟件的能力。最后,參加數學建模活動可以提升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團結協作,運用集體的智慧來解決實際問題是當前科學研究中的主流。在參加數學建模競賽的過程中,由于賽題復雜,處理的數據較多,一個人在短時間是無法獨立完成的,這就需要建模的隊員,相互協作,取長補短,共同解決問題。這種團隊合作意識,是學生在未來學習和生活中必需具備的能力。因此,參加數學建模活動非常有利于提升大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2利用數學建模活動提升學生科研能力的舉措
藥學實習生科研創新能力培育
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要求,今后十年我國教育改革發展要貫徹優先發展、育人為本、改革創新、促進公平、提高質量的方針。對四年制藥學本科生而言,為期半年的專業實習是其藥學專業學習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個階段,因此,加強對其在實習階段的培養,對提高藥學本科生的專業水平和科研能力具有重要意義。一般認為,學生實習,主要是給他們提供動手鍛煉的機會,以提高其實驗、操作技能,為其日后的就業提供職前培訓。其實,藥學本科生的實習不僅可以實踐和鞏固學生前期學習的藥學基礎和專業知識,學習、訓練藥學專業基本實驗操作技能,更主要的是要引導其樹立正確的科研態度,培養其積極自主的科研創新能力,提高其整體素質[1]。以下對幾年來在實習生指導工作中的一些經驗進行探討。
1發揮傳幫帶作用,加強實驗操作技能訓練
雖然藥學本科生經過科學系統的大學課程教育,已具備了比較全面的理論基礎以及實驗操作能力,但由于每個教研室的學科專業、科研方向不同,而且每個老師所研究的課題內容也有很大區別,指導老師的研究內容不一定是實習生在課程學習時所學習或了解的,因此,實習生在進入各個課題組后,相應的理論知識和實驗操作技能,還需進一步的再學習和提高。一般情況下,實習生由一個指導老師負責,包括課題的選擇、相關文獻的查閱、實驗、寫作等,但一個指導老師時間、精力以及能力有限,有必要由課題組內其他老師或研究生進行理論及實驗技術的共同指導和帶教,以全面幫助實習生能力的提高。指導老師課題組的其他老師和研究生可以在日常的實驗過程中隨時傳授實驗相關技巧及注意事項,并對實習生實驗操作中出現的錯誤能及時予以指正,可以緩解實習生面對陌生環境的茫然和無措,幫助他們快速進入實習狀態,熟悉實驗情況,不僅有助于提高其實驗操作技能,同時也有助于提高他們從事科學研究的興趣和自信心。在課題的推進過程中,對實習生在實驗操作和實驗記錄規范性等方面應予以嚴格要求,及時糾正一些錯誤的操作行為,養成良好的實驗室操作習慣。在重大儀器使用中養成良好的預約和使用登記習慣,樹立正確的安全意識也是規范實驗室操作的重要內容之一。
2培養科研思路,鼓勵獨立自主完成課題
傳幫帶的作用可以幫助實習生快速熟悉并掌握相關的實驗操作技能,但其科研思路及獨立自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需要指導老師循序漸進的啟發和鼓勵。藥學本科生在部分教研室實習期間,往往成為老師或研究生的助手,甚至成為整天為其跑腿、準備試驗的跟班,這顯然對實習生全面科研能力的培養是不利的。指導老師的作用應在于為實習生提出實習課題,設定科研目標,通過適當的指導幫助,引導其相對獨立地完成實習課題的文獻查閱、課題設計、實驗操作、結果分析、論文撰寫等全過程。考慮到實習生實習時間短,實踐經驗不足等問題,一般宜從科題組正在開展的科研項目中分離出相對獨立的小課題作為實習生的畢業課題。如此安排,可以方便指導老師和相關課題的研究生能在開展自己科研工作的同時,兼顧指導實習生的科研工作,有更多的精力和機會指導實習生。指導老師宜通過制定課題的總體目標和階段性目標,引導學生獨立自主地設計、執行課題。一般要求實習生能獨立自主地查閱文獻,形成課題試驗方案;咨詢訂購試驗材料,做好實驗準備;熟悉儀器操作,掌握實驗技能;獨立設計開展實驗,規范記錄結果;選擇正確統計方法,完成結果分析;獨立撰寫論文,學會總結歸納。在此過程中,指導老師可以通過交流、檢查的方式及時了解實習生的課題進展,幫助實習生及時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而不是以指令的方式讓實習生被動地執行任務。這不僅可以鍛煉實習生獨立自主的科研能力,更能提高他們的科研興趣和主觀能動性,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創新能力[2]。
3結合課題組研究方向,大力倡導科研創新
高職院校青年教師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
【摘要】科研能力是構成教師職業能力的重要因素,是深化教學改革的主要動力,是推動學科發展的重要保障。青年教師作為高職教育的中堅力量,在科研意識和科研能力方面還存在不足。高職院校的科研管理水平還有待提高。為此,應從多方面入手,提升青年教師的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
【關鍵詞】高職院校;青年教師;科研能力;創新能力;培養
從1980年初建立職業大學至今,我國高職教育已經走過了20多年的發展歷程。1996年,全國人大通過并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從法律上確定了高職教育在我國教育體系中的地位,由此也拉開了高職教育發展的序幕;…1999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召開,中央提出“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的工作要求,我國高職教育進入了蓬勃發展的歷史新階段。十幾年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一大批優質中專校及其他類型的成人高校通過重組、合并,紛紛升格為高等職業院校,加入到高等職業教育的行列,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一大批綜合素質較高的技術技能人才。近幾年來,隨著我國高考適齡人口的減少,高考報名人數呈現下降趨勢,另一方面,高考錄取比例卻在逐年升高,以筆者所在的江蘇省為例,據統計,2014年全省共有39.29萬人報名參加高考,相較2013年同期42.57萬的報考人數,減少了3.28萬人,降幅為7.71%。2015年,報考人數繼續下降。這就給各類高校的生存和發展提出了一個新的課題。高職院校要在激烈的高校競爭中爭得一席之地,關鍵是要加強自身的內涵建設,重視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職業能力的提高。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是構成教師職業能力的重要因素,是推動教學改革的重要動力。但目前高職院校青年教師的科研能力、創新能力與普通本科高校相比呈現出明顯的不足,已經制約了教師個人發展以及高職院校競爭力的提升。因此,提高他們的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勢在必行。
一、高職院校青年教師科研和創新現狀
(一)缺乏正確認識
目前,很多高職院校的青年教師對于科研與創新仍缺乏正確的認識,具體表現在如下方面:
大學生創新能力與教師科研結合探索
摘要: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訓練適應創新型社會的發展的需求,是大學教育的發展方向。該研究通過教師、大學生、研究生三方互動構建多個定向研究組,各組分工明確,有效互助,運轉有序。通過構建三階體系逐步提高大學生創新思維、創新實踐能力、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通過實踐,取得一系列大學生創新成果,促進了學生對專業的認知、認同,熱愛;提高了研究生獨立科研的能力,實現自我價值的肯定;豐富了指導教師創新創業教育實踐經驗,加深了對教育事業的熱愛。
關鍵詞:大學生;創新能力訓練;教育實踐
2011年《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十二五”期間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和2012年《教育部關于批準實施“十二五”期間“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2012年建設項目的通知》,教育部決定在“十二五”期間實施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該計劃的目的是通過實施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促進高等學校轉變教育思想觀念,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強化創新創業能力訓練,增強高校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在創新基礎上的創業能力,培養適應創新型國家建設需要的高水平創新人才。近幾年,全國各高校教育工作者從不同的角度展開了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和素質培養的研究和實踐。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1)關于大學生創新創業理念的研究[1-3],分析了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建設的重要性與必然性,探索了適合本專業的創新理念,影響大學生創新創業理念發展的因素。(2)關于大學生創新創業教學方法的研究[4-6],有研究者提出以分組的形式分析討論擇彌教學法,在教學中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有研究認為應搭建校友協同育人平臺,將其融入到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中。(3)關于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專業能力的研究[7-9],各高校依托自身專業背景,構建新的創新創業平臺,帶動大學生參與到其中,實現多專業融合培養,指導大學生在參加競賽的過程中培養創新能力。(4)關于創新創業管理的研究[10-11]。通過創新創業績效評價體系,探索教學模式和管理模式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影響,提出能幫助學生根據性格、需求、能力等方面遴選出自己真正熱愛的項目,進而在實踐過程中提升自我認知能力,增加自我價值感。探索有效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是一項長久的任務,該論文主要總結了課題組針對如何利用現有科研資源和研究團隊,指導理工科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活動的實踐經驗和成果。
1思路的提出
該研究立足于解決兩大教學問題:(1)初步建立一套可對大學本科所有年級學生創新能力進行漸進式培訓的培養模式。該模式覆蓋大學四年學習,可以適合不同學習階段,不同基礎和能力的學生,能有效激發學生專業學習興趣,讓學生體驗真實的科研和創新實踐活動,提升科學素養,提高實驗操作技術水平,強化邏輯思維和科學表達能力,建立創新思維和自主學習習慣,塑造能夠獨立開展創新創業項目的本科創新型人才,并向研究生培養輸送精英學生。(2)摸索出一條適合高等院校小型科研團隊人才培養和團隊建設的可持續發展道路。以本科生創新能力培養為中心,將研究生培養、科研項目開展融入其中,使教學與科研工作有機結合,既提高教師的創新指導能力,使教師成為學生錘煉品格、學習知識、創新思維及奉獻祖國的引路人,也促進團隊科研工作發展,打造科研教學雙優型團隊。
2方案的設計
農林專業學生科研創新能力培養路徑
摘要:高本貫通培養的學生是本科教育中的一群特殊群體,其社會實踐和科學研究能力培養是人才培養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以高本貫通農林專業學生為例,重點分析了其高職階段科研創新能力培養的必要性、培養現狀及影響因素,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科研創新能力的培養路徑。大學生創新項目、學生社團活動、大學生導師制度、校企合作橫向項目等多培養路徑的開展,使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得到明顯提升。
關鍵詞:高本貫通;農林專業;科研創新能力;培養路徑
培養大學生的科研創新精神和能力是加強素質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1],近年來,本科高校和高職院校都對大學生科研能力培養工作做了積極的探討和有益的嘗試,但尚處于萌芽階段。“3+2”對口貫通分段培養(簡稱高本貫通培養)學生是本科教育中的一群特殊群體,對他們的社會實踐和科學研究能力進行著力培養是人才培養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筆者以高本貫通農林專業學生為例,重點從科研創新能力培養的必要性、培養現狀、影響因素及培養路徑4個方面進行探析。
1高本貫通農林專業學生科研創新能力培養的必要性
1.1科研創新
能力培養是高本貫通農林專業學生繼續深造的需要盡管我國是世界著名的農業大國,可是與農業相關的農學、園藝、園林等專業依然沒有受到考生的青睞,許多家長及考生尤其是農村的考生談“農”色變,避而遠之,因此農林專業一般存在生源短缺問題,很多就讀的學生都是非第一志愿或調劑的。他們一入校就決定繼續深造,跳出“農”門。此外,由于高校擴招導致畢業生數量不斷攀升,而投資農業的企業數量增加較少,大批農林專業畢業生面臨就業難的問題。以上原因導致大部分貫通培養學生本科畢業后都會繼續考研以改變自己今后的人生,但是他們前3年以專科生身份在高職高專院校學習,轉入本科院校后2年時間內要完成分散在大學4年課程高深部分內容的學習,并且還要面對畢業實習設計、找工作等現實問題,沒有過多的精力專注科研創新能力的培養,其發展后勁、創新能力難以與普通本科學生相比,因此高職階段的科研創新能力培養在他們今后的研究生生涯中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過程與對策
摘要:碩士研究生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的高層次教育,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是國家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重要手段之一。針對我國高校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現狀,在創新能力內涵的基礎上,分析指出當前研究生創新培養中的科研問題意識欠缺等問題,并提出建立正確問題意識、構建準入考核選拔與評價機制、發揮導師核心引領作用、強化科研學位論文創新評價等對策建議,以期進一步完善我國高等教育研究生高層次人才培養機制,保障高校人才培養質量和教學水平,適應新時代背景下高等教育模式創新,進一步推動研究生創新能力的提升,為保障我國研究生教育培養質量奠定基礎。
關鍵詞:研究生;創新能力;高等院校;教學改革;培養對策
高校研究生教育是國家培養高層次人才的主要途徑,是國家自主創新的重要源泉,研究生創新能力與培養質量的提升是高水平研究生教育模式建設的目標,研究生培養質量評價機制是研究生階段教育內涵式發展的基本要求,是研究生培養機制中的重要環節。但近年來隨著研究生招生數量的擴大,出現了研究生培養質量關注度下降,創新能力特別是原創能力培養呈現漸趨低端化的問題,無法實現“雙一流”建設中研究生培養要求。高層次創新型研究生拔尖人才的教育培養水平應順應時代定位,提升培養質量,豐富培養內涵,遵循培養規律,擔負起高校在國家人才發展戰略中的歷史使命。
一、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內涵
創新是首創活動,是改造、是更新,能力能夠使目標活動得以實現;研究生創新實踐能力是指對所學知識在學術工作中的創造性運用,是高層次人才必備的核心能力之一[1—2]。創新能力能夠通過發現問題,利用新技術或新方法解決問題。其中學術型研究生創新能力是指新思想+新觀點+新理論提出的能力,創新的內涵主要側重于理論層面創新;專業學位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內涵側重于實踐與應用層面的創新,是指創新性成果如何具體應用的能力。研究生創新能力概括而言就是指研究生個體能夠有效利用各種學術、導師和社會資源,個體主觀能動地在理論知識學習、科學研究與實踐操作中展示出創新意識認同、創新能力塑造、獨立與協作人格培養、科研成果實際物化呈現等多維度能力。
二、研究生創新教育培養現存的問題
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思路
1制約大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現狀
1.1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
近年來,各高校在不斷地進行教育體制的改革和創新,但仍受著傳統的教學模式和觀念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的培養。①素質教育實施不夠完全。在教學過程中沿襲了中國傳統教學觀念和方式,注重對學生的知識傳播,輕能力培養,導致學生只滿足于考試成績;②學生缺乏創新精神,科研欲望,參與創新活動和科研活動的積極性不高;③課程設置不合理。一些專業課程設置落后和重視書本知識的傳授,輕視實驗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對學生的創新活動和科研活動也會產生諸多不利的影響;④師生交流開放程度不夠。高校教師只完成規定的教學內容,缺乏對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1.2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陳舊
中國傳統教育觀念是“傳道、授業、解惑”[3]。目前高校的教學內容普遍都是以傳授知識為主,教學方法普遍以課堂講授為主,學生學得較被動,學習積極性不高。注重培養學生對知識和權威的尊重與遵從意識,忽視培養學生對知識和權威的質疑、批判精神。
1.3創新和科研機制落后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9科研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