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創新能力與青年教師論文

時間:2022-03-30 03:03:11

導語:科研創新能力與青年教師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研創新能力與青年教師論文

一、科研創新能力評價準則

科研創新能力是個人或組織與其競爭對手在市場上展開競爭的法寶和殺手锏,獲得優勢的源泉,也是其獨特的資源,對現有的科研創新能力進行識別確定、維持提高并檢測其績效,同時研究開發新的科研創新能力,是科研創新能力管理的主要內容。科研創新能力是由多個層面構成的一種綜合的系統能力,決定了科研創新能力的評價指標體系必然有著多層次性、復雜性的特征,因而其本身具有相當的模糊性。為了既能說明問題,又考慮到運算的復雜度和可操作性,文章選擇模糊綜合評價法進行研究。

目前,個人或組織處于動態環境下,個人或組織能否動態地適應環境是能否持續發展的關鍵,特別對處于當今動態復雜環境中的個人或組織尤其如此。個人或組織無時無刻不在與外部環境進行著信息、資金、人才、物質資源等方面的交流。當環境發生變化時,這些交流必然影響科研創新能力,進而促進個人或組織戰略的變化。尋找新環境下的競爭優勢已成為當前個人或組織的主要問題,而對環境的認識及其分析就顯得異常重要了。如何識別環境、匹配環境成為動態復雜環境下個人或組織構建可持續競爭優勢的首要問題。因此,環境識別是科研創新能力管理及各個過程必須具備的首要能力。知識經濟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個人或組織的任何創新行為都離不開知識的運用,擁有豐富的知識是組織具有強競爭力的基礎,知識管理成為個人或組織尤其是高技術、高科技含量組織的重要活動。它決定了個人或組織是否能對獲得的成百上千、紛繁雜蕪的各種知識去偽存真,通過對個人或組織知識的獲取、識別、轉化、創新和擴散的管理,實現質的飛躍而最終開發出核心能力,因此科研創新能力開發情況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知識管理能力。

擴張科研創新能力所用到的過程不僅依賴于科研創新能力的性質,而且依賴于擁有科研創新能力所有權的集體或個人性質,一種個人形式化的顯性科研創新能力可能通過正式的培訓得到擴張,經由一段學徒或合作期得到檢驗,并且借助專業標準來監督。一種集體形式化的科研創新能力能夠通過一套正式培訓、非正式團隊工作和團隊整合傳遞,從而管理柔性能力成為科研創新能力擴張的主要影響因素。資源整合能夠很好地反映科研創新能力的整合情況,它能夠通過重置和整合,復制和淘汰等途徑來整合和配置組織現有的科研創新能力,從不同途徑來幫助個人或組織提高自身具有的科研創新能力,對現有資源的系列調整來提供新技術研發所需要的科研創新能力。能力整合是經個人或組織各項能力中適合需求的能力互相組合滲透并放大后的產物。將已經擴張得到的科研創新能力根據動態競爭環境的需求而重組和融合,它既包含對已經擴張得到的科研創新能力中優質資源的保護和劣質資源的揚棄,也包含在新的競爭環境中實現的一系列能力創新,涉及組織的文化、思想狀態、個體和群體以及科研創新能力整合所帶來的一系列動態變化。組織學習把個人或組織的能力應用到新的與之相關的科研創新活動中去,有助于該能力的發揮。效率學習通過體驗發生,效能學習通過把任意“腳本”的全部節目豐富化而發生,這些腳本用于解決相關但不同的問題。效率學習對個人或組織現有業務領域已精通的能力進行發揮,效能學習通過發揮科研創新能力來探索業務領域的延伸。盡管效率學習遵循個人或組織能力和產品市場發展的自然規律而發生,但效能學習要求有一個積極的管理過程。該過程的難關是為科研創新能力發現新的發揮作用的時機。由于環境、資源和能力是在不斷變化的,個人或組織只有通過運用其擁有的資源,不斷的與外部環境進行博弈,評估、分析持續發展的資源能力缺口,然后在經營活動中通過資源發揮能力的學習、期權執行能力和博弈學習能力的數量柔性、功能柔性,有形資產的不斷獲取、創造、無形資產的不斷增值,尋找最佳時機對已有的科研創新能力進行發揮,從而為獲取優勢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當前,個人或組織處于動態的不斷變化的環境中,這就要求個人或組織的能力也要隨著快速變化的環境不斷更新、調整。科研創新能力更新的情況如何,可以顯示該組織的管理水平、發展水平,了解能力更新的方向,以實現可持續的競爭優勢,從而組織的變革創新能力成為科研創新能力更新情況的主要影響因素。根據上述對科研創新能力管理過程的分析,設定科研創新能力的評價準則。運用以上的準則對科研創新能力進行測評,對于不同的個人或組織性質會有不同的側重,因此在選取細化指標的時候會有所側重和不同。

二、提升策略的提出

1.加強環境識別能力

加強高校青年教師的識別環境能力,目的是為了及時了解國家和社會發展的需求,調整科研創新理念。環境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可以分為多種類型,若要提升教學能力,須考慮許多因素,包括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特征。

(1)識別不同的外部環境,有效提升科研創新能力。符合社會的需求是科研創新的最終目的,高校青年教師在教學與科研的配置和發展需要采取有計劃的階段性的調整,根據學校的目標和外界環境的匹配動態的進行配置和安排,同時在這種狀況下了解相關的政策、法規也是必要的。

(2)識別內部環境的特征,有效提升科研創新能力。不同規模的高校人員的素質、業務的復雜程度、提供的“服務”等是不同的,教師隊伍的素質參差不齊、科研水平也會因規模大小不同而有不同,研究學校的內部結構特征狀況及重點學科,有利于青年教師科研創新能力的提高。

2.加強學習機制管理

青年教師需要不斷地探索外界所需要學習的方面,并能夠在產學研合作背景下付諸于實踐,而這種實踐是科研創新活動中非常關鍵的學習機制。在實踐中,青年教師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科研創新能力,通過反復實踐將科研成果加以推廣,且青年教師處于學習機制中,將經驗升華到技術并匯編到正式的程序中,可以使得到的經驗易于應用并且加速了常規的進化。學習發現能力,在變化的環境中顯得更為重要。善于發現學校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元素,能夠應對不斷變化的環境。青年教師通過快速地學習積累新的科研創新經驗,這些新的經驗被復制,轉化、反饋,又成為修改原有科研創新能力的重要基礎。青年教師不斷增長的學習經驗能夠加速獲取知識的速度,通過小的成本投入和快速反饋創造更高水平的科研創新。學習機制是青年教師的經驗、技術和知識的積累的最直接途徑。經驗的積累離不開學習實踐活動,特別是探索性學習,應該包括一些失敗類的實踐活動。人的素質和學習背景的不同,對于學習的發現能力和選擇能力都是有差異的,這種差異有可能導致失敗的結果。對于有效的學習而言,小失敗的作用既超過成功的作用,也超過重大失敗的作用。成功不能夠引起人們去總結經驗,重大的失敗會挫傷人的自信和勇氣導致防衛而阻礙學習。經驗性學習需要必要的量的積累,過少的經驗導致沒有足夠的知識積累,難以提高技能。以培訓的方式擴充青年教師現有知識的寬度和深度,從而提高科研創新能力。

3.提升知識管理能力

在知識經濟的社會大環境下,重視對知識資源的管理,即把知識的開發、收集、儲存、分析、獲取、傳遞、共享等組成一條知識價值鏈,并對其進行有效的管理以有效地提高高校青年教師科研創新能力。

(1)制定科研創新目標。高校青年教師應制定科研創新愿景和目標,當外部環境和信息發生變化時,目標也要隨之改變。在復雜和不確定環境下,每位高校青年教師擁有的知識是不完全的,預期只能是合理的。所以由此建立的目標也存在不足之處的,需要在科研創新活動中不斷改進。新知識的發現推動高校青年教師不端內省和自我修正,為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帶來持久的動力。

(2)提升自身知識水平。關注知識管理個人層面的軟要素,它包括一些與科研創新相關的活動如對科研團隊成員的選擇、發展和支持以及相關聯的責任、自我管理等。對于顯性知識即儲存的文本、檔案等,可以方便地閱讀并吸收;對于隱性知識,一般是在具有共享知識背景和環境的高校內部或學術交流中產生。

(3)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和知識形式。青年教師要構建自己大腦里的知識庫,包括對知識和文檔進行細分的形式分類標準和內容分類標準。知識結構的確立既是青年教師所擁有的一般知識、專業知識和教學能力的前提。

(4)確定科學的教學流程、任務。建立科學的科研計劃,協調好教學與科研之間的關系。重點解決兩者之間的矛盾問題,目的是將科研成果納入到具體產學研合作活動中去。

4.提升科研能力

青年教師肩負著培養創新型人才的責任,因此青年教師必須具有科學研究的精神和不斷創新的能力,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融合自身的科研經驗,提出具有見解性的思想和觀點,引導學生深入學習課本知識的同時延伸到創新的境界。要在產學研合作背景下根據國家和社會發展需要積極開展科學創新工作,具有明確的研究方向和科學研究課題,在科研上才能有所創新,并給學生帶來更多的知識啟迪和學習思維。

綜上所述,產學研合作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師在培養創新型人才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科研創新能力將會影響到培養學生的質量,發現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提升策略顯得尤為重要。文章采用模糊綜合評價法提出了高校青年教師科研創新能力綜合評價過程,并以安徽省某高校為研究對象進行了案例分析,評價結果可以分析出該校青年教師的科研創新能力總體一般,以此提出了高校青年教師科研創新能力的提升策略。通過案例分析說明文章提出的青年教師教學能力評價模型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得到的綜合評價值較為合理,這將為提升高校青年教師科研創新能力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作者:苗成林何剛孫麗艷單位:安徽理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