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標語范文

時間:2023-03-27 00:47:1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質量標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質量標語

篇1

1、得到顧客的滿意和喜歡,就是好品質。

2、整理整頓做得好,生產管制難不倒。

3、產品質量是提高經濟效益的前提條件。

4、質量第一,從我做起。

5、事事有程序,人人守程序。

6、百句空言不如一個行動。

7、每項振作求質量,產品質量有保障。

8、人人有專職,工人有程序,檢查有標準,做好留證據。

9、多流一把汗多操一分心,多創一批優質產品。

10、樹立自我信心,把握各工段流程;消滅疵點起因,管理操作是關鍵。

11、我的崗位處于良好的受控狀態嗎?

12、以放心、稱心、舒心為出發點,向社會推出“零風險”服務。

13、愛惜原料一點一滴,包裝很重要。

14、企業要興旺,質量是保證。

15、做工作就是要把所做的工作讓自己滿意,而不是“做了”。

16、合格的產品和服務是員工的成果和自豪。

17、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18、從壞處著想,向好處努力。

19、平日精耕細作,來時五谷豐登。

20、包裝是產品質量的最終保障。

21、企業的興旺,就要從我做起。

22、嚴師出高徒,精工出細活。

23、質量靠大家,情系你我他。

24、“上帝”在您心里,質量在您手中。

25、團結一條心,石頭變成金。

26、創造世界級質量的產品而不懈努力。

27、創名牌、奪優質,全廠員工齊努力。

28、沒有質量等于沒有效益。

29、加強質量意識,端正質量態度,規范質量行為,樹立質量風氣。

30、抓好產品質量,必須從我做起。

31、提供一流的服務,樹立一流的品質意識。

32、追根究底,消除不良因素。

33、小事能確保完美,而完美無小事。

34、工廠好似常表藤,產品猶如藤上 ; 好才能賣好價,工廠效益全靠它。

35、質量意識在我心中,產品質量在我手中。

36、處處講質量,貫徹生產線。

37、寧愿事前檢查,不可事后修改。

38、品質是企業發展的命脈,是員工生活的保障。

39、嚴謹思考,嚴密操作,嚴格檢查,嚴肅驗證。

40、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生命要職工來愛護。

41、當價格被遺忘后,質量還將永存。

42、用戶是上帝,下道貌岸然工序就是用戶。

43、質量來自精心操作。

44、全員用心做得好,企業提升跟著跑。

45、遵守百次不如處置一次。

46、質量就是效益。

47、質量放松,勞而無功。

48、各自做好本職工作,就生產出好產品。

篇2

1、用心呵護,塑造金牌品質

2、比技能比質量比服務比協作

3、日常記錄好習慣,追溯分析利改善

4、沒有挑剔的客戶,只有不完美的產品

5、工作效率要提高整理整頓先做好

6、想一想,一定還有更好的辦法

7、百分之一的失誤,百分之百的損失

8、沒有措施免談管理,沒有計劃如何工作

9、進料出料要記清,數帳管理更分明

10、自主檢驗做的好,生產順暢不得了

11、一絲之差,優劣分家

12、盡職——是團隊合作的基礎

13、發展為綱,創新為魂,市場為先,服務為源

14、累積點滴改進,邁向完美品質

15、安全源于警惕,事故出于麻痹,遵規守紀確保安全,違章蠻干招致禍端

16、培養優質素養,提高團隊力量

17、提高服務意識,明確服務對象,優化服務體系,營造服務文化

18、規劃是方向,執行是保障

19、用我們的真心,換用戶的放心

20、品質,企業未來的決戰場和永恒的主題

21、三不原則:不接受不良品,不生產不良品,不放行不良品

22、創新發展穩定品質,落實管理提高效率

23、以人為本,和諧共贏

24、技術體現我們的智慧,質量體現我們的尊嚴

25、優質產品,是打開市場大門的金鑰匙

26、技術是基礎,管理是保障

27、優質產品--走向世界的橋梁

28、全員參與力量大,產品控制靠大家

29、產品若要無缺點,全面品管不可免

30、建設誠信組織,贏得顧客忠誠

31、成就團隊輝煌,助我人生成長

32、檢驗記錄要可靠,統計分析才有效

33、日事日畢,日清日高,創百分之一工程

34、把想做的都做到,把要做的都做對

35、每天自我檢討,品質自然更好

36、質量是制造出來的,而不是靠檢驗出來的

37、高標準,嚴要求,高效率,零缺陷

38、優質的產品是企業生存的基礎,完善的服務是企業發展的保障

39、百年大計,質量第一

40、沒有品質,便沒有企業的明天

41、找方法才能成功,找借口只會失敗

42、立足崗位抓質量,一絲不茍出精品

43、一個疏忽百人忙,人人細心更順暢

44、創新成為知識經濟時展的根本動力

45、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46、以科技為動力,以質量求發展

47、推動全員品質活動,提高全員工作士氣

48、質量上,成本降,占領市場有希望

49、生產再忙,安全不忘

50、精打細算降成本,千方百計提效益

51、質量不僅由生產者決定,更由顧客決定

52、加強現場管理,提高企業效益

53、每項操作求質量,產品質量有保障

54、工藝出精品精品出品牌品牌出效益

55、提升服務技能,營造服務氛圍

56、品質管理標準化,ISO成功靠大家

57、今日的質量,明日的市場

58、老毛病,要根治;小問題,要重視

59、有品質才有市場,有改善才有進步

60、實施成效要展現,持之以恒是關鍵

61、品質意識加強早明天一定會更好

62、一切為用戶著想一切為用戶服務

63、寧愿事前檢查,不可事后返工

64、安全當頭,質量第一,一切從實際出發

65、重視產品質量,加強企業管理

66、服務鍥而不舍,品質力臻卓越

67、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68、質量放松,勞而無功

69、內部審核定期做,系統維持不會錯

70、立足崗位抓質量,一絲不茍見精品

71、品質改善,我們需要全員參與

72、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已

73、自我檢驗不放松,質量標準記心中

74、企業管理,人人有責

75、為別人鼓掌的人,才能贏得別人的鼓掌

76、貫徹ISO系列標準,樹立企業新形象

77、質量——企業亙古不變的制勝之道

78、品質管制人人做,優良品質有把握

79、創新是提高企業活力的根本途徑

篇3

1、等待是失敗的源頭,行動是成功的開始。

2、企業接受市場的挑戰,員工接受公司的挑選。

3、馬虎是追求品質最大的障礙。

4、質量第一,從我做起。

5、講求實效,完善管理;提升品質,增創效益。

6、老問題,小地方,常是品質致命傷。

7、質量連著你我他,企業興旺靠大家。

8、正常的加以保持,異常的予以糾正。

9、創質量第一讓顧客滿意。

10、顧客滿意是我們永遠不變的宗旨。提供一流的服務,讓顧客完全滿意。

11、得到顧客的滿意和喜歡,就是好品質。

12、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才有最好的質量和最大的效益。

13、當價格被遺忘后,質量還將永存。

14、只有優秀的企業,才能生產出優質的產品。

15、小事能確保完美,而完美無小事。

16、專心工作為首要,質量安全皆顧到。

17、從壞處著想,向好處努力。

18、無嚴師,沒高徒;不嚴格把關,難出優質產品。

19、立優質精神,構世界藍圖。

20、“上帝”在您心里,質量在您手中。

21、賣真品、標真價、送真情。

22、產品批次能鑒別,問題產生能解決。

23、只怕不改善,不怕改善少。

24、質量意識在我心中,產品質量在我手中。

25、憑技術開拓市場,憑管理增創效益,憑服務樹立形象。

26、ISO9000不是口號,是實際的付出,行動的配合。

27、誠信為本質量佳,優質服務譽天下。

28、創造舒適環境,提高工作效率。

29、9000推行無難事,同心協力好辦事。

30、培訓要付出,不培訓將付出更多。

31、要求要明確,執行要堅決。

32、天長地久有時盡,9000推行無絕期。

33、客戶標準至上,力爭完美無缺。

34、嚴師出高徒,精工出細活。

35、用對自我的永遠不滿意,來換取顧客的永遠滿意。

36、管理始于訓練,止于訓練。

37、團結、開拓、務實、求精。

38、一流的質量來源于一流的管理。

39、要想效益好,就要質量高。

40、用戶就是上帝,下道工序就是用戶。

41、質量前進一步,管理花十分努力。

42、檢驗記錄要可靠,統計分析才有效。

43、質量創造生活,庇護生命,維系生存。

44、質量做得好,錯漏自然少。

45、團結一條心,石頭變成金。

46、質量就是效益。

47、作業不正確,顧客受連累。

48、各自做好本職工作,就生產出好產品。

49、質量意識加強早,明天一定會更好。

50、ISO9000不只是目標,而是堅守的原則。

51、自主檢驗做得好,生產順暢不得了。

52、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53、作業標準記得牢,架輕就熟除煩惱。

54、居安思危,提高責任感,堅持不懈抓產品質量。

55、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而人的努力是無限的。

56、憂患圖自強,榮譽思奮進。

57、重視合同,規范運作,確保質量,信譽承諾。

58、作業標準合理化,品質保證國際化。

59、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60、我們創造質量,質量滿足顧客,顧客惠顧我們。

61、質量—最好的推銷員。

62、堅持質量第一的原則,提供優質滿意的服務。

63、若要產品好,個人品質要提。

64、人人有專職,工人有程序,檢查有標準,做好留證據。

65、五彩繽紛的生活世界,來自至高的品質境界。

66、質量是制造出來的,而不是檢驗出來的。

67、你的品味,我的品質,好的搭檔,你我都需要。

68、事事有程序,人人守程序。

69、該說說到,說到做到,做到有效。

70、深化質量管理,提高產品質量。

71、時時講質量,樹立生命觀。

72、勿以小惡而為之,勿以小善而不為之。

73、強化競爭意識,營造團隊精神。沒有最好的伯樂,只有一流的疆場。

74、急用戶所急,想用戶所想,在提高產品質量上下功夫。

75、認真細致,高效低耗,追求完美,顧客滿意。

76、優質灌溉,締造將來。

77、沒有措施的管理是空談的管理,沒有檢查和計劃的管理是空洞的管理。

78、如果你知道怎樣去控制,你就能控制一切。

79、要把質量保,管理不能少;要想質量高,管理要更好。

80、整理有心做長度,處處整齊好管理。

81、追求至善。

82、實施9000須趁早,無謂浪費必然少。

83、質量提高一點點,工作少很多風險。

84、人人把好質量關,經濟收入能翻番。

85、同質商品價不高,同價商品質更優。

86、全員培訓,同步提高,創新進步。

87、眼到、手到、心到,一個不良也逃不掉。

88、實施成效要展現,持之以恒是關鍵。

89、質量是企業的形象和聲譽。

90、清掃給油照基準,設備精度合標準。

91、成功者找方法,失敗者找籍口。

92、使用一流的人才,創辦一流的機構。

93、開展“5S”活動,形成良好素養。

94、建質量效益之路,創質量效益之業。

95、百年大計,質量第一。

96、嚴謹思考,嚴密操作,嚴格檢查,嚴肅驗證。

97、以放心、稱心、舒心為出發點,向社會推出“零風險”服務。

98、精益求精,鑄造產品質量。

篇4

在質量管理中,常常要在公司內宣傳質量、生產及安全等,標語口號是必不可少的。標語口號的選擇、編制還是很重要的?,F介紹一些標語口號的主要要求和標語口號示例。編制的一些原則如下:

一、不要只說“不”

標語口號要提供正面的要求,要盡量用正面的陳述,避免用否定句式。要明確告訴該怎

么做,而不是叫不要做這,不要做那。因為標語口號是正面的宣傳,要告訴員工應該去怎樣做,是正面的要求,而不是底線的要求。

二、要有系統性

無論是自已編寫還是在網上找來的標語口號,要進行仔細的篩選。不要只是操作式的,也不要光是原則形的,要理論和實踐都有一些。

三、要有針對性

根據宣傳的時機、場所進行張貼。辦公場所要選擇原則性的標語口號,生產場所選擇操作性的執行性的標語口號。當新公司時,可選擇簡單明了的,老公司可以考慮針對特點管理要求的。如新推行TS16949體系,新推行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和清潔生產,就選用貼合新標準的標語口號。

介紹一個以質量八項原則編制的標語

顧客滿意是我們永遠追求的目標

互利共贏是我們長期合作的基石

領導作用是組織成功的關鍵

全員參與是質量保證的基礎

系統管理是組織有效運行的前提

過程方法是績效順利達成的保障

數據分析是我們決策的依據

持續改進是我們堅持的原則

介紹一些安全及生產管理類的標語口號;

安全:

1.安全教育常常講,事故隱患時時防。

2.廣泛動員,強化監督,確保安全第一

責任到位,常抓不懈 堅持預防為主。

預防:

1.失敗者總是心存僥幸-- 忙于事后補救

成功者始終腳踏實地--- 善于事前預防

執行:

1.標準明確 責任到位 迅速反應

協調一致 執行到位 立即行動

細節:

1.態度決定高度,細節成就完美

篇5

英文名稱:

主管單位:

主辦單位:廣西標準情報研究所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

種:中文

本:16開

國際刊號:1002-5200

國內刊號:45-1153/T

郵發代號: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85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中科雙效期刊

聯系方式

篇6

關鍵詞:水泥強度,質量標準。

中圖分類號: TU52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常用水泥的強度指標

常用水泥的定義與強度等級如下。

1.硅酸鹽水泥定義:硅酸鹽水泥熟料、0~5%石灰石或粒化高爐礦渣、適量石膏磨細制成的水哽性膠凝材料,稱為硅酸鹽水泥(即國外通稱的波特蘭水泥)。

不摻加混合材料的稱I型硅酸鹽水泥,代號P·I。在硅酸鹽水泥熟料粉磨時摻加不超過水泥質量5%石灰石或?;郀t礦渣混合材料的稱型硅酸鹽水泥,代號PII

2.普通硅酸鹽水泥定義;凡由硅酸鹽水泥熟料、6%~15%混合材料、適量石膏磨細制成的水哽性膠凝材料,稱為普通硅酸鹽水泥,簡稱普通水泥,代號P·I。

混合材料摻加量按質量百分計:當參加活性混合材時,參加量

3.礦渣硅酸鹽水泥定義;凡由硅酸鹽水泥熟料和?;郀t礦渣,適量石膏磨細制成的水哽性膠凝材料,稱為礦渣硅酸鹽水泥(簡稱礦渣水泥)P·s。

水泥中?;郀t礦渣摻加量按質量百分比計為20%~70%.

允許用石灰石、窯灰、粉煤灰和火山灰質混合材料中的一種來代替部分?;郀t礦渣,但代替數量不得超過水泥質量的8%

4.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定義;凡由硅酸鹽水泥熟料和火山灰質混合材料、適量石膏磨細制成的水哽性膠凝材料,稱為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簡稱火山灰水泥,代號p·p;水泥中火山灰質混合材料摻加量按質量百分比計為20%~50%

5.粉煤灰硅酸鹽水泥定義;凡由硅酸鹽水泥熟料和粉煤灰、適量石膏磨細制成的水哽性膠凝材料,稱為粉煤灰硅酸鹽水泥,簡稱粉煤灰水泥,代號P·F;

水泥中粉煤灰摻加量按質量百分比計為20~%40%

6.復合硅酸鹽水泥定義;凡由硅酸鹽水泥熟料、兩種或兩種以上規定的混合材料;適量石膏磨細制成的水哽性膠凝材料。稱為復合硅酸鹽水泥,簡稱復合水泥,代號P·C;水泥中混合料摻加總量按質量百分比計為15%~50%。

二.常用水泥的質量指標

1. 氧化鎂:熟料中氧化鎂的含量不得超過5.0%,如果水泥經壓蒸性試驗合格,則水泥中氧化鎂含量允許放寬到6.0%。

2.三氧化硫:水泥中二氧化硫的含量不得超過3.5%(礦渣水泥不得超過4.0%)。

3. 燒失量:I型硅酸鹽水泥不得大于3.0%,Ⅱ型硅酸鹽水泥不得大于3.5%,普通水泥不得大于5.0%.

4.細度:硅酸鹽水泥比表面積大于300m2/Kg,普通礦渣、火山灰、粉煤在水泥80/um方孔篩篩余不得超過10.0%.

5.凝結時間:初凝不得早于45miN,終凝不得遲于10h(硅酸鹽水泥終凝不得遲于 390 min)。

6. 安定性:用沸煮法檢驗必須合格。

7.強度:水泥強度等級安規定齡期的抗壓強度和抗近強度來劃分,各強度等級水泥的各齡期不得低于表數值。

水泥各齡期強度指標

三. 判定水泥的質量標準

1.通用水泥質量等級(建材行業)

水泥產品質量劃分為優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三個等級。

(1)優等品:水泥產品標準必須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且水泥實物質量水平與國外同類產品相比達到近5年內的先進水平。

(2)一等品:水泥產品標準必須達到國際一般水平,且水泥實物質量水平達到國際同類產品的一般水平。

(3)合格品:按我國現行水泥產品標準組織生產,水泥實物質量水平必須達到產品標準的要求。

2.廢品水泥

氧化鎂、三氧化、初凝時間、安定性中的任一項不符合標準規定的水泥均為廢品水泥。

篇7

去年,我參加了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組織的“建立教育質量國家標準高端學術研討會”。

說實在話,作為一名專業標準化工作者,宣傳標準和標準化是我的責任和本分,可是具體到教育質量的標準和標準化,對于我來說也是一個完全嶄新的題目。

標準和標準化作為人類文明的重要成果,經過千百年的發展,今天要在中國教育界這片沃土上生根發芽、開始成長了,這是一件天大的好事。我覺得自己有義務、也有責任把我所掌握的標準和標準化方面的知識、規則以及在教育方面可資借鑒的意見做一點介紹,供有志于從事教育質量標準研究的同行們在工作中參考。

標準和標準化的由來和發展

說到教育質量標準,不能不首先說說什么是標準。在我們標準化工作者看來,標準對于人類而言就像空氣和水一樣,須臾不可離開,只不過,我們每天都在喝水,每時每刻都在呼吸新鮮空氣,卻常常忽略了它們的真實存在。

其實,標準不但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產物,如果研究其發生和發展的全過程,還會發現,它與人類的文化教育也息息相關。在《質量標準化計量 百科全書》中,說到標準的起源時是這樣表述的:“在遠古時代,出于同大自然搏斗和群居生活的需要,人們的吼叫聲逐漸發展成為清晰易懂的聲音和能夠互相理解、相互認同的語言,進而又創造了記錄各種信息的符號、記號、象形文字,在長期實踐過程中通過相互交流、融合,不斷摸索和改進,人們所使用的工具、器物的規格、形制、使用方法也逐漸趨于一致。這種不斷走向一致化的語言、文字、工具、器物等。便是人類最初的、樸素的(或無意識的)標準化成就。”由此,我們可以知道,人類最初的、樸素或無意識的標準化成就,就與符號、記號、語言、文字等教育要素密切相關。是不是可以這樣認為,人類從積累和沉淀教育要素的那一刻起就與標準和標準化的思維結下了不解之緣呢?

縱觀標準和標準化發展歷史,大致可以劃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蒙隴的標準和標準化發展階段。這個階段十分漫長,發展也十分緩慢。此時,人類社會對于標準和標準化的探索和追求是樸素的、無意識的。例如,人類在造字和造數的過程中,就已產生了標準意識和標準化思想。字和數產生的目的,就是為了讓除自己以外的更多人在更大范圍內了解事物,統一行動。第二個階段是古典的標準和標準化發展階段。隨著社會不斷進步,逐漸產生了計量的概念,并研究出了專門的標準計量器具,產生度量衡。度量衡就是把標準和標準化的思想和原理同測量手段緊密結合并牢固地綁定在一起的產物。這個階段的顯著特點就是標準和計量的緊密結合,標準就是計量,計量也就是標準,二者不可分。第三個階段是傳統的標準與標準化發展階段。真正把標準和標準化的理念、原理和方法整理出來并獨立加以應用的正是在這個階段。在有文字記載的中國古代文明史中,這一階段應該是從宋朝的畢升發明活字印刷開始的?;钭钟∷崿F了字體的統一、一致,也充分體現了重復和互換的標準化原理。不但如此,無論是造字還是印刷,都不再需要把度量衡手段綁定在一起,至多也只是用其作為測量手段的技術支持,標準從此開辟了自己的專有領域,體現了標準化的基本原理,即一致、互換和簡化。這一階段保持了近八百年以上,其最輝煌期是從19世紀大工業出現到20世紀初國家標準化組織和國際標準化組織相繼誕生的這一時期。第四個階段是現代標準和標準化階段。這一階段的特點是大量的管理標準、服務標準、評價標準相繼產生,涉及的領域有貿易、環境、服務業(金融、物流、電信)、教育、公共安全、社會管理等。這些方面的標準都不再需要經過計量器具和量值的精準度量后再作出準確無誤的直接規范了。

制定教育質量國家標準任重道遠

所謂標準,按照我國和國際上通用的定義應該這樣表述:“為了在一定的范圍內獲得最佳秩序。經協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認機構批準。共同使用和重復使用的一種規范性文件?!笔澜缳Q易組織(WTO)除了作出類似的規定外,還特別強調了標準的非強制性。

標準化,簡單地說,就是使標準在社會一定范圍內得以推廣,使不夠標準的狀態轉變成標準狀態的活動。這個活動既包括標準的編制,也包括標準的和實施的全過程。

2010年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教育規劃綱要》),把提高質量作為今后一個時期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核心任務,要求樹立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教育發展觀,建立以提高教育質量為導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機制。《教育規劃綱要》還特別提出,要制定教育質量國家標準,建立健全教育質量保障體系。

而據《中國青年報》報道,在我國,教育部正在組織研究制定100個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報道說:“不同于本科專業辦學水平評估方法,此舉將為本科專業教學提供一個‘云層’范圍的標準,可能為未來高校擴大專業設置自提供更大的空間。”報道還介紹說,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一位領導在新聞通氣會上透露:“教育部正在推動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行業組織和高校聯合制定相應的專業教學質量標準,以形成我國高等教育教學質量標準體系,整個標準預計在‘十二五’期間制定完畢?!?/p>

將標準、標準化、標準體系等概念和標準化的管理方法引入教育領域,這是一項創新的舉措,既是教育系統的創新,也是標準化工作的創新。正如我在前面敘述的那樣,標準和標準化的興盛發達是伴隨著歐洲工業革命的進程發展起來的,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標準和標準化的應用范圍主要局限在工業領域。只是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標準才以現代管理領域為突破口,逐漸實現了全方位的發展。

所以,當我們在教育領域引入和應用標準、標準化原理、方法來規范教育質量時,有許多問題值得我們思考:如何理解教育質量和標準、標準化的關系;如何運用標準化的原理和方法建立教育質量方面的標準體系;在標準制定之后如何實施;實施后怎樣檢驗或評價標準化的實際效果,等等。這些問題其實也都需要在創新過程中認真設計,認真嘗試,循序漸進。

為了說明我國在教育界開展標準化工作的現狀,從我們中國標準化研究院所屬的國家標準館中,認真搜索和查詢了相關資料。我們對標準題錄庫中含有“教育”、“教學”、“專業”和“學科”一詞的所有現行國家標準的情況進行了統計分析,情況如下:

(一)標題中含有“教育”一詞的標準到目前為止共有9項,其中有3項與教育質量有關,分別是:1.網絡遠程教育平臺總體要求。2.質量管理體系GB/T19001在教育組織中的應用指南。3.中小學生健康教育規范。

(二)標題中含有“教學”一詞的標準共有5項,為“教學視聽設備及系統維護與操作的安全要求”、“教學儀器設備安全要求總則”等??梢钥闯?,這5項標準只和教學儀器、設備及其使用方法有關,而與教育質量無直接關聯。

由此我們可得出結論:在現有與教育和教學活動相關的為數不多的國家標準中。其內容主要集中在教學設備和設施方面,幾乎沒有與教育質量國家標準相關的內容,從中也可以看出制定教育質量國家標準的艱巨性。

對制定教育質量國家標準的一些建議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及實施條例之規定,制定標準必須由用戶、生產單位、行業協會、科學技術研究機構、學術團體及有關政府部門的專家組成的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作為負責標準草擬和參加標準草案技術審查的技術組織來進行。之所以做這樣的規定,是因為從本質上講,標準是一種技術性文件,并且這種技術性文件必須是由各利益相關方一致認同后,才能提交公認機構審查批準的。

標準不同于法規和部門規章,法規和部門規章是由行政主管部門的具有強制執行性質的法律性文件,而標準則是由技術組織認可的具有自愿實行性質的技術性文件。由于有些標準涉及到安全、環境、人體健康、財產保障等重大問題,在我們國家依法規定為強制性標準,除此之外其他標準一律是自愿性標準。自愿性標準在我國定義為推薦性標準。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知道,涉及教育質量方面的標準或標準體系,一般來說應該是自愿性或推薦性的,這與由政府主管部門下達要求執行的指令性文件性質完全不同。按照國際普遍實行的標準化工作規則,政府行政部門只能是標準的用戶或利益相關方。在標準制訂過程中,即使有政府部門的代表參加,哪怕他是在政府部門中有相當職務的領導,也只能是以專家個人身份參與意見,在標準通過表決時也只占他代表的個人投票份額,除此之外沒有任何決定權。標準要經技術委員會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三成員同意之后才能通過,即使是標準化主管部門也必須尊重專家的意見。這樣的做法,可能與我們現行體制的運作方式有許多不相協調之處,這就是標準與行政法規的區別所在。但是這種機制并不排除政府部門以規章或指令的形式要求貫徹執行某項標準,這樣就可以把自愿性和強制性要求有機地結合起來。

由于標準從其本質意義上講具有技術屬性,而國民教育主要是提供公共服務,若將二者有機結合,就要考慮公共服務中的技術指標和技術指標體系。

首先從提供公共服務的角度看,需要具備一定的物質基礎,如教育設施、教學工具等,這一類裝備的標準和標準化工作是必須的。但相對于教育質量標準來說。它不僅包含硬件范疇的、比較容易制定、規范的內容,也包含教學質量標準、人才培養質量標準等不易規范的內容。后者屬于“軟件”范疇,因為人才培養模式是多種多樣、因人而異的,各所學校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特色、特長也不盡相同,而標準要求的卻是統一和一致,按照同一規范能在越大的范圍內實行越好??梢娺@樣的要求與教育質量這種軟性目標相比,本身就帶有一定的矛盾和沖突。因此,在制定教學質量標準、人才培養質量標準時,一定要下功夫搞清楚哪些方面是可以而且應該統一規范的。哪些內容是不能統一而要放開搞活的。要請各方面的教育專家、學者、教育管理者、用人單位和受教育者本人一起參與研究,要做很深入的功課。標準不是一句口號,而是在一系列的研究和實踐基礎上才可以建立起來的統一、一致的行動。

呼吁把標準化教育納入國民教育

隨著社會發展、科技進步,標準和標準化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無論是產品標準、服務標準,還是管理標準都已成為發展經濟、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技術支撐,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技術保障,也成為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橋梁和紐帶。

盡管標準化工作如此重要,以至于教育系統本身也要引入標準和標準化的理論和方法實施教育質量管理。但遺憾的是,關于標準化知識的教育卻在國民教育體系中找不到一席之地。這種情況不單在我國如此,在全世界其他國家也如此。為什么會這樣?我個人認為,這與標準化工作長期以來定位為“研究應用技術”是分不開的。從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由于過去標準化工作主要集中在第二產業,標準化工作者的專業知識主要是依靠業內組織的培訓或再教育來完成的,并沒有納入到國民教育體系。現在不同了,現代社會對標準和標準化的需求已經遠遠超出了工業革命的時代,不但工業企業需要懂標準和實施標準化的人才,第一產業、第三產業和社會各個方面,都產生了對掌握標準化知識的復合型人才的廣泛需求,就連教育界本身也是如此。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完全有理由大聲呼吁:標準化教育也理應提上國民教育的日程了。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 高等教育服務;SERVQUAL模型;四分量表;質量評估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3-5595(2013)06-0087-05

近年來的高等教育發展改革,對高等教育服務的關注程度不斷增加。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工作會議提出,要深化高等教育的改革,走提高質量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道路。在這一要求下,必須轉變高等教育質量觀念,而高等教育服務質量觀不失為一種可以借鑒的理念。

一、高等教育服務質量觀的內涵

高等教育服務質量觀認為,教育的產出是教育服務,所謂教育服務是指“教育勞動者向社會家庭等提供教育機會”這一勞動過程。從教育服務質量觀上說,學生可以看作是高等教育的“顧客”,而高等學校提供的一系列教育活動則是高等教育服務的主體內容。高等教育產出觀念認為,“人才”才是高等教育的最終“產品”,但這樣來看,就忽略了在人才形成中其他因素的影響作用,例如遺傳因素、社會環境因素以及個體差異性等。

從廣義上說,高等教育服務提供的產品是面向整個社會的教育需求者而言的,評價的標準是基于教育需求者對高等教育期望的滿足程度而言的,是對教育本身的質量評價,而非針對受教育的學生的綜合評價。

二、新時代下高等教育服務質量觀的發展

(一)基本概念的發展

第一,高等教育服務質量即高等教育需求者以及消費者對高等教育服務的滿意程度,其中包括與預期情況的差異度以及對教育服務的感知度。若對高等教育服務的預期質量低于實際感知質量,那么消費者有可能對高等教育服務質量評價較高;反之,則有可能認為高等教育服務質量較低;如果預期質量與實際感知的質量持平,那么也有可能認為高等教育服務質量較低或者無法確定其質量水平。

第二,高等教育服務的提供者主要指現階段提供高級專業知識教育的高等學校以及其他學術機構,服務內容主要包括教育教學、品質培養、生活服務、環境優化等方面,服務對象的主體應當指學生個體及其所在的家庭,而教師則是教育服務中不可或缺的教育服務生產者和參與者。

第三,高等教育服務具有無形性、同步性和差異性特征。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進步,高等教育受知識經濟的影響,逐步成為一種獨特的服務產業,但區別于一般的企業生產,教育服務是無形的,不能用簡單的標準化統一規格來衡量;與此同時,學生也需要投入一定的精力和時間對所接受的知識進行消化吸收,這樣就使得高等教育教學過程具有一定的同步性;高等教育服務的差異性表現為不同個體對高等教育的接受程度是不同的,個人具備的客觀能力素質是不同的,在接受高等教育服務過程中,對知識的領悟、思考程度也是不同的,因此,高等教育服務對每個人而言都是不同的過程,并且除了高等教育外,個人的發展成長還受到家庭環境、社會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最終形成具有差異的個體特征。

(二)高等教育服務質量評價發展的新內涵

第一,對高等教育服務的評價可以包括服務過程質量的評價和服務結果質量的評價。1982年,芬蘭的格魯努斯教授對企業服務質量進行了分類,將服務質量分為技術性質量和功能性質量兩類。[1]功能性質量就是服務過程質量,而技術性質量就是服務結果質量。在高等教育服務發展過程中,也可以將高等教育服務分為過程質量和結果質量來研究,這樣更加有階段性和針對性。具體而言,服務過程質量主要是指教育服務中的教育教學管理過程,可以包括教育教學服務、教育管理服務、后勤保障服務三個方面;結果質量則可以通過知識能力、綜合素質、自我評斷三個方面進行評估。同時,這些評估因素可以通過更多的指標特征來進行具體測算。

第二,教育本身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事業,高等教育教學的過程需要很多主體方面共同參與合作,因此,對于高等教育服務質量的評價也應當綜合考慮這些不同的主體因素。[2]在高等教育服務過程中,主要的參與者應當包括教師以及學生,而對教育服務結果的主要評斷者應該是學生、家庭以及社會。高等教育服務質量觀將學生當作了最直接的顧客,而社會、教師、家庭也是高等教育服務中重要的組織參與者,對高等教育服務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對高等教育服務作出更加合理準確的評價,教師和學生應當分別對高等教育服務的教育教學過程,教育管理機制、政策,后勤保障服務等方面作出合理評價;家庭、社會應當對高等教育服務結果的知識能力水平、綜合素質等進行評價,同時,學生還應當有合理的自我評斷,對自我提升實現程度的滿意度有準確的判斷。

第三,重視教師評價。在企業管理雙滿意理論中,員工滿意度是提高顧客滿意度的關鍵之一。對于企業而言,首先應當做到員工滿意,如果員工不滿意,就很難制造出令顧客滿意的產品,更難以提供優質的、令顧客滿意的服務。[3]95同理,在高等教育服務中,教師是教學過程的主要組織者,教師對教育服務過程的感知程度會影響教育教學過程以及學生的學習過程,因此,在高等教育服務質量評價過程中,應當同時重視對高校教師的評價,共同提升高等教育服務質量。

三、高等教育服務質量評估模型的構建

(一)服務質量評估的SERVQUAL模型

早在1983年,服務營銷領域的美國學者A. Parasuraman, Valarie A. Zeithaml 和 Leonard L. Berry三人組成了一個PZB小組,對服務質量模型開始了概念性的探究。他們首先提出了服務質量的差距分析模型,認為顧客實際感知到的消費服務質量與其預期的差距是來自于企業生產的一系列活動[4],同時,通過數據的分析提取了能夠影響服務質量的一般化維度,這些維度包括可靠性、保證性、反應性、移情性和有形性。這5個維度又細分成22個具體條款(見表1),構成了衡量顧客感知服務質量的SERVQUAL量表,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檢驗結果都是符合要求的,SERVQUAL為英文“Service Quality”(服務質量)的縮寫。

此模型一般采用李克特7點量表,每個指標分值分布在1~7之間,1代表“完全不認同”,7 代表“完全認同”,而顧客預期質量用E表示,顧客實際感受到的服務質量用P表示,服務質量Q就可以表示為Q=P-E,當Q越高時,則表示服務質量越高。這種方式較好地解釋了服務質量的產生過程,較為全面地評價了在生產過程中企業活動對服務質量的影響,可以說是大部分顧客滿意度測量的基礎。

(二)SERVQUAL 模型在高等教育服務質量評估中的應用

高等教育服務的基本概念以及發展中的新內涵都顯示了與服務產業的密切聯系,但也同時強調了高等教育自身具有的復雜性、綜合性等特征。經過國內外學者的大量研究實踐,SERVQUAL模型被證實可以運用在高等教育領域,但對具體的維度指標以及計算方法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修正,具體的量表維度應當針對高等教育的發展特點以及參與主體的特征進行合理修正。 Abdul Raheem Mohamad Yusof和Za’faran Hassan等學者認為,在顧客滿意度基礎上,研究公立大學等教育機構的高等教育服務質量,應當在SERVQUAL量表的基礎上符合函數ESQ=f(AQUALD, NONAQUALD),在這里ESQ代表教育服務質量(Educational Service Quality),AQUALD 代表學術質量維度(Academic Quality Dimensions),NONAQUALD代表非學術質量維度。大體上可以表示為:

1.學生分量表和教師分量表的構建

根據對高等教育服務質量的進一步研究,針對不同高等教育參與主體,教師和學生應當分別對高等教育服務的教育教學過程進行評價。Vieira在1996年的“促成學生學術成就以及員工工作滿意度的影響因素”這一研究里發現,學生與教師的互動教學過程會影響學生對教育和教育機構的滿意度,而教師也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有所收獲[6]67,對教師工作滿意度以及學生對教育過程滿意度的關注會使他們感覺到教育過程有價值,可以促進教育工作的發展進步。

在考慮學生對高等教育服務質量的評估時,Napaporn Khantanapha對SERVQUAL和QUALED進行了綜合分析,在SERVQUAL量表基礎上提出了EDSERVQUAL量表,將評估維度分為管理、教師及其支持服務、教室及其設備、學生需求、質量指導5個維度,而Soekisno Hadikoemoro在研究雅加達公立、私立大學時,利用了一個修正后的SERVQUAL量表,它的5個維度是:學術服務與設施、準備性與關注性、公正與公平、有形性以及一般態度。[6]69結合他們的研究,不難發現在教育服務中,由于教育過程的特殊性,學生量表可以被合理修正:服務的有形性應當包含教育教學的服務和設施、學習材料和輔助設施的條件;服務的可靠性將主要表現在高等教育中教師的能力水平以及教學內容方法的科學合理性上;服務的反應性則應當包含教育服務中教師的反應程度、反應態度以及服務員工的態度,這主要是因為教育本身包含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有著“問答結合”的教學模式,而中國的高等教育主要包含大學、高等職業教育機構等,在這些教育機構中還包括大量的后勤服務人員,他們對學生日常生活的服務過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對教育質量的感知;服務的保證性則主要體現在準備性、關注性以及公正公平度方面;另外,由于教育教學的特性,服務的移情性可以滲透在其他幾個評估維度之中,加上對自我成長的認知,構成了新的5個維度。因此,結合SERVQUAL量表的22個條款,可以說學生對高等教育的評價應當分為兩大部分,一方面是對高等教育教學過程的滿意程度,另一方面是學生對接受高等教育前后自身發展完善程度的評價認知。指標內容包含教育管理機制、政策,后勤保障服務方面,借鑒英國學者Qwlia等人對高等教育進行的屬性特征研究之后,具體可以表示為5個維度、24個指標內容(見表2)。

對于教師而言,教師是教學過程的主要構成者,教師對教育服務過程的感知程度會影響教育教學過程以及學生的學習過程。[7]在企業管理的員工滿意理論中,影響員工滿意水平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報酬結構、工作內容、人際關系、事業發展、工作條件、管理狀況、人格特征等。[3]95教師是教育教學人員的重要構成者,是高等學校的主要員工群體,但又受到教學過程不可分離性的影響,因此,在對教師的分量表進行修正時,需要將這些影響因素和教育特性相結合。綜合考慮高等教育具有培養人才、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的功能,教師需要對學校所提供的教育教學環境進行評價,也需要對教學對象的接受程度進行評價,而教育教學環境包括硬件設備和相應的教育制度。根據員工滿意理論的影響因素以及高等教育教學的發展特征,教師對高等教育的評價量表將主要集中在3個維度上,即有形性、反應態度和保證性,包括10個具體內容(見表3)。

2.家庭分量表和社會企業分量表的構建

家庭和社會企業都是高等教育服務的重要參與者,應當對高等教育服務結果的知識能力、綜合素質等進行評價。隨著中國高等教育的大眾化,越來越多的學生接受高等教育。在這一階段,學生群體成了高等教育服務的主要消費者,他們付出時間和精力與教師形成教學互動。但是,學生個體所在的家庭為學生提供了經濟和物質支持,并且在學生發展過程中為學生順利完成學業提供了一定的學習動力和精神支持,作為家庭本身而言,也應當有權利表達自身對學生個體以及高等教育本身的期望,高等教育的服務質量評價也應當在一定程度上受家庭感受的影響。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多元化發展的要求推動高等教育向著終身教育的方向發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消費過程不應僅僅局限于高等學校本身,它應當是一個多方的復雜系統。

在具體指標的確定過程中,家庭對高等教育的評價將主要集中在資金的使用效率以及學生個體接受高等教育前后個性、素質以及能力的轉變上,而對學生專業知識技能方面的了解并不深入,因此,家庭對高等教育的評價可以根據PZB小組的分析研究進行,在高等教育的有形性、可靠性、反應態度上進行評價(見表4),但在這些方面的評述將以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結果來進行,因此,在對此部分的評價進行權重賦值時,應當對此有所體現。

對于社會企業等用人單位而言,更傾向于用外適性質量觀對高等教育進行評價,它對高等教育培養人才的專業知識、實踐能力、學習能力、職業精神等方面提出了更為精確的要求。[8]社會企業對于高等教育的評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階段性,對于考核招聘環節而言,最直接的評價內容來自于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才所表現的一般能力和素質。而又由于對高等教育服務質量的評價具有系統性,因此,這一部分的具體指標內容主要集中在學生的能力、技術、素質上,即人才完成工作任務的可靠性以及能夠勝任工作要求的保證性(見表5)。

四、高等教育服務質量評估四分量表的應用

在高等教育服務過程中,四分量表較好地體現了高等教育的四個主要參與主體,同時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剖析,旨在能夠更加有效地判斷高等教育服務質量的水平。在應用過程中,對高等教育服務的四個分量表應當注意:

第一,在運用中對各個評價等級要進行具體的特征值描述,避免憑簡單的主觀感受,應當更多地是一種客觀描述性的評價,可以結合定性分析等方法,讓評價者有所參照,當然,對各個具體指標的評斷應當有具體可靠的標準內容,并進行效度和信度的科學檢驗。

第二,在確定各個指標的具體權重時,可以根據學校發展的具體要求來確定,運用科學合理的權重指標方法,對各個評價主體在服務質量評價中所占的比重進行科學的分析,盡可能地用定量的方法進行評述。當然,具體情況應當根據學校發展的階段和需要達到的目標來確定。

第三,要建立相應的、合理可靠的評斷監督機制,對各個主體的評價過程和評價結果進行監督統計,避免評價過程中出現不合理、不公正現象[9],盡可能完善高等教育的評價制度,使之更加科學合理。

[參考文獻]

[1] BRADY M K, CRONIN J. Some new thoughts on conceptualizing perceived service quality: A hierarchical approach [J]. Journal of Marketing, 2001(3):34-49.

[2] 張順濤,朱志媛.對新時期高等教育質量評價的幾點認識[J].中國電力教育:教育理論探索, 2012(32):1-2.

[3] 李劍鋒.組織行為管理[M].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4] PARASURAMAN A, ZEITHAML V A, BERRY L L. Communication and control processes in the delivery of service quality [J]. Journal of Marketing, 1988(2):35-48.

[5] YUSOF A R M, HASSAN Z, RAHMAN S A, et al. Educational service quality at public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 proposed framework and importance of the sub-dimension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conomics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Studies, 2012(2):36-49.

[6] 洪彩真.國外高等教育服務質量SERVQUAL模型研究及其啟示[J].教育與考試,2007(6).

[7] 丁錦宏.教師作用觀的回顧與后現代審視[J].南通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12):121-124.

篇9

關鍵詞:績效考核 定量指標 定性指標

一、績效管理與績效考核

績效管理是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環節,是促進企業戰略目標實現、管理者發揮價值、員工自我實現的重要載體,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重要性日趨顯著。它不是一件孤立的工作,而是貫穿企業戰略、資源、人力、行動的一個完整、系統、循環的管理過程。一個績效管理循環可以分為四個組成部分:績效計劃(Plan)、績效輔導(Do)、績效考核與反饋(Check)、績效結果應用(Adjust),簡稱PDCA循環。

很多企業片面理解績效管理,將績效管理等同為績效考核,認為引入績效考核就可以接近企業戰略目標,這是非常錯誤的認識??冃Э己耸强冃Ч芾碇械囊粋€環節,是指針對企業中每個員工所承擔的工作,應用各種科學的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對員工行為的實際效果及其對企業的貢獻或價值進行考核和評價。

績效管理具有戰略性、系統性、前瞻性,強調員工和企業管理者的績效合作,立足于未來績效提升;而績效考核是績效管理中的一個部分,具有階段性,側重于對過去績效表現的回顧。然而,績效考核的確是績效管理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它是績效管理的前提和基礎,為績效提升提供依據,沒有績效考核,績效管理就無從談起。因此,績效考核也是目前最受企業重視的績效管理環節。而績效考核指標的設定是有效實施績效考核與績效管理的重要前提。

二、績效考核指標

績效考核指標是連接戰略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的橋梁,對人力資源計劃、配置、培訓、薪酬乃至企業文化等方方面面都有深遠的影響。它既是績效考核乃至績效管理可操作性的基礎,又具有戰略導向性。它著眼未來,又落實現在,將企業遠期的、概念化的戰略目標落實和細化到部門、崗位和個人,為工作如何開展及如何改進提供具體的標準和參考,激勵員工做出符合企業戰略目標的行為。然而,在實際操作中,績效考核指標體系的建立面臨諸多難題和挑戰。本文從考核指標的質與量角度,淺析績效考核定量指標與定性指標的適用性問題。

績效考核指標可以分為定量指標和定性指標。定量考核指標是可以用數據計量的指標,比如銷售額、費用、利潤、成本、生產產量,生產產值,合格品率等;定性考核指標是不可定量的,只能用文字描述的指標,多是各項能力態度類指標,比如溝通能力、創新能力、領導能力、責任感、主動性等。

1.績效考核定量指標

隨著定量技術的不斷發展,定量指標和定量考核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重視,甚至有些企業過度使用定量考核指標,偏離了績效考核的真正目的。定量考核指標因其可以用數據形式計量,而天然具有一些優勢:直觀明晰,簡單明了;比較客觀,數據獨立性較高;易于實施、比較(橫向、縱向)。然而,定量指標的適用性也比較有限。

第一,定量指標側重考核工作結果而非工作過程,側重考核現象而非本質。無論是財務指標還是生產指標,都往往體現工作完成的結果和數量,而非過程和質量。例如以完成一項市場調查為例,定量指標能考核到調查報告的發放數據量,覆蓋范圍,調查報告完成時間等信息,但是卻無法考察到發放對象人群的針對性,覆蓋范圍的有效和非重復性,解釋和宣傳的詳盡與否以及信息回收反饋的效果等信息,而這些信息對于市場調研的有效性是至關重要的。因此,過度定量考核,會誤導員工的行為方向,使得員工容易忽視對企業發展很重要但不進行定量考核的工作,甚至可能以欺瞞和惡性競爭取得較高的績效評價。

第二,定量指標較生硬,缺乏人文關懷,可能造成與企業文化的沖撞。雖然績效考核越來越受到企業的追捧,然而,績效考核是手段,但絕非目的,更不是解決企業問題的靈丹妙藥。事實上,有很多企業因為不切實際,不顧時機地引入績效考核指標,造成很多意想不到的負面效應。定量指標的設定往往沒有統一原則可循,往往靠主觀認識或借鑒行業經驗引入,很容易脫離企業實際和企業戰略目標,對于員工的生理和心理因素也缺乏考慮。因此,過于定量的考核指標可能會引起員工心理壓抑和情緒緊張,降低工作積極性。更為重要的是,企業文化是企業創立之初就逐步建立的,其根深蒂固的影響不容忽視。如果沒有競爭性的企業文化,大量使用定量考核勢必造成巨大的沖撞和混亂。

第三,定量指標容易偏離企業中長期發展目標。企業的中長期目標中很大一部分是相對抽象、模糊、高度概括化的表述,比如社會貢獻目標、行業認同度、核心競爭力等,本身就是很難以用數據度量的,將這些目標分解成可定量的指標時,就會與目標本身出現偏差。即使部分企業發展目標值能用數據度量,也很難通過合理的假設和測算轉換為具體的定量指標。固守定量指標,個人的績效表現與組織發展目標將出現偏差。

第四,定量指標不適宜用于某些方面和某些崗位的考核??冃Э己硕恐笜藷o法對員工的個人品德、溝通技能、管理能力、領導力、價值觀等無法定量的素質進行考核,而這些素質對于個人的發展和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都是有深遠影響的。此外,對于非生產性部門,如辦公室、財務部門、人事部門等以服務性質的為主的職能管理部門,其工作成果雖然可以間接地影響企業效益,但與直接經濟效益產生的相關性不大,加之其經常面臨非計劃性、臨時性的事務,缺乏能用數據表達的績效指標,所以定量考核指標不適用于此類部門和相關崗位的績效考核。

篇10

高等教育價值取向是指作為客體的高等教育滿足主體(包括人本身和社會)需要的性質與程度,體現了高等教育屬性與主體需要的關系。高等教育哲學家約翰?S?布魯貝克認為:“在20世紀,大學確立它的地位的主要途徑有兩種,即存在著兩種主要的高等教育哲學,一種哲學主要是以認識論為基礎,另一種哲學則以政治論為基礎”[1]。從價值的角度看,認識論哲學與政治論哲學實際上代表了高等教育質量的兩種主要價值取向:學術性價值取向與職業性價值取向??v觀高等教育的發展史,學術性和職業性兩種價值取向的出現和演化是隨著高等教育職能的變化而發展的。約翰?S?布魯貝克還認為,高等教育的兩種哲學交替地在美國的高等學府中占據統治地位,但隨著大學“不僅是美國教育的中心,而且是美國生活的中心”,政治論哲學越來越呈現出壓倒認識論哲學之勢。

進入21世紀,中國的高等教育也進入大眾化發展階段,大學已經從社會的邊緣演變成社會經濟發展的中心。按照約翰?S?布魯貝克的觀點,這一時期,中國應該呈現出政治論哲學壓倒認識論哲學之勢,即職業性價值取向成為高等教育質量的主要價值取向。但這并不意味著學術性價值取向被完全拋棄,而是兩種價值取向存在于不同的院校當中。潘懋元先生也認為:“在大眾化高等教育階段更強調的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適應性和職業性。在現代社會,高等教育既要滿足‘尖子生’對學術的追求,也要滿足大眾對高等教育的需求。”[2]中國的高校,數量眾多,目前大體上可分為研究型大學、應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職院校這三大類。這三類高校在教育質量價值取向上應該有所不同,有所側重。

研究型大學的教育質量價值取向以“學術性”為主。所謂學術取向,“是根據高等學校或高等教育本身的學術規范和基本價值來建立高等教育的質量標準,特別是一批具有悠久歷史和自身傳統的學校,在發展高等教育的過程中非常強調高等教育自身的規范和學術價值及學校的傳統”[3]。在這樣的價值體系中,不管市場、商品、利益如何沖擊,人們依然堅守學術的圣土,追求純粹的學術價值,以傳授高深學問、培養思想家和科學家、繁榮與發展文化為已任。雖然我國已進入高等教育大眾化發展階段,但對于研究型大學來說,無論是從生源質量,還是畢業去向來看,研究型大學仍然主要承擔精英教育的任務。而精英高等教育的宗旨就是強調嚴格的精英標準、捍衛學術價值和學術取向。增進人類科學文化知識、進行高深學術傳播與研究、培養一流的精英人才仍然是研究型大學的首要任務。研究型大學在教育目標、辦學標準、學科評價標準、課程設置、生源選拔方面都主要遵循學術性價值取向,人才培養的質量偏重于理論和學術。

高職院校的教育質量價值取向以“職業性”為主。所謂職業取向,“是根據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的發展需要,特別是勞動力市場的要求,根據接受高等教育者的要求來實現高等教育的質量管理”[4]?!督逃筷P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指出:“高職高專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睆母呗氃盒5娜瞬排囵B定位可看出,高職院校具有很強的職業性、行業性,以就業為導向,直接為地方或行業經濟發展服務,要適應地方區域經濟的行業職業崗位的需要。因此,高職院校的教育質量完全是由社會、由市場來檢驗,其質量高低取決于其培養的人才在勞動力市場的就業情況。進入高職院校學習的學生,也以就業為主要畢業去向,學習主要是為生活做準備,對學術本身的追求并沒有太多興趣。因此,高職院校在教育目標、辦學標準、課程設置、生源選拔等方面都主要遵循職業性價值取向,人才培養的質量偏重于技術應用。

應用型本科院校是介于研究型大學與高職院校之間的一種類型,既要遵循“學術性”價值標準,又要遵循“職業性”價值標準。一方面,進行科學研究、追求學術價值、堅守學術規范、傳授高深學問仍然是應用型本科院校的重要職能與目標。另一方面,作為承擔高等教育大眾化主要任務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又必須直接面對社會與市場的挑戰,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滿足勞動力市場的需求,滿足受教育者升學與就業的兩種需求。作為應用型本科院校來說,它的教育質量既要接受學術價值的評判,又要受到社會的評判。因此,應用型本科院校必須把學術性價值與職業性價值有機的融合在一起。在教育目標、辦學標準、課程設置、生源選拔、學業評價、教師要求等方面,都要同時體現學術價值與職業價值。應用型本科院校所培養的人才只有少部分能夠繼續深造,絕大多數都要進入勞動力市場,進入社會各行各業從事生產、管理、服務等一線工作。因此,雖然學術性價值與職業性價值同時并存于應用型本科院校當中,但職業性價值要更突出一些。

當然,學術性與職業性作為高等教育質量的兩種主要價值取向,雖有本質的區別,但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只是不同時期或不同大學高等教育質量標準和價值取向各有偏重。如先生曾提出:學必借術以應用,術必以學為基礎,兩者并進始可。[5]離開學術取向的高等教育質量觀,會被社會牽著鼻子走,有悖于高等教育的本質;離開職業取向的高等教育質量觀,只會堅守自己的傳統標準,保守而缺乏生機與活力,會失去公眾和社會的支持。因此,在我國高等教育已成為社會經濟發展中心的時期,任何一類大學都要受到市場的沖擊,只是沖擊的程度不同而已。

二、應用型本科的教育質量標準:基本標準與特色標準統一

教育質量是指“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優劣的程度”,“最終體現在培養對象的質量上”。教育質量標準就是用什么標準來評價學生的質量和教育的效果。潘懋元先生指出:“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發展前提是多樣化,多樣的高等教育應有各自的培養目標和規格,從而也應當有多樣化的教育質量標準?!币虼?不同類型的高校應有不同的質量標準。教育質量標準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一個是一般的基本質量要求,另一個是具體的人才合格標準。對高等教育來說,前者所指的是一切高等教育都要依據我國教育目的和高等教育一般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人文素質和科學素質結合,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專門人才;后者所指的是依據各級各類高等教育的具體培養目標所規定的質量要求,是衡量所培養的人才是否合格的質量規格。[6]

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質量標準也分為兩個層面:一是統一標準,即作為本科階段的高等教育應該達到的基本學術標準,也就是本科不同于???、碩士等層次教育的標準;二是特色標準,即應用型本科不同于學術型本科的個性化標準。對于統一標準,人們比較容易理解,也比較好把握;但對于特色標準,則比較難體現和把握。應用型本科教育質量標準的兩個層面實際上反映了應用型本科教育質量價值取向中“學術性與職業性的融合”。學術性價值取向主要通過基本標準來體現,職業性價值取向主要通過特色標準來體現。

我國的《高等教育法》對各個層次的高等教育標準做了比較簡單明確的規定。第四條和第五條是任何層次的高等教育都應該達到的標準。第十六條和第十七條對不同層次高等教育標準做了不同的規定。從《高等教育法》的相關規定可看出,無論是學術型本科,還是應用型本科,都應該達到本科應具備的基本標準。這個基本標準既包括思想政治素質方面的,也包括學業成就方面的。應用型本科院校要達到這些基本標準,就必須從辦學思想、教育目標、專業建設、課程設置、成就評價、質量管理等方方面面去落實和執行。如果這些方面達不到基本標準,就不能稱其為本科教育。這些基本標準由于有法律文件的明確規定,而且已經執行了相當一段時間,在辦學實踐中相對比較容易實現。

特色標準是應用型本科不同于學術型本科的標準,是應用型本科院校得以生存和發展的關鍵?!澳壳拔覈叩葘W校在升格、轉型的過程中一味地追求高規格、高標準、綜合型、研究型成為基本辦學范式,學制、教學、管理、招生等環節上與精英教育趨同。這種辦學質量標準的一元化應該引起高等教育界的高度關注?!盵7]現在很多應用型本科院校面臨發展中的瓶頸,學生的就業越來越困難,而同時很多企業又招不到合適的人員。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這些應用型本科院校仍然按照學術型本科院校的標準來辦學,在辦學思想、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教學管理等方面都與學術型本科院校雷同。但由于應用型本科院校在生源質量、師資力量、辦學條件、科研水平、社會聲譽等方面無法與研究型大學競爭,所以培養出來的人才也無法競爭。因此,應用型本科院校必須在達到基本標準的基礎上,建立一套特色標準,走特色化發展道路。應用型本科特色標準應該突出應用型本科院校和應用型本科人才的優勢和特點。

相對于研究型大學來說,應用型本科院校應更加緊密地結合地方社會經濟發展或行業發展,為地方社會經濟發展或行業發展提供人才儲備、智力支持、技術來源和文化傳承。尤其是在一些地市級區域,地方高校對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更為明顯。相對于學術型本科人才來說,應用型本科人才具有實踐能力和創業能力強的特點。在知識方面,雖然理論知識弱一些,但專業實踐知識要強,現場操作經驗豐富;在能力方面,雖然科研能力弱一些,但實踐能力、動手能力、適應崗位工作的能力、解決工作實際問題的能力要強;在素質方面,合作意識強、工作踏實、吃苦耐勞。應用型本科院校與應用型本科人才的優勢和特點應該通過建立特色標準來得到充分體現。

標準是規范人類實踐活動的有效工具,具有共識性、規范性、權威性、分類性等特點。[8]從標準的定義、特點與作用可看出,只有通過規范的程序,以文件的形式,由權威機構,并得到大家的共同認可,標準才能發揮導向與監測作用。當前,基本的學術標準已通過《高等教育法》和《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方案(試行)》等文件加以明確規定,對各高等學校的辦學定位與發展起著有利的指導和規范作用。但特色標準卻仍然屬于理論界研討的范疇,而辦學者也只能在實踐中不斷地摸索,這就難免會使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在思想上茫然,在行動上出現偏差。因此,由教育行政部門牽頭制訂應用型本科的特色標準是引導和推動應用型本科院校健康發展的關鍵。

三、應用型本科的教育質量評估體系

高等教育評估是高等教育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國家或社會對高等學校實施監督和宏觀調控的一種重要手段,也是高等學校實現高等教育自我完善、自我調節、自我改進的有效途徑。而在高等教育評估中,評估指標體系作為質量標準的一種重要體現,將直接影響和引導高校的發展。目前,我國評價高校辦學質量的評估指標體系主要有兩種:針對普通本科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方案(試行)(以下簡稱本科方案);針對高等職業院校的《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方案[2008]》(以下簡稱新高職方案)?,F有的評估方案考慮到了不同層次高等教育質量要求的不同,但卻忽視了同一層次不同類型高校質量標準的多元化。

隨著高等教育領域應用型本科教育改革的深入,越來越多的院校定位于應用型本科教育。這些應用型本科院校在辦學實踐中越來越意識到當前的本科評估方案無法體現應用型本科教育的特色,無法展示應用型本科教育的優勢,甚至阻礙了應用型本科教育的發展。這些院校研究者從自身的辦學實踐出發,開始探討適應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評估指標體系。當前在這方面研究較系統的有北京聯合大學的江小明教授、上海電機學院的楊若凡教授和上海第二工業大學的教務處長婁斌超。而這三所大學正好是目前我國應用型本科教育改革的典型。但這些指標體系都存在明顯的缺陷,在實踐中難以操作。

應用型本科評估指標體系必須實現學術價值與職業價值的融合,必須體現基本標準與特色標準的統一。應用型本科評估指標體系與普通本科評估指標體系在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上可以保持一致,以達到本科的基本標準。應用型本科的特色可以通過觀測點與等級標準的不同來體現。如普通本科評估指標體系“1.1 學校定位”的主要觀測點是“學校的定位與規劃”,A級的標準是“定位準確,學校發展規劃科學合理,并有效實施”;應用型本科評估指標體系在一級指標、二級指標和主要觀測點都可以不變,但A級的標準改為“定位準確,學校發展規劃符合區域經濟發展規劃,并有效實施”,這就突出了應用型本科的特色,體現了差異性。通過這種方法來建構應用型本科評估指標體系,既保證了應用型本科與學術型本科的一致性,又體現了二者的差異性,而且由于一級指標、二級指標的一致性,更容易理解、區別與操作。

通過這種方式來建構應用型本科評估指標體系有如下特點:第一,在觀測點層面增加了“實踐教材”和“產學研合作”兩個觀測點,減掉了“雙語教學”,其中“實踐教材‘要求’有一定數量的校合作開發教材,實踐教材建設較好”;“產學研合作‘要求’產學研合作緊密,效果好”。第二,在具體標準方面,有很大的改變,重點突出了應用特色。如“學校的定位與規劃”強調了“學校發展規劃符合區域經濟發展規劃”;“教育思想觀念”強調“具有先進的應用教育思想觀念”;“教師整體結構狀態”強調“具有行業背景的兼職教師占一定比例”;“專任教師”強調“具有行業社會實踐經驗的教師比例”;“教授、副教授上課情況”強調“近三年均有到企業等單位進行專業實踐的經歷”;“教學水平”強調“理論聯系行業實踐緊密”;“專業結構與布局”強調“專業設置符合區域經濟發展需要”;“培養方案”強調“有利于學生就業與創業能力的提高”;“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改革”強調“應用特色明顯”;“教學方法與手段改革”強調“教學方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實踐能力”;“實踐教學內容與體系”強調“注重專業實踐能力培養,創造條件使學生較早參加專業實踐和創新活動”;“各主要教學環節的質量標準”強調“體現學校的定位和培養目標”;“課外科技文化活動”強調“學生積極參加科技文化競賽”;“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強調“有一定數量的學生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并獲得職業資格證書”;“就業情況”強調“學生的創業能力強,有一定比例的學生創業成功”。其它的觀測點和標準與普通本科基本相同。

潘懋元先生認為:“教育質量是高等教育發展的核心問題,也是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生命線。精英高等教育要保證質量,大眾化高等教育也要保證質量。但兩者由于培養目標與規格不同、社會適應面不同,因而其質量的標準也就不同。既不應以學術型的精英教育質量標準作為大眾高等教育的標準,也不應以職業型的大眾高等教育質量標準和為精英高等教育的標準。目前有人擔心高等教育大眾化導致高等教育質量的下降,實質上以精英高等教育的質量標準作為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質量,從而會產生誤導,使高等教育大眾化陷入誤區?!币虼?在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不僅辦學者要探索用不同的質量標準來引導自己的辦學實踐,教育行政部門更應該制訂宏觀政策,加以分類指導,正確引導。

參考文獻:

[1]約翰?S?布魯貝克.高等教育哲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3.

[2][6][9]潘懋元.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教育質量觀[J].江蘇高教,2000(1).

[3][4]丁雪辰.關于高等教育質量標準的價值取向分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6(7).

[5]陳小紅.學術性和職業性融合――大眾化進程中高等教育質量觀[J].復旦教育論壇,2003(4).