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治理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6 18:45:0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質量治理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淺論公司治理與會計質量信息
摘要:公司治理涉及各種利益相關者責權利上的劃分和制衡。會計信息在公司治理結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從內部治理和外部治理兩方面對公司治理與會計信息質量的相關性進行研究,提出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建議。
關鍵詞:公司治理;會計信息;治理對策
1、公司治理概述
公司治理或公司治理結構,最初引自“CorporateGovernance”,對其概念的認識,國內外相當多不同的理解。所謂公司治理或公司治理結構是治理結構中的1種形式,是公司內外部的1種契約或制度安排。完善公司治理結構的重點在于要明確劃分股東、董事會和經理人員各自的權利、責任和利益,形成3者之間的制衡關系,最終保證公司制度的有效運行。在這種結構中,上述3者之間形成1定的制衡關系。通過這1結構,所有者將自己的資產交由公司董事會托管;公司董事會是公司的決策機構,擁有對高級經理人員的聘用、獎懲和解雇權;高級經理人員受雇于董事會,組成在董事會領導下的執行機構,在董事會的授權范圍內經營企業。也就是說,通過公司治理結構的安排,使因兩權分離產生的目標差異所造成的效率損失盡可能降低,并把這種損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公司治理結構包括內部治理結構和外部治理結構兩部分。所謂內部治理結構或稱內部監控機制,是指由股東、董事會和經理人員3方面組成的管理與控制體系。而外部治理結構或稱外部監控機制,是指通過競爭的外部市場(如資本市場、經理市場、產品市場、控制權市場等)和政府管理體制、會計準則等對管理行為實施約束的控制制度,它們提供企業績效的信息,評價企業行為和經營者行為的績效,并通過優勝劣汰機制激勵和約束企業及其經營者。
2、我國上市公司治理的現狀及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
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職能分析
摘要:農產品的質量安全越來越成為人民關注的焦點,當前我國在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過程中最缺乏的是基層政府的監管,其中鄉鎮政府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從政府角度看,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最重要的是監管機制的建立,而鄉鎮政府對農產品源頭把和質量控制具有基礎性的作用。文章通對鄉鎮政府的政府層次、監督體系、權力范圍三個方面進行研究,處理好鄉鎮政府、市場與農戶之間的關系,正確分析鄉鎮政府在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中的職能,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鄉鎮政府;農產品質量安全;職能定位
一、引言
農產品質量安全是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重要問題,鄉鎮政府在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過程中具有基礎和前瞻性作,可是目前仍然可以看到農產品質量問題頻發,原因之一就是鄉鎮政府沒有界定清楚的職能,無法有效發揮其職能。地方政府,其職能主要是履上級部門交代的工作,同時代表當地居民或者服務受眾反映情況,出面處理相關事宜。通過對鄉鎮政府在層次、體系、和權力范圍這三個方面進行研究,有利于充分協調政府、市場、與農戶間的關系,不僅解決鄉鎮政府所面臨的人員和經費上的問題,更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有重大的意義。
二、鄉鎮政府在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中發揮職能的必要性
(一)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防控建設不足近年來,國家在農產品質量安全防控上下了很大的時間和精力,例如大量設置農產品安全監測中心,而且這些獨立設置的機構逐漸增加,推動了縣級農產品質量監管的力度,可是在鄉鎮政府上的執行力上有待提高。2015年農業部監測了全國31個省市152個大中型城市,相對2014年減少了1個城市,但品種擴大至117個品種,參數擴大至94項,檢測樣品擴大至43998個。比較2010年至2015年的檢測范圍,可以看出我國農產品檢測范圍在不斷擴大,檢測品種不斷增多。但是,依然很多區域沒有專門的監督機構,主要依靠農業部的抽檢來判斷區域農產品質量水平,這顯然與事實存在巨大差距。從此我們可以看到更需要發揮鄉鎮政府在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的作用。(二)農產品生產與經營模式單一化。我國的農產品生產經營和西方的不同,我國的農產品生產經營因為人口的數量而趨向分散經營,這種經營模式導致了農產品質量防控更加困難,且農戶更容易為了獲得利益而忽視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風險。一方面,我國的農產品生產經營模式反映了這一問題的急迫性,我國在城鎮化發展的快速階段,大量農村青壯年離開鄉村,使得從事農產品種植的人員素質降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產品產業鏈的穩定性,加大了發生安全風險的可能性。(三)農產品市場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市場信息不對稱是指市場交易中的一方掌握的信息比另一方多的狀態,產品內在屬性難以感知、市場環境復雜、市場主體數量龐大且分散等是導致市場信息不對稱的重要原因。信息不對稱指的是在市場交易過程中間的經濟個體存在著掌握信息不均勻的狀況,在農產品市場中,只要農戶和消費者需求存在不一致的狀況,就會導致一方為了經濟效益而盲目地增加或減少產量,這在一定程度上給農產品質量安全帶來了一定的風險。在我國農產品交易市場中,鄉鎮政府在基層農戶與批發商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只有做好農戶與市場之間的傳信人,才能為農產品市場健康發展提供正確的咨詢,為農戶有正確的判斷提供信息來源。現實的情況也需要鄉鎮政府繼續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中發揮著職能,為我國創造安全農產品生產環境作出貢獻。
完善公司治理及會計信息質量提升對策
公司治理結構與會計信息質量之間的關系
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影響會計信息質量完善的治理結構是會計信息質量的基本保證。公司的治理結構趨于完善能更好的監督會計信息的真實性,真實的會計信息客觀有效地反映出公司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的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存在缺陷的公司治理結構易導致上市公司內部員工工作散漫或管理層的監督管理行為受到制約,使得會計信息得不到有效監督,而信息質量的失真會導致會計信息使用者與上市公司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愈加突出,從而使投資者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進而影響資本市場的穩定。董事會的效率和規模的大小也影響著會計信息披露的及時性,若披露的信息不具時效性,那么會計信息的質量也就大打折扣了。會計信息質量影響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高質量的會計信息為投資者提供了切實可靠的數據,能如實反映出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使投資者可以做出更加科學的決策方案,推動公司的運營發展,有助于幫助企業改善內部治理結構,形成良性循環。切實有效的會計信息也會縮小利益相關者之間信息不對稱的狀況,減少因信息不對稱造成的決策失誤問題。同時,高質量的會計信息能夠客觀反映董事會的有效性和經理人的受托履行情況,從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信息不對稱導致的內部人以實現自身利益為目標,損害外部人經濟利益的活動。
我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
股權結構不合理影響會計信息質量我國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股權結構不合理的現象,導致公司通常都是由有絕對權力的大董事掌權。公司召開的各項重要會議往往由大股東參加,中小股東很難行使自身的權力。如若第一大股東與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懸殊,這就意味著第一大股東擁有較高權力,一旦權力得到濫用,將必然會影響會計信息質量。股權的高度集中也意味著權力的高度集中。當控股大股東的利益受到威脅時,他們往往會唆使經理人提供虛假的財務信息以使自己獲益。而股權結構過于分散則會使股東在行使自己權力時受到制約,董事的權力過小難以調動起員工的積極性。目前上市公司“一股獨大”的現象使得公司內部形成了龐大的利益關系體系。大股東擁有絕對發言權,而小股東的意見常常被忽視,他們也無法對股東大會上給出的虛假信息進行制約。這種“一股獨大”的模式,極大地減弱了中小股東對公司治理的參與度,也為虛假會計信息的產生提供了窗口。組織結構形式化導致會計信息質量低下我國絕大部分公司都能依照《公司法》規定,設立股東大會、董事會和監事會。這三方權力機構擁有不同的權力,本應相互監督,相互制約,但是在實施中,監事會成員大部分是非專業財務人員,監事在行使監督權時往往需要律師、注冊會計師的協助,否則就算監事會察覺到公司所披露的財務報表有問題也無從下手。由于缺乏履行監督權的條件,沒有實際監督權,以致虛假信息流入資本市場,誤導投資者做出正確決策。經理層由董事會聘任,當公司的財務狀況與契約不一致時,他們往往會教唆會計人員編制有利于自身的會計信息,以滿足自身利益的需要。董事長和總經理兩職合一也會造成原本的相互監督就變成了自己監督自己,二者之間應有的監督實際上變為空談。而董事長和總經理兩權分離能有效的相互制約,董事會的獨立性越強,越有可能更好行使監督權,更有助于會計信息質量的提高。經理市場缺乏競爭機制也嚴重影響了會計信息質量經理市場實際上是人力資源的買賣市場,而經理人的選聘機制會直接約束經理人的行為。經理人的聲譽實際上是一種無形資產,經理人通過自己過去取得的業績獲得相應報酬,提升自己的身價,為自己在市場上獲取一席之地。他們的身價往往由過去的報酬評價決定。經理人如果在過去的經濟業務中舞弊,給會計信息質量造成影響,一旦被發現查出,將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其身價也會嚴重下跌,給自身造成無法彌補的影響。企業需要一批優秀的經理人為自身服務,而我國的經理人市場仍不完善,經理人的選拔聘用還存在較大的隨意性,缺乏公平公正的選聘程序,進而影響會計信息質量。審計收益與風險不對稱削弱了會計信息質量的監管我國的審計師事務所規模小,數量多。為了搶奪審計業務,事務所之間引發的價格戰對審計師的審計質量產生了負面影響。審計師對公司收取一定審計費用后,采用縮小審計范圍等措施以達到擴大利潤的效果。為了保持與現有公司的長期合作,他們有的對公司高管的舞弊行為避而不談,持默許態度。我國注冊會計師制度對此監管和處罰力度不足,致使注冊會計師舞弊成本低,增加了會計信息質量的低下。
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提升會計信息質量的對策
制定健全有效的內部治理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結構首先需要一個有效的公司內部治理制度,然而大多公司制度往往只是聊表于形式,并未真正地起到約束職工的作用。從公司員工心理意識上進行帶動,能有效的限制員工做出不利于公司發展的行為。管理層需意識到一個有效制度對公司發展的重要性,堅持誠信管理并提高對財務報表的關注度。如此,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將被帶動起來,為公司今后的發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完善股權結構,充分發揮管理層的作用股權結構在公司內部治理體系中擔當著重要的角色,如何使經營權與管理權分離,并且合理分配股權是上市公司治理中的一個難點。股權結構的優化與否決定著公司未來的運營發展狀況以及財務會計信息質量。目前,我國市場管理體系仍不完善,在某種程度上也突顯了董事會職能的重要性。明確和劃分薪酬委員會、審計委員會等部門的責任和分工,以各自更專業的角度為董事會的決議出謀劃策。為了使董事會發揮其應有作用,就需要能力完備、經驗充足、知識儲備完全的職員,公平公正地對董事會成員進行選拔,使董事會最大程度上發揮其作用。所以,為了提高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就要充分發揮董事會職能,完善公司的股權結構。制定有效的管理層激勵措施為會計信息質量提供保障目前國內大部分公司的激勵機制還有所欠缺,激勵措施也比較單一。董事會缺乏有效的激勵方法,部分董事缺乏責任心,不能做到盡職盡責。管理者為了表示自己有效地完成了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在市場爭奪更多有利于公司未來發展的資源,有虛報利潤的動機。監事會成員的薪水往往受董事會及高級管理層的控制。再者,股權激勵不包括監事會成員,他們的薪資水平也通常要比董事會成員低,導致監事會成員工作沒有動力,行事散漫,對公司的經營狀況不太關心,不利于會計信息質量的提高。在一個沒有完善的激勵措施的公司中,經理人對其從事的工作看不到成果,容易喪失對工作盡職盡責的動力。為了彌補自身利益,經理人往往選擇觸及“灰色地帶”來滿足自身的需要,為了掩蓋其行為,對會計信息造假成了不二選擇,從而直接降低了會計信息質量。在公司治理結構的設計中,企業不但要對管理層進行層層監控和約束,還要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對管理層應進行經營者薪酬改革,構建與公司業績掛鉤的經營者激勵機制,完善公司長期的經理人經營績效考核評價標準,以股票期權的形式激勵經理層,強化經理人與公司間的利益聯系,實施有效的經營者激勵機制,以增強經營者對股東的責任心和忠誠度,從而促進其工作效率及積極性,減少經營者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為財務信息的質量能提供強有力的保證。完善有效市場監督體系,強化經理人責任有效的市場監督體系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監督企業經理人。當企業經理人玩忽職守業績不佳時,股票市場表現為股價下跌;在市場兼并中,經營狀況不好的公司也面臨被兼并的巨大風險。這一系列公司的行為往往會給經理人的身價帶來不小影響。而有效的競爭市場會給經理人帶來壓力,迫使其以增加公司利益為主要目標,從而妥善行使自己的權力,使公司經營水平有實質性提升,這同時也為信息質量的準確性提供了保障。同時由于我國企業大都控制權與經營權分離,虛報企業利潤使得擁有公司控制權的人不能準確掌握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從而做出錯誤前景判斷。而這樣的財務報告一旦對外披露,僅僅依靠公司財務報告來判斷公司實際情況而后做出決策的那些投資者就很難真正了解公司的情況,從而做出錯誤的投資決策,這也就更加體現出了強化經理人責任感的重要性。完善以資本市場為主體的外部治理機制應該建立一系列的制度規定,來保護中小投資者的相關經濟利益,使中小投資者利益不再受到侵害。在公司外部治理結構上,積極培育有效的證券市場,建立完善的經理人選擇、評價、推薦、跟蹤監督、信用管理、聲譽評價體系,利用聲譽機制將不合格者和劣跡較多者逐出經理市場,形成規范的職業經理人市場,從而形成對經營者的外部約束機制,對上市公司提供的會計信息質量產生外在的約束力。同樣,資本市場、控制權市場也要按市場的法則進行運作,逐步建立起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較完善的系統,從而構成對會計信息質量產生較強需求壓力的外在約束機制。
論公司治理與會計信息質量
摘要:公司治理涉及各種利益相關者責權利上的劃分和制衡。會計信息在公司治理結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從內部治理和外部治理兩方面對公司治理與會計信息質量的相關性進行研究,提出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建議。
關鍵詞:公司治理;會計信息;治理對策
一、公司治理概述
公司治理或公司治理結構,最初引自“CorporateGovernance”,對其概念的認識,國內外相當多不同的理解。所謂公司治理或公司治理結構是治理結構中的一種形式,是公司內外部的一種契約或制度安排。完善公司治理結構的重點在于要明確劃分股東、董事會和經理人員各自的權利、責任和利益,形成三者之間的制衡關系,最終保證公司制度的有效運行。在這種結構中,上述三者之間形成一定的制衡關系。通過這一結構,所有者將自己的資產交由公司董事會托管;公司董事會是公司的決策機構,擁有對高級經理人員的聘用、獎懲和解雇權;高級經理人員受雇于董事會,組成在董事會領導下的執行機構,在董事會的授權范圍內經營企業。也就是說,通過公司治理結構的安排,使因兩權分離產生的目標差異所造成的效率損失盡可能降低,并把這種損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公司治理結構包括內部治理結構和外部治理結構兩部分。所謂內部治理結構或稱內部監控機制,是指由股東、董事會和經理人員三方面組成的管理與控制體系。而外部治理結構或稱外部監控機制,是指通過競爭的外部市場(如資本市場、經理市場、產品市場、控制權市場等)和政府管理體制、會計準則等對管理行為實施約束的控制制度,它們提供企業績效的信息,評價企業行為和經營者行為的績效,并通過優勝劣汰機制激勵和約束企業及其經營者。
二、我國上市公司治理的現狀及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
低質量船舶治理通知
各有關市、縣(市、區)經貿委(經委、經貿局):
自去年國家交通部、國防科工委、農業部、安全監管總局聯合開展低質量船舶專項治理工作以來,在省專項治理活動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下,治理活動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根據國家四部委日前聯合下發的《進一步深化低質量船舶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交海發〔**〕550號)精神,為堅決打擊非法違規造船廠(點),嚴格船舶生產企業基本生產條件要求,規范船舶生產秩序,建立健全船舶行業管理體系,逐步形成長效治理的管理機制,確保船舶建造基本安全質量,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年專項治理(船廠治理)工作計劃
(一)統一思想,落實任務(**年3月31日前)
通過傳達學習全國、全省低質量船舶專項治理活動通知和國防科工委有關文件精神,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認真貫徹落實《船舶生產企業生產條件基本要求(試行)》(以下簡稱《基本要求》),加強船舶建造質量安全監管。各市、縣(市、區)船舶行業主管部門在調查研究、摸底排查的基礎上,按照國家與省的時間段要求,編制適合當地實際的船舶生產企業專項治理推進工作計劃。結合船舶工業統計年報,進一步理清《船舶工業企業基本情況匯總表》(見附件一)。
(二)宣傳貫徹,開展自查(4月1日—4月30日)
醫療質量風險治理機制
1醫療質量風險的主要形式
醫療質量是醫療服務管理的永恒主題,所以醫療保險付費方式改革,不僅要有效控制醫療費用,更要切實保障醫療質量。但是,無論是醫療保險后付費方式,還是醫療保險預付費方式,均存在醫療質量風險。只不過醫療保險后付費方式下的醫療質量風險,主要是由于過“多”醫療服務導致,如醫師對患者的誘導需求和過度醫療;而醫療保險預付費方式下的醫療質量風險,主要是由于太“少”醫療服務導致,如醫師對患者的推諉轉診和減少服務。因此,醫療質量的指標應該依據不同付費方式采取相反的側重點和觀測點:如果采取醫療保險后付費方式,那么醫療質量的側重點和觀測點應該是防范醫療機構“過多”提供的不必要和不合理醫藥衛生服務;如果采取醫療保險預付費方式,那么醫療質量的側重點和觀測點應該是防范醫療機構過少提供的必要性和合理性醫藥衛生服務。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把握上述觀點。一是預付費方式的情況相對復雜。預付費方式主要包括按人頭、病種、總額三種預付費方式,不同預付費方式下醫療質量監控的觀測點也存在較大差異。采取按人頭付費應重點防范醫療機構減少服務內容、無序轉診患者等行為;采取按病種付費應該重點防范醫療機構診斷升級、分解住院等行為;采取總額預付應重點防范服務提供不足、推諉重癥患者等行為。可見,在按總額、人頭預付費方式下,“少”提供醫藥衛生服務必然是醫療機構的行為取向;而按病種預付費方式下,“多”提供醫藥衛生服務或然是醫療機構的行為取向。特別是在按病種預付費方式局部推行,而醫療機構并存按病種預付費方式與按項目后付費方式的情況下,尤其要注重醫療機構憑借信息不對稱升級病種,將按病種預付費方式轉變為按項目后付費方式的行為。因此,在為預付費方式建立醫療質量觀察點的時候,不能簡單地以“少”提供醫療服務為觀測點,否則按病種付費方式下的醫療質量風險就會變成盲區。二是分清必要和合理兩個概念。不必要的醫藥衛生服務和不合理的醫藥衛生服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所謂提供不必要的醫藥衛生服務,是指醫師對患者“無病也治”,所以不必要是指醫療衛生服務內容上的不必要。提供不必要的醫藥衛生服務,是醫療機構在醫療保險后付費方式下的常態行為。所謂不提供必要的醫藥衛生服務,是指醫師對患者“有病不治”。不提供必要的醫藥衛生服務,是醫療機構在醫療保險預付費方式下的常態行為。所謂不合理的醫藥衛生服務,是指醫師對患者“小病大治”和“大病小治”,所以不合理是指醫療衛生服務程度上的不合理。當前,我國醫療保險付費方式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構以預付費方式為核心的綜合性付費方式,所以醫療保險對醫療機構的質量監控,不僅應該防范醫療機構減少必要性醫藥衛生服務,而且應該防范醫療機構減少合理性的醫藥衛生服務。
2醫療質量風險的形成機理
醫療保險預付費方式是控制醫藥衛生費用的有效手段,也是降低醫藥衛生質量的罪魁禍首。醫療保險預付費方式極易引發醫療質量風險[1],一是因為醫療保險預付費方式下醫療機構經營模式的轉變,二是因為醫療保險預付費方式下醫療機構激勵機制的轉變。
2.1醫療機構經營模式轉變對醫療質量的影響
不同的醫療保險付費方式會促成醫療機構不同的經營模式。在醫療保險后付費方式下,醫療機構必然采取“以收入為中心”的經營模式,因為他們只有提供盡量貴的醫藥衛生服務,才能獲得盡量高的醫藥衛生收入。在醫療保險預付費方式下,醫療機構必然采取“以成本為中心”的經營模式,因為他們只有提供盡量少的醫藥衛生服務,才能獲得盡量高的醫藥衛生收入。由于醫藥衛生服務的數量是醫藥衛生服務質量的必要條件,所以如果減少必要性和合理性的醫療服務數量,那么難免導致醫藥衛生質量的降低。
關于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研究
【摘要】現階段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蒸蒸日上,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一個有效的載體,嚴格把控著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從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性能來講,其整體規模和治理機制嚴重影響著農產品質量控制的最后效果。本文以集體行動理論為基礎,以其農戶品質量控制作為集體行動的結果,來研究農產品質量與合作社的規模與之間的聯系脈絡,探討基于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層面的問題研究與治理方法。
【關鍵詞】農民專業合作社;農產品質量安全
農民專業合作社是一種新型合作組織,在經濟社會迅速發展的狀態下,呈現出快速發展蒸蒸日上的狀態,在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保證農產品高質量治理方面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農產品質量的安全是保證人類健康的源泉,高質量的么農產品才能保證食品的高質量,如今確保農產品的質量有著不小的難度,所以發揮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作用,保證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我們勢在必行。
1合理規模是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的基礎
不斷的提升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規模,在一定程度上會使農產品質量的水平降低。農民專業合作社內農戶的數量不斷增加,會導致農戶在生產高質量農產品時,無法獲得越來越多的收益,農戶為生產高質量農產品投資的成本卻并不會減少,因此農戶不愿意去提供高質量的農產品。農民專業合作社應該保持一定的規模大小,來保障規模經濟效益的實現,創造更多的盈余返還,提高農戶的生產數量與生產質量以及生產農產品的意愿。同時,農民專業合作社規模過大的話,將會對農產品質量的控制造成不好的影響。農民專業合作社應大力投入資源,以農產品質量控制為基礎構建科學有效的內部治理機制,比如通過實施準入準出管理對農民專業合作社規模進行合理化控制;以農產品質量控制為基礎,大力實施農民專業合作社退出管理制度,根據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實際情況設計合理的生產行為約束機制,提高農民專業合作社生產的農產品的排他性以及質量溢價的能力。因此,要想更加有效的實施規模控制來提升農民專業合作社內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管理力度,勢必要完善農民專業合作社內部治理結構,加強管理階層的管理力度與管理能力。
2農民專業合作社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的有關策略
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現狀成因及治理對策
摘要:會計信息是反應企業財務狀況以及整體經營狀況的重要參考,會計信息質量如何,將直接影響到企業戰略決策制定的判斷效果,從而影響到企業的競爭實力。文中結合會計核算以及會計失真等相關理論,采用文獻調查法等對當前國內普遍企業會計信息質量基本情況進行觀察,并對其存在的不足之處加以分析,明確這些問題存在的成因,同時結合國內經濟市場環境特點,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會計信息;質量;成因;建議
一、會計信息研究理論基礎
(一)會計信息理論。會計信息是經由合理的會計核算方式所核算出的企業階段經營的財務數據,這種數據能夠客觀的顯示出企業的經營狀況以及財務狀況,為企業的再生產以及投資決策等提供參考數據。會計信息的主要作用是幫助企業投資者或債權人做出科學合理的決策。(二)會計信息質量特征體系。會計信息質量特征體系是所有會計指標的綜合體,這些指標之間存在著相互依存的關系,能夠有效的顯示出需求者的需要的內容,保障財務資本者的利益。就我國經濟市場特點來看,構建會計質量特征體系需要滿足以下幾個原則:第一,需要選擇兼收并蓄的措施,借鑒國外新近經驗與思想;第二,需要切實的從實用性為著手點,確保其可操作性;第三,需要充分考慮到我國的特殊國情。
二、我國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現狀
據2018年國家財政部門抽查結果顯示,資產不實、所有者權益不實、利潤總額不實等問題嚴重,注冊會計師審計業務的總體質量令人擔憂,會計信息質量問題已經到了迫切需要解決的階段。另外,就會計信息的充分性來看,涵蓋著完整性與重要性兩個方面,當前國內企業普遍都存在著嚴重的會計信息完整性不足問題,其重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視,這些問題都是導致會計信息失真的主要影響因素。
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治理方案
根據全國、全省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和國務院、省政府的總體部署和要求,年底前在全市開展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現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總體要求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貫徹實施《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特別規定》,堅持突出重點、集中整治、標本兼治、全面規范的原則和“查、治、管、扶、建”的工作要求,整體聯動、合力推進。通過專項整治,增強全社會的質量安全意識,強化廣大生產經營者的質量安全責任,加強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基礎工作,建立健全從產品設計、原料進廠、生產加工、出廠銷售到售后服務的工業品全過程質量監管鏈條,建立健全從種植養殖、生產加工、流通銷售到餐飲消費的食品全過程安全監管鏈條,完善產品質量和食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和責任追究體系,切實解決我市產品質量與食品安全存在的突出問題,進一步規范食品及關系人身健康安全的產品生產經營秩序,不斷提升我市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總體水平,確保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促進我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二、整治重點
(一)重點產品。食用農產品、食品、藥品、涉及人身健康和安全的產品、以及進出口商品等。
(二)重點區域。農村和城鄉結合部;食品生產比較集中的區域;出口食品、農產品比較集中的區域;無證照生產經營問題突出的區域;制假售假反復發生的區域等。
全區畜產品質量治理方案
根據市畜牧獸醫局《2012年畜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方案》(青牧發〔2012〕10號)要求,針對當前我區畜產品質量安全存在的突出問題,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保障城鄉居民畜產品消費安全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確保不發生重大畜產品質量安全事件為目標,以畜產品質量安全問題隱患和薄弱環節為重點,加強組織領導,落實監管責任,堅持標本兼治,突出工作重點,夯實監管基礎,完善監管機制,全面提升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和水平。
二、工作目標
進一步強化畜產品質量安全的組織領導,完善網格化監管模式,建立生產經營者的“第一責任人”的意識,提高依法行政的執法水平,確保我區生產的畜產品“瘦肉精”抽檢合格率達到100%,生鮮乳中三聚氰胺等違禁物質檢測合格率達到100%,畜產品中違禁獸藥殘留檢測合格率達到98%以上,飼料獸藥等養殖投入品生產經營行為進一步規范。
三、整治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