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案:從整體上把握事物的聯系
時間:2022-10-27 03:44:00
導語:高中政治教案:從整體上把握事物的聯系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使學生弄清以下概念;公共安全、社會管理秩序。初步掌握以下知識:法律規范作用的表現,法律規范和協調人際關系,我國法律在維護社會公共秩序方面的作用,擾亂社會公共秩序的危害。識記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中有關維護公共秩序、公共安全、社會管理秩序的規定。
能力目標
提高學生新聞記者教材的能力。因為只有會讀,才能感知教材,領會教材,抓住重點,由此切入后續的一系列學習活動。
提高學生比較和分頭能力。這是學習法律常識應強調培養的能力。在一定意義上說,法就是線,就是對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可以做,什么必須做的界定。線內屬于合法,線外屬于違法。不能實施違法行為。
提高學生辯證地思考問題能力。如,引導學生認識;有法是這樣,無法會如何?
提高學生運用理論的能力。其中包括運用所學的法律知識規范自己的行為的能力;運用法律知識評價社會現象等能力。
思想覺語目標
通過教學要提高學生的以下覺悟:
1)熱愛法律。法不光是“治人”的,而且是“護民”的;法既約束人的行為,又保障人民的合法權益。它是護民治國的法寶。
2)守法光榮,違法可恥。我國法律代表人民的利益,守法即維護人民的利益,違法即損害人民的利益。要讓學生有正確的是非觀、榮辱觀。
[教學重點]
無規矩不成方賀,法律確認和維護社會公共生活的準則和協調人際關系的規范。
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有關維護公共秩序、公共安全和社會管理秩序的規定。
[教學難點]
擾亂公共秩序、破壞公共安全、妨害社會管理秩序行為的罪與非罪的界限。
[課時安排]3課時
(第一課時)
從今天開始,我們將用三節課的時間,學習第二課,依法維護社會公共生活。請同學們先閱讀一下本課的課題、框題和目題,對所學內容有一個粗線條的了解,認識其知識框架。
(請一位同學讀,然后寫在黑板上。)
第二課依法維護社會公生活。(板書)
(副板書)
一、社會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準則(板書)
導入新課
情形(一)
先請兩位同學用粉筆在黑板上畫出方、圓圖形。(讓同學們評議畫的是否標準,說明用規、尺才能畫的標準。由此,提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的道理。)
情形(二)
請學生和教師一起做一個表演,請同學觀察、比較表演中的兩個場面,指出兩個場面說明什么道理。(同學們坐在原位不動,待教師說完表演詞,即可自我表演。)
場面(一)
教師:“今天下午看電影,請同學們自己到我這里取電影票。”(學生立即擁向講臺,教師被重重包圍。)
場面(二)
教師:“今天下午看電影,請每行的第一位同學到我這里取全組的電影票,然后按座位順序發給生一個同學。”(學生取票自我良好。)
(設計此表演目的:讓學生親自體會有無要求即行為規范大不一樣。說明無規矩不成方圓的道理,引導學生走進本框題內容。)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說明這個道理的現象,請同學們列舉一下。
(教師歸納。)
上學上課:遵守時間,聽鈴作息。
交通行駛:紅燈停、綠燈行,靠右側行駛。
上公共汽車:先下后上。
體育比賽:賽場規則等等。
這些現象提示了一個共同的道理,這就是:
無規矩不成方圓(板書)
1)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規矩,懂規矩,守規矩。(板書)
2)社會生活需要共同的準則。(板書)
道德準則是人們心中的準則;紀律、規章是人們在一定范圍內適用的準則;法律是唯一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準則。它具有普遍的適應性,即每個公民必須遵守;它具有權威性,使任何人都不可違反。
由于法律準則的這些特點,因此它具有不同于道德準則、紀律、規章等的規范作用。
3)法律對人們言規范作用的表現。(板書)指引作用→規定人們必須做什么,允許做什么,禁止做什么.
評價作用→判定,衡量人們的行為是否正當、有效、合法。
預測作用→人們應該如何做,某種行為可能引發的后果.
教育作用→宣傳教育群眾,懲戒違法行為.
強制作用→制裁、懲罰犯罪、強迫罪犯接受改造。
法律不僅規范社會公共生活準則,而且還確認和維護社會公共生活準則和協調人際關系的規范。
2。法律確認和維護社會公共生活的準則和協高人際關系的規范。(板書)
請同學們想一想,人們走出家門后例進入社會公共生活中,那么,社會公共生活包括如此場所范圍?人們之間又會形成什么關系或角色?人們需要遵守什么行為規范呢?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出門上路——行人——右行,過馬路走人行橫道或過街橋等。
乘車——乘客——順序上下車,上車買票。
去商場購物——顧客——公平交易,買后付錢。
去公園——游客——購票入園,愛護公共設施,保護環境,注意安全。
去影劇院——觀眾——不能大聲喧嘩、隨意走動,禮貌鼓掌。
(提示:教師寫板書時把“場所、”“角色”、“行為規則”分別對齊。)
通過以上討論,我們可以認識到:
社會公共生活是社會生活的一個重要方面。
我國法律確認社會公共生活的準則。
法律維護社會公共生活的準則,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確認。它使公共生活準則具有必須遵循的權威性。第二,指引教育。它使人們自學地去遵循維護社會公共生活準則。第三,制裁。法律制裁破壞公共秩序的違法行為,使人們不論自學與否,都要遵守社會公共生活準則。
法律還協調、規范人際關系。
這是因為,法律維護社會生活的準則,是以協調人與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關系為主要內容的。例如:上學是適齡學習者的權利,同時也是義務。當自己享受教育的權利時,也要尊重別人的這一權利,不容許侵犯他人的受教育的權利,同時還要覆行守紀的義務。所以青少年要學法、知法、守法;學會依法行已,依法辦事;還要學會依法捍衛自己的正當權利,同違法行為作斗爭。
在我國維護社會生活準則的法律有民事的、刑事的、行政方面的很法律法規,我們只學習治安管理處罰條例。
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是我國治安行政管理的最重要的一項法規。(板書)它包括五章45條。下次課,我們就《條例》的公共秩序、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內容進行學習。
小結:今天我們知道了一個新法規: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明確了一個新道理:社會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準則,法律確認和維護社會公共生活準則和協調人際關系的規范。
[鞏固新課]
請同學們結合所學知識閱讀教材(第22頁的案例)。閱后有疑問可以提出來
[課后練習]
預習下一框題的內容。
搜集見聞中有關擾亂公共秩序的現象和行為,并能表述出來。(可以是自己的經歷,也可以是報刊、書籍中的案例資料。要求必須真實。)
(第二課時)
二、維護公共秩序保障公共安全(板書)
[復習提問]
請同學們快速搶答(說出全稱):在我國維護社會公共生活準則的法律中,關于治安行政管理的最重要的一項法是什么?
(學生回答后,教師表態。)
回答正確,(每人發一份《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作為學習資料,保存好。)
[導入新課]
請同學們交流上節課留給大家的題目:談自我見聞中擾亂公共秩序的現象。
(設計此題目的目的有二,(1)讓學生活動起來,引導他們關心社會問題,提高他們的社會責任感。(2)培養學生參與教育教學的意識和能力。)
(讓較多學生發言,教師注意引導安全涉及的方面、范圍。)
(教師歸納。)
同學們列舉了大量的實例,涉及了學校等單位的秩序,影劇院、公園等公共場所的秩序,出行乘車等公共交通秩序,等等諸多方面。這些方面,在我們的教材中都分別做了評析。我們要通過對教材內容的學習,達到要領明確,依法處罰的認識。
請大家看書第23頁最后一自然段至第26頁第1自然段。
維護公共秩序(板書)
1)公共秩序的含義。(板書)
主要包括交通秩序,公共場所秩序,社會秩序等。
2)法律嚴禁擾亂社會公共秩序的行為。(板書)
請同學們看投影:
(投影一)維護公共秩序,處罰擾亂社會公共秩序的行為
違反《條例》的表現
違反《條例》應受到的處罰
擾亂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的秩序,致使工作、生產、營業、醫療、教學、科研不能正常進行,尚未造成嚴重損失的
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
違反《條例》的表現
違反《條例》應受到的處罰
擾亂車站、碼頭、民用航空站、市場、商場、公園、影劇院、娛樂場、運動場、展覽館或者其他公共場所的秩序的
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
擾亂公共汽車、電車、火車、船只等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
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罰款或警告
結伙斗毆等流氓行為,造謠惑眾、煽動鬧事的行為,謊報險情、制造混亂的行為,拒絕或阻礙依法執行公務的行為
15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
2。保障公共安全(板書)
1)公共安全的含義。(板書)
公共安全,是指多數人的生命、健康和公私財產的安全。
2)法律嚴禁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板書)
請同學們看投影:
(投影二)
維護公共安全,處罰破壞公共安全的行為
違反《條例》的表現
違反《條例》應受到的處罰
非法攜帶、存放槍支、彈藥或有其他違反槍支管理規定的行為。
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
非法制造、販賣、攜帶匕首、三棱刀、彈簧刀或者其他管制刀具的
15日以下拘留、200地以下罰款或者警告
未經批準,安裝、使用電網的
2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
在車輛、行人通行的地方“故意損毀、移動覆蓋物、標志、防圍的”
2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
小結:通過以上學習,我們明確了維護公共秩序,保障公共安全的主要內容:了解了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有關規定;在實際行動中要做到自覺守法,并能運用法律武器,同妨害公共安全,擾亂公共秩序的行為作斗爭。
[鞏固新課]
現在同學們看書第25而“議一議”題目。在交通工具上,乘客應如何把守法與弘揚社會主義道德結合起來?(展開討論發言。)
(學生發言后,教師歸納。)
同學們回答得很好。在公共電汽車上,主動買票,愛護車內設施,禮讓他人,照顧老幼病殘孕者,這就是把守法與弘揚社會主義道德結合起來了,體現出同學們的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
我們再討論第26頁“議一議”。“如果路遇同學與別人發生糾紛,你該怎么辦?”
(學生發言后,教師總結。)
同學們說的正確。遇到同學、朋友與別人發生糾紛,應該一不參與;二要規勸;三在勸解無效的情況下,就近求助學校、居委會、派出所等來解決。
通過兩個問題討論,老師看到了同學們經過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學習,在遇到問題時,能運用所學的法律知識,覺著應戰,表現出同學們的智慧和膽識。
祝大家不斷增強法律意識。
[課后作業]
自學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目的:看原文,原原本本學法律。)
(第三課時)
[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維護公共秩序和保障公共安全,這節課我們學習維護社會管理秩序。
三、維護社會管理秩序(板書)
同學們先自學第一目題的內容,找出:(1)社會管理秩序的含義。(2)維護社會管理秩序應包括哪些方面。
(設計自學的目的:旨在培養學生分析歸納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同學們回答的比較清楚準確。下面我們把要點記下不來。
社會管理秩序需要法律維護(板書)
1)社會管理秩序的含義。(板書)
社會管理秩序,是指國家機關對社會的管理活動及秩序。
國家機關的管理工作,包括對公用設施的管理,對文物的管理,對公共環境的管理,對的管理等。
國家機關的管理活動,是在維護社會秩序,其管理本身也需要一定的秩序。這就是說,國家機關的正常的管理活動和必要的管理秩序,就是社會管理秩序。由此也可以推出,維護社會管理秩序應包括兩個方面,即實施管理的方面和被管理方面。
2)維護社會管理秩序包括兩個方面。(板書)
如果呈個人的行為妨害了社會管理秩序,不管他是管理者還是被管理者,都會受到法律制裁。
資料:
“縣、鄉、校領導失職,校舍倒塌造成重大傷亡。”
妝地有關機關對各責任人員分別依法處理。
2。妨害社會管理秩序行為的處罰。(板書)
同學們自學這部分內容。思考:
(1)對妨害社會管理秩序行為的處罰,有哪兩種不同性質?
(2)教材中主要例舉了哪幾方面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行為?是怎樣分別處罰的?(設計此項題目、方法的目的:(1)在學生熟悉教材內容的基礎上,解決區別罪與非罪的教學難點。(2)利用教材現有的量案例,培養學生分析歸納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學生發言后,教師歸納。)
1)關于對違反禁毒和破壞公用設施行為的處罰。(板書)
(請同學分別回答,教師歸納。)
我問問同學們誰看過電視里播放的關于禁毒的宣傳節目?同學們都舉起手,說明大家都看過。的危害極大。它于個人是前途殆盡,家破人亡;于國家是摧殘民族肌體,敗壞社會風氣,瓦解民族精神。在我國近代史上曾兩次爆發鴉片戰爭。前車之鑒,必須記取。青少年更不能由好奇墮入深淵。要做到:一要遠離,二要對制毒、販毒等行為依法揭露。
對于社會的公用設施,要人人愛護。因為它是人們共有的家園。從愛護一草一木做起,不能以善小而不為,以惡小而不忌。
2)要分清罪與非罪的界限。(板書)
嚴重妨害公共秩序、公共安全、社會管理秩序的行為——觸犯刑法——依刑法處罰——犯罪。
妨害公共秩序、公共安全、社會管理秩序的行——未觸犯刑——依《條例》處罰——一一般違法。
關鍵看防害社會管理秩序的行為是否達到觸犯刑法的程度。
同學們把這一目題中的第一、第二案例進行比較,就能得出以上結論。
小結:這節課我們又學習了一個新概念:社會管理秩序。分清了一個重要界限:罪與非罪。明白了一個道理:維護社會管理秩序,從我做起,從小做起。
[課后訓練]
每個同學輪流做一天值日班長,負責班里學習生活勞動秩序。以組為單位寫出報告“對違反社會公共秩序現象的思考”(擺現象,提出改變方案),爾后在全班交流。
[本課知識系統表]
無規矩不成方圓
做任何事都要有規矩,懂規矩,守規矩。
社會生活需要公共準則
法律對人的言行規范作用的表現(五個方面)
法律確認和維護社會公共生活的準則和協調人際關系的規范
法律確認社會公共生活準則
法律維護社會生活準則(表現三個方面)
維護公共秩序
公共秩序的含義
法律嚴禁擾亂社會公共秩序的行為
保障公共安全
公共安全的含義
法律嚴禁破壞公共安全的行為
社會管理秩序需要法律來維護
社會管理秩序的含義
社會管理秩序包括兩個方面
妨害社會管理秩序行為的處罰
區分罪與非罪的界限
法律嚴禁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的行為
- 上一篇:自然界的存在與發展是客觀的
- 下一篇:自然界的存在與發展是客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